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找原因对症下药,先过问再签名做到心中有数,应注重学生思维成长的培养,建立学生能自己完成家庭作业的信心,激发学生自查家庭作业的兴趣。
【关键词】学生养成良好家庭作业习惯
家庭作业是巩固学生当天所学新内容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也是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家庭作业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到他今后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小学阶段,养成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家长在形成学生的这一行为习惯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学生对作业态度的塑造者。因此不同家长的态度,会造成不同的效果。我们做家长的每天看到学生许许多多的家庭作业,总是感觉有些头疼,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不是缺这道题,就是少那道题,有的学生还字迹潦草,他们把家庭作業毫不放在心上,。面对如此现状,我根据多年的经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办法去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家庭作业习惯,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找原因对症下药。
我们知道,一些学生写作业慢的原因是写字间隔时间太长,有些学生在写完一个字到写下一个字中间间隔时间大约需要二十几秒,这可能是学生天长日久,形成了一个坏习惯。因此,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写作业时的一些细微的环节,告诉她要想提高做作业速度必须减少间隔。两个字的时间间隔不超过5秒,写满一页可以休息几分钟,可喝水、削铅笔等。学习半个小时可以休息十分钟,画画、看画报或玩玩具。同时也可以采取计时的方法来刺激和鼓励。学生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学生的主观因素,有教师的客观因素,但更多的时候我认为是:学生没有能力去完成家庭作业。种种原因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认真地去找原因想办法,对症下药效果才能明显。
二 、先过问再签名做到心中有数。
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责任感”,更意识不到做作业是学生的义务。因此,有些学生回到家里,不善于利用时间,总爱贪玩,有时把作业忘得一干二净,也有的即使做,也是敷衍了事。这时就需要家长提醒,甚至需要家长放下手中的活计,坐下来陪陪学生,使学生逐渐养成每天按时完成功课的好习惯,从而使其快速、正确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旦习惯养成了,家长也就可以轻松了。总之,习惯是学习的根底。再说在小学阶段,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本记作业本,记录当天作业的内容,而且还要家长签名----天天都要签名。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好地督促家长过问学生家庭作业的方法。可是家长没有好好的利用这一渠道,例如:在记作业本里常常能看到家长的名字,可是学生的作业还是会漏做,特别是预习、口算等内容。有一次我教的班里有十几个学生的家长都在记录本上签名,可是学生的作业还是没有全部完成作业。其实只要家长坚持经常过问,学生就会慢慢地重视自己的家庭作业,同时家长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当天所学的知识内容,以便“心中有数”。为以后辅导学生的时候打下基础;也可以养成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三、应注重学生思维成长的培养。
很多时候学生做作业遇到困难时,不会很好地去思考问题,而是急切地去问父母,以求得帮助。这时父母不要轻易给予帮助。如果稍遇困难就给予帮助,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甚至会养成他弄虚作假,欺骗父母老师的习惯。这种“帮助”等于妨碍了孩子的思维的发展。其实这时,家长应该提醒学生,去好好的把题目读一读,因为理解题意是进入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不会解决问题,而是不理解题意。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做作业的时候,题目中常常会有很多字不认识。如果这时要求他们去解决问题,那么实在是一个问题。因此父母就要帮助学生去读懂题意。再说我教过的一个一年级学生。有一天,放学了他的作业还没做完,而妈妈在旁边等着接他回家。等学生做到最后一题:() ()=() ().时,学生一直将笔停在那里不动。妈妈在旁表现的很急噪,真想把题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这时我把学生叫了过来,对他说,先读一下题目,读完,我问会吗?他说不会,我让再读一边,读清楚题意,轻轻的读。孩子在旁边轻轻地读着,读不对时我指导了一下,这样重复地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学生做出来一题。然后我让他按照同样的方法去做下题,学生很快的就做好了。这时妈妈在旁边笑了。其实追问学生不会做的原因是把题目理解成:() ()=(),那他怎么可能做对呢?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的妈妈也体会到让学生自己读懂题意的重要性。在这订正的过程中,孩子自己不仅经历了数学的思维过程,而且还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要比父母直接读题告诉他答案,更具有效果。还有有时就算会读题了,但是也会因为在看题的时候不仔细,造成感觉上难做,而放弃的学生也有很多。所以就要求家长不要急着帮学生读题目,解决问题,而是应该让学生重复地读题目,以了解题意。小小的一个方法,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到的,不管你的水平怎么样,都请不要放弃这种事半功倍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学生的数学思维被限定,学到的知识是被父母灌输进的,作业本上是全对的,可是同样的题目再出来还是不会做的后果。再说随着新课程普及,更应注重学生思维成长的培养。
四、建立学生能自己完成家庭作业的信心。
“孩子在小学读书时不要太在意他的分数,关键的是要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兴趣。”所谓习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动力定型。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也就是动力定型的形成。父母可以不向孩子传授知识,但不可以不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无数事实证明,习惯必须从小养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培养和发展智力更重要。一个人只有充满自信地走向人生,他才能对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去开拓,才能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家长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责任,遵循教育特有的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从小培养他们的良好的作业习惯,这对个体的今后发展有致关重要的意义。
五、激发学生自查家庭作业的兴趣。
时下,不少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后总要叮嘱一句:“作业完成以后一定要请家长检查、签字。”这样一来,许多学生一做完家庭作业就交给家长,自己不再复查。不少家长也主动代替孩子承担了检查家庭作业的任务。这种家长代替孩子检查家庭作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依赖性,消弱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责任感,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因此做家长的先要教给孩子自查数学家庭作业的方法,学生拿到教师已经批改好的作业之后,对做对的作业要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模式,加以记忆。对做错的题目要认真查找错因,吸取教训,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家庭作业的正确率,又可以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的责任感。
【关键词】学生养成良好家庭作业习惯
家庭作业是巩固学生当天所学新内容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也是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家庭作业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到他今后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小学阶段,养成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家长在形成学生的这一行为习惯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学生对作业态度的塑造者。因此不同家长的态度,会造成不同的效果。我们做家长的每天看到学生许许多多的家庭作业,总是感觉有些头疼,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不是缺这道题,就是少那道题,有的学生还字迹潦草,他们把家庭作業毫不放在心上,。面对如此现状,我根据多年的经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办法去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家庭作业习惯,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找原因对症下药。
我们知道,一些学生写作业慢的原因是写字间隔时间太长,有些学生在写完一个字到写下一个字中间间隔时间大约需要二十几秒,这可能是学生天长日久,形成了一个坏习惯。因此,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写作业时的一些细微的环节,告诉她要想提高做作业速度必须减少间隔。两个字的时间间隔不超过5秒,写满一页可以休息几分钟,可喝水、削铅笔等。学习半个小时可以休息十分钟,画画、看画报或玩玩具。同时也可以采取计时的方法来刺激和鼓励。学生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学生的主观因素,有教师的客观因素,但更多的时候我认为是:学生没有能力去完成家庭作业。种种原因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认真地去找原因想办法,对症下药效果才能明显。
二 、先过问再签名做到心中有数。
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责任感”,更意识不到做作业是学生的义务。因此,有些学生回到家里,不善于利用时间,总爱贪玩,有时把作业忘得一干二净,也有的即使做,也是敷衍了事。这时就需要家长提醒,甚至需要家长放下手中的活计,坐下来陪陪学生,使学生逐渐养成每天按时完成功课的好习惯,从而使其快速、正确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旦习惯养成了,家长也就可以轻松了。总之,习惯是学习的根底。再说在小学阶段,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本记作业本,记录当天作业的内容,而且还要家长签名----天天都要签名。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好地督促家长过问学生家庭作业的方法。可是家长没有好好的利用这一渠道,例如:在记作业本里常常能看到家长的名字,可是学生的作业还是会漏做,特别是预习、口算等内容。有一次我教的班里有十几个学生的家长都在记录本上签名,可是学生的作业还是没有全部完成作业。其实只要家长坚持经常过问,学生就会慢慢地重视自己的家庭作业,同时家长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当天所学的知识内容,以便“心中有数”。为以后辅导学生的时候打下基础;也可以养成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三、应注重学生思维成长的培养。
很多时候学生做作业遇到困难时,不会很好地去思考问题,而是急切地去问父母,以求得帮助。这时父母不要轻易给予帮助。如果稍遇困难就给予帮助,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甚至会养成他弄虚作假,欺骗父母老师的习惯。这种“帮助”等于妨碍了孩子的思维的发展。其实这时,家长应该提醒学生,去好好的把题目读一读,因为理解题意是进入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不会解决问题,而是不理解题意。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做作业的时候,题目中常常会有很多字不认识。如果这时要求他们去解决问题,那么实在是一个问题。因此父母就要帮助学生去读懂题意。再说我教过的一个一年级学生。有一天,放学了他的作业还没做完,而妈妈在旁边等着接他回家。等学生做到最后一题:() ()=() ().时,学生一直将笔停在那里不动。妈妈在旁表现的很急噪,真想把题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这时我把学生叫了过来,对他说,先读一下题目,读完,我问会吗?他说不会,我让再读一边,读清楚题意,轻轻的读。孩子在旁边轻轻地读着,读不对时我指导了一下,这样重复地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学生做出来一题。然后我让他按照同样的方法去做下题,学生很快的就做好了。这时妈妈在旁边笑了。其实追问学生不会做的原因是把题目理解成:() ()=(),那他怎么可能做对呢?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的妈妈也体会到让学生自己读懂题意的重要性。在这订正的过程中,孩子自己不仅经历了数学的思维过程,而且还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要比父母直接读题告诉他答案,更具有效果。还有有时就算会读题了,但是也会因为在看题的时候不仔细,造成感觉上难做,而放弃的学生也有很多。所以就要求家长不要急着帮学生读题目,解决问题,而是应该让学生重复地读题目,以了解题意。小小的一个方法,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到的,不管你的水平怎么样,都请不要放弃这种事半功倍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学生的数学思维被限定,学到的知识是被父母灌输进的,作业本上是全对的,可是同样的题目再出来还是不会做的后果。再说随着新课程普及,更应注重学生思维成长的培养。
四、建立学生能自己完成家庭作业的信心。
“孩子在小学读书时不要太在意他的分数,关键的是要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兴趣。”所谓习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动力定型。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也就是动力定型的形成。父母可以不向孩子传授知识,但不可以不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无数事实证明,习惯必须从小养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培养和发展智力更重要。一个人只有充满自信地走向人生,他才能对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去开拓,才能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家长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责任,遵循教育特有的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从小培养他们的良好的作业习惯,这对个体的今后发展有致关重要的意义。
五、激发学生自查家庭作业的兴趣。
时下,不少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后总要叮嘱一句:“作业完成以后一定要请家长检查、签字。”这样一来,许多学生一做完家庭作业就交给家长,自己不再复查。不少家长也主动代替孩子承担了检查家庭作业的任务。这种家长代替孩子检查家庭作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依赖性,消弱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责任感,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因此做家长的先要教给孩子自查数学家庭作业的方法,学生拿到教师已经批改好的作业之后,对做对的作业要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模式,加以记忆。对做错的题目要认真查找错因,吸取教训,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家庭作业的正确率,又可以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