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杭州市下城区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始终保持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态势。2013年5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视察下城区文化事业建设,对服务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的举措和成效予以充分肯定。下城区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给予了人们积极的启示。
关键词:公共文化;惠民项目;现代;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任何新事物的形成与发展,大都依靠能够激活自身存在的必备的创新驱动因素作为有机更新条件,进而物化为与事物自身规定性相适应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联系的运动轨迹,以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说,构建城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着重把握以下“三个对接”:
一、科学规划与投入保障机制建设相对接
下城区是一个区域面积较小、人口密度大、社会成员异质化程度高的典型的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因此,该区在规划区本级、街道及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时,一是注重文化阵地的空间容积量与辖区群众的实际占有额相对成正比,二是注重文化阵地的区域布局与群众便捷地参与活动相对成正比,三是注重文化设施资源的整合效益与社会组织共建共享相对成正比;由此,形成了“区有二馆(文化馆、图书馆)、街有一站(综合文化站)、社区有一室(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文化阵地设施格局,并配置持续的投入保障机制。目前,于2009年总投资约8000万元,用地面积77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107平方米的下城区文化体育中心对外免费开放,其中区文化馆、区图书馆的实用面积均在3500平方米以上,为文化部颁发“全国一级馆”。2010年投资17亿元,建成占地40多公顷的群众文化功能与全民健身功能互通的城北体育公园对外开放。辖区8个街道均建有15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在朝晖街道建设在浙江省领先的基层文化设施精品项目——“下城区文化主题公园”;辖区74个社区均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积均达到150平方米以上,且功能完备。2013年至2014年底,下城区投入200多万元,对文化馆多功能展示厅、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设备予以提升,新建少儿阅览区、800多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大厅。2013年至2014年间,下城区用于街道及社区文化阵地改(扩)建、重新装修、服务功能提升的经费达7000万元。目前,下城区用于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经费,按常住人口人均每年15元计算,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编制。
二、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反馈相对接
自2013年开始,下城区运行以辖区群众为主导的可循环的“需求征集→项目评审→预告供给→评价反馈”互动互补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其主要内容和运作进程有四:一是多种形式的需求征集机制。杭州市下城区文广新局、各街道和社区确定专人负责,对征集到的群众多种形式的文化生活需求定时梳理,实行信息互通共享。具体方法是:走访了解、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开设服务专线、设置意见箱、开通信息化互动平台。二是科学规范的项目评审机制。区文广新局、各街道和社区细化梳理征集到的各类文化需求,通过评估筛选,最终确定文化服务供给项目。其步骤有:梳理分类、评审筛选、实施筹备。三是阶段性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根据群众需求,向辖区群众及时发布阶段性群众文化活动和服务信息,使辖区群众清晰掌握全区范围内的文化活动资讯,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同时,提供意见回执单和反馈电话,使阶段性活动安排能根据群众需求作动态调整,有效对接。四是以群众满意为主导的评价机制。以常规评价、跟踪评价、总体评价为“三合一”机制,根据群众反馈意见衡量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是否达到应有的标准,梳理优化下一阶段文化产品的供给安排,实现目标绩效考核模式“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向“自下而上群众满意为主”的转变。2014年,下城区根据辖区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对年度开展的常规性文化惠民项目如“送戏进社区”“送书进社区”“送培训进社区”“送讲座进社区”“送文化进低保”“全民读书节”“文化服务设施全域免费开放”“社区图书室每周开放时间在40小时以上”等,均有规范的时间设置、内容安排、场所与场次确定、规模与容积量同比、预设目标与绩效等质量标准;同时,按季度印发《2014年度下城区群众文化主要活动预告》海报和折页,定期定时送到街道及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方便社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三、免费开放与提升文化服务质量相对接
2009年10月开始,下城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及街道、社区文化设施实行全域免费开放。该区的免费开放项目主要有经常性的与阶段性的两类:一是经常性的项目主要体现在普惠性的文化活动上,如2010年7月开始,每周五晚在区文化馆展示厅举办面向辖区青少儿的“天籁之音古典吉他周末交流音乐会”,至2014年底已举办218场,受众达3万多人次;2014年度,区文化馆每周二、四、五定期举办的免费开放项目如群众声乐培训活动、群众合唱培训活动共计152次,参与人数有1万多人次;图书馆有经常性的“3G阅读室”、“影聚星期六、免费看大片”等免费开放项目。二是阶段性的免费开放活动主要体现在个性化的群众文艺培训、青少年的暑寒假文艺美育培训、社区文艺团队编排节目培训等方面。2014年开始,下城区文化馆在潮鸣街道、朝晖街道、文晖街道等三个综合文化站设置公共文化免费服务片区,根据群众需求设置群众文艺培训课程,每周定期派出文化馆专业人员开展免费培训活动,至年底,共开展免费培训960课时,受众达28000多人次。免费开放工作激发了文化馆专业人员敬业爱岗的热情,降低了群众文艺产品的产出成本,提升了文艺创作的质量;近年来,下城区文化馆专业人员创作的文艺作品、论文参加全国、省、市赛事获奖(展出、发表、宣读)达60多项。2014年,下城区文化馆被浙江省文化厅表彰为“文化馆下基层服务‘六个一’活动先进单位”。
关键词:公共文化;惠民项目;现代;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任何新事物的形成与发展,大都依靠能够激活自身存在的必备的创新驱动因素作为有机更新条件,进而物化为与事物自身规定性相适应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联系的运动轨迹,以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说,构建城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着重把握以下“三个对接”:
一、科学规划与投入保障机制建设相对接
下城区是一个区域面积较小、人口密度大、社会成员异质化程度高的典型的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因此,该区在规划区本级、街道及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时,一是注重文化阵地的空间容积量与辖区群众的实际占有额相对成正比,二是注重文化阵地的区域布局与群众便捷地参与活动相对成正比,三是注重文化设施资源的整合效益与社会组织共建共享相对成正比;由此,形成了“区有二馆(文化馆、图书馆)、街有一站(综合文化站)、社区有一室(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文化阵地设施格局,并配置持续的投入保障机制。目前,于2009年总投资约8000万元,用地面积77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107平方米的下城区文化体育中心对外免费开放,其中区文化馆、区图书馆的实用面积均在3500平方米以上,为文化部颁发“全国一级馆”。2010年投资17亿元,建成占地40多公顷的群众文化功能与全民健身功能互通的城北体育公园对外开放。辖区8个街道均建有15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在朝晖街道建设在浙江省领先的基层文化设施精品项目——“下城区文化主题公园”;辖区74个社区均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积均达到150平方米以上,且功能完备。2013年至2014年底,下城区投入200多万元,对文化馆多功能展示厅、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设备予以提升,新建少儿阅览区、800多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大厅。2013年至2014年间,下城区用于街道及社区文化阵地改(扩)建、重新装修、服务功能提升的经费达7000万元。目前,下城区用于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经费,按常住人口人均每年15元计算,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编制。
二、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反馈相对接
自2013年开始,下城区运行以辖区群众为主导的可循环的“需求征集→项目评审→预告供给→评价反馈”互动互补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其主要内容和运作进程有四:一是多种形式的需求征集机制。杭州市下城区文广新局、各街道和社区确定专人负责,对征集到的群众多种形式的文化生活需求定时梳理,实行信息互通共享。具体方法是:走访了解、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开设服务专线、设置意见箱、开通信息化互动平台。二是科学规范的项目评审机制。区文广新局、各街道和社区细化梳理征集到的各类文化需求,通过评估筛选,最终确定文化服务供给项目。其步骤有:梳理分类、评审筛选、实施筹备。三是阶段性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根据群众需求,向辖区群众及时发布阶段性群众文化活动和服务信息,使辖区群众清晰掌握全区范围内的文化活动资讯,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同时,提供意见回执单和反馈电话,使阶段性活动安排能根据群众需求作动态调整,有效对接。四是以群众满意为主导的评价机制。以常规评价、跟踪评价、总体评价为“三合一”机制,根据群众反馈意见衡量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是否达到应有的标准,梳理优化下一阶段文化产品的供给安排,实现目标绩效考核模式“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向“自下而上群众满意为主”的转变。2014年,下城区根据辖区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对年度开展的常规性文化惠民项目如“送戏进社区”“送书进社区”“送培训进社区”“送讲座进社区”“送文化进低保”“全民读书节”“文化服务设施全域免费开放”“社区图书室每周开放时间在40小时以上”等,均有规范的时间设置、内容安排、场所与场次确定、规模与容积量同比、预设目标与绩效等质量标准;同时,按季度印发《2014年度下城区群众文化主要活动预告》海报和折页,定期定时送到街道及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方便社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三、免费开放与提升文化服务质量相对接
2009年10月开始,下城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及街道、社区文化设施实行全域免费开放。该区的免费开放项目主要有经常性的与阶段性的两类:一是经常性的项目主要体现在普惠性的文化活动上,如2010年7月开始,每周五晚在区文化馆展示厅举办面向辖区青少儿的“天籁之音古典吉他周末交流音乐会”,至2014年底已举办218场,受众达3万多人次;2014年度,区文化馆每周二、四、五定期举办的免费开放项目如群众声乐培训活动、群众合唱培训活动共计152次,参与人数有1万多人次;图书馆有经常性的“3G阅读室”、“影聚星期六、免费看大片”等免费开放项目。二是阶段性的免费开放活动主要体现在个性化的群众文艺培训、青少年的暑寒假文艺美育培训、社区文艺团队编排节目培训等方面。2014年开始,下城区文化馆在潮鸣街道、朝晖街道、文晖街道等三个综合文化站设置公共文化免费服务片区,根据群众需求设置群众文艺培训课程,每周定期派出文化馆专业人员开展免费培训活动,至年底,共开展免费培训960课时,受众达28000多人次。免费开放工作激发了文化馆专业人员敬业爱岗的热情,降低了群众文艺产品的产出成本,提升了文艺创作的质量;近年来,下城区文化馆专业人员创作的文艺作品、论文参加全国、省、市赛事获奖(展出、发表、宣读)达60多项。2014年,下城区文化馆被浙江省文化厅表彰为“文化馆下基层服务‘六个一’活动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