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当我们回首,却蓦然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的,往往只是一批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贫民 、幸福指数的乞丐、价值观上的糊涂虫……
怎样让学生以更从容的姿态、更豁达的心态、更坚实的脚步去迎接新的人生,我开始了对职业教育更深层的思索。我的心得是——从培养好习惯开始,成就学生幸福的职业人生。
1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让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
走进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被我们潜意识地称为“差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谓的“差生”,其实就是精神世界不充实,意义世界不丰富,且又不爱阅读的人。他们用以理解世界和解释生活的词汇太贫乏,思考问题时就会出现智力上的坑坑洼洼,就会出现一种偏执和狭隘。要解决差生的问题,需要的不是补课,而是补充阅读。再差的学生也需要精神的家园,也需要精神的归宿。
孟德斯鸠说过这样一句话: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开学后的第一个班会,我们就办起了“读书会”,每个同学都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每周的班会和团日,是大家交流美文的时间。从老师推荐到同学们互相推荐,整体的阅读品位有了迅速地提高,对同学们的心灵触动也很大。《三个搬运工》使同学们明白不同的心态会成就不同的人生;而《土豆和土豆不一样》则使大家信心倍增,力争做一个勇于挑战自我的“土豆”。关于职场的文章中成功与失败的诸多案例让同学们拥有了一个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挑战。
1999年,《中国教育报》做过一个调查,近三成老师一年买书3.3——6.6本,买下的几本书看没看还是个未知数。事实上,中国人是阅读量最少的国家,平均一年阅读3——6本,与最高阅读量的犹太人50——90本相比相差太远。教师的人文底蕴与学生人文精神的成长息息相关,在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还向老师们提出了精神生活的要求。他说,“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程度;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还取决于教师到学生这里来的时候带来了多少东西,教给学生多少东西,以及他还剩下多少东西。因此教师必须先让自己的心灵沙漠变成绿洲,让学生“也傍桑阴学种瓜”。
2 品格胜于能力和知识,培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习惯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每次想起都让我的心灵震撼不已。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 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权威专家指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生,20%是由智商决定的,30%是由情商决定的,而至少有50%是由道德品质决定的。康德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世上有两样东西充满了我们的心灵,我们越对它进行思考便越觉得惊奇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可见,教育绝不仅仅是智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应该是做人的教育。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始终把要求学生“做人”放在第一位,努力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学生的楷模。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3 珍惜余暇时间,养成惜时的习惯
在哈佛,有这样一句经典名言:余暇的有效利用和个人素质的自我提升,会极大地影响一个人的命运。爱因斯坦也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只靠短暂的在校时间读书是远远不行的,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首先在校的业余时间要学会合理的安排,比如每日一张硬笔字,每周一篇优美短文,都要在课堂之外的业余时间来完成。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坏习惯是人一生需要偿还的“债务”,需要人一辈子不断地无偿付出以偿还这种债务的利息,直到一无所有而破产。坏习惯会折磨人,使人丧失所有的创造力。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教育是什么?所谓的教育,就是等到有一天你离开学校,把所学知识统统忘光以后还剩下的那部分东西。教育其实就是养成好习惯,好习惯是使人终生受益的不断增值的“资本”,好习惯成就了我们幸福的职业人生。
怎样让学生以更从容的姿态、更豁达的心态、更坚实的脚步去迎接新的人生,我开始了对职业教育更深层的思索。我的心得是——从培养好习惯开始,成就学生幸福的职业人生。
1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让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
走进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被我们潜意识地称为“差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谓的“差生”,其实就是精神世界不充实,意义世界不丰富,且又不爱阅读的人。他们用以理解世界和解释生活的词汇太贫乏,思考问题时就会出现智力上的坑坑洼洼,就会出现一种偏执和狭隘。要解决差生的问题,需要的不是补课,而是补充阅读。再差的学生也需要精神的家园,也需要精神的归宿。
孟德斯鸠说过这样一句话: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开学后的第一个班会,我们就办起了“读书会”,每个同学都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每周的班会和团日,是大家交流美文的时间。从老师推荐到同学们互相推荐,整体的阅读品位有了迅速地提高,对同学们的心灵触动也很大。《三个搬运工》使同学们明白不同的心态会成就不同的人生;而《土豆和土豆不一样》则使大家信心倍增,力争做一个勇于挑战自我的“土豆”。关于职场的文章中成功与失败的诸多案例让同学们拥有了一个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挑战。
1999年,《中国教育报》做过一个调查,近三成老师一年买书3.3——6.6本,买下的几本书看没看还是个未知数。事实上,中国人是阅读量最少的国家,平均一年阅读3——6本,与最高阅读量的犹太人50——90本相比相差太远。教师的人文底蕴与学生人文精神的成长息息相关,在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还向老师们提出了精神生活的要求。他说,“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程度;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还取决于教师到学生这里来的时候带来了多少东西,教给学生多少东西,以及他还剩下多少东西。因此教师必须先让自己的心灵沙漠变成绿洲,让学生“也傍桑阴学种瓜”。
2 品格胜于能力和知识,培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习惯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每次想起都让我的心灵震撼不已。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 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权威专家指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生,20%是由智商决定的,30%是由情商决定的,而至少有50%是由道德品质决定的。康德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世上有两样东西充满了我们的心灵,我们越对它进行思考便越觉得惊奇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可见,教育绝不仅仅是智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应该是做人的教育。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始终把要求学生“做人”放在第一位,努力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学生的楷模。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3 珍惜余暇时间,养成惜时的习惯
在哈佛,有这样一句经典名言:余暇的有效利用和个人素质的自我提升,会极大地影响一个人的命运。爱因斯坦也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只靠短暂的在校时间读书是远远不行的,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首先在校的业余时间要学会合理的安排,比如每日一张硬笔字,每周一篇优美短文,都要在课堂之外的业余时间来完成。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坏习惯是人一生需要偿还的“债务”,需要人一辈子不断地无偿付出以偿还这种债务的利息,直到一无所有而破产。坏习惯会折磨人,使人丧失所有的创造力。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教育是什么?所谓的教育,就是等到有一天你离开学校,把所学知识统统忘光以后还剩下的那部分东西。教育其实就是养成好习惯,好习惯是使人终生受益的不断增值的“资本”,好习惯成就了我们幸福的职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