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创新教育中美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jian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创新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美术教育是创新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进智力、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创新教育在整体和创新教育过程中,究竟具备哪些功能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笔者认为美术教育在对学生创新培养的过程中主要有三大功能。
   【关键词】  现代创新教育 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138-02
  一、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效应
  美术教育产生德育效应的突出特点,是滋润无声,潜移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1.美术作品中本身具有德育效应
  美术作品中有许多都是以歌颂祖国、歌颂民族、歌颂时代、歌颂生活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对学生都是很好的德育素材。虽然还有许多作品没有直接表现爱国、爱民族的题材,但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如青松挺拔、红梅傲雪、江河山川等山水和花鸟作品,在某种意义上间接的表现出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以及高尚上的品格,同样具有主题作品的感染力,具有德育的效应。
  2.美术教学中贯穿着德育效应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效应,当然不是在教学中进行德育说教,而是在美术教学的内容中,以及美术某些法则的运用中具有潜在的德育意义。如在素描与色彩的教学中,常指导学生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美术鉴赏课中常会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德育的某些内容。在美术某些法则的运用中,如均称和谐、变化统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等等,无不于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及德育的内容,有着某些相似的内在的联系。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发掘、如何引导。若引导得当,就会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收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应。
  3.美术实践中蕴含着德育效应
  美术实践包括很多方面,就学校来说主要有室内外写生,美术创作和观摩美术作品展览等。这些实践活动中都包含着很强的德育效应。美术创作和室外写生,都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理解。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产生美好事物的联想,对学生是一种美的熏陶和品德教育。并且在大量的动手动脑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勤劳善思的美德。参观美展就更具德育意义,美展中大量的书画作品展示在学生面前,每幅作品的内容不管是主题性题材,还是生活性题材,在审美意义和德育意义上,对学生都具有实在的教育意义。
  二、美术教育对能力和智力的培养功能
  能力和智力是人的基本素质。能力即实践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
  1.观察能力
  美术是视觉艺术,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从美术学科的本身来说,素描教学中有整体观察、明暗对比的观察、形体比例和空间虚实的观察等。在色彩教学中有整体色调的观察、色彩对比和谐的观察等等。在美术创作中,离不开对自然、对生活、对社会的观察。这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挥的效应,不仅限在美术学科本身,对其它学科也有很强的渗透力。虽然观察的方法和着眼点不同,但有了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对其它学科会起到互补的作用。
  2.应用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涉及到各种技法和各种材质的运用教学。学校和班级活动中,如文艺活动、板报、墙报、手抄报等也涉及到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直接的、有益的,并且对其它学科和实际生活工作中应用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
  3.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是一个人业务素质高低的具体体现。美术教学中绝大部分课程,无不渗透着操作能力的培养。如素描、色彩、手工制作、工艺设计等,都包含着很大成份操作能力的训练。俗话说“心灵手巧”,说明手的活动能力的训练,对大脑的思维反映是有益的,是能够提高学生智力的。
  智力即人的思维能力,包括感觉能力、反映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主观能动力。
  (1)感觉能力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不通过感觉思维是不可能进入情感世界的。所以,在美术教育中对审美感觉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之重要的。离开了审美感觉能力,美术的一切活动则无法进行。审美感觉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如对形体、线条、色彩、空间和技巧等等的感觉力,对大自然美的感觉力、对生活美的感觉力,这些感觉能力的培养均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感觉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并不是说只有艺术类学科才讲感觉,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是需要感觉能力的,只不过感觉的对象、方法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有着相应的互补关系。
  (2)反映能力
  反映能力在这里指思维敏捷力。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内,观察和感觉到的事物很多很杂,往往在瞬间一闪而过。这就需要反映的速度来筛选、概括、集中,从而实现灵感的到来。在美术教学中反映能力的训练,体现在许多方面,如色彩写生、风景写生及创作素材的收集等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对大自然、对现实生活,主观上反映能力的培养。这些反映能力的培养,对人的素质影响很大,不仅在美术学科中受益,在各个领域都会发挥其作用。
  (3)理解分析能力
  理解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了整个美术教学体系。無论是在技巧法方面,还是在美术理论和美术鉴赏方面,都渗透着对学生理析解析能力的培养。因为美术学科是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就不仅限于审美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必须是以美术为主,全方位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因此对其它学科领域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
  (4)主观能动力
  主观能动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素质。人的一切创造都有赖于主观能动力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主观能动的创造力显的最为突出。美术的表现对象虽然是客观的,但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形式都带着相当的主观性。即是非常写实的作业练习,也是要求对构图、色调、明暗、空间等作主观的强调和处理。美术创作就更要求主观能力的发挥。在观察体验生活,参与社会活动中,也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另外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要具有持久的毅力和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这种主观能动力是所有学科、领域和做任何工作的基本保证,是一个人事业成功所必备的精神素质。因此美术教育中对学生主观能动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对学生潜力的发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教师自身形象的教化功能
  美术教师是美育的直接实施者。在学生的心目中,美术教师是美的代表,文明的化身。因此,美术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应该时刻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美术教师自身形象的教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仪表对学生的教化
  教师的仪表是学生的第一个印象,记忆也最深。仪表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教师的修养和审美情感。教师的穿戴和修饰不同于其它职业,因此要把教师职业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影响考虑在内。尤其是美术教师不可过分的把艺术中的自我表现精神,发挥到自身的修饰上。着装应整洁大方、庄重得体、切不可奇装异服、浓妆淡抹,有失教师的形象和身份,起到相反的作用。
  2.语言对学生的教化
  语言是教师施教的主要表达方式,也是教师与学生思想感情交流的主要途径。语言表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解力和自身语言的感染力。语言是教师知识涵养的体现。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言谈稳重大方、语言生动、富有节奏、富有情感、富有哲理,给学生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并通过语言感化教育学生。相反,那种滔滔不绝、油腔滑调、枯燥无味、粗话连篇的语言形象,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某些学生如不能正确理解,还会效仿教师的言谈,养成不好的语言作风。所以语言美是教师的必备条件,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在学生中起到好的教化作用。
  3.教态对学生的教化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具有举止端庄文雅,表情自然大方的美的教态。学生在这种优雅的教态中学习,得到的是一种美的享受。无论从外表形式还是心理上都益于接受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举止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那种动作夸张、怪模怪样、表情呆板、态度粗暴的教态,无疑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阻碍。无论是从审美角度还是传授知识的角度,都是有害而无益。因此老师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美的教态。
  4.品德对学生的教化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品德是美术教师塑造自身形象的核心内容。品德美从大的方面来讲,是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热爱、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表现在公正无私、实事求是、立场坚定、表里如一、光明磊落、胸怀坦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勤奋工作呕心沥血。从生活工作中,品德美体现在对同事、对学生诚实热爱、正直善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以及严于律已、甘于吃苦的奉献精神。教师具有了这样的高尚品德,就会从精神上感化学生的心灵。学生自然而然的会以教师的品德为楷模,塑造自身完美的品德。
  5.行为对学生的教化
  品德是心灵的内容,行为是心灵的外化。教师的职业突出的显示出教师行为的特殊重要性。教师的行为包括了教学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对待公与私的行为,对待家庭的行为,对待同事关系的行为,对待劳动纪律的行为,对待好学生与后进生的行为等等。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生信任老师,模仿老师,高尚的行为可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风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
  6.敬业精神对学生的教化
  敬业是教师的天职。它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进取心。工作态度是指“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工作中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其目的是為了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只图外表做给人看,更不是另有企图或索取回报。工作责任心是指对工作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工作进取心是指不仅能顺利的完成工作,而且有上进心和开拓精神。教师应该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有了崇高的敬业精神,当然会得到学生的敬佩和信任。“身教重于言教”,好的敬业精神对学生是无声的最有影响的教化。
  从以上谈到的美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来看,美术教育在现代创新教育中的发展,确实不容忽视,刻不容缓,不能再以“小三门”的眼光看待。应在现代创新教育中,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起到它应该起到的作用,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地位。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数行结合”即通过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适当的图形,从图形的结构直观地发现数量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解决数量关系的数学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在小学数学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充分利用“形”把题中的数量关系形象、直观的表示出来。实践证明,数形
期刊
【摘要】 高中班主任扮演着班级秩序管理,学生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品德管理的角色,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具有爱心、耐心,在学校制定的班级管理规定下,有效利用管理手段,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数学思想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特点,可以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持。本文从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入手,讨论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并分析班主任工作如何灵活运用数学思想,希望对班级管理研
期刊
【摘要】 分层教学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改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在九年级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结合英语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根据相关指标有效分层、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资源、根据学习层次展开教学、根据不同层次进行评价等,从而更好地将分层教学法运用到九年级英语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和提
期刊
【摘要】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内容很多,选取农耕文化教育活动,是因地制宜,把它作为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的突破口,通过开发校本教材、建立农耕教育基地、家校结合、共同分享等办法,希望劳动教育能真正回归本位,利用好得天独厚的现有资源,发挥农耕文化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农耕文化 校本教材 教育基地 回归本位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期刊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传统教学为了达到升学目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对学生的卷面成绩要求较高,但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由此产生高分低能现象。随着社会与企业的发展,传统应试教育已经不适用于其对现代人才的需求,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比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思考能力,实现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基于此,本文结合新课
期刊
【摘要】 学生自主管理就是班主任负责指导组织,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繁琐,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不但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同时又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笔者认为,做好开学黄金周的各项前期工作,对后期有效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词】 自主管理 班级管理 开学黄金周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诚信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品德,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诚信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之路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師应注重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要善于从生活小事当中获得信息,因势利导的开展教育。还要加强家校合作,让学生的诚信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 诚信 习惯 诚信意识 诚信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5.5
期刊
【摘要】 地理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高考科目,主要包括原理地理(部门地理)、区域地理两大板块内容。新课标中对地理教学的目标定义为通过开放课堂的构建,使地理成為对学生生活有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其中区域地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认知,从而使得在特定区域空间中构建地理知识联系更加困难。Google Earth中文名称是“谷歌地球”,通过卫星照片、航空照相
期刊
【摘要】 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要提升各方面的修养和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形成更为健全品格的关键,它是学生正常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在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思维和运算,还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应该将心理教育充分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心理教育,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并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心理教育 高中数学 素质教育
期刊
【摘要】 为了突破小学生解方程的难题,本文基于解方程的三大理论方法,注入故事情境,帮助学生更生动和直观地感知用“移项法”解方程。   【关键词】 解方程 移项法 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040-0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