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思维中,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积累,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因此,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辩论也能成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一大亮点。
一、立足生活,提供辩论的源头活水
从本质上说,辩论其实就是一种思辨能力,基于一个人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语文与生活的高度融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起点。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与生活贴近的话题,让他们从心理上觉得有“辩”的可能,产生“辩”的兴趣。
首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共同讨论,选出主题。如小学生看电视是否合适,小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电脑,等等。其实,这些问题也常常出现在我们平时的谈话中,小学生虽然无法有高水准的阐述,但如果他们能根据生活实践,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并非难事。
其次,可让学生关心学校或本地区以及国内外的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调查访问,得出话题,进行交流、辩论。如学校一部分特困生家境贫寒,大家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但有的同学却因为大家的帮助而伤害了自尊,如何帮他们才能既表达心意,又不造成伤害呢?这也可作为一个小辩题,让班委会成员陈述充足的理由,最终确定正确的办法。其实只要教师留心观察,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时时处处都能有辩论的议题,有辩论的机遇。
二、依托文本,挖掘人物的思想內涵
小型的课堂辩论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研读、质疑、辩难的能力,是很有价值的。它是一种讨论形式的提升,最适合语文课堂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论题不宜太深刻,但要有一定的探究性,使学生对议题产生高度热情。
首先,学生在课文中总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深刻体会其内心世界,感悟其精神内涵,形成有意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将此内化为自己行事做人的标准和追求。如果教师留心,设计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直达文章主旨,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五年级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中,爸爸和妈妈的感情从平常小事中,尤其是妈妈生病时,爸爸细心的照顾中得到有力体现。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爸爸妈妈的感情。许多学生深有感触,但一位学生却提出与众不同的话题,即父母平时常常吵架,他无法体会到书中说的感情。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小型辩论,最终学生明白了,吵架也是一种平凡真实的情感,也如茉莉般纯洁芳香。这既是课堂上的一个小插曲,也是自然精彩的生成。学生通过思、辩、论,挖掘到了人物内心、文本背后的思想,这样,让学生掌握课文主旨,达到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常常会遇到有争议的人物。如我在教学《成语故事》时,让学生也讲一讲这类故事,有学生讲到了《愚公移山》并质疑: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是否太不切实际?他为什么不直接搬家,或找上级领导解决?对这些略显稚气又充满探究性的话题,学生兴致盎然、各抒己见,最后得出共识: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不断挖山的精神。一个人搬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子子孙孙搬石头。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和实干。学生在热烈的交流中,深深体会到文章的主旨,印象深刻。
此外,某篇课文的写作方法、表达顺序,或一个词语甚至一个字的意思,都有值得探讨之处。只要教师善于创设“论”的情境,引发“辩”的激情,没有辩论的约束,就能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
三、积累经验,激发辩论的浓厚兴趣
20世纪90年代,国际大专辩论赛成为电视媒体中的重要栏目。对于这样的辩论,小学生只能以欣赏的眼光、羡慕的心态去谈论,以理想的目标去追求。教师要抓住教育机遇,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积累经验,辩论就并非望尘莫及了。
首先,从口语交际入手,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教材中每个练习编排的“口语交际”,由于它无法以笔试形式来考查,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一带而过,没有让学生真正“说”起来,更谈不上“论”和“辩”了。书中“请求别人的帮助”、“到商店买东西”等话题,就是让学生能发表见解、重点突出并有层次地进行表述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也逐渐提高,训练方式也需作出相应变化。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要让学生围坐一起共同探讨问题所在,这样的平等交流更有利于学生说、论、辩等技能的培养。
其次,要努力营造适合学生辩论的环境氛围。各门课程都具有一定的学科特色,“辩”的形式或范围都各有千秋。小学语文课堂尤其具备这样的优势,因为辩论作为语言文字的一种实用样式,有它永久的魅力。当前,“活动单导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就充分体现出你辩我论的浓烈氛围,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培养,其学习劲头不断高涨并能产生教师预设之外的动态生成。这不正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充满张力、生命飞扬的课堂吗?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就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倾尽其力播撒阳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编侯艳星)
一、立足生活,提供辩论的源头活水
从本质上说,辩论其实就是一种思辨能力,基于一个人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语文与生活的高度融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起点。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与生活贴近的话题,让他们从心理上觉得有“辩”的可能,产生“辩”的兴趣。
首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共同讨论,选出主题。如小学生看电视是否合适,小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电脑,等等。其实,这些问题也常常出现在我们平时的谈话中,小学生虽然无法有高水准的阐述,但如果他们能根据生活实践,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并非难事。
其次,可让学生关心学校或本地区以及国内外的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调查访问,得出话题,进行交流、辩论。如学校一部分特困生家境贫寒,大家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但有的同学却因为大家的帮助而伤害了自尊,如何帮他们才能既表达心意,又不造成伤害呢?这也可作为一个小辩题,让班委会成员陈述充足的理由,最终确定正确的办法。其实只要教师留心观察,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时时处处都能有辩论的议题,有辩论的机遇。
二、依托文本,挖掘人物的思想內涵
小型的课堂辩论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研读、质疑、辩难的能力,是很有价值的。它是一种讨论形式的提升,最适合语文课堂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论题不宜太深刻,但要有一定的探究性,使学生对议题产生高度热情。
首先,学生在课文中总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深刻体会其内心世界,感悟其精神内涵,形成有意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将此内化为自己行事做人的标准和追求。如果教师留心,设计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直达文章主旨,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五年级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中,爸爸和妈妈的感情从平常小事中,尤其是妈妈生病时,爸爸细心的照顾中得到有力体现。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爸爸妈妈的感情。许多学生深有感触,但一位学生却提出与众不同的话题,即父母平时常常吵架,他无法体会到书中说的感情。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小型辩论,最终学生明白了,吵架也是一种平凡真实的情感,也如茉莉般纯洁芳香。这既是课堂上的一个小插曲,也是自然精彩的生成。学生通过思、辩、论,挖掘到了人物内心、文本背后的思想,这样,让学生掌握课文主旨,达到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常常会遇到有争议的人物。如我在教学《成语故事》时,让学生也讲一讲这类故事,有学生讲到了《愚公移山》并质疑:这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是否太不切实际?他为什么不直接搬家,或找上级领导解决?对这些略显稚气又充满探究性的话题,学生兴致盎然、各抒己见,最后得出共识: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不断挖山的精神。一个人搬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子子孙孙搬石头。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和实干。学生在热烈的交流中,深深体会到文章的主旨,印象深刻。
此外,某篇课文的写作方法、表达顺序,或一个词语甚至一个字的意思,都有值得探讨之处。只要教师善于创设“论”的情境,引发“辩”的激情,没有辩论的约束,就能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
三、积累经验,激发辩论的浓厚兴趣
20世纪90年代,国际大专辩论赛成为电视媒体中的重要栏目。对于这样的辩论,小学生只能以欣赏的眼光、羡慕的心态去谈论,以理想的目标去追求。教师要抓住教育机遇,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积累经验,辩论就并非望尘莫及了。
首先,从口语交际入手,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教材中每个练习编排的“口语交际”,由于它无法以笔试形式来考查,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一带而过,没有让学生真正“说”起来,更谈不上“论”和“辩”了。书中“请求别人的帮助”、“到商店买东西”等话题,就是让学生能发表见解、重点突出并有层次地进行表述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也逐渐提高,训练方式也需作出相应变化。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要让学生围坐一起共同探讨问题所在,这样的平等交流更有利于学生说、论、辩等技能的培养。
其次,要努力营造适合学生辩论的环境氛围。各门课程都具有一定的学科特色,“辩”的形式或范围都各有千秋。小学语文课堂尤其具备这样的优势,因为辩论作为语言文字的一种实用样式,有它永久的魅力。当前,“活动单导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就充分体现出你辩我论的浓烈氛围,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培养,其学习劲头不断高涨并能产生教师预设之外的动态生成。这不正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充满张力、生命飞扬的课堂吗?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就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倾尽其力播撒阳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