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常规是一项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要看懂血常规报告单其实很简单,下面向大家介绍如何看懂血常规检验报告单。
红细胞计数指的是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不同年龄的人红细胞计数的正常值范围也不太相同,成年男性一般为4.0~5.3×1012/L(400万~550万个/mm3);成年女性一般为3.5~5.0×1012/L(350万~500万个/mm3);儿童一般为4.0~5.3×1012/L(400万~530万个/mm3)。
一些精神因素也可使红细胞生理性增多,比如说冲动、兴奋、恐惧等行为可使红细胞升高。红细胞病理性增高可见于患者频繁呕吐、大面积烧伤、血液浓缩等症状或者患者患有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肿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时可导致红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病理性减少可见于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或者患者出现大出血或血细胞破坏等情况。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中可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并且将二氧化碳运出体外。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范围是120~160g/L(12~16g/d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的范围是110~150g/L(11~15g/dL);儿童血红蛋白的范围是120~140g/L(12~14g/dL)。
血紅蛋白的增减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大体相同,但血红蛋白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患者贫血的程度。血红蛋白生理性增多见于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高原居民等。血红蛋白病理性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病理性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临床上贫血症状最为多见,贫血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极度贫血、重度贫血以及轻度贫血,当血红蛋白在31~60g/L之间时为重度贫血,当血红蛋白在61~90g/L之间时为轻度贫血,当血红蛋白在大于90g/L低于正常参考范围时为轻度贫血。
血细胞比容是指抗凝血液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后所测出的红细胞数量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血细胞比容的参考范围根据性别的不同而不同,男性血细胞比容的正常参考范围为40%~50%;女性血细胞比容的正常参考范围为35%~45%。
女性生理期可导致血细胞比容数生理性减少。血细胞比容数病理性增大时,患者可能发生大面积烧伤、连续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血细胞比容数病理性减少时,患者则可能发生失血并进行大量补液或者贫血。
白细胞计数指的是在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的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白细胞计数的参考范围根据年龄的不同而不同,新生儿的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参考范围为(15.0~20.0)×109/L;成人的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参考范围为(4.0~10.0)×109/L。
白细胞生理性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白细胞病理性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白细胞病理性减少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某些传染病、放疗化疗等。
其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可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疱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嗜酸性粒细胞的正常范围是50~300×106/L(50~300个/mm3)。
嗜酸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见于劳动、受寒、饥饿和精神刺激等。嗜酸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疱疮、湿疹、支气管哮喘和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嗜酸性粒细胞病理性减少见于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血小板计数的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10万~30万个/mm3)。
血小板计数生理性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妊娠、分娩、早晨稍低,午后稍高。血小板计数病理性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和骨折等。血小板计数病理性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和尿毒症等。
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对血常规检验报告单有了一定了解,懂得全面具体地分析血常规报告单,可以帮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检查结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中医医院检验科)
一、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指的是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不同年龄的人红细胞计数的正常值范围也不太相同,成年男性一般为4.0~5.3×1012/L(400万~550万个/mm3);成年女性一般为3.5~5.0×1012/L(350万~500万个/mm3);儿童一般为4.0~5.3×1012/L(400万~530万个/mm3)。
一些精神因素也可使红细胞生理性增多,比如说冲动、兴奋、恐惧等行为可使红细胞升高。红细胞病理性增高可见于患者频繁呕吐、大面积烧伤、血液浓缩等症状或者患者患有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肿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时可导致红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病理性减少可见于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或者患者出现大出血或血细胞破坏等情况。
二、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中可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并且将二氧化碳运出体外。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范围是120~160g/L(12~16g/d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的范围是110~150g/L(11~15g/dL);儿童血红蛋白的范围是120~140g/L(12~14g/dL)。
血紅蛋白的增减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大体相同,但血红蛋白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患者贫血的程度。血红蛋白生理性增多见于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高原居民等。血红蛋白病理性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病理性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临床上贫血症状最为多见,贫血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极度贫血、重度贫血以及轻度贫血,当血红蛋白在31~60g/L之间时为重度贫血,当血红蛋白在61~90g/L之间时为轻度贫血,当血红蛋白在大于90g/L低于正常参考范围时为轻度贫血。
三、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比容是指抗凝血液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后所测出的红细胞数量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血细胞比容的参考范围根据性别的不同而不同,男性血细胞比容的正常参考范围为40%~50%;女性血细胞比容的正常参考范围为35%~45%。
女性生理期可导致血细胞比容数生理性减少。血细胞比容数病理性增大时,患者可能发生大面积烧伤、连续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血细胞比容数病理性减少时,患者则可能发生失血并进行大量补液或者贫血。
四、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指的是在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的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白细胞计数的参考范围根据年龄的不同而不同,新生儿的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参考范围为(15.0~20.0)×109/L;成人的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参考范围为(4.0~10.0)×109/L。
白细胞生理性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白细胞病理性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白细胞病理性减少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某些传染病、放疗化疗等。
其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可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疱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五、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的正常范围是50~300×106/L(50~300个/mm3)。
嗜酸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见于劳动、受寒、饥饿和精神刺激等。嗜酸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疱疮、湿疹、支气管哮喘和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嗜酸性粒细胞病理性减少见于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六、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的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10万~30万个/mm3)。
血小板计数生理性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妊娠、分娩、早晨稍低,午后稍高。血小板计数病理性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和骨折等。血小板计数病理性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和尿毒症等。
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对血常规检验报告单有了一定了解,懂得全面具体地分析血常规报告单,可以帮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检查结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中医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