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面向大众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它包括了先进的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1]作为一个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发展重要指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了城市精神文明的荣誉桂冠。本文从分析东莞文化的现状、困惑入手,论述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从创建公共文化的历史背景、主要做法、取得成效等方面分析了东莞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东莞文化 做法 成效
东莞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面积2465平方公里,下辖32个镇(街),常住人口829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87万,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 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经济建设搭上了快速发展的列车,被称为“世界工厂”,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东莞清醒地看到,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明显与东莞的经济实力、城市地位不相适应,已成为“建设幸福东莞”路上的绊脚石。目前东莞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机遇期,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2]
一、东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历史背景
早在2001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新城”确立为重要的城市定位,提出了建设“文化新城”的发展战略。在实施“文化新城”战略中,东莞先后共投入70多亿元,重点打造“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和“广场文化之城”,着力构建功能先进、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0年,东莞在过去十年铸就的“文化新城”基础上,启动实施“文化名城”战略,着力打造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其中,“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位于四个名城之首。2011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上水平,在全国东、中、西部分批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东莞市积极申报,成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31个城市之一。几经努力,2013年7月,东莞以总成绩在东部名列第三顺利通过了文化部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之一。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将其纳入中心工作统一谋划、统筹推进,特别是近几年来,更是以强有力的手段来推进公共文化建设。2011年,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实施意见(2011—2020)》,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整体部署。随后,东莞市又制定了《东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2)》,明确示范区的创建目标和标准,为创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指引。2011-2012年,全市共投入创建资金13.3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9.7亿元,镇(街)财政投入2.5亿元,村(社区)投入1.1亿元,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占财政支出比例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 三年来,东莞先后召开多次全市性高规格的大型会议,组织20多次不同形式的现场会、研讨会、专家咨询会、点评会。此外,市镇结合实际,开展分片、驻村、挂点等多种形式的督导,有力地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实施三级联动,推进设施全覆盖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镇(街)和村(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通过市、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各种文化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全面覆盖。市级谋求大跨越。东莞市一级先后投入20多亿元建设市中心广场、东莞图书馆、玉兰大剧院、东莞展览馆、市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的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这些选址科学、布局合理、运作创新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广受群众欢迎的文化阵地和满足广大市民文化娱乐及高品位文化享受的重要平台。镇级实行高规划。全市镇(街)一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达50亿元,建成长安图书馆、塘厦城市展览馆等一大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公共文化设施。此外,东莞市重点实施“两馆评估定级”项目,参照国家县(市、区)级的建设标准,对图书馆、文化馆进行重新规划建设或改、扩建。村级坚持高标准。全市村(社区)文化设施全部要求达到广东省“五个有”标准,即有一个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有一个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公共图书阅览室;有一个总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活动室;有一个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广场;有一批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器材。与此同时,着力促进村(社区)文化设施完善、提升,加强管理,发挥作用。
(三)创新文化机制,提供优质服务
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机制创新为重点,着力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新突破,积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益。创新文化兴办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使文化建设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的文化发展格局。一是社会办活动。在 “千场文艺演出进基层”活动中,东莞市专门设置了200场供市内具备演出资质的文化企业、文艺团体组织实施,有效拓展了文化活动的资金投入渠道。二是社会办团体。制定出台《东莞市社会办文艺表演团(队)扶持暂行办法》,重点扶持和培养有广泛群众基础和艺术水平的业余文艺团体。全市共有文艺协会238个,文艺团队364个,成为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三是社会办创作。采取"用人不养人"的模式,整合市内各方面创作力量,构建优秀作品创作基地。组建了东莞(虎门)相声小品创作基地、东莞(塘厦)打工歌曲创作基地、东莞(桥头)报告文学创作基地等13个各具特色的艺术创作基地。创新文化整合机制,形成“镇街品牌”格局。把零散分布于全市各镇(街)、各部门的文化资源通过整体推进和专业策划打造“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一月一节庆,一镇街一品牌”的良好格局,如洪梅“花灯节”、茶山“茶园游会”、望牛墩“七月七风情节”、东坑“卖身节”等各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实现全市各地文化资源由分散到聚集转变,组织形式由“各自为阵”向“协同作战”转变,活动的规格档次明显提高,品牌效应集中显现。创新文化运作机制,提升使用效益。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不断完善文化设施管理运作机制,采取一个场馆、一套人马、一个运作模式,有效提升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益。例如,玉兰大剧院采用“政府财政补贴,目标管理,保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坚持“高品质,低票价”的方针,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了公共文化设施效益。创新文化配送机制,保障高效供给。加强双向互动,推出“菜单式”服务,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各类文化服务活动,将群众过去“被动式”接受文化服务,转变为“主动式”需求文化服务。同时,强化流动服务,配置了流动图书车、流动演出车,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常态化开展流动演出、流动图书、流动展览下基层活动。 (四)实施人才战略,夯实队伍建设
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特别提出做到“五个突出”,提升“五种”能力,其中之一突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队伍锻造两大抓手,进一步提升文化发展创新力,为引进和培育文化人才提供良好环境。一是建立稳定高效的人才队伍。东莞市探索出“市管、镇聘、村用”的模式,采取市、镇、村三级1∶1∶1的比例共同分担文化管理员工资的办法,为全市村(社区)配置1名专职的文化管理员,文化管理员平均年龄在25~35岁之间,且本科以上学历占到44%,建立起稳定高素质的基层文化队伍。另外,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的原则,建立市、镇、村三级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并为全市每个村(社区)配备至少2名文化志愿者,极大地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开展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实施文化人才‘三个100’工程。2012年,东莞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提出未来五年每年要拿出10亿元扶持文化建设,实施优秀文化人才引进培养“三个100”工程。着力从全市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充实文化队伍,从文化系统中选拔一批优秀干部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从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一批各艺术门类专业优秀人才。积极打造文化名人、文艺大家,抓紧培育一批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经营管理、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实施大规模文化人才培训计划,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增强队伍活力。近年来,市文广新局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任期目标管理,建立起竞争激励机制,使人才不仅引得进,而且留得住、用得好。2012年,东莞文化系统首次对文化艺术与文化理论研究青年专业人才进行表彰,一批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全系统有正高职称人员63人,副高113人,涵盖了艺术、图书、文博、群文等專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82人(含博士9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人才4人(在职),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省级特殊贡献人才2人,省“333”重点培养人才6人,市杰出人才1人,戏剧“梅花奖”获奖人才4人、“文华奖”获奖人才3人。
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的成效
(一)形成一流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层次相宜、功能先进"的原则,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了功能齐备、国内一流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完成了镇级“两馆评估定级”项目,镇(街)文广中心全部达到省“特级文化站”标准,实现了镇(街)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全覆盖;完成了村级公共文化设施“五个有”达标工程,新建设施面积88万平方米,实现了综合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公共电子阅览室、文体广场全覆盖。截至目前,东莞全市共建成公共图书馆(室)641个、公共电子阅览室588个,自助图书馆、图书馆ATM40个,博物馆31座,文化广场769个,“农家书屋”589家,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670平方米,基本建成了国内一流的、较为完善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
(二)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体系
以文化广场为主要阵地,以传统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出现了文化活动举办常态化、组织社会化、运作市场化、打造品牌化的发展态势,营造出"天天有舞会、周周有晚会、月月有比赛、处处有讲座(展览)"的浓烈文化氛围。策划推出“我们的节日”“百场培训、千场演出、万场电影”进基层等重大文化活动,打造了“东莞读书节”、“文化周末”、“绚丽大舞台”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品牌,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约2万场次,参与群众达1300万人次,有效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文化周末”荣获文化部创新奖,“绚丽大舞台”、“越唱越红”荣获群星奖项目奖。
(三)形成了多领域的文化精品体系
创作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各艺术门类精品力作。在全省群文作品评选中,东莞市连续三年总成绩名列全省第一;原创歌曲《故乡啊故乡》获广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原创电视动画片时长位居全国城市第三位;新莞人创作的文艺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20个,涌现出王十月、郑小琼等一批“领军人物”。东莞市选送的作品少儿舞蹈《学军》和男声小组唱《脚印》双双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作品类“群星奖”、“东莞市‘越唱越红’歌唱大赛”获得项目类“群星奖”,这是继2010年我市舞蹈《绣》、曲艺新木鱼歌说唱《三个萝卜一个坑》、歌曲《故乡情》三个作品问鼎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后再创佳绩。歌曲《中国梦》先后登上了多个国家级重大文艺晚会的舞台,引起了国际国内媒体的关注,并先后获得中国音协“美丽中国”主题征歌活动优秀奖、中国广播文艺大奖等一系列权威奖项。近年来,东莞每年原创歌曲有130多首,除了《中国梦》,歌曲《脚印》还获得了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歌曲《花语》获得了广东省第九届鲁迅文学艺术奖。同时,东莞音乐、舞蹈、戏剧等类别作品在全省创作中连续三年获得总分第一。
(四)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体系
形成了以印刷业为支柱,以演艺娱乐业、会展业、文化旅游业、出版发行业、艺术教育培训业、大众传媒业等为主干的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的文化产业体系。[3]2013年,全市共有印刷企业3129家,“三来一补”印刷企业转型为外商独资企业31家,印刷工业总产值293亿元,印刷品出口总值176亿,东莞成为中国南方重要印刷基地;与天成动漫等8家企业建立版权业务定期指导机制,设立“版权服务工作站”,全年共受理著作权登记申请235项;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50万户,全市电影票房收入达1.42亿元;歌舞娱乐场所超过450家,整个娱乐行业资产总额突破23亿元。
(五)形成了全面的人的素质提升体系
全市建成博物馆24座,形成了以东江纵队纪念馆,与袁崇焕纪念园、鸦片战争博物馆等构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系列阵地。依托东莞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全市已纳入总分馆体系的图书馆40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102个,定期举办"东莞读书节"、"市民学堂"等各种形式知识传播活动,构建起知识传播体系;大力打造"走进东莞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品牌,开展以"三业"(学业、敬业、创业)、"三现代"(现代人、现代生活、现代城市)、"三立"(立德、立志、立业)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推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促进了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今天的东莞,人们不仅看到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文化活动品牌,更看到了东莞从市里到基层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看到了生活在东莞的新老居民享受文化成果的便利以及由此而增加的幸福与满足。实现城市文化起飞梦想的道路不会平坦,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也将是一项长期工程。着眼未来,东莞已经提出,未来十年,仍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发展的模式路径,终将会让全体市民共享均等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7(12);
[2]温朝霞,孙宁华.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思考[J].探求,2011(04);
[3]向春玲,刘钊,张嘉俊.构建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N].学习时报,2013。
作者简介:刘雅(1976—),女,大学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连续三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音乐家”荣誉称号,工作至今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40多项。现为东莞市文化馆创作理论部副主任。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东莞文化 做法 成效
东莞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面积2465平方公里,下辖32个镇(街),常住人口829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87万,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 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经济建设搭上了快速发展的列车,被称为“世界工厂”,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东莞清醒地看到,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明显与东莞的经济实力、城市地位不相适应,已成为“建设幸福东莞”路上的绊脚石。目前东莞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机遇期,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2]
一、东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历史背景
早在2001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新城”确立为重要的城市定位,提出了建设“文化新城”的发展战略。在实施“文化新城”战略中,东莞先后共投入70多亿元,重点打造“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和“广场文化之城”,着力构建功能先进、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0年,东莞在过去十年铸就的“文化新城”基础上,启动实施“文化名城”战略,着力打造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其中,“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位于四个名城之首。2011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上水平,在全国东、中、西部分批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东莞市积极申报,成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31个城市之一。几经努力,2013年7月,东莞以总成绩在东部名列第三顺利通过了文化部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之一。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
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将其纳入中心工作统一谋划、统筹推进,特别是近几年来,更是以强有力的手段来推进公共文化建设。2011年,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实施意见(2011—2020)》,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整体部署。随后,东莞市又制定了《东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2)》,明确示范区的创建目标和标准,为创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指引。2011-2012年,全市共投入创建资金13.3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9.7亿元,镇(街)财政投入2.5亿元,村(社区)投入1.1亿元,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占财政支出比例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 三年来,东莞先后召开多次全市性高规格的大型会议,组织20多次不同形式的现场会、研讨会、专家咨询会、点评会。此外,市镇结合实际,开展分片、驻村、挂点等多种形式的督导,有力地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实施三级联动,推进设施全覆盖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镇(街)和村(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通过市、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各种文化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全面覆盖。市级谋求大跨越。东莞市一级先后投入20多亿元建设市中心广场、东莞图书馆、玉兰大剧院、东莞展览馆、市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的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这些选址科学、布局合理、运作创新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广受群众欢迎的文化阵地和满足广大市民文化娱乐及高品位文化享受的重要平台。镇级实行高规划。全市镇(街)一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达50亿元,建成长安图书馆、塘厦城市展览馆等一大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公共文化设施。此外,东莞市重点实施“两馆评估定级”项目,参照国家县(市、区)级的建设标准,对图书馆、文化馆进行重新规划建设或改、扩建。村级坚持高标准。全市村(社区)文化设施全部要求达到广东省“五个有”标准,即有一个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有一个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公共图书阅览室;有一个总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活动室;有一个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广场;有一批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器材。与此同时,着力促进村(社区)文化设施完善、提升,加强管理,发挥作用。
(三)创新文化机制,提供优质服务
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机制创新为重点,着力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新突破,积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益。创新文化兴办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使文化建设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的文化发展格局。一是社会办活动。在 “千场文艺演出进基层”活动中,东莞市专门设置了200场供市内具备演出资质的文化企业、文艺团体组织实施,有效拓展了文化活动的资金投入渠道。二是社会办团体。制定出台《东莞市社会办文艺表演团(队)扶持暂行办法》,重点扶持和培养有广泛群众基础和艺术水平的业余文艺团体。全市共有文艺协会238个,文艺团队364个,成为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三是社会办创作。采取"用人不养人"的模式,整合市内各方面创作力量,构建优秀作品创作基地。组建了东莞(虎门)相声小品创作基地、东莞(塘厦)打工歌曲创作基地、东莞(桥头)报告文学创作基地等13个各具特色的艺术创作基地。创新文化整合机制,形成“镇街品牌”格局。把零散分布于全市各镇(街)、各部门的文化资源通过整体推进和专业策划打造“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一月一节庆,一镇街一品牌”的良好格局,如洪梅“花灯节”、茶山“茶园游会”、望牛墩“七月七风情节”、东坑“卖身节”等各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实现全市各地文化资源由分散到聚集转变,组织形式由“各自为阵”向“协同作战”转变,活动的规格档次明显提高,品牌效应集中显现。创新文化运作机制,提升使用效益。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不断完善文化设施管理运作机制,采取一个场馆、一套人马、一个运作模式,有效提升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益。例如,玉兰大剧院采用“政府财政补贴,目标管理,保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坚持“高品质,低票价”的方针,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了公共文化设施效益。创新文化配送机制,保障高效供给。加强双向互动,推出“菜单式”服务,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各类文化服务活动,将群众过去“被动式”接受文化服务,转变为“主动式”需求文化服务。同时,强化流动服务,配置了流动图书车、流动演出车,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常态化开展流动演出、流动图书、流动展览下基层活动。 (四)实施人才战略,夯实队伍建设
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特别提出做到“五个突出”,提升“五种”能力,其中之一突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队伍锻造两大抓手,进一步提升文化发展创新力,为引进和培育文化人才提供良好环境。一是建立稳定高效的人才队伍。东莞市探索出“市管、镇聘、村用”的模式,采取市、镇、村三级1∶1∶1的比例共同分担文化管理员工资的办法,为全市村(社区)配置1名专职的文化管理员,文化管理员平均年龄在25~35岁之间,且本科以上学历占到44%,建立起稳定高素质的基层文化队伍。另外,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的原则,建立市、镇、村三级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并为全市每个村(社区)配备至少2名文化志愿者,极大地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开展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是实施文化人才‘三个100’工程。2012年,东莞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提出未来五年每年要拿出10亿元扶持文化建设,实施优秀文化人才引进培养“三个100”工程。着力从全市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充实文化队伍,从文化系统中选拔一批优秀干部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从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一批各艺术门类专业优秀人才。积极打造文化名人、文艺大家,抓紧培育一批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经营管理、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实施大规模文化人才培训计划,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增强队伍活力。近年来,市文广新局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任期目标管理,建立起竞争激励机制,使人才不仅引得进,而且留得住、用得好。2012年,东莞文化系统首次对文化艺术与文化理论研究青年专业人才进行表彰,一批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目前,全系统有正高职称人员63人,副高113人,涵盖了艺术、图书、文博、群文等專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82人(含博士9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人才4人(在职),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省级特殊贡献人才2人,省“333”重点培养人才6人,市杰出人才1人,戏剧“梅花奖”获奖人才4人、“文华奖”获奖人才3人。
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的成效
(一)形成一流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层次相宜、功能先进"的原则,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了功能齐备、国内一流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完成了镇级“两馆评估定级”项目,镇(街)文广中心全部达到省“特级文化站”标准,实现了镇(街)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全覆盖;完成了村级公共文化设施“五个有”达标工程,新建设施面积88万平方米,实现了综合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公共电子阅览室、文体广场全覆盖。截至目前,东莞全市共建成公共图书馆(室)641个、公共电子阅览室588个,自助图书馆、图书馆ATM40个,博物馆31座,文化广场769个,“农家书屋”589家,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670平方米,基本建成了国内一流的、较为完善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
(二)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体系
以文化广场为主要阵地,以传统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出现了文化活动举办常态化、组织社会化、运作市场化、打造品牌化的发展态势,营造出"天天有舞会、周周有晚会、月月有比赛、处处有讲座(展览)"的浓烈文化氛围。策划推出“我们的节日”“百场培训、千场演出、万场电影”进基层等重大文化活动,打造了“东莞读书节”、“文化周末”、“绚丽大舞台”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品牌,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约2万场次,参与群众达1300万人次,有效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文化周末”荣获文化部创新奖,“绚丽大舞台”、“越唱越红”荣获群星奖项目奖。
(三)形成了多领域的文化精品体系
创作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各艺术门类精品力作。在全省群文作品评选中,东莞市连续三年总成绩名列全省第一;原创歌曲《故乡啊故乡》获广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原创电视动画片时长位居全国城市第三位;新莞人创作的文艺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20个,涌现出王十月、郑小琼等一批“领军人物”。东莞市选送的作品少儿舞蹈《学军》和男声小组唱《脚印》双双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作品类“群星奖”、“东莞市‘越唱越红’歌唱大赛”获得项目类“群星奖”,这是继2010年我市舞蹈《绣》、曲艺新木鱼歌说唱《三个萝卜一个坑》、歌曲《故乡情》三个作品问鼎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后再创佳绩。歌曲《中国梦》先后登上了多个国家级重大文艺晚会的舞台,引起了国际国内媒体的关注,并先后获得中国音协“美丽中国”主题征歌活动优秀奖、中国广播文艺大奖等一系列权威奖项。近年来,东莞每年原创歌曲有130多首,除了《中国梦》,歌曲《脚印》还获得了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歌曲《花语》获得了广东省第九届鲁迅文学艺术奖。同时,东莞音乐、舞蹈、戏剧等类别作品在全省创作中连续三年获得总分第一。
(四)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体系
形成了以印刷业为支柱,以演艺娱乐业、会展业、文化旅游业、出版发行业、艺术教育培训业、大众传媒业等为主干的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的文化产业体系。[3]2013年,全市共有印刷企业3129家,“三来一补”印刷企业转型为外商独资企业31家,印刷工业总产值293亿元,印刷品出口总值176亿,东莞成为中国南方重要印刷基地;与天成动漫等8家企业建立版权业务定期指导机制,设立“版权服务工作站”,全年共受理著作权登记申请235项;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50万户,全市电影票房收入达1.42亿元;歌舞娱乐场所超过450家,整个娱乐行业资产总额突破23亿元。
(五)形成了全面的人的素质提升体系
全市建成博物馆24座,形成了以东江纵队纪念馆,与袁崇焕纪念园、鸦片战争博物馆等构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系列阵地。依托东莞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全市已纳入总分馆体系的图书馆40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102个,定期举办"东莞读书节"、"市民学堂"等各种形式知识传播活动,构建起知识传播体系;大力打造"走进东莞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品牌,开展以"三业"(学业、敬业、创业)、"三现代"(现代人、现代生活、现代城市)、"三立"(立德、立志、立业)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推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促进了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今天的东莞,人们不仅看到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文化活动品牌,更看到了东莞从市里到基层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看到了生活在东莞的新老居民享受文化成果的便利以及由此而增加的幸福与满足。实现城市文化起飞梦想的道路不会平坦,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也将是一项长期工程。着眼未来,东莞已经提出,未来十年,仍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发展的模式路径,终将会让全体市民共享均等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7(12);
[2]温朝霞,孙宁华.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思考[J].探求,2011(04);
[3]向春玲,刘钊,张嘉俊.构建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N].学习时报,2013。
作者简介:刘雅(1976—),女,大学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连续三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音乐家”荣誉称号,工作至今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40多项。现为东莞市文化馆创作理论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