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是一门应用学科.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应用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的舞台.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作业的效果,浅析作业的形式和科学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有效 作业 思考
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作业应由统一变多样,由封闭走向开放.
有效的作业能帮助学生应用知识,提高分析能力,发展个性,形成技能.恰当的作业能促进师生交流,还能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良性互动.
一、物理作业的形式
1.课内作业
课内作业是传统的形式.这类作业适用于全体学生,课堂学什么就练什么,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学信息,且必须当堂完成,既真实又减负.
2.布置动手作业
例如,学完密度后,布置测人体的体积;学习电压后,布置制作水果电池;安装简单照明电路.让学生动手、动脑,既巩固了物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解决实际中的简单问题.
3.观察思考型作业
观察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的源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让学生经过观察思考,找到答案.
例如,在学习“水循环”后,让学生观察周围水源被污染的情况.水污染的途径有哪些?可采取什么措施?写一篇论文,并在全班交流,这样既巩固了知识,提高了环保意识,还渗透了德育;在学习光的知识后,让学生观察:晴天的早晨是看东方的景物清晰还是看西方的景物清晰?拍外景时照相机的镜头是对准东方还是西方?这样的作业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4.拓宽型作业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可根据内容,列提纲,提要求,布置课外阅读,适时督查,使学生学会自学.布置阅读有关物理科普知识或科学家的故事,不仅可拓宽视野,还可从中感悟科学家创新的魅力,领略创造的方法,培养献身科学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后,教师可让学生搜集并阅读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的资料.结果学生找到了有关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核能的资料,教师可让成果资源共享,使全体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的渠道,还可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
5.生活型作业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如何在家中鉴定首饰的真假;如何减小学习环境中的噪音;怎样既能保证正常的生活又能节约电费.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有益、有趣,很容易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6.探究型作业
探究式学习是物理新课标突出的一个特点.教材中有大量的探究性教学内容,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物理学习从课堂向课外延伸.
例如,在学习“透镜”前,让学生找一副老花镜和近视镜,探究它们的区别.在交流时,学生的答案归纳如下:①用手摸时,能感到老花镜中央厚,边缘薄,近视镜则相反;②用老花镜靠近字,看到正立放大的字,离课本远些,则看到倒立缩小的字;用近视镜看字,无论远近都只能看到正立、缩小的字;③把老花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白纸在它的另一侧移动,能得到一个小亮点,把近视镜正对着太阳光,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白纸上得到的是比镜片还大的光环.
二、物理作业要有科学性
班里学生的成绩不同,布置相同的作业,会出现“吃不饱”,或“吃不消”的情况.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分层次,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建议作业分为A、B、C三种层次,权重为7:2:1.A为“双基”训练,每个同学必须完成.B为中等难度,适合大多数学生,学困生不做或在别人帮助下完成.C为拓展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总之,布置作业是一件科学、严谨的事情,要考虑学生的发展,体现“三维目标”,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有创新,有利于培养兴趣、开发智力;要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培养动手能力,享受成功;要紧密联系生活,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作业的方式可应是课内、课外并举,文字和操作兼顾.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促进民族复兴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钟启泉,崔允漷等编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有效 作业 思考
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作业应由统一变多样,由封闭走向开放.
有效的作业能帮助学生应用知识,提高分析能力,发展个性,形成技能.恰当的作业能促进师生交流,还能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良性互动.
一、物理作业的形式
1.课内作业
课内作业是传统的形式.这类作业适用于全体学生,课堂学什么就练什么,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学信息,且必须当堂完成,既真实又减负.
2.布置动手作业
例如,学完密度后,布置测人体的体积;学习电压后,布置制作水果电池;安装简单照明电路.让学生动手、动脑,既巩固了物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解决实际中的简单问题.
3.观察思考型作业
观察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的源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让学生经过观察思考,找到答案.
例如,在学习“水循环”后,让学生观察周围水源被污染的情况.水污染的途径有哪些?可采取什么措施?写一篇论文,并在全班交流,这样既巩固了知识,提高了环保意识,还渗透了德育;在学习光的知识后,让学生观察:晴天的早晨是看东方的景物清晰还是看西方的景物清晰?拍外景时照相机的镜头是对准东方还是西方?这样的作业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4.拓宽型作业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可根据内容,列提纲,提要求,布置课外阅读,适时督查,使学生学会自学.布置阅读有关物理科普知识或科学家的故事,不仅可拓宽视野,还可从中感悟科学家创新的魅力,领略创造的方法,培养献身科学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后,教师可让学生搜集并阅读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的资料.结果学生找到了有关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核能的资料,教师可让成果资源共享,使全体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的渠道,还可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
5.生活型作业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如何在家中鉴定首饰的真假;如何减小学习环境中的噪音;怎样既能保证正常的生活又能节约电费.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有益、有趣,很容易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6.探究型作业
探究式学习是物理新课标突出的一个特点.教材中有大量的探究性教学内容,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物理学习从课堂向课外延伸.
例如,在学习“透镜”前,让学生找一副老花镜和近视镜,探究它们的区别.在交流时,学生的答案归纳如下:①用手摸时,能感到老花镜中央厚,边缘薄,近视镜则相反;②用老花镜靠近字,看到正立放大的字,离课本远些,则看到倒立缩小的字;用近视镜看字,无论远近都只能看到正立、缩小的字;③把老花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白纸在它的另一侧移动,能得到一个小亮点,把近视镜正对着太阳光,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白纸上得到的是比镜片还大的光环.
二、物理作业要有科学性
班里学生的成绩不同,布置相同的作业,会出现“吃不饱”,或“吃不消”的情况.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分层次,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建议作业分为A、B、C三种层次,权重为7:2:1.A为“双基”训练,每个同学必须完成.B为中等难度,适合大多数学生,学困生不做或在别人帮助下完成.C为拓展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总之,布置作业是一件科学、严谨的事情,要考虑学生的发展,体现“三维目标”,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有创新,有利于培养兴趣、开发智力;要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培养动手能力,享受成功;要紧密联系生活,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作业的方式可应是课内、课外并举,文字和操作兼顾.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促进民族复兴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钟启泉,崔允漷等编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