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文言文教学讲究“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其结果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甚至学生厌烦学习文言文,其实文言文不只学习字、词、句等基本知识.还应对文言作品做出适当的鉴赏、评析,体味文中的情,想象文中、的景,领悟文中的道,感受文中的雅。让学生尝试发掘文言文的美点,加强朗读指导,促进学生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的理解认识转化。这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我认为文言文的学习应注意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文言文教学若只讲究“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教师只是_味地讲,那么课堂就缺少探索和研究.这样只能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挫伤学习l的积极性。知识掌握势必不牢。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教学活动中先分小组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然后由学生提出和解答小组翻译过程中觉得困难的字词句.最后依次逐句翻译,检查个人、小组学习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老师只作点拨、解疑。
  二、重在朗读。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故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初读。诵读首先要读音正确。学生可先借助注释读准生僻字、通假字等,遇到多音字,要鼓励学生勤查字典弋词典。 2.重视教师范读。初中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这就需要老师的范读。教师在范读之前要自己反复练习朗读的停顿、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水平,.帮助学生掌握音节停顿”,形成初步的情感体验。3.反复吟诵,培养良好的语感。“读”是文言文审美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方法,它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或抑扬顿挫地表情朗读.或恩情并茂地琅琅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使学生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语调,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思想与感情来。
  三、让学生融入文本。创设恰当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授文言文时,我们可以寻找各种多媒体资料,如图片、动画、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文如我在上蒲松龄的《狼》时,以此为剧本,事先找了同学排练,两个同学演狼,一个同学演屠户,在这个表演过程中,学生激情满怀,积极配合.不仅很快掌握了全文的翻译,对狼的形象和本文蕴涵的道理也认识得非常清楚。。在表演中,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度加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浓厚了。这是一节既轻松又高效的课堂。
  四、强调背诵。说到背诵,学生就头痛。文言文背起来较现代文要难多了。就算勉强背下来,没多久就忘了。怎样才能既背得快,又记得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背诵除了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外.讲究科学的背诵方法是提高忘记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让学生背诵之前先给学生一定的背诵方法的指导.如“边读边译法”“首字提示法”“再现情境法”“按照写作顺序背诵法”等。
  平时还可采取各种“背诵”形式,增强背诵的效果。如课上提问、个人背诵、集体背诵、限时背诵、背诵比赛、互相检查、对背、提背、接力背诵等。
  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文言文教学不再枯燥,使学生能够在朗读、探究中领悟到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
其他文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苦”字让多少孩子失去了读书的兴趣,而我在工作中时刻以“乐”字来当头是培养孩子们的读书习惯,下面就实践中的点滴与大家交流。  腹中有诗气自华  初中生开始步入青春期,开始注重打扮,及时引导孩子们美的内涵,是我的第一个工作点。外在的时尚是美的点缀,内在的涵养却是通过读书来充实。“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我送给初一新生的座右铭。一个人思想的形成来源于读书学习与生活实践
期刊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和实”高效的课堂应该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关系到素质教育实施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构建“和实”师生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校的“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一切落实到学生的“学”,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将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快乐还给学生。 
期刊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著名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开篇就说:“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这是说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全在于教师的灵活的运用。也就是说,尽管学习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可以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  然而,教师要想提高一批已经上了六年学的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他们几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习语文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在新课改中我们又应该注意怎样把语文教好呢?应该俯下身子来教语文,应该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用心去教语文来源于生活,那么呢我们就应该让语文回归于生活中去。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语文”的本义而言——叶圣陶先生曾说
期刊
教学设想:通过细节描写内容的讲解、感受和写作实践,使学生的作文改变过去那种像一潭死水的局面。  知识与能力:1、了解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2、如何进行细节描写。3、通过学习细节描写,学生能写出具体生动的作文。  过程与方法:1、讲解细节描写的有关知识。2、用具体典型的细节描写事例,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作用。3、通过具体的写作实践,运用细节描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积累素材的习
期刊
地理课的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那么,应如何激发学生对地理课学习的主动性呢?  一、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一)学生主持“听我说”节目  “听我说”节目,不仅仅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有实效。课前有针对性的让每一位学生准备某方面的地理知识,课上推荐2-3名学生轮流主持3—5分钟“听我说”节目,由于学生参与性强,又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学习地理知
期刊
纵观目前小学作文实际,不难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活动并不是‘真实的作文’,而是‘编造的作文’;学生的作文活动不是出于一种表达的需要,而是为文而文;为了编造作文,有的学生结合课文‘套’,有的仿照优秀作文‘摹’,还有的干脆‘抄’别人的习作,这样的作文怎么谈得上创新呢?  古时候,我国就有“文以载道”一说。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为了使一篇文章能“载道”,教师于是使出浑身解数,讲立意、变构思、说主题、谋结构…
期刊
人们常说写文章离不开想象。而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更离不开想象,由作品中“实”的内容联想到“虚”的隐喻与暗示,由“象”联想到“象外之象”。由作品内容联想到社会现实内容、艺术家的经历、思想等这些自由创造性活动,为我们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阅读中运用想象可以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变死为活,变无为有。  一、抓住语句,诱发想象  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范例是文质兼美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描写绘声绘色,熔铸了作
期刊
课堂教与学效率的最大化,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笔者认为,要真正落实好新课标精神,保证教与学效率的最大化,教师应谨记“三得”,即:闭得住嘴、走得下台、动得起手。  一、闭得住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期刊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美育要求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美好的事物总能拨动人的心弦,激起人全部意识的共同反应,因此审美教育的主要特点就在于美的情绪体验。人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本,在讲述课文内容的时候,还要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