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jun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著名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开篇就说:“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这是说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全在于教师的灵活的运用。也就是说,尽管学习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可以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
  然而,教师要想提高一批已经上了六年学的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他们几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初中三年的教学中,要想改善这种现状,使他们的语文能力都有所提高,就得从根源入手,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解决学生学习懒散的毛病。这是在刚接触学生的那一段时间应该着手解决的首要问题。多数学困生意志薄弱,自控能力非常差,这种弱点不仅体现在学习上,也表现其他的方面,比如全校开展文艺活动、板报比赛、甚至是运动会,学困生中能展现自己的风采的不多。凡事能偷懒就偷懒,能混过去就混过去。并且,还有一部分学生很油滑,犯错误以后他会用一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因此,在第一节课,教师要先跟学生约法三章,告诉他们在学习语文的整个过程中,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甚至是严令禁止的,也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矩。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如果犯了错误一定要受到惩罚。
  但是,学生毕竟年纪还小,教师再严厉,每一个学生都无一例外地难免有意无意地犯错。教师要仔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年龄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那种一刀切,走极端,要么事事都容忍,要么事事都计较,要么该批评的不管不问,可原谅的抓住不放的做法于教育教学最有害。这是应该注意的第一点。
  提高教学效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刚接触学生时所立的规矩只是第一步工作,它只能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之一。从长远看,如果教师不能在讲课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使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收获,不能使学生在考试中尝到学习的甜头,他所立的规矩也会变成一纸空文。保障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并且取得好的效果,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教师的教学能力。
  对于学困生来说,重要的是要通过课文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简言之,语文课教什么?就是教学生学会自己去听说读写。
  听说读写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方面也极为广泛。这就需要在进行教学时作一番取舍,精心设计,把学生最需要的东西交给他们。已经会的很熟练的就不教,还不会的不熟练的就多教多练。这是一层意思。
  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教什么效率最高。也就是教什么才能够纲举目张,一举多得,事半功倍,一通百通。讲规律就是给学生讲授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什么是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规律具有重复性和普遍性,只要具备一定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情况就必然出现。因此,给学生讲读写听说的规律,才是讲到了点子上,讲到了根本上。这样做,才会出现以一当十、一举多得的局面。
  教方法,就是向学生传授领会知识的学习方法、巩固知识的记忆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操作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学语文也是如此。读有读的方法,写有写的方法,思维有思维的方法。不掌握阅读的方法,就不能确切、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不掌握写作的方法,就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掌握思维的方法,就不能快捷、周密、深远地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可见,掌握读写听说和思维等的方法,可以把语文学的更快更好,如果说语文教学也有什么捷径的话,那么教方法便是捷径之一。
  传习惯,就是把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传习惯还有一层重要意义,就是把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把运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行为,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习惯。具体说就是,凡使用频率高的、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和应用范围广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安排学生反复运用它们。久而久之,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也就形成了。今后,再遇到此类问题,学生就会自觉地、熟练地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到那时,教师传授地知识也好,方法也好就已经变成了学生自己具有的、使用自如的能力了。
其他文献
对于语法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他们针对汉语自身的特色和变化情况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而他们观点的不同主要在于对语法化范围的界定。从广义来看, 语法化不仅包括词汇的语法化,还包括句法结构的语法化。下面我仅仅以“子”字的演变过程来谈一谈词汇的语法化过程。  “子”的演变主要有四个过程:  一、 “子”在上古时期主要用作实词,表示“子女”(从造字上我们也能看出“子”是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像小孩
期刊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提高观察能力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基础和重要条件。  为什么要观察客观事物才能写好文章呢?  从写好文章的内容来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真正投入生活的怀抱,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科学地分析生活,深刻地认识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写出好文章。而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基础和重要条件。只有让眼、耳、鼻、舌、身这几种感觉器官都活动起来,才能了解客观事
期刊
一、符号勾画,激发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处于阅读期待中的学生更愿意进行从不知到知,从浅知到深知的阅读亲历和探索的过程,从而再现作者原意,对文本、文意进行多元解读和创新理解。  如讲授《故乡》前,让学生用符号式笔记进行预习,
期刊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语言、说话、写话的关键阶段,我们应在教学中抓住机会引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把苦学变为乐学。下来我简要谈一下自己几点看法。  一、提高认识,激发兴趣  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就强调了乐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的直接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语言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提出主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常使教师陷入一种无可奈何的窘境。我们在遗憾和惋惜的同时,更有责任区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思考能力,甚至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品格,为他们今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很多语文教师大胆地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笔者在探索的过程中,既走了很多弯路,也没有总结出一套系统而有
期刊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课堂。而真正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发展,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行课改以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改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作为一线教师,欣喜地感受到了广大教师极大的教育教学热情,教育观念的转变己初见端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渐形成,
期刊
幼儿园的孩子,就像刚破土的弱苗,他们太需要幼儿教师的呵护。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幼儿教师的爱心哺育。从转变我班学生“慧慧”的性格这一教育过程中,让我深深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下面讲述的就是我的教学体会,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在新学期开学不久,我发现我们班一个叫“慧慧”的孩子在每一堂课中总是一个人孤单地坐在下面,不与大家“互动”。我们念儿歌,她闭着嘴;我们跳舞
期刊
中考前一个月,对有准备的人来说是机遇,大有作为;对无准备的人来说是煎熬,前功尽弃。中考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帮助学生心理调整到位,战略战术是否适合学生。借用于丹的话“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所以语文教师除了全力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和调整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指导学生积极应考,提高复习效率,还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反思完善计划  依据命题依据考试范围,体会命题思想,梳理复习思路,反思过
期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苦”字让多少孩子失去了读书的兴趣,而我在工作中时刻以“乐”字来当头是培养孩子们的读书习惯,下面就实践中的点滴与大家交流。  腹中有诗气自华  初中生开始步入青春期,开始注重打扮,及时引导孩子们美的内涵,是我的第一个工作点。外在的时尚是美的点缀,内在的涵养却是通过读书来充实。“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我送给初一新生的座右铭。一个人思想的形成来源于读书学习与生活实践
期刊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和实”高效的课堂应该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关系到素质教育实施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构建“和实”师生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校的“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一切落实到学生的“学”,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将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快乐还给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