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美育要求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美好的事物总能拨动人的心弦,激起人全部意识的共同反应,因此审美教育的主要特点就在于美的情绪体验。人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本,在讲述课文内容的时候,还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审美能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刻感知,发掘美育的因素,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进行美的教育和熏陶。比如,把学生带入社会,带进大自然,欣赏日月星辰、大千世界。因为大自然中集结了一切神奇美妙的东西,它的秀美壮丽对学生的身心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既深化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善于挖掘和处理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语文知识浩瀚无边,包罗万象,因而语文课中的美育素材亦十分丰富。其中有不少揭示人物心灵美、品德高尚、展现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秀篇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自然美。主要是指关于人类生存环境中所存在的审美因素,如名山大川、江河湖海、名胜古迹等,从中可以让学生懂得鉴赏自然美,更加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
  2、艺术美。艺术包括绘画、雕刻、文学、音乐、影视作品等,而这些都是进行艺术美教育的素材。如在讲老舍的《骆驼祥子》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影片《骆驼祥子》,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情感美。它是社会事物和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美育因素。而人物是情感体验的载体,情感的表达应以人物为中心展开。比如在上诸葛亮的《出师表》时,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就充满了美育因素;文天祥在元军的威逼利诱下宁死不屈,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美谈。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语文课本里的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胸怀祖国,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4、语言美。品味语言,体会文字美。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语言文字的品析、鉴赏,让学生体味文章中熔铸的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品味语言,教师要从语言美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等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对文章精粹优美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在推敲、品味中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生动的语言能够形象地描述客观事物,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具有形象性。品味语言的生动性,在于感知形象美。如朱自清的《春》,文章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写出了春天的旋律;运用大量的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使语调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欣喜愉悦。
  三、语文审美教育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道德品质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语文美育的感染、陶冶,使学生受到人文熏陶,或振聋发聩,或潜移默化,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同时,美育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要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要借助于文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也要借助各种学科艺术,科学与艺术反映着同一客观世界,美育能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文学艺术在所反映的生活面貌。并且,美育切合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形成于综合概括能力的发展。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大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审美教育渗透到教学中,这将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审美教育成败的关键环节。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展开绚丽多彩的想象,在语文知识的领域里自由翱翔。
其他文献
中考前一个月,对有准备的人来说是机遇,大有作为;对无准备的人来说是煎熬,前功尽弃。中考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帮助学生心理调整到位,战略战术是否适合学生。借用于丹的话“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所以语文教师除了全力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和调整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指导学生积极应考,提高复习效率,还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反思完善计划  依据命题依据考试范围,体会命题思想,梳理复习思路,反思过
期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苦”字让多少孩子失去了读书的兴趣,而我在工作中时刻以“乐”字来当头是培养孩子们的读书习惯,下面就实践中的点滴与大家交流。  腹中有诗气自华  初中生开始步入青春期,开始注重打扮,及时引导孩子们美的内涵,是我的第一个工作点。外在的时尚是美的点缀,内在的涵养却是通过读书来充实。“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我送给初一新生的座右铭。一个人思想的形成来源于读书学习与生活实践
期刊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和实”高效的课堂应该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关系到素质教育实施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构建“和实”师生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校的“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一切落实到学生的“学”,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将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快乐还给学生。 
期刊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著名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开篇就说:“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这是说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全在于教师的灵活的运用。也就是说,尽管学习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可以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  然而,教师要想提高一批已经上了六年学的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他们几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习语文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在新课改中我们又应该注意怎样把语文教好呢?应该俯下身子来教语文,应该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用心去教语文来源于生活,那么呢我们就应该让语文回归于生活中去。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语文”的本义而言——叶圣陶先生曾说
期刊
教学设想:通过细节描写内容的讲解、感受和写作实践,使学生的作文改变过去那种像一潭死水的局面。  知识与能力:1、了解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2、如何进行细节描写。3、通过学习细节描写,学生能写出具体生动的作文。  过程与方法:1、讲解细节描写的有关知识。2、用具体典型的细节描写事例,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作用。3、通过具体的写作实践,运用细节描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积累素材的习
期刊
地理课的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那么,应如何激发学生对地理课学习的主动性呢?  一、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一)学生主持“听我说”节目  “听我说”节目,不仅仅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有实效。课前有针对性的让每一位学生准备某方面的地理知识,课上推荐2-3名学生轮流主持3—5分钟“听我说”节目,由于学生参与性强,又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学习地理知
期刊
纵观目前小学作文实际,不难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活动并不是‘真实的作文’,而是‘编造的作文’;学生的作文活动不是出于一种表达的需要,而是为文而文;为了编造作文,有的学生结合课文‘套’,有的仿照优秀作文‘摹’,还有的干脆‘抄’别人的习作,这样的作文怎么谈得上创新呢?  古时候,我国就有“文以载道”一说。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为了使一篇文章能“载道”,教师于是使出浑身解数,讲立意、变构思、说主题、谋结构…
期刊
人们常说写文章离不开想象。而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更离不开想象,由作品中“实”的内容联想到“虚”的隐喻与暗示,由“象”联想到“象外之象”。由作品内容联想到社会现实内容、艺术家的经历、思想等这些自由创造性活动,为我们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阅读中运用想象可以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变死为活,变无为有。  一、抓住语句,诱发想象  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范例是文质兼美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描写绘声绘色,熔铸了作
期刊
课堂教与学效率的最大化,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笔者认为,要真正落实好新课标精神,保证教与学效率的最大化,教师应谨记“三得”,即:闭得住嘴、走得下台、动得起手。  一、闭得住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