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的艺术符号“窗”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F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旨在对以宽窄巷子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窗进行分析比较,探究窗在窗洞、功能、材质、手法等方面的规律。通过对宽窄巷子的窗进行调查统计,探究窗的窗洞类型、材质选型、功能和手法引用,最终得出历史文化街区在窗使用方面的客观规律:窗洞以方形、圆形、花窗形窗洞为主;多使用木材、竹材、石材;多使用借景、移步换景、虚实结合等手法。
  【关键词】 宽窄巷子;窗;规律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8-0075-02
  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作为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其窗的配备和效果大多都是尊崇传统的工艺,此外也加入的大量的现代元素。
  宽窄巷子窗的形式分别体现在它的窗洞变化、材质选择、构造做法、功能表达、手法引用以及颜色和涂料的搭配等。这类不同元素之间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比如,窗洞变化和材质选择会影响其装饰作用;颜色和涂料的搭配也会影响装饰作用。所以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窗要从其不同形式入手以掌握这一艺术符号的规律。
  一、窗洞形状
  方形窗洞。方形窗洞的构筑物讲究横平竖直。一般上和下或左和右两面又或者四面的方形的疏密程度,大小等特点一致;其装饰上讲究对称美,严谨的矩形阵列式排布则显得大气端庄;在通透的情况下,窗洞的大小和疏密则决定了其通风性和采光性。
  圆形窗洞。圆形窗洞的圆可分为正圆、椭圆、圆弧、椭圆弧等。与方形窗洞一样,各位置的疏密程度,大小等特点一致;在讲究对称美的同时,装饰上又与古代的铜钱、如意、锦鲤、龙凤等文化符号相结合,寓意富贵吉祥;功能上则是根据不同的形态而异,总体形态上越简易则其通风性和采光性就越好,反之亦然。
  组合形体窗洞。组合式主要出现在现代窗中,主要是窗形体上半圆与方形的结合形成半圆拱券式结构,也有少量的马蹄形拱券等。这类窗形态的出现在宽窄巷子显得别具一格,这就并非是中国传统的窗结构,半圆形的拱券为古罗马建筑,尖形拱券为哥特式建筑,而伊斯兰教的拱券则有尖形、马蹄形、弓形、三叶形、复叶形和钟乳形等。这类窗的特点在于称重方式,即是利用块料之间的侧压力建成架空的承重结构,也就省去了过梁这一结构;装饰上采用左右对称的方式,窗框一般为白色,没有雕花,总体上显得大方端庄;结构和装饰的简易使得通风和采光极好。
  花窗式窗洞。花窗式的窗洞种类较多,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方形窗洞添加修饰;圆形窗洞添加修饰;不规则窗洞;不规则窗洞添加修饰等。一般修饰物品有植物和动物两类,植物有松、柏、桃、竹、梅、菊、兰、荷等装饰素材,动物有龙、凤、麟、虎、狮以及鸟、虫、鱼等。这些装饰物一般以浮雕、整体雕塑、细节元素搭配的方式与方形窗洞、圆形窗洞、和不规则窗洞相结合。针对不规则窗洞,其不规则是相对于方形和圆形而言,但也有其规律之处,其窗洞以某一个特定单元为基础构成整个窗,该单元的形状主要有不规则四边形结合体、雕刻形体和冰裂纹。花窗式窗洞的装饰毋庸置疑是最繁杂的,针对不同装饰其效果不大相同,传统的植物装饰显得高洁、谦虚;搭配艳丽的颜色则显得华丽精巧;传统的动物装饰则针对不同动物效果不同,龙凤代表尊贵、虎狮代表威猛、鱼,鸟和虫则代表吉祥鸿运。该种窗洞的通风和采光形也不尽相同,主要特点表现为窗棂越密集,通风和采光形越差。
  二、材质选择
  宽窄巷子的窗承载了传统文化的历史特点,选材多为木头,或少量的竹子和石材,但也与现代材料相结合。传统的木头和竹子抗腐蚀性较差,抗压能力不及现代材质,所以一般不作为承重结构,为了解决耐久性的问题,通常选择镀膜或者涂涂料。在装饰上,木头和竹子显得朴实落实,颇具古风。石材和砖的引用则是让建筑结构有了极大的提升,可以直接作为承载结构,装饰上显得沉稳,稳重。
  三、构造做法
  构造的做法主要体现在是否受力、连接方式和整个窗的嵌入方式上,传统的连接方式采用卯榫结构和木楔加固;此外,现代材料正渐渐取代了部分连接方式,采用粘接、铁钉和气枪等方式,两种连接方式在总体效果上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却区别了传统文化和传统手艺的传承。传统木建筑采用框架结构,所以窗一般都不受力。窗的嵌入方式大致有如下几种:整体装配式、零件拼接式、原件开凿式,整体装配式是预先制作好窗,在算好尺寸的前提下,将整个窗安装上;零件拼接式是在需要安装窗的位置将零件拼接,最终形成完整的窗;原件开凿式是在一块需要安装窗的完好原件上开凿、雕刻、磨光等程序后形成一个与原件一体的窗。
  四、功能
  采光。建筑内部的采光主要由窗来提供,窗的窗洞形式、朝向、高度和大小尺寸都是影響采光的关键因素。
  一般窗棂越密集采光越差;宽窄巷子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则南面和东面的采光优于北面和西面;窗户相对于建筑底部越高,采光性越好;窗洞的尺寸越大采光性越好。
  通风。窗的通风功能则是建筑呼吸的体现,通风可以解决空气质量恶化的问题。通风主要与窗户的通透性和可否开启相关,可开启且通透性越好则通风性越好。
  展示与装饰。窗作为一个与建筑外部交流的构造物,可以向外界展示内部,则起到了展示的作用。常常利用窗的通透性来陈列各种展示物品。窗的装饰作用是从古至今一直有的一个特色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称美,特殊符号含义,既起到了装饰建筑的作用,又赋予了传统文化的特殊含义。
  五、手法引用
  借景。最常见开窗手法是借景,窗在中国园林中显得非常活跃,不但要有效组织通风,采光,还担负起“借景”的重任,成为园林组织景观的主要方式之一。借景主要应用于洞窗、漏窗和风窗,但三者在借景的效果上有所不同。洞窗和洞门类似,洞窗的窗洞内无任何构件,窗洞多为方形、扇形、圆形,洞窗的借景恰到好处地展示另一庭院的景观,使得洞窗与某一景物相对,形成框景,形成一幅幅画廊,引人前往。   漏窗又名花窗,窗洞内设有镂空图案的窗棂,这样即可以避免院内一览无余,又可以组织气流通透,漏窗的图底关系分明,实的构件和虚的借景相结合,漏窗若隐若现地透露出墙外的世界别有洞天。风窗多用于书房、绣房,是一种在墙上独立开窗的方式,经过嵌窗口、镶木格、修装饰的方式将室外的景色引入室内,颇有空心观景疏朗通透,花边精致秀美之意。
  移步换景。移步换景的本意是跟随步伐的移动视线上的景观也随之发生变动,其关键因素就在于视点的位置不同,这也是将窗作为眼睛的不二佐证。不同视点的选择透过窗却得到了不同的景色,无疑是丰富了建筑景观,视线上的停留也就说明了窗运用的合理性和完美化程度
  虚实结合。窗的虚实结合则是反映在图底关系上,窗框作为图,窗洞则为底,图底的形状是虚实变化的根本依据。洞窗的窗洞为虚,墙体为实;漏窗的窗洞为虚,墙体和窗框为实;花窗中窗洞和窗框的大小相差无几,则是半实半虚,这些虚实上的变化造就了空间类型的变化,也是丰富建筑景观的一个手法。
  空间的延伸。墙是一个划分空间的界限,无形地限制了空间的延伸,也就阻碍了视线的延伸,当然也就没有了建筑景观上的远中近景之分,但是窗的设置就弥补了这一缺陷,它既不会模糊空间的界限,又让空间得到了延伸,区分出了远中近景,也就起到了丰富建筑景观的作用。
  六、颜色和涂料搭配
  宽窄巷子的窗多数是传统窗户,所以在颜色搭配上多为古风式的黑色、灰色、红色以及透明,此外融入了现代的白色等其他颜色。传统的黑色和灰色一般是木制品的本色或者利用涂料防止风化腐蚀所形成的颜色,该类颜色显得朴实落俗;红色原本多用于城墙,宫殿等尊贵之处,但现代的仿古技术参差不齐,所以部分窗也采用了红色,显得尊贵庄重;白色则是现代元素和古希腊由来的颜色,则显得高贵典雅。
  七、结论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的深入,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传统聚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传统建筑聚落独特的文化形态正在逐步丧失。但是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它们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发展。而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从建筑文化思想到建筑实践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宽窄巷子就是一个典型,仅仅从一个窗作为传统文化的发展缩影,就可以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情况。不难看出,传统工艺在构造上、装饰上、功能上以及手法的引用上都颇有讲究,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工艺的优点,也是现代建筑所要学习借鉴之处,事实证明,这种传统文化工艺吸引了专家学者前来学习传承,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摩,反映了传统文化工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同时,随着现代化的推移,传统文化工艺的传承也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但传统文化工艺的优点是现代工艺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将文化保护和现代技术、现代理念相结合,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相结合的传统文化保护区。
  现代建筑继承传统建筑的结构优点,吸收西方建筑的可取之处,并且运用现代建筑技术予以表现。传统建筑赋予了现代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现代建筑在秉承传统建筑文化、建筑工艺的同时,又向其中融入时代气息,使其发展变化。即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当中继承并发展。
  參考文献:
  [1]朱伟.江南园林的窗[D].重庆大学,2005.
  [2]李迪迪.上海市民清民居中“窗”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3]顾蓓蓓.门窗在清代苏州民居中的作用——以苏州西山东村“敬修堂”为例[J].民间文化论坛,2006,(04):55-58.
  [4]商子庄.中国古典建筑吉祥图案识别图鉴[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5]蔡军,李迪迪.《营造法原》中“窗”的形制与装饰艺术[C].建筑历史与理论/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47-255.
  [6]张道一,郭兼夫.古代建筑雕刻纹饰[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崇尚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经历了自卑、自省和自信的嬗变历程,因此打开了文化开放的大门,激活了传统文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时代应该汲取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观的精华,以理性态度审视传统文化,将之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实现打造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远目标。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传统文化;文化
期刊
【摘要】 在《中国民俗文化》课程中采用跨专业合作教学模式,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以项目为基础组建团队,邀请行业专业参与教学,以团队成绩进行评价,打破传统专业课程学习的限制,促进不同专业知识点的融合,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是培养适合区域发展多样化需求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尝试。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跨专业整合,把握好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让各
期刊
【摘要】 随着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创产品设计逐渐变得多样化,文创产品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大。开展信息交互设计对于提升文创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创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出发,简述了开展信息交互设计对于提升文创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并且用沈阳故宫数字文创产品设计的实际例子为未来文创产品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以期望给文创产品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
期刊
【摘要】 赣南采茶戏从传统戏到现代戏;表现人物从小农经济男女到现代社会新人;舞台表演从程式化走向生活化,紧跟时代步伐,继承同时不断创新。本文将传统赣南采茶戏与赣南采茶现代戏进行对比,通过分析赣南采茶现代戏《豆腐哥 豆腐嫂》中的新现象,为探究赣南采茶戏在当代出现的新现象做铺垫。  【关键词】 豆腐;文明村;现代;赣南采茶戏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大街上的商店》是一部制作于20世纪六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1] 犹太题材电影,讲述了法西斯主义时期在斯洛伐克某小镇遭受迫害的犹太人及其牵涉其中捷克斯洛伐克人的境遇,揭露了战争的残酷与罪恶,并对人性进行了探究。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影片中几位主要人物来解读电影,探讨影片所具有的价值及意义,为捷克斯洛伐克犹太题材影视文化研究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 捷克斯洛伐克;犹太题材电影;叙事手法  【中图
期刊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与终端显示器的普及,为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提供更快速快捷的窗口——网络新闻。但是如何真实再现跨国别跨文化的信息,翻译时处处体现着语言的艺术。  【关键词】 网络新闻;文化负载词;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8-0051-02  课题项目:江西科技学院校级人文项目:江西省红色旅游景区日语公示语的规
期刊
【摘要】《镜头前表演》的线上教学中可以实行将翻转课堂和网络教学结合,将直播授课和视频资源合理融入进去,综合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 表演;網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8-0067-02  在上半年期间,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方针,国内所有学校都进行
期刊
【摘要】 纵观现代舞发展史,可谓是“开天辟地”,具有众多先锋性的鼻祖和开创者,他们延续变革着前期美学代表人物的创作主张,扩宽了后期现代舞的发展环境和创作视野,以至于大量且源远流长的经典佳作令我们熟知和颂扬。然而,现代舞的发展分别以美国流派和德国流派这两个派系在舞蹈观念及技术语言,彼此在探索和开拓的进程中孕育、成长和壮大。  【关键词】 实验性;离经叛道;先锋意识;追求创新  【中图分类号】J722
期刊
【摘要】 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开播至今,该节目的相关话题占领大小微博热搜,中年女性所代表的“姐圈”文化逐渐被大众所关注。节目流量与话题热度背后,《乘风破浪的姐姐》作为女性向互动养成类综艺节目,体现的是对于女性价值意识的再建构。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分析该节目对女性意识再建构的影响成因及路径,提供一定的研究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乘风破浪的姐姐》;使用与满足理论;女性;价值意识  
期刊
【摘要】 陕西旬邑县出了一位叫库淑兰的剪纸大师,她的剪纸构图简洁、色彩鲜艳,传承着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和本土精神,折射出黄土地上劳动人民艺术创作的审美智慧。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库淑兰剪纸艺术传播的主要工具,库淑兰剪纸作品传媒化也成为一种常态。  【关键词】 库淑兰;传播;传媒化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8-007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