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学生特点等实际,克服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学习探索运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新理念、新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物理是一本实践很强的基础学科,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自主实践创新的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为:从学的方面看,指的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倾向性表现行为;而从教的方面来看,实质上是在教学活动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素质教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重大改革,也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模式[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主题。
一、贴近实际,让学生情境实践获得知识,产生疑问,得到启发。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体会物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要善于向学生提供能够突出知识特点的直观材料,针对不同的课题和内容,列举一些眼前的自然现象和事例,选择适当媒体方法。如投影、挂图、录象、演示、实验等,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挖掘他们的自主探索的潜力。另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布疑设奇,创设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引深拓广,使学生置身于自主学习的情境中,体会其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并取得成功的快乐,如:讲声音的传播时,联系2000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后的营救;讲费力杠杆时联系到吃饭用的筷子、钓鱼杆;讲光的折射时联系到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星星眨眼等;讲“热传递”时的“火烧金鱼”亲身实验。这一切都让学生深深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与生活密不可分。
二、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导师”,发挥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个作用。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中国“教育界一代宗师”叶圣陶说:“教就是引导学生学,最终达到学生人人不需要教而能够自学的目的。[2]”当代美国杜威提出的“教育即导学”,我国的钱伟长提出的“教师的工作就是引导”[3]。以上这些重要思想,充分体现教育的本质在于一个“导”。传统的教学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灌输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接受者“。当今教学要求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学习活动的适宜环境,起到“指点迷津”,课堂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如演示实验“焦耳定律”,明显是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学生则完全处在被动状态,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三、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⑷。合作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既“导”且“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促进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合作学习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学过程中的交往活动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形式,没有有效的教学交往活动,就不可能有好的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分析信息,探讨问题,取得共识,进而小组间进行交流,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整个学习群体相处于愉悦的知识空间,营造合作学习空间,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完成所学知识的领悟。
四、切合学生的特点,做好课程内容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发挥好“实验“这一教学手段的功用,让学生自主快乐
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通过做实验,能够化抽象为具体,较为直观地反映理论,其效果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更是新课程学习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物理实验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让学生在探索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物理知识抽象与初中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及方法。同时,丰厚的情感体验可把客观的“要我学”化成主观的“我要学”,改变消极被动的学习局面。例如九年级的浮力问题中的“物体浸入液体中前后体积差”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往往很难理解。老师很难只通过讲解能使学生明白,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用两套实验仪器:一套直壁量筒和一套滴漏杯。通过两组实验分别测出物体浸入液体前后的体积差及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然后对比两体积,让学生动手、观察并自己总结两者相等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得到的印象比单靠教师空洞的说教深刻得多。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把实验活动贯穿在教学整个过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处于主体激活状态,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耳去行动、去实际操作,给学生创造积极活动的情景,使学习成为自己自主的活动。
总之,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地去行动,去实际操作,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更是每位老师的热切愿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学习中提高。
参考文献
[1] 符永平.在生物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 任苏民.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M].
[3] 李培湘,素质教育目标道学的理论与实验探讨.
[4]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物理是一本实践很强的基础学科,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自主实践创新的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为:从学的方面看,指的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倾向性表现行为;而从教的方面来看,实质上是在教学活动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素质教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重大改革,也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模式[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主题。
一、贴近实际,让学生情境实践获得知识,产生疑问,得到启发。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体会物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要善于向学生提供能够突出知识特点的直观材料,针对不同的课题和内容,列举一些眼前的自然现象和事例,选择适当媒体方法。如投影、挂图、录象、演示、实验等,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挖掘他们的自主探索的潜力。另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布疑设奇,创设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引深拓广,使学生置身于自主学习的情境中,体会其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并取得成功的快乐,如:讲声音的传播时,联系2000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后的营救;讲费力杠杆时联系到吃饭用的筷子、钓鱼杆;讲光的折射时联系到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星星眨眼等;讲“热传递”时的“火烧金鱼”亲身实验。这一切都让学生深深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与生活密不可分。
二、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导师”,发挥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个作用。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中国“教育界一代宗师”叶圣陶说:“教就是引导学生学,最终达到学生人人不需要教而能够自学的目的。[2]”当代美国杜威提出的“教育即导学”,我国的钱伟长提出的“教师的工作就是引导”[3]。以上这些重要思想,充分体现教育的本质在于一个“导”。传统的教学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灌输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接受者“。当今教学要求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学习活动的适宜环境,起到“指点迷津”,课堂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如演示实验“焦耳定律”,明显是注重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学生则完全处在被动状态,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三、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法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⑷。合作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既“导”且“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促进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合作学习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学过程中的交往活动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形式,没有有效的教学交往活动,就不可能有好的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分析信息,探讨问题,取得共识,进而小组间进行交流,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整个学习群体相处于愉悦的知识空间,营造合作学习空间,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完成所学知识的领悟。
四、切合学生的特点,做好课程内容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发挥好“实验“这一教学手段的功用,让学生自主快乐
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通过做实验,能够化抽象为具体,较为直观地反映理论,其效果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更是新课程学习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物理实验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让学生在探索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物理知识抽象与初中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及方法。同时,丰厚的情感体验可把客观的“要我学”化成主观的“我要学”,改变消极被动的学习局面。例如九年级的浮力问题中的“物体浸入液体中前后体积差”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往往很难理解。老师很难只通过讲解能使学生明白,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用两套实验仪器:一套直壁量筒和一套滴漏杯。通过两组实验分别测出物体浸入液体前后的体积差及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然后对比两体积,让学生动手、观察并自己总结两者相等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得到的印象比单靠教师空洞的说教深刻得多。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把实验活动贯穿在教学整个过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处于主体激活状态,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耳去行动、去实际操作,给学生创造积极活动的情景,使学习成为自己自主的活动。
总之,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地去行动,去实际操作,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更是每位老师的热切愿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学习中提高。
参考文献
[1] 符永平.在生物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 任苏民.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M].
[3] 李培湘,素质教育目标道学的理论与实验探讨.
[4]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