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教学”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u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架”原意为建筑业中的“脚手架”,“支架”这一术语最早是由Wood,Bruner and Ross(1976)用比喻的方式运用于教学理论当中。最终,美国教育家Bruner根据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支架教学”在写作教学中有以下三个意义:
  一、改变了学生的写作态度
  通过“书面谈话”式的“支架教学”,学生把写作当做了一个发现自我、改变自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适时帮助,消除了他们的焦虑情绪,使他们不再认为教师只是来挑错的,教师成了他们真诚的读者。为了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他们的写作思路,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去选择词汇和句式,注意有效的链接,学生承担起了一个作者应尽的职责。
  二、改进了“教”与“学”的方式
  “支架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即,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完成任务、教师批改作文和学生修改作文。整个教学过程是平行的,师生之间没有交互性。由于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就造成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如何造成的,从而不能具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的问题根源,进而无法提出改进措施。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只能挑一些学生在语言形式上的错误和给出一些让学生感觉不可理解或无法借鉴的评语。但是,利用“书面谈话”式的教学“支架”就有效地解决了师生缺乏有效交流的问题。通过“书面对话”式“支架教学”,使“教”与“学”不再是孤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建立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从过去关心学生“写什么”转移到关心学生“如何写”这一过程中来。
  “支架教学”还原了写作本质,写作过程本质上属于社会性交际活动,写作不是脱离周围环境的独立行为,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交际、构建意义的社会过程。
  三、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支架教学”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上的,所以教师给学生的印象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触手可及的。在“支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不以自己的认识去支配学生的思维,以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活动,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支架教学”使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师生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促进了感情的交流,为进一步的教与学铺平了道路。
  总之,“书面谈话”式的“支架教学”,真正做到了使学生在“写中学”,在“学中写”;同样,教师也逐步从关心学生“写什么”发展到了关心学生“如何写”。在此过程中,师生相互信任,平等交流,教与学得到了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丰城市拖船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聋生由于先天、后天的各种因素,导致他们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听觉缺陷,他们参加文体活动受到局限,结果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身体发育,有些身体发育指标不如同龄的健全儿童。因此,从对聋生灌输正确的理念、教师的言传身教和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切实有效地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进而达到培养聋生坚强意志、增强体质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聋生;体育;身心健康;具体措施  由于社会的道德风尚、家庭
摘 要: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地撞击着国人的心灵。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不仅关系着他们的生活,更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幼儿园教育无疑给幼儿提供了这样一个接近民族文化,感受民族灵魂的机会。“以幼儿发展为本”,从幼儿中来,最后回归幼儿的生活。旨在通过主题活动,帮助孩子初步认识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从而萌发孩子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主题;游戏;兴趣  美丽是一种期
摘 要: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取得快速发展,但吸引力不强却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职业学校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自我认识不清、专业认知模糊、职业意识淡薄、人生规划缺失;未能享受到职业教育带给他们的福利,职业发展前景不理想等等。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需要以生为本,从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出发,以规划设计活动为主线,使学生通过设计活动,重拾自信、改善性格、提升素养、发展能力,为顺利就业和自我成长做好充足
摘 要:中国历史中的南北分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书法,其中东晋书法的美学观完成了中国书法美学观的大自在。通过对王羲之《兰亭序》《丧乱帖》《奉橘帖》的分析解读,阐释书法艺术的“真性情”,试以探讨东晋书法美学观,力求对中国书法美学观有进一步的推动。  关键词:东晋书法;王羲之;美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纷立、更迭频繁,影响到文化思想、艺术中以多样呈现,东晋时期的书法艺术是中国书法艺术唯
《淘气的猴子》这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对“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理解,同时又是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而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制作形象生动的课件,创设有趣的情境,让故事情节贯穿始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感性与理性思考相结合,让学生经历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感受到“0”的神奇。  一、情境中感知  1.初步感知  课件:(4只猴子在树下找桃子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
摘 要:鹤洞小学以“体育大课间”活动为突破口践行幸福人生教育,探索“家、校、生”立体化体育大课间模式改革。“幸福人生”大课间倡导体育生活化,多彩活动满校园。队列军事化、行动统一化、动作规范化、变化有序化,集体操图案错落有序,全校学生劈叉、拱桥、燕式平衡等一幅幅图画唯美展现,音乐、笑声、视听刺激交汇,撼人心灵。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体育大课间模式;校园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
摘 要:社区教育在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宜兴市在实践中积极研究和探索,通过建立体系、开发课程、创新模式等举措,在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社区教育;青少年;人文素质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虽然逐年下降,但呈现低龄化、智能化趋势。一些青少年在学校“小社会”里是“好学生”,但在社会“大学校”里不一定是好公民,有些案例甚至触
长久以来,英语语法成为教师和学生最头痛的东西。我一直在想,如果能删繁就简,就像现代医学中的靶向治疗一样,这将使很多学生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在高考中考出高分。  名词中的可数与不可数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它直接和冠词的用法连在一起,又和动词的形式有关。因此,我对它做了如下总结:  靶向一:前面不能加不定冠词,不能变复数的不可数名词  information,news,progress,courage,
摘 要:新目标英语注重听说,也更注重交际的运用,而这些都需要大量词汇作有力的后盾。学生在学英语时,普遍感觉单词难记,记单词更是一件头痛的事情。教师要遵循英语词汇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教会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的方法,激发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新目标;词汇教法;教学与改革  新目标英语顺应时代的发展,选材广泛,题材新颖,贴近生活实际,着重培养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谈了在数学课堂中提问策略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提问策略;数学素养;思维梯度;知识探究  “前辈谓学贵知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就是说:问题是觉悟的契机,是长进的桥梁。在我们的课堂上,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但是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很多时候会在这样的调查:出现在课堂的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