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中小学生的“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九年400万字是什么概念?一年阅读45万字,平均每天约1250字,以每分钟阅读250字计算,每天只需读5分钟,就能完成《课标》要求的九年课外阅读最低总量400万字。而单次阅读显然不可能“只读5分钟”,所以,《课标》所预期的课外阅读总量看着根本不是问题。
当然,完成《课标》规定的前提是“每天阅读”,也就是说得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中国是全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一直是学校教科研的重要研究方向。而事实证明,亲子共读不仅能增加亲子关系,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所以,我认为,做好“亲子共读”,就能让孩子尽快养成阅读习惯。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亲子共读成为培养阅读习惯的沃土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共读观念普及化
亲子共读,家长和孩子都是阅读参与者,需要家长和孩子对阅读共同重视。然而,关于“亲子共读”,我们的传统现状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代表知识分子的“士阶层”在地位和人数上都处在金字塔型社会的上层,处于下层拥有绝对人数优势的“农工商”多奔波于生计,“目不识丁”占大多数,个人阅读都是问题,更不要说“亲子共读”。到了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全面奔小康的当下,与物质享受相比,“阅读”简直就是“苦行僧”的行为,亲子共读,对本就鲜有阅读习惯的家长而言绝对是苦差事。
然而,古语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不能忽视伟大的父母之爱带给家长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推送等方式把“亲子共读”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表达能力,增进亲子间的情感等等好处告诉家长,让共读观念普及化。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让家长们小时候没有体验过的“亲子共读”成为家长和孩子一起养成阅读习惯的好方式。
二、共读方式多样化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与之相对应的,亲子共读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呈渐进式。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1)朗读法。朗读法对于孩子处在学龄前而家长不善口头表达的家庭很合适。学龄前的孩子识字量少甚至没有,亲子共读需要家长引导。选择朗读法,家长只需“照本宣科”,把书面文字朗读给孩子听,让孩子的听的过程中接受语感的熏陶。等孩子有一定的识字量后,朗读法也适合孩子使用。声音能刺激人的大脑皮层,在脑海中建立听觉表象,这可以帮助读者和听者记忆和理解语言。朗读也能让家长直观地观察到孩子的阅读情况,能有效提高共读效率。朗读时,亲子间还可以采用分角色、轮流接读等方式增加互动和趣味性。
(2)指读法。对于孩子刚开始识字,亲子共读可以选择指读法逐句跟读。家长读的时候,孩子用手点文字,家长读完后,孩子边用手点文字边跟读,这样,既培养了语感和阅读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识字,把阅读和识字进行了整合,减轻了识字的难度。指读也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当然,对于阅读中识字,家长要放平心态,不要做刻意要求——某个字出现的频率高了,孩子自然会认识——不然会让孩子感觉有压力而拒绝阅读。
(3)演绎法。演绎法就是我们常说的讲故事,在静态阅读的基础上,把书上的故事内容通过内化再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要求声情并茂,带上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演绎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手势、动作甚至是道具,以增强表现力和趣味性。演绎法把静态阅读变成动态阅读,它不仅能提高阅读者对文字作品的解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孩子们更喜闻乐见的阅读方式之一,一开始可以是家长单独演绎,再让孩子单独演绎,慢慢地再升级成家长跟孩子一起演绎。演绎的过程,不仅是阅读过程的重现,更是美好难忘的亲子时光。
(4)默读法。默读,就是不出声的读书,它是阅读的重要方式之一,优点是阅读速度快,安静的环境保证便于阅读者更集中地思考、理解文字作品的内容。因为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所以语文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这在《课标》里可见一斑:第一学段就开始“学习默读”,第二学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三学段规定“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也许有人认为亲子共读重视交流,默读怎么能完成“交流”呢?其实这是对“亲子共读”的认识误区,家长和孩子在同一个环境里一起阅读也是“亲子共读”,因为营造阅读氛围也是“亲子共读”特征之一。孩子学习时,家长在一旁也做学习的事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激励。而各自默读有利于独立思考、理解阅读内容,默读结束后亲子间可以分享阅读感受,这也是“交流”的过程。
三、共读时间固定化
因为白天家长上班,孩子上学,所以亲子共读时间比较适合定在“晚读”——睡前半小时。关掉电视,关掉手机,亮一盏灯,亲子共同阅读——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能激发阅读欲望。把亲子共读时间定下来后,孩子会把它变成“生物钟”的一部分,最终让共读从自主行为变成自发行为。
当然,我们都知道“21天效应”,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所以,亲子共读要成为“日课”,不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養不成好习惯。家长可以发朋友圈广而告之让大家对亲子共读进行监督;学校里老师可以利用“小打卡”之类的小程序在班里营造阅读氛围,同学间进行打卡竞赛,再配合奖惩制度,这样多管齐下,一定能达成习惯养成的目标。
总之,只要我们把“亲子共读”的理念植入到家长心里,让家长愿意接受方法指导,配合进行多种形式的共读,再把共读当成日课坚持,奏好这“三部曲”,那亲子共读必将变成培养阅读习惯的沃土。
当然,完成《课标》规定的前提是“每天阅读”,也就是说得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中国是全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一直是学校教科研的重要研究方向。而事实证明,亲子共读不仅能增加亲子关系,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所以,我认为,做好“亲子共读”,就能让孩子尽快养成阅读习惯。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亲子共读成为培养阅读习惯的沃土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共读观念普及化
亲子共读,家长和孩子都是阅读参与者,需要家长和孩子对阅读共同重视。然而,关于“亲子共读”,我们的传统现状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代表知识分子的“士阶层”在地位和人数上都处在金字塔型社会的上层,处于下层拥有绝对人数优势的“农工商”多奔波于生计,“目不识丁”占大多数,个人阅读都是问题,更不要说“亲子共读”。到了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全面奔小康的当下,与物质享受相比,“阅读”简直就是“苦行僧”的行为,亲子共读,对本就鲜有阅读习惯的家长而言绝对是苦差事。
然而,古语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不能忽视伟大的父母之爱带给家长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推送等方式把“亲子共读”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表达能力,增进亲子间的情感等等好处告诉家长,让共读观念普及化。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让家长们小时候没有体验过的“亲子共读”成为家长和孩子一起养成阅读习惯的好方式。
二、共读方式多样化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与之相对应的,亲子共读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呈渐进式。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1)朗读法。朗读法对于孩子处在学龄前而家长不善口头表达的家庭很合适。学龄前的孩子识字量少甚至没有,亲子共读需要家长引导。选择朗读法,家长只需“照本宣科”,把书面文字朗读给孩子听,让孩子的听的过程中接受语感的熏陶。等孩子有一定的识字量后,朗读法也适合孩子使用。声音能刺激人的大脑皮层,在脑海中建立听觉表象,这可以帮助读者和听者记忆和理解语言。朗读也能让家长直观地观察到孩子的阅读情况,能有效提高共读效率。朗读时,亲子间还可以采用分角色、轮流接读等方式增加互动和趣味性。
(2)指读法。对于孩子刚开始识字,亲子共读可以选择指读法逐句跟读。家长读的时候,孩子用手点文字,家长读完后,孩子边用手点文字边跟读,这样,既培养了语感和阅读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识字,把阅读和识字进行了整合,减轻了识字的难度。指读也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当然,对于阅读中识字,家长要放平心态,不要做刻意要求——某个字出现的频率高了,孩子自然会认识——不然会让孩子感觉有压力而拒绝阅读。
(3)演绎法。演绎法就是我们常说的讲故事,在静态阅读的基础上,把书上的故事内容通过内化再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要求声情并茂,带上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演绎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手势、动作甚至是道具,以增强表现力和趣味性。演绎法把静态阅读变成动态阅读,它不仅能提高阅读者对文字作品的解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孩子们更喜闻乐见的阅读方式之一,一开始可以是家长单独演绎,再让孩子单独演绎,慢慢地再升级成家长跟孩子一起演绎。演绎的过程,不仅是阅读过程的重现,更是美好难忘的亲子时光。
(4)默读法。默读,就是不出声的读书,它是阅读的重要方式之一,优点是阅读速度快,安静的环境保证便于阅读者更集中地思考、理解文字作品的内容。因为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所以语文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这在《课标》里可见一斑:第一学段就开始“学习默读”,第二学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三学段规定“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也许有人认为亲子共读重视交流,默读怎么能完成“交流”呢?其实这是对“亲子共读”的认识误区,家长和孩子在同一个环境里一起阅读也是“亲子共读”,因为营造阅读氛围也是“亲子共读”特征之一。孩子学习时,家长在一旁也做学习的事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激励。而各自默读有利于独立思考、理解阅读内容,默读结束后亲子间可以分享阅读感受,这也是“交流”的过程。
三、共读时间固定化
因为白天家长上班,孩子上学,所以亲子共读时间比较适合定在“晚读”——睡前半小时。关掉电视,关掉手机,亮一盏灯,亲子共同阅读——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能激发阅读欲望。把亲子共读时间定下来后,孩子会把它变成“生物钟”的一部分,最终让共读从自主行为变成自发行为。
当然,我们都知道“21天效应”,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所以,亲子共读要成为“日课”,不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養不成好习惯。家长可以发朋友圈广而告之让大家对亲子共读进行监督;学校里老师可以利用“小打卡”之类的小程序在班里营造阅读氛围,同学间进行打卡竞赛,再配合奖惩制度,这样多管齐下,一定能达成习惯养成的目标。
总之,只要我们把“亲子共读”的理念植入到家长心里,让家长愿意接受方法指导,配合进行多种形式的共读,再把共读当成日课坚持,奏好这“三部曲”,那亲子共读必将变成培养阅读习惯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