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养成阅读习惯的沃土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392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中小学生的“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九年400万字是什么概念?一年阅读45万字,平均每天约1250字,以每分钟阅读250字计算,每天只需读5分钟,就能完成《课标》要求的九年课外阅读最低总量400万字。而单次阅读显然不可能“只读5分钟”,所以,《课标》所预期的课外阅读总量看着根本不是问题。
  当然,完成《课标》规定的前提是“每天阅读”,也就是说得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中国是全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一直是学校教科研的重要研究方向。而事实证明,亲子共读不仅能增加亲子关系,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所以,我认为,做好“亲子共读”,就能让孩子尽快养成阅读习惯。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亲子共读成为培养阅读习惯的沃土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共读观念普及化
  亲子共读,家长和孩子都是阅读参与者,需要家长和孩子对阅读共同重视。然而,关于“亲子共读”,我们的传统现状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代表知识分子的“士阶层”在地位和人数上都处在金字塔型社会的上层,处于下层拥有绝对人数优势的“农工商”多奔波于生计,“目不识丁”占大多数,个人阅读都是问题,更不要说“亲子共读”。到了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全面奔小康的当下,与物质享受相比,“阅读”简直就是“苦行僧”的行为,亲子共读,对本就鲜有阅读习惯的家长而言绝对是苦差事。
  然而,古语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不能忽视伟大的父母之爱带给家长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推送等方式把“亲子共读”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表达能力,增进亲子间的情感等等好处告诉家长,让共读观念普及化。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让家长们小时候没有体验过的“亲子共读”成为家长和孩子一起养成阅读习惯的好方式。
  二、共读方式多样化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与之相对应的,亲子共读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呈渐进式。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1)朗读法。朗读法对于孩子处在学龄前而家长不善口头表达的家庭很合适。学龄前的孩子识字量少甚至没有,亲子共读需要家长引导。选择朗读法,家长只需“照本宣科”,把书面文字朗读给孩子听,让孩子的听的过程中接受语感的熏陶。等孩子有一定的识字量后,朗读法也适合孩子使用。声音能刺激人的大脑皮层,在脑海中建立听觉表象,这可以帮助读者和听者记忆和理解语言。朗读也能让家长直观地观察到孩子的阅读情况,能有效提高共读效率。朗读时,亲子间还可以采用分角色、轮流接读等方式增加互动和趣味性。
  (2)指读法。对于孩子刚开始识字,亲子共读可以选择指读法逐句跟读。家长读的时候,孩子用手点文字,家长读完后,孩子边用手点文字边跟读,这样,既培养了语感和阅读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识字,把阅读和识字进行了整合,减轻了识字的难度。指读也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当然,对于阅读中识字,家长要放平心态,不要做刻意要求——某个字出现的频率高了,孩子自然会认识——不然会让孩子感觉有压力而拒绝阅读。
  (3)演绎法。演绎法就是我们常说的讲故事,在静态阅读的基础上,把书上的故事内容通过内化再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要求声情并茂,带上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演绎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手势、动作甚至是道具,以增强表现力和趣味性。演绎法把静态阅读变成动态阅读,它不仅能提高阅读者对文字作品的解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孩子们更喜闻乐见的阅读方式之一,一开始可以是家长单独演绎,再让孩子单独演绎,慢慢地再升级成家长跟孩子一起演绎。演绎的过程,不仅是阅读过程的重现,更是美好难忘的亲子时光。
  (4)默读法。默读,就是不出声的读书,它是阅读的重要方式之一,优点是阅读速度快,安静的环境保证便于阅读者更集中地思考、理解文字作品的内容。因为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所以语文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这在《课标》里可见一斑:第一学段就开始“学习默读”,第二学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三学段规定“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也许有人认为亲子共读重视交流,默读怎么能完成“交流”呢?其实这是对“亲子共读”的认识误区,家长和孩子在同一个环境里一起阅读也是“亲子共读”,因为营造阅读氛围也是“亲子共读”特征之一。孩子学习时,家长在一旁也做学习的事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激励。而各自默读有利于独立思考、理解阅读内容,默读结束后亲子间可以分享阅读感受,这也是“交流”的过程。
  三、共读时间固定化
  因为白天家长上班,孩子上学,所以亲子共读时间比较适合定在“晚读”——睡前半小时。关掉电视,关掉手机,亮一盏灯,亲子共同阅读——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能激发阅读欲望。把亲子共读时间定下来后,孩子会把它变成“生物钟”的一部分,最终让共读从自主行为变成自发行为。
  当然,我们都知道“21天效应”,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所以,亲子共读要成为“日课”,不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養不成好习惯。家长可以发朋友圈广而告之让大家对亲子共读进行监督;学校里老师可以利用“小打卡”之类的小程序在班里营造阅读氛围,同学间进行打卡竞赛,再配合奖惩制度,这样多管齐下,一定能达成习惯养成的目标。
  总之,只要我们把“亲子共读”的理念植入到家长心里,让家长愿意接受方法指导,配合进行多种形式的共读,再把共读当成日课坚持,奏好这“三部曲”,那亲子共读必将变成培养阅读习惯的沃土。
其他文献
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抓耳挠腮,或不知写什么,或知道写什么,却不知怎么写,这正是缺乏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的表现,因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留心观察,坚持写日记,积累生活素材  观察是人们通常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巴普洛夫说:“要观察观察,再观察。”所以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之一。  (1)留心生活,写观察日记。《课标》指出:要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现在的小学生家庭作业,形式单调,内容匮乏,应试为主。家庭作业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知识巩固多,实践应用少;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学生对作业存在“任务”的心理,基本以敷衍了事,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学生连家庭作业都不完成。如何才能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完成作业,既提质又减负呢?笔者认为对具有趣味性,开放性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创新型作业也是学生所渴求的。  二、实
期刊
小学生不管做什么,最需要的就是激励,由于学生的心思单纯,有了激励能让学生再接再厉,在德育中也是如此,教师不能忽略对学生的激励。虽然不激励学生也不会让学生有什么损失,但是激励一定能在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让学生的德育观念形成得更快。  一、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分享出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乏好人好事,但是很容易被人忽略,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不是很长,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外,教
期刊
教育家马卡连柯这样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责任心是一种习惯性行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将关系到他以后的人生。每个人不一定都会有超越的贡献,但如果没有责任心,他一定很难成功。  一、以身作则无声教育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与其一遍又一遍地对学生说“你要有责任心,你要对自己,对家长,对国家,对……负责。”还不如自己平常在孩子面前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常言说
期刊
导数是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而利用导数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常考题型,属于中等偏难的题目,同学们往往容易得分但是得满分难,只因其主要考查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分类整合思想.因为在其解答过程中往往会蕴含著几个层次的分类讨论,当它们叠加在一起的时候,需要我们有很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细心与耐心,否则极易出错。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从例题出发,谈谈解决
期刊
摘要:对于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来说,随着教学环境、学情等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对课堂的兴趣程度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 探究了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希望能促进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阅读 教学模式 有效性 学习兴趣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形势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师必须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开展互动
期刊
低年级学生不像中高段学生,他们对文字的感悟大多停留在口头表达上。他们或许可以借助口头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对某事某物的见解。但若让他们付诸于笔下文字,妙笔生花,似乎很难。于是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我从一年级开始实行日记的培养与训练。  一、 赠予学生一颗神奇的魔豆  为了将日记介绍给学生们,我先班里给孩子讲了《杰克和魔豆》的故事,我告诉他们,老师也有一颗魔豆要送给他们,这颗魔豆非常神奇,它需要小朋友
期刊
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存在着汉字书写不规范、潦草,有的甚至无法辨认的现象。  随着课改的推进,低段写字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课堂中写字的时间在逐渐地提高,但在保证课堂中书写有充足时间之余,另一个问题也由中孕育而生——对孩子的书写反馈没能做到全员全面的普及,课堂书写的反馈未能及时。几年的听课经验以及自己在课堂的教学经验总结得出——是反馈让它们失了色。是什么原因使然,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改如何采取措施,下面对其进
期刊
摘要:日前,和谐的师生关系建构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为主导的课堂互动备受关注,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则是互动教学实施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数学探究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对策研究  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而课堂提问也是一门教学的艺术,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教师只有精心创设情境,导入问题,才能帮助学生了解
期刊
写作是人们交流思想情感、传播信息、沟通公共关系的工具。人类产生了文字,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就离不开这个工具了。特别是当今时代对新型人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既懂专业,又懂管理,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这种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去做。但是,对写作感到轻松愉快其乐无穷的学生恐怕是凤毛麟角,而对作文感到困难艰苦忧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