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桃花源记》描写的桃花源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的一面美的镜子。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描写,既是对丑恶黑暗现实社会的憎恨,又是对虚伪、狡诈、钩心斗角的残酷现实的无情批判。作者渴望生活在“世外桃源”,十分向往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
关键词: 《桃花源记》 情节构思 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得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究其原因是其情节构思独特。
一、情节延续,一波三折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花源—进访桃花源—寻找桃花源。渔人发现桃花源,“甚异之”、“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前所未见的,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
渔人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怡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静,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皆叹惋”说明了渔人“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之地,可遇而不可求,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二、情节安排,跌宕起伏
《桃花源记》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曲折、跌宕,表现在:渔人迷路了,会怎样?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一个神奇之地。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朔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或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
三、情节发展,神秘奇妙
《桃花源记》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第一部分,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此设下了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又是什么地方?第二部分,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随后所见的桃源风光,以及古朴纯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主体的核心。然而渔人辞去时又留下悬念。第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复得路”。这样曲折雷奇,将读者带进了那个奇妙无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
读《桃花源记》,你会发现其构思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其情节曲折回环,一线贯之,层次分明;其语言用词精到,生动可感,耐人寻味。叙写情事,如数家珍;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想《桃花源记》,它会使你“喜→疑→惊→迷”;评《桃花源记》,你会被“记”中所表现的高尚的理想境界,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精神文明所叹服。这也正是作品千百年来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魅力。
四、情节描述,美不胜收
《桃花源记》不只给人以奇的感觉,更始终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地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肥沃、池塘环绕、树木成荫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祥和的田园生活画面生活图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叹惋”是感叹惋情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个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农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个精神的家园、理想的圣地。
关键词: 《桃花源记》 情节构思 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得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究其原因是其情节构思独特。
一、情节延续,一波三折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花源—进访桃花源—寻找桃花源。渔人发现桃花源,“甚异之”、“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前所未见的,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
渔人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怡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静,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皆叹惋”说明了渔人“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之地,可遇而不可求,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二、情节安排,跌宕起伏
《桃花源记》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曲折、跌宕,表现在:渔人迷路了,会怎样?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一个神奇之地。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朔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或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
三、情节发展,神秘奇妙
《桃花源记》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第一部分,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此设下了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又是什么地方?第二部分,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随后所见的桃源风光,以及古朴纯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主体的核心。然而渔人辞去时又留下悬念。第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复得路”。这样曲折雷奇,将读者带进了那个奇妙无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
读《桃花源记》,你会发现其构思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其情节曲折回环,一线贯之,层次分明;其语言用词精到,生动可感,耐人寻味。叙写情事,如数家珍;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想《桃花源记》,它会使你“喜→疑→惊→迷”;评《桃花源记》,你会被“记”中所表现的高尚的理想境界,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精神文明所叹服。这也正是作品千百年来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魅力。
四、情节描述,美不胜收
《桃花源记》不只给人以奇的感觉,更始终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地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肥沃、池塘环绕、树木成荫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祥和的田园生活画面生活图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叹惋”是感叹惋情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个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农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个精神的家园、理想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