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合作学习:(美国威廉·格拉塞)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以便通过同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它能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由于学习任务共同承担,问题也就容易解决。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汪潮教授认为:“现代语文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没有合作精神的,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是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加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训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学生能按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学习,却存在着走过场、作表演、敷浅、不求实效等严重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谈几点看法。
1、合作学习首先要合理分组,即将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性格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分到一起,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各学习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又是全班的截面或缩影,每小组可以是4—6人,根据班级人数而定,每学期调整一次。
2、合作学习要求合作小组首先选定小组长,以安排任务,当然,每次合作时的角色都是轮换的,以便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发展不同的能力。其次是任务分工。如在教学《海的颜色》一文时,课前涉及需要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小组内的学生在组长安排下各自承担关于海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颜色等方面资料的搜集任务,再在课内交流进行汇总,让人人有事干,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3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为目标的。所以一些内容可以具体分解,让每个合作成员有明确任务的学习内容来开展合作学习。如笔者在教《松坊溪的冬天》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不同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依照《松坊溪的冬天》的写法,以《家乡的冬天》为题,写出家乡冬天的特点。每个学生只要求写冬天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好后,小组中4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动手写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家乡冬天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由于写作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了,还关系到小组的荣誉。所以,同学们的这次练笔特别认真,每个小组汇报练笔时把他们的分工、操作将家乡冬天的那种美丽、宁静等特点形象地展现出来。
4、合作学习内容要有探究价值。有一定探究价值的内容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答案多样,具开放性,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问题。如在教学《三峡游》时,我及时调整教案预设,把这个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我先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行读书、理解、领悟、查阅身边的资料,联系自己旅游实践,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识、认知、看法,同时倾听别人的想法。
5、合作学习时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那么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就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如笔者在教学《匆匆》一文时,在学生认真学习后,当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结果时,从心理上准备好与别人交流的需求时,才安排小组合作讨论“课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作者回答了没有?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从中感受到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想开去,可以联想到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作者笔下的人们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同学们争先恐后,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显然这样的合作探究学习突出训练的“实”。
6、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决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将合作探究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来带动生生合作探究。又如笔者在教学《梅花魂》一文时,学生合作学习前我及时进行指点,和小组长一起提出一些合作要求,指导一些合作学习的步骤,明确合作的游戏规则。如:关注别人的发言,学会倾听;关注别人的行为,学会观察;关注别人的思维过程,学会想;关注别人语言表述,学会说;关注别人的情感,学会理解;关注别人的成果,学会创造等。
7、合作学习除了要表扬合作有成果的小组,更要关注的是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我一般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团体竞赛,表扬那些分工合理,协作成功的小组,用这种对集体的评价激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
总之,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要教师真正充当“管理者”、“组织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让学生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到合作的效益与快乐,才能真正讓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与高效性。
合作学习:(美国威廉·格拉塞)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以便通过同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的认识、发展、学习情感和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它能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由于学习任务共同承担,问题也就容易解决。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汪潮教授认为:“现代语文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没有合作精神的,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是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加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训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学生能按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学习,却存在着走过场、作表演、敷浅、不求实效等严重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谈几点看法。
1、合作学习首先要合理分组,即将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性格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分到一起,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各学习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又是全班的截面或缩影,每小组可以是4—6人,根据班级人数而定,每学期调整一次。
2、合作学习要求合作小组首先选定小组长,以安排任务,当然,每次合作时的角色都是轮换的,以便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发展不同的能力。其次是任务分工。如在教学《海的颜色》一文时,课前涉及需要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小组内的学生在组长安排下各自承担关于海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颜色等方面资料的搜集任务,再在课内交流进行汇总,让人人有事干,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3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为目标的。所以一些内容可以具体分解,让每个合作成员有明确任务的学习内容来开展合作学习。如笔者在教《松坊溪的冬天》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不同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依照《松坊溪的冬天》的写法,以《家乡的冬天》为题,写出家乡冬天的特点。每个学生只要求写冬天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好后,小组中4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动手写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家乡冬天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由于写作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了,还关系到小组的荣誉。所以,同学们的这次练笔特别认真,每个小组汇报练笔时把他们的分工、操作将家乡冬天的那种美丽、宁静等特点形象地展现出来。
4、合作学习内容要有探究价值。有一定探究价值的内容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答案多样,具开放性,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问题。如在教学《三峡游》时,我及时调整教案预设,把这个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我先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行读书、理解、领悟、查阅身边的资料,联系自己旅游实践,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识、认知、看法,同时倾听别人的想法。
5、合作学习时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那么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就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如笔者在教学《匆匆》一文时,在学生认真学习后,当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结果时,从心理上准备好与别人交流的需求时,才安排小组合作讨论“课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作者回答了没有?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从中感受到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想开去,可以联想到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作者笔下的人们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同学们争先恐后,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显然这样的合作探究学习突出训练的“实”。
6、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决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将合作探究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来带动生生合作探究。又如笔者在教学《梅花魂》一文时,学生合作学习前我及时进行指点,和小组长一起提出一些合作要求,指导一些合作学习的步骤,明确合作的游戏规则。如:关注别人的发言,学会倾听;关注别人的行为,学会观察;关注别人的思维过程,学会想;关注别人语言表述,学会说;关注别人的情感,学会理解;关注别人的成果,学会创造等。
7、合作学习除了要表扬合作有成果的小组,更要关注的是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我一般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团体竞赛,表扬那些分工合理,协作成功的小组,用这种对集体的评价激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
总之,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要教师真正充当“管理者”、“组织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让学生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到合作的效益与快乐,才能真正讓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与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