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职生问题表现及心理特点分析
学生的问题复杂多样。根据我校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对其作心理归因分析如下:
1、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差,自觉性低,依赖心理强
中职校的招生条件放宽后,各种低素质学生都涌进学校来,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连升中考试都没有勇气参加,甚至有些初中未毕业就提前离开学校,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在学习上自觉性低,离开老师的指导就不知所措,依赖性很强。
2、自卑感强,行动退缩
中职校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逐年上升,他们原本在学习、心理、性格等方面就存在诸多问题,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要求,容易产生自卑感。尤其是学业不良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肯定,受到的都是批评、斥责、伤害和不公平的待遇,于是逐渐对老师产生惧怕,对学习失去信心。即表现为自尊的下降、强烈的失败感、学习消极、不愿做出努力。这些学生自认不如别人,不爱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不愿参加各种活动和竞赛。
3、心理矛盾冲突过强,情绪激烈,行为走极端
中职校“问题学生”存在诸多矛盾心理和行为。诸如自我评价方面,要么盲目自大、自我为中心,要么自暴自弃丧失信心、悲观消极;对周围充满敌视又渴望被人理解和被人爱;对集体远而避之又对其有依赖性;争强好胜又过度自卑;情绪极其忧郁,“喜怒不形于色”,但一旦有烦心事就一触即发,表现得十分激烈,行为往往走极端。长期受到诸多矛盾心理煎熬,他们自然形成扭曲的性格和偏常的行为。
二、中职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经调查,我们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大多数来自特殊家庭,缺失家庭教育的家庭。此外也与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和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有关。
1、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引起的不良行为
学生的问题也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有关。有些家长溺爱娇惯,造成学生独立性差、胆小、退缩;或以我为中心,好强任性。有些家长失去对孩子的信心和希望,干脆放任自流,把孩子推往学校。当孩子最需要温情和关怀时,戈母无暇顾及,导致学生产生不良行为或行为异常。
2、教师教育不当引起的心理问题和过激行为
中职校小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偏爱优等生,歧视差生;对问题学生不关心、不尊重、不了解,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就训斥,这样刺激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
3、学生自身的因素
⑴、学业上和交往上遭受的挫折导致学生过度自卑、自暴自弃行为
中职生的问题行为绝大多数都由学习成绩差、厌学所引起的。他们在来职校之前已经是学习上的失败者,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在班集体和家庭中常常被歧视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而他们对同学和老师存有戒心,更不愿意与成绩好的同学交往。他们长期处于这种不良地位,慢慢地形成自卑和自暴自弃心理。
⑵、不适当的“自我防卫机制”导致行为偏常
学生出于维护自尊的心理需求,在受老师批评时,本能地用其他手段弥补被伤害的自尊心。例如,明目张胆地捣乱课堂纪律、顶撞老师,或无缘无故离开课室,这些试图挽回自尊的幼稚做法其实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三、中职生问题的教育对策
中职生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也妨碍了其品格和个性的发展,更是成才的绊脚石。能否转化和教育好他们关系到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解决这些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一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设心理讲座,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心理保健方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二是力争做好个别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正面评价自己,正视现实和压力,乐观向上地面对困难,学会自我接纳、自我欣赏,塑造成功的心理品质。三是建立问题学生的心理档案,追踪调查,关注进展,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和帮助。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认为老师的批评是为他好而乐于接受,也愿意自我反省并改正错误,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班级产生温馨和谐的气氛,使师生心情欢畅,心理相容。反之,则无法获得学生的信任,当教师批评学生时,学生会认为老师在“整人”,故意为难他。同样的批评可能结果却相反。
3、给行为偏常的学生多点宽容和爱护,给予足够的尊重
问题学生感到自己缺点多,名声不好,老师和同学瞧不起他,再努力也难挽回影响,因而自暴自弃。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热情,尊重他们、宽容和理解他们。经过我们几年的耐心引导和爱心教育,使他们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最后不但顺利毕业,而且都能很早就业。
总之,中职校特殊群体学生问题日显复杂多变,我们只有不断去探索有效办法,才能使他们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
(作者单位:136200吉林省辽源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学生的问题复杂多样。根据我校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对其作心理归因分析如下:
1、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差,自觉性低,依赖心理强
中职校的招生条件放宽后,各种低素质学生都涌进学校来,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连升中考试都没有勇气参加,甚至有些初中未毕业就提前离开学校,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在学习上自觉性低,离开老师的指导就不知所措,依赖性很强。
2、自卑感强,行动退缩
中职校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逐年上升,他们原本在学习、心理、性格等方面就存在诸多问题,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要求,容易产生自卑感。尤其是学业不良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肯定,受到的都是批评、斥责、伤害和不公平的待遇,于是逐渐对老师产生惧怕,对学习失去信心。即表现为自尊的下降、强烈的失败感、学习消极、不愿做出努力。这些学生自认不如别人,不爱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不愿参加各种活动和竞赛。
3、心理矛盾冲突过强,情绪激烈,行为走极端
中职校“问题学生”存在诸多矛盾心理和行为。诸如自我评价方面,要么盲目自大、自我为中心,要么自暴自弃丧失信心、悲观消极;对周围充满敌视又渴望被人理解和被人爱;对集体远而避之又对其有依赖性;争强好胜又过度自卑;情绪极其忧郁,“喜怒不形于色”,但一旦有烦心事就一触即发,表现得十分激烈,行为往往走极端。长期受到诸多矛盾心理煎熬,他们自然形成扭曲的性格和偏常的行为。
二、中职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经调查,我们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大多数来自特殊家庭,缺失家庭教育的家庭。此外也与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和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有关。
1、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引起的不良行为
学生的问题也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有关。有些家长溺爱娇惯,造成学生独立性差、胆小、退缩;或以我为中心,好强任性。有些家长失去对孩子的信心和希望,干脆放任自流,把孩子推往学校。当孩子最需要温情和关怀时,戈母无暇顾及,导致学生产生不良行为或行为异常。
2、教师教育不当引起的心理问题和过激行为
中职校小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偏爱优等生,歧视差生;对问题学生不关心、不尊重、不了解,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就训斥,这样刺激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
3、学生自身的因素
⑴、学业上和交往上遭受的挫折导致学生过度自卑、自暴自弃行为
中职生的问题行为绝大多数都由学习成绩差、厌学所引起的。他们在来职校之前已经是学习上的失败者,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在班集体和家庭中常常被歧视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而他们对同学和老师存有戒心,更不愿意与成绩好的同学交往。他们长期处于这种不良地位,慢慢地形成自卑和自暴自弃心理。
⑵、不适当的“自我防卫机制”导致行为偏常
学生出于维护自尊的心理需求,在受老师批评时,本能地用其他手段弥补被伤害的自尊心。例如,明目张胆地捣乱课堂纪律、顶撞老师,或无缘无故离开课室,这些试图挽回自尊的幼稚做法其实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三、中职生问题的教育对策
中职生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也妨碍了其品格和个性的发展,更是成才的绊脚石。能否转化和教育好他们关系到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解决这些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一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设心理讲座,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心理保健方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二是力争做好个别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正面评价自己,正视现实和压力,乐观向上地面对困难,学会自我接纳、自我欣赏,塑造成功的心理品质。三是建立问题学生的心理档案,追踪调查,关注进展,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和帮助。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认为老师的批评是为他好而乐于接受,也愿意自我反省并改正错误,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班级产生温馨和谐的气氛,使师生心情欢畅,心理相容。反之,则无法获得学生的信任,当教师批评学生时,学生会认为老师在“整人”,故意为难他。同样的批评可能结果却相反。
3、给行为偏常的学生多点宽容和爱护,给予足够的尊重
问题学生感到自己缺点多,名声不好,老师和同学瞧不起他,再努力也难挽回影响,因而自暴自弃。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热情,尊重他们、宽容和理解他们。经过我们几年的耐心引导和爱心教育,使他们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最后不但顺利毕业,而且都能很早就业。
总之,中职校特殊群体学生问题日显复杂多变,我们只有不断去探索有效办法,才能使他们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
(作者单位:136200吉林省辽源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