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照顾自己,是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责任感;发展幼儿的自信心以及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社会性的发展,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人们的条件提高了,对孩子都特别“关心”,幼儿在家里简直就是“小皇子”和“小格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由此产生的一 系列幼儿不会穿衣、穿裤子系鞋带;吃饭要人喂、喝水要人端等现象。家长的过分保护和包办代替,大多数家长都把孩子视如掌心之宝,小心地呵护着。他们认为,孩子小,不忍心让孩子自己动手,如果累坏了怎么办?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照料孩子,因此样样事情包办代替。在幼儿园,教师虽然知道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针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活动设计比较少。长期以往,将严重影响了孩子们今后的社会生存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刻不容缓的。
一、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
进入幼儿园,孩子们将要面对自理大小便、穿脱衣服、系鞋带、整理床铺、用餐等日常的生活技能,这些事情对大人来说是件非常容 易的事情,但对孩子们来说确实挺不简单。老师一味枯燥说教,孩子们不光听不进去更没耐心去做,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孩子们学会和掌握这些生活技能。运用多媒体,让幼儿在模仿中学习生活技能。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时期主要学习方式。他们能通过模仿来学习别人的经验和行为习惯。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借助电脑、电视机、光盘等教学媒体,将生活教 育内容生动的、形象的呈现在孩子眼前,激发孩子学习和探索的兴趣,让孩子们通过模仿视屏中人物,从而掌握生活技能。利用儿歌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生活技能。儿歌内容具体、直观、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懂。符合幼儿思维的发展,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儿歌内容直接有指导学习的作用。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一些生活技能训练内容编成一首首儿歌或歌曲。这样孩子们在通俗易懂、顺口又好玩有趣的儿歌中很容易、很快乐的就学会了一些生活技能。如:吃饭儿歌:坐坐好,学吃饭,不要随意洒桌上蔬菜鱼 肉都吃点,细嚼慢咽成习惯。脱衣的儿歌:缩缩头,拉出你的乌龟壳,缩缩手,拉出你的小袖口。系鞋带的儿歌:两个好朋友,交叉握握手,变成兔耳朵,交叉拉拉手。洗手歌曲:洗洗手,洗洗手,挽起袖子洗 洗手,搓搓肥皂,洗洗手,冲冲水,甩三下,我的小手真干净。利用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中学习生活技能。孩子们很喜欢听故事,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感染幼儿,让孩子们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长大了”,“一双有蝴蝶结的鞋”等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从而主动参与到技能学习中来。
二、创设活动不断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形式,它具有趣味性、虚构性和具体性、活动性等特点,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培养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在表演和角色游戏中练习自理技能:“小狗系鞋带”,“给布娃娃喂饭”“给妈妈倒水、捶背”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幼儿的自理能力。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吃饭、穿衣、穿鞋、倒水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运用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效果明显。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应该从幼儿的生活中来”。这就要求我们所提供的游戏材料应该源于孩子的现实生活,用能经常看得到的、接触到的、真实的材料充实游戏内容,激发孩子游戏兴趣。为此,我们每班都开设了生活区角游戏,里面投放了各种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练习技巧、熟悉技巧、掌握技巧。如在“娃娃家”游戲中,给娃娃梳头、穿衣、喂饭等;“扣纽扣”游戏 中给螃蟹长上爪子、给苹果树挂上果子等;在“小厨房”游戏中对吃饭的姿势、饭后用具的整理等进行训练,使平时所掌握的自我服务的技能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开展竞赛活动,巩固生活技能。如:穿脱衣、穿鞋、系鞋带、叠被铺床等比赛。不但巩固了生活技能还培养了自立和竞赛意识。结合日常生活,练习自理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行为,效果最为明显。入厕、盥洗等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为此,我们要求所有幼儿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时刻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如入厕后要求幼儿自觉整理好衣裤,餐前便后要求幼儿能自觉正确洗手,饭后要求幼儿正确漱口的习惯。天热了能自己脱下的衣服并折叠好放在柜子上而不是一团到处乱放;离园前大班小朋友能帮老师把自己做的小椅子搁放整齐;美术课结束后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等等。
三、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仅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的支持、理解与配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且永不卸任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幼儿园实施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们必须端正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进步。家长对孩子要放手,不包办代替,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做点家务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才叫“真爱”。而对于一些孩子不会做的事,家长可以耐心地辅导一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会得到发展。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家长要采用正面教育,否则就会伤害幼儿自尊心,从而使教育适得其反。在家中,父母还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行为楷模,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孩子交往中,都应注意自己的形象,这对幼儿独立品质的形成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此外家长还要注意与幼儿园老师保持沟通,这样可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进度及幼儿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等,从而积极配合幼儿园,达到家园同步教育。同时幼儿园也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能力培养的方法、孩子们取得的点滴进步和家长们育儿的困惑等等。
总之,教师和家长们要充分给孩子们创造条件,教他们正确的自理方法,多指导、多鼓励、少指责,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受益终身的一些生活技能和习惯,得到全方面的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现在人们的条件提高了,对孩子都特别“关心”,幼儿在家里简直就是“小皇子”和“小格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由此产生的一 系列幼儿不会穿衣、穿裤子系鞋带;吃饭要人喂、喝水要人端等现象。家长的过分保护和包办代替,大多数家长都把孩子视如掌心之宝,小心地呵护着。他们认为,孩子小,不忍心让孩子自己动手,如果累坏了怎么办?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照料孩子,因此样样事情包办代替。在幼儿园,教师虽然知道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针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活动设计比较少。长期以往,将严重影响了孩子们今后的社会生存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刻不容缓的。
一、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
进入幼儿园,孩子们将要面对自理大小便、穿脱衣服、系鞋带、整理床铺、用餐等日常的生活技能,这些事情对大人来说是件非常容 易的事情,但对孩子们来说确实挺不简单。老师一味枯燥说教,孩子们不光听不进去更没耐心去做,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孩子们学会和掌握这些生活技能。运用多媒体,让幼儿在模仿中学习生活技能。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时期主要学习方式。他们能通过模仿来学习别人的经验和行为习惯。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借助电脑、电视机、光盘等教学媒体,将生活教 育内容生动的、形象的呈现在孩子眼前,激发孩子学习和探索的兴趣,让孩子们通过模仿视屏中人物,从而掌握生活技能。利用儿歌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生活技能。儿歌内容具体、直观、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懂。符合幼儿思维的发展,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儿歌内容直接有指导学习的作用。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一些生活技能训练内容编成一首首儿歌或歌曲。这样孩子们在通俗易懂、顺口又好玩有趣的儿歌中很容易、很快乐的就学会了一些生活技能。如:吃饭儿歌:坐坐好,学吃饭,不要随意洒桌上蔬菜鱼 肉都吃点,细嚼慢咽成习惯。脱衣的儿歌:缩缩头,拉出你的乌龟壳,缩缩手,拉出你的小袖口。系鞋带的儿歌:两个好朋友,交叉握握手,变成兔耳朵,交叉拉拉手。洗手歌曲:洗洗手,洗洗手,挽起袖子洗 洗手,搓搓肥皂,洗洗手,冲冲水,甩三下,我的小手真干净。利用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中学习生活技能。孩子们很喜欢听故事,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感染幼儿,让孩子们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长大了”,“一双有蝴蝶结的鞋”等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从而主动参与到技能学习中来。
二、创设活动不断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形式,它具有趣味性、虚构性和具体性、活动性等特点,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培养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在表演和角色游戏中练习自理技能:“小狗系鞋带”,“给布娃娃喂饭”“给妈妈倒水、捶背”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幼儿的自理能力。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吃饭、穿衣、穿鞋、倒水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运用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效果明显。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应该从幼儿的生活中来”。这就要求我们所提供的游戏材料应该源于孩子的现实生活,用能经常看得到的、接触到的、真实的材料充实游戏内容,激发孩子游戏兴趣。为此,我们每班都开设了生活区角游戏,里面投放了各种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练习技巧、熟悉技巧、掌握技巧。如在“娃娃家”游戲中,给娃娃梳头、穿衣、喂饭等;“扣纽扣”游戏 中给螃蟹长上爪子、给苹果树挂上果子等;在“小厨房”游戏中对吃饭的姿势、饭后用具的整理等进行训练,使平时所掌握的自我服务的技能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开展竞赛活动,巩固生活技能。如:穿脱衣、穿鞋、系鞋带、叠被铺床等比赛。不但巩固了生活技能还培养了自立和竞赛意识。结合日常生活,练习自理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行为,效果最为明显。入厕、盥洗等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为此,我们要求所有幼儿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时刻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如入厕后要求幼儿自觉整理好衣裤,餐前便后要求幼儿能自觉正确洗手,饭后要求幼儿正确漱口的习惯。天热了能自己脱下的衣服并折叠好放在柜子上而不是一团到处乱放;离园前大班小朋友能帮老师把自己做的小椅子搁放整齐;美术课结束后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等等。
三、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仅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的支持、理解与配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且永不卸任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幼儿园实施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们必须端正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进步。家长对孩子要放手,不包办代替,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做点家务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才叫“真爱”。而对于一些孩子不会做的事,家长可以耐心地辅导一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会得到发展。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家长要采用正面教育,否则就会伤害幼儿自尊心,从而使教育适得其反。在家中,父母还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行为楷模,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孩子交往中,都应注意自己的形象,这对幼儿独立品质的形成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此外家长还要注意与幼儿园老师保持沟通,这样可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进度及幼儿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等,从而积极配合幼儿园,达到家园同步教育。同时幼儿园也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能力培养的方法、孩子们取得的点滴进步和家长们育儿的困惑等等。
总之,教师和家长们要充分给孩子们创造条件,教他们正确的自理方法,多指导、多鼓励、少指责,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受益终身的一些生活技能和习惯,得到全方面的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