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密云区第一小学“十三五”期间承担了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利用评价引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策略研究”,该课题于2017年9月开题。在研究工作中,学校确立了“以课题为抓手、以专家做引领、以团队促进步”的研究思路,立足学校实际,严格常规管理,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科学分析,定位研究方向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而抓住课堂教学,就抓住了教学质量管理的主动权,把住了小学教育的生命线。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为鉴定、监控、改进和管理教学提供依据,而且对小学课堂教学具有诊断、调控、激励及导向作用。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促使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提升。
我校历来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近年来,建立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利用评价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成为制约我校教学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我们确立了“将学科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这一课题。
严格管理,提供研究保障
健全机构建设
为保证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培训小组,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培训小组组长,教育教学中层干部担任课题研究具体负责人,协调全校各教研组开展校本研究工作。
组建研究团队
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研究子课题,并制定研究方案,鼓励同教研组的教师团结协作进行课题研究,优势互补,实现共同进步。
保障研究经费
学校在科研经费的投入方面给予倾斜,改善研究工作条件。学校每年订阅上百种期刊,定期购买教育教学类书籍及各种音像资料。同时,积极为教师提供外出學习、培训、考察的机会。
注重过程,提高研究实效
“开设讲堂”拓视野
根据学校、教师发展的需要,学校购入相关书籍并借助专家资源,组织相关专题讲座,以增进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几年来,我们分别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初教院郜舒竹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吴晗清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贾美华主任、特级教师吴正宪等来校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做专题讲座。通过自学和各级专家的专业引领与指导,教师的理论素养得到很大提升。
“骨干示范”展亮点
学校市区级骨干教师是各学科的领路人,他们深入钻研、潜心研究,为教师们上示范课,展示自己的研究亮点。在观摩中,教师们主动吸收好策略、好方法,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促反思
在教研组活动中,由不同的教师按不同的设计进行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以实现对比。在此过程中,我们聚焦“雅智”课堂理念的践行,开展全员参与的研究与讨论,并进行梳理和归纳,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改进课堂教学。
“带题研究”求实效
学校共设立17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子课题。每学期,我们组织教师人人带题上课,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及成果。每节课都要有“雅智”课堂教学理念做支撑,确定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追求较高的教学实效。
“教学竞赛”践理念
在研究过程中,为引领教师践行“雅智”课堂理念,我们开展了教师现场备课、“雅智杯”教师评优课、智研反思等竞赛活动。这些比赛促进了教师解读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预设、运用教学手段、落实教学研究等能力的提高,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养。
“主题论坛”促提高
学校每隔一周安排一场教师论坛,每学期共8场,3年来共组织了40场,120人次进行了经验分享。论坛围绕主题进行,如“我对‘雅智’课堂的理解”“我践行的‘雅智’课堂”“‘雅智’课堂的反思”等。论坛上,教师们发表自己的真实见解,在相互争论中提升理念、共享经验,增强获得的实效性。同时,论坛的开展对学校形成开放、合作、融和的教师文化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成效显著,促进持续发展
探索出《密云一小“雅智”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自2017年开始,学校一直在践行“雅智”教育,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培养优雅睿智的美丽少年为目标。我们将“雅智”的表现进行外化梳理,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确定了“三雅”“三智”评价要素,并对每一个评价要素进行了详细分解,最终形成了《密云一小“雅智”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探索出“雅智”课堂的学习流程
“雅智”课堂的目标是引领教师以学习为中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以尊重为基础,当好“学习共同体”内“平等中的首席”;以问题为纽带,组织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活动;以需要为准则,珍视并灵活地利用好一切生成性教学资源;以发展为主旨,实施多维度、多元化、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课堂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渠道,为此,我们梳理了“雅智”课堂学习流程。各学科组在子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依据“雅智”课堂学习流程、学科理念、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构建了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一般性学习流程。
探索出“雅智”课堂的有效策略
目标转变策略。为了使学习目标的表述准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我们确定了学习目标的表达方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结果。学习目标中使用“认出”“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 等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情景创设策略。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遵循整体性原则、逻辑性原则、真实性原则,运用“三境”——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整合知识和技能。
思维深化策略。思维是学习的核心,学习的各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作支撑。我们要求教师设计顺畅、深入、有效的学习活动,注重思维与活动的紧密联系、思维与问题的紧密联系和思维与语言的紧密联系。 活动有效策略。设计有主题、重体验、显结构、有深度的有效学习活动,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素养的整体提升。
课题研究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本课题研究中,教师们探索出“雅智”课堂的一般教学流程及有效策略。从课前的精心设计到课中的有效实施再到课后的深刻反思,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做到既注重过程又关注结果。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均得到较大提升。三年来,教师参加评优课、展示课、基本功竞赛、课例比赛等活动,87人次获市级奖,160人次获区级奖。另外,有186篇教师论文获市级以上奖项。
课题研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本课题研究开展三年来,我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明显提高,每一节课都做到了真实、朴实、扎实。每节课学生都主动学习,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学生参加“阳光校园,我们的好伙伴”读书活动、海洋征文、英语剧团体表演等活动,500多人次荣获市区级奖励。
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逐步增强,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将教师们三年来的研究成果集结成《历程》教学论文集、教学反思集,同时,每学年出版学生的绘画集、书法成果集、学生作文集等。几年来,学校获评密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优秀单位等,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课题研究认识与思考
选题要真实。要来源于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学校实际,必须是工作中摸得着、看得见的具体问题,这样教师才有研究的積极性和主动性,研究成果才有价值。
研究要扎实。要让全体教师参与其中,要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要通过课堂落实,实现教科研一体化,不能为研究而研究。
成果要有效。一是要转化为工作成果。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研究成果的最终体现是促进教师发展,进而应用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一步促进学校发展,最终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同步发展,三者缺一不可。二是研究成果要有推广价值,还要具备可操作性,使成果能够推广应用。三是要形成科研磁场效应,使科研成果最大化,惠及所有师生,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广泛认可,自豪感增强,就会形成持续研究的热情,从而促使整个学校工作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区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刘洁
科学分析,定位研究方向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而抓住课堂教学,就抓住了教学质量管理的主动权,把住了小学教育的生命线。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为鉴定、监控、改进和管理教学提供依据,而且对小学课堂教学具有诊断、调控、激励及导向作用。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促使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提升。
我校历来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近年来,建立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利用评价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成为制约我校教学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我们确立了“将学科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这一课题。
严格管理,提供研究保障
健全机构建设
为保证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培训小组,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培训小组组长,教育教学中层干部担任课题研究具体负责人,协调全校各教研组开展校本研究工作。
组建研究团队
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研究子课题,并制定研究方案,鼓励同教研组的教师团结协作进行课题研究,优势互补,实现共同进步。
保障研究经费
学校在科研经费的投入方面给予倾斜,改善研究工作条件。学校每年订阅上百种期刊,定期购买教育教学类书籍及各种音像资料。同时,积极为教师提供外出學习、培训、考察的机会。
注重过程,提高研究实效
“开设讲堂”拓视野
根据学校、教师发展的需要,学校购入相关书籍并借助专家资源,组织相关专题讲座,以增进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几年来,我们分别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初教院郜舒竹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吴晗清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贾美华主任、特级教师吴正宪等来校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做专题讲座。通过自学和各级专家的专业引领与指导,教师的理论素养得到很大提升。
“骨干示范”展亮点
学校市区级骨干教师是各学科的领路人,他们深入钻研、潜心研究,为教师们上示范课,展示自己的研究亮点。在观摩中,教师们主动吸收好策略、好方法,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促反思
在教研组活动中,由不同的教师按不同的设计进行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以实现对比。在此过程中,我们聚焦“雅智”课堂理念的践行,开展全员参与的研究与讨论,并进行梳理和归纳,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改进课堂教学。
“带题研究”求实效
学校共设立17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子课题。每学期,我们组织教师人人带题上课,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及成果。每节课都要有“雅智”课堂教学理念做支撑,确定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追求较高的教学实效。
“教学竞赛”践理念
在研究过程中,为引领教师践行“雅智”课堂理念,我们开展了教师现场备课、“雅智杯”教师评优课、智研反思等竞赛活动。这些比赛促进了教师解读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预设、运用教学手段、落实教学研究等能力的提高,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养。
“主题论坛”促提高
学校每隔一周安排一场教师论坛,每学期共8场,3年来共组织了40场,120人次进行了经验分享。论坛围绕主题进行,如“我对‘雅智’课堂的理解”“我践行的‘雅智’课堂”“‘雅智’课堂的反思”等。论坛上,教师们发表自己的真实见解,在相互争论中提升理念、共享经验,增强获得的实效性。同时,论坛的开展对学校形成开放、合作、融和的教师文化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成效显著,促进持续发展
探索出《密云一小“雅智”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自2017年开始,学校一直在践行“雅智”教育,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培养优雅睿智的美丽少年为目标。我们将“雅智”的表现进行外化梳理,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确定了“三雅”“三智”评价要素,并对每一个评价要素进行了详细分解,最终形成了《密云一小“雅智”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探索出“雅智”课堂的学习流程
“雅智”课堂的目标是引领教师以学习为中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以尊重为基础,当好“学习共同体”内“平等中的首席”;以问题为纽带,组织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活动;以需要为准则,珍视并灵活地利用好一切生成性教学资源;以发展为主旨,实施多维度、多元化、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课堂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渠道,为此,我们梳理了“雅智”课堂学习流程。各学科组在子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依据“雅智”课堂学习流程、学科理念、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构建了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一般性学习流程。
探索出“雅智”课堂的有效策略
目标转变策略。为了使学习目标的表述准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我们确定了学习目标的表达方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结果。学习目标中使用“认出”“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 等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情景创设策略。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遵循整体性原则、逻辑性原则、真实性原则,运用“三境”——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整合知识和技能。
思维深化策略。思维是学习的核心,学习的各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作支撑。我们要求教师设计顺畅、深入、有效的学习活动,注重思维与活动的紧密联系、思维与问题的紧密联系和思维与语言的紧密联系。 活动有效策略。设计有主题、重体验、显结构、有深度的有效学习活动,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素养的整体提升。
课题研究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本课题研究中,教师们探索出“雅智”课堂的一般教学流程及有效策略。从课前的精心设计到课中的有效实施再到课后的深刻反思,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做到既注重过程又关注结果。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均得到较大提升。三年来,教师参加评优课、展示课、基本功竞赛、课例比赛等活动,87人次获市级奖,160人次获区级奖。另外,有186篇教师论文获市级以上奖项。
课题研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本课题研究开展三年来,我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明显提高,每一节课都做到了真实、朴实、扎实。每节课学生都主动学习,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学生参加“阳光校园,我们的好伙伴”读书活动、海洋征文、英语剧团体表演等活动,500多人次荣获市区级奖励。
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逐步增强,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将教师们三年来的研究成果集结成《历程》教学论文集、教学反思集,同时,每学年出版学生的绘画集、书法成果集、学生作文集等。几年来,学校获评密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优秀单位等,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课题研究认识与思考
选题要真实。要来源于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学校实际,必须是工作中摸得着、看得见的具体问题,这样教师才有研究的積极性和主动性,研究成果才有价值。
研究要扎实。要让全体教师参与其中,要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要通过课堂落实,实现教科研一体化,不能为研究而研究。
成果要有效。一是要转化为工作成果。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研究成果的最终体现是促进教师发展,进而应用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一步促进学校发展,最终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同步发展,三者缺一不可。二是研究成果要有推广价值,还要具备可操作性,使成果能够推广应用。三是要形成科研磁场效应,使科研成果最大化,惠及所有师生,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广泛认可,自豪感增强,就会形成持续研究的热情,从而促使整个学校工作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区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