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古诗的教学,对于中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现今学生对古典诗词普遍缺乏兴趣,这是古诗词教学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语文教师决不能忽略古诗词的教学,既然无法回避,我们就要努力寻找古诗词教学的契机,尽快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中经常采取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从巧妙创设情境、科学分组、引导小组学习、组织学生表演、指导质疑问难、注重讨论创新、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等方面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古诗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做了一些探讨。
一、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
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代中国人。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中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中学古诗的教学,对于中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7——9年级的学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初中阶段的各种测试甚至是中考中,也都将古典诗词的背诵默写等作为考查的重点,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古诗词教学现状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内容、轻意蕴、重传授、轻感悟、重背默、轻朗读等问题,现在有些古诗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但流于形式较多,教师更多的处于指导地位,讲授时既介绍作者生平,又介绍生活环境,既讲政治思想,又说写作特点和主要成就,往往使学生不知从何学起,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有些老师在古诗教学中滥用问答法,一问一答之中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性与艺术性,使学生无法很好的领会其意境;串讲是古诗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课前不注意启发学生预习,在串讲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思考时采用填鸭式、注入式;古诗学习不排除分析,但是如果不注意深入浅出,把握不了“度”而侃侃而谈,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古诗的翻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但是教师偏离了忠实而流畅的直译,不能保持诗的原意和结构,就无法恰到好处。
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常常表现出对古诗的学习缺少兴趣,缺乏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对古诗的感性认识较为笼统、模糊且单一。
基于此,我尝试将小组合作学习融入到古诗词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重新树立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古诗学习中找到乐趣、提升兴趣、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让古典诗词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小组合作学习与古诗词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索创新。古诗课堂注重知识获得,同时又重视体验感悟,适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获得知识和体悟,这种创新的形式可以激发起的学生探究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四、小组合作学习在古诗教学中运用
我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新鲜、活泼、生动,同时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一)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合作学习兴趣,让古诗课活起来
在《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创设情境环节,我曾经预设过从古代诗歌、元曲知识入手,但是翻开学生的各类辅导资料,写的比我准备的还要全面,这样的导入对于学生来讲一定枯燥无味,我也尝试过给学生播放古曲,让学生听着低沉、哀婉的古筝曲进入学习的状态,但这似乎将学习的结果一览无余的传递给了学生,现在什么都讲究原汁原味,我认为教学也要原味,遵循人学习的本质,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到有,所以调动学生最初的积极性才是最重要的。怎么调动呢,学生见得多、听得多,但是有兴趣永远是让孩子们注意力集中的灵丹妙药。在古典诗词的课堂上,学生怎么也不会想到会冒出一个个的英文单词,我将《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本借用来,刚一上课,这一首英译古诗着实让学生眼睛瞪得圆溜溜,再加上语文老师流利的朗诵,瞬间让学生们进入一探究竟的状态,他们在寻找自己认识哪些单词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的感受到了好玩、有趣、新鲜,他们想知道能被英译的如此完美的元曲《天净沙秋思》还会有着这样的奥妙所在。
(二)引导独立学习,为古诗小组合作学习搭建平台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小组合作学习如果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始终被好的学生 “垄断”,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古典诗词的韵味是读出来的,听读、自读、互读、点评读、小组读、组合读,在这一个环节我将读的权利完全的交还给学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读出个性、读出理解、读出作者、读出内容,我则穿梭在学生中间,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给予学生古诗词诵读指导,我愿意停留在最没有自信的学生面前,鼓励她大声读出自己的声音,我愿意倾听学生用简短甚至不通顺的语言说出他对某句的理解,学生们高兴读、大声读、踊跃读,点评、尝试,看着学生们情不自禁摇头晃脑的沉浸在古诗词的诵读氛围中,看着每一位学生扬起自信的脸庞,我想这足以为学生理解、品味古诗做铺垫了,把诵读古诗的美好感觉还给学生,为合作学习搭建平台。
(三)科学分组,为古诗词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保证
学习小组的有效建立是合作学习运行的关键环节,要使学生在古诗课堂合作学习中学有所获,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必须从学习小组的建立入手。基于此,我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组合时,根据学生自愿,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状况、能力强弱、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5人,努力做到每个小组实力相当,这样小组竞赛才公平。此外,在合作中,让小组成员互相编号,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任务,即每一位学生都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组织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中心发言人)等等。例如:可由一号同学担任小组讨论的组织者,二号同学做记录员,三号负责收集讨论所需的各种资料,不言而喻四号就成了小组的代表发言人等等。这样做到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并且这种角色并非一成不变,今天的一号组织者,可能明天担任四号发言人。当然,角色与号的变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与当天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结合起来,获得小组成员的一致认可方能生效。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概念下的学生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合理地运用于古诗教学中,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潜力,激活记忆,开启心智。但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同样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古诗课堂教学,使合作学习真正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
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代中国人。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中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中学古诗的教学,对于中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7——9年级的学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初中阶段的各种测试甚至是中考中,也都将古典诗词的背诵默写等作为考查的重点,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二、古诗词教学现状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内容、轻意蕴、重传授、轻感悟、重背默、轻朗读等问题,现在有些古诗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但流于形式较多,教师更多的处于指导地位,讲授时既介绍作者生平,又介绍生活环境,既讲政治思想,又说写作特点和主要成就,往往使学生不知从何学起,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有些老师在古诗教学中滥用问答法,一问一答之中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性与艺术性,使学生无法很好的领会其意境;串讲是古诗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课前不注意启发学生预习,在串讲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思考时采用填鸭式、注入式;古诗学习不排除分析,但是如果不注意深入浅出,把握不了“度”而侃侃而谈,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古诗的翻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但是教师偏离了忠实而流畅的直译,不能保持诗的原意和结构,就无法恰到好处。
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常常表现出对古诗的学习缺少兴趣,缺乏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对古诗的感性认识较为笼统、模糊且单一。
基于此,我尝试将小组合作学习融入到古诗词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重新树立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古诗学习中找到乐趣、提升兴趣、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让古典诗词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小组合作学习与古诗词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索创新。古诗课堂注重知识获得,同时又重视体验感悟,适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获得知识和体悟,这种创新的形式可以激发起的学生探究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四、小组合作学习在古诗教学中运用
我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新鲜、活泼、生动,同时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
(一)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合作学习兴趣,让古诗课活起来
在《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创设情境环节,我曾经预设过从古代诗歌、元曲知识入手,但是翻开学生的各类辅导资料,写的比我准备的还要全面,这样的导入对于学生来讲一定枯燥无味,我也尝试过给学生播放古曲,让学生听着低沉、哀婉的古筝曲进入学习的状态,但这似乎将学习的结果一览无余的传递给了学生,现在什么都讲究原汁原味,我认为教学也要原味,遵循人学习的本质,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到有,所以调动学生最初的积极性才是最重要的。怎么调动呢,学生见得多、听得多,但是有兴趣永远是让孩子们注意力集中的灵丹妙药。在古典诗词的课堂上,学生怎么也不会想到会冒出一个个的英文单词,我将《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本借用来,刚一上课,这一首英译古诗着实让学生眼睛瞪得圆溜溜,再加上语文老师流利的朗诵,瞬间让学生们进入一探究竟的状态,他们在寻找自己认识哪些单词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的感受到了好玩、有趣、新鲜,他们想知道能被英译的如此完美的元曲《天净沙秋思》还会有着这样的奥妙所在。
(二)引导独立学习,为古诗小组合作学习搭建平台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小组合作学习如果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始终被好的学生 “垄断”,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古典诗词的韵味是读出来的,听读、自读、互读、点评读、小组读、组合读,在这一个环节我将读的权利完全的交还给学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读出个性、读出理解、读出作者、读出内容,我则穿梭在学生中间,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给予学生古诗词诵读指导,我愿意停留在最没有自信的学生面前,鼓励她大声读出自己的声音,我愿意倾听学生用简短甚至不通顺的语言说出他对某句的理解,学生们高兴读、大声读、踊跃读,点评、尝试,看着学生们情不自禁摇头晃脑的沉浸在古诗词的诵读氛围中,看着每一位学生扬起自信的脸庞,我想这足以为学生理解、品味古诗做铺垫了,把诵读古诗的美好感觉还给学生,为合作学习搭建平台。
(三)科学分组,为古诗词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保证
学习小组的有效建立是合作学习运行的关键环节,要使学生在古诗课堂合作学习中学有所获,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必须从学习小组的建立入手。基于此,我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组合时,根据学生自愿,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状况、能力强弱、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5人,努力做到每个小组实力相当,这样小组竞赛才公平。此外,在合作中,让小组成员互相编号,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任务,即每一位学生都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组织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中心发言人)等等。例如:可由一号同学担任小组讨论的组织者,二号同学做记录员,三号负责收集讨论所需的各种资料,不言而喻四号就成了小组的代表发言人等等。这样做到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并且这种角色并非一成不变,今天的一号组织者,可能明天担任四号发言人。当然,角色与号的变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与当天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结合起来,获得小组成员的一致认可方能生效。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概念下的学生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合理地运用于古诗教学中,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潜力,激活记忆,开启心智。但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同样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古诗课堂教学,使合作学习真正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