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企业网互联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了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高职;信息化;教学
一、引言
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指学习者与教育者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育方法、教育资源等开展的双边活动,涵盖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教学观念的指导,是形式与手段等方面的一场全新变革[1]。近年来,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中占重要比重,有力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笔者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中《企业网互联技术》为例,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信息化教学设计具体实施过程进行探讨。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过程
1.进行学情分析
在教学设计之前,要对学情进行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一下学期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网络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处于上升期,学习热情较高,但对支撑专业技能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上的难度在于如何用直观、合理、有趣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降低理论和实践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提升职业岗位技能。综上,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设计各个环节,创造轻松、有趣,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
2..选定教学内容
《企业网互联技术》课程的技能目标是网络组建过程中路由和交换设备的配置与调试。基于这样的目标,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内容基于实际工作项目,以一个典型的中小企业组网项目为背景,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以螺旋式上升模式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将项目分解为6个学习情境和15个子情境。
以情境六中的子情境三,ACL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为例,本单元的工作任务是:如何阻止公司里技术部门的普通员工访问财务部门的数据,而不影响其他人之间的互相访问?完成这个任务的关键技术是用ACL实现对特定用户、特定数据包的过滤。实现这个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如图所示。
3.设计教学流程及教学方法
在教学流程设计中,遵循课前、课堂和课后这样的时间规律将教学流程分为三个阶段,课前辅助课堂,课后巩固课堂,三者紧密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其中课堂教学时4学时,细化分解成多个教学环节中。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由于不同教学阶段和教学环节的目标和特点不同,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
信息化教学中使用网络资源平台、仿真系统、视频动画、网络设备环境、在线测试系统、实验自动测评系统这些手段。
首先,在课前预习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在教学资源网站上以自学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资源网站提供了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技术文档、在线测验、远程实验等功能,为课前、课堂、课后三阶段教学提供支持。
其次,课堂教学环节通过一些教学动画来将教学任务、任务实施过程、教学原理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例如,情境导入之后,用一个教学动画演示如何利用ACL技术来解决问题,直观地给学生展示ACL配置的全过程。在讲解ACL技术的原理时,由于网络传输过程以及数据包被配置了ACL网络设备拦截控制的过程是不可见的,我们用一个Flash动画模拟了ACL控制数据包的过程,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用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有趣、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复杂理论。另外,用动画的形式还可以反复播放重要命令的配置部分,加深理解,节省时间。
同時,在学生实践环节,利用Packet Tracer仿真平台让学生来完成工作任务,仿真环境能满足中小型企业组网需求,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还能直观地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方便故障排除,有利于教学。同时,还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一遍工作任务,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最后,在完成了以上的学习之后,通过一个单元在线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该环节既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和又可以用来评价教学效果。另外,在课后阶段,利用实验自动评测系统,为学生布置课后实验,教师提前将需要考核的知识设置在实验题中,每个知识点有相应的分值,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网络的搭建与配置,系统根据知识点的完成情况自动给出得分,并对错误的知识点进行汇总,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一步评价教学效果。
三、教学效果反思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教学设计,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将“教、学、做”有机融合,充分、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降低教学难度,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学习效果也明显提升,整体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经验辐射到其它专业核心课程,带动专业发展。多名学生在市级网络大赛获奖,毕业生受各大网络公司好评。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为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将信息化教学资源优化整合,从而完善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实现高职教育事业的信息化与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怡.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的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5:229-230.
[2]陶金颖.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J].新智慧,2018,02:44-45.
[3]杨淮.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和思科[J].新一代(理论版),2018,03:3.
[4]吕岚.“互联网+”时代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77-79.
作者简介:林波(1978.11.18)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工作单位: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系,邮编:300402。
关键词:高职;信息化;教学
一、引言
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指学习者与教育者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育方法、教育资源等开展的双边活动,涵盖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教学观念的指导,是形式与手段等方面的一场全新变革[1]。近年来,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中占重要比重,有力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笔者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中《企业网互联技术》为例,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信息化教学设计具体实施过程进行探讨。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过程
1.进行学情分析
在教学设计之前,要对学情进行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一下学期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网络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处于上升期,学习热情较高,但对支撑专业技能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上的难度在于如何用直观、合理、有趣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降低理论和实践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提升职业岗位技能。综上,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设计各个环节,创造轻松、有趣,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
2..选定教学内容
《企业网互联技术》课程的技能目标是网络组建过程中路由和交换设备的配置与调试。基于这样的目标,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内容基于实际工作项目,以一个典型的中小企业组网项目为背景,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以螺旋式上升模式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将项目分解为6个学习情境和15个子情境。
以情境六中的子情境三,ACL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为例,本单元的工作任务是:如何阻止公司里技术部门的普通员工访问财务部门的数据,而不影响其他人之间的互相访问?完成这个任务的关键技术是用ACL实现对特定用户、特定数据包的过滤。实现这个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如图所示。
3.设计教学流程及教学方法
在教学流程设计中,遵循课前、课堂和课后这样的时间规律将教学流程分为三个阶段,课前辅助课堂,课后巩固课堂,三者紧密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其中课堂教学时4学时,细化分解成多个教学环节中。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由于不同教学阶段和教学环节的目标和特点不同,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
信息化教学中使用网络资源平台、仿真系统、视频动画、网络设备环境、在线测试系统、实验自动测评系统这些手段。
首先,在课前预习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在教学资源网站上以自学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资源网站提供了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技术文档、在线测验、远程实验等功能,为课前、课堂、课后三阶段教学提供支持。
其次,课堂教学环节通过一些教学动画来将教学任务、任务实施过程、教学原理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例如,情境导入之后,用一个教学动画演示如何利用ACL技术来解决问题,直观地给学生展示ACL配置的全过程。在讲解ACL技术的原理时,由于网络传输过程以及数据包被配置了ACL网络设备拦截控制的过程是不可见的,我们用一个Flash动画模拟了ACL控制数据包的过程,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用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有趣、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复杂理论。另外,用动画的形式还可以反复播放重要命令的配置部分,加深理解,节省时间。
同時,在学生实践环节,利用Packet Tracer仿真平台让学生来完成工作任务,仿真环境能满足中小型企业组网需求,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还能直观地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方便故障排除,有利于教学。同时,还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一遍工作任务,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最后,在完成了以上的学习之后,通过一个单元在线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该环节既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和又可以用来评价教学效果。另外,在课后阶段,利用实验自动评测系统,为学生布置课后实验,教师提前将需要考核的知识设置在实验题中,每个知识点有相应的分值,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网络的搭建与配置,系统根据知识点的完成情况自动给出得分,并对错误的知识点进行汇总,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一步评价教学效果。
三、教学效果反思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教学设计,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将“教、学、做”有机融合,充分、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降低教学难度,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学习效果也明显提升,整体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经验辐射到其它专业核心课程,带动专业发展。多名学生在市级网络大赛获奖,毕业生受各大网络公司好评。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为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将信息化教学资源优化整合,从而完善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实现高职教育事业的信息化与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怡.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的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5:229-230.
[2]陶金颖.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J].新智慧,2018,02:44-45.
[3]杨淮.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和思科[J].新一代(理论版),2018,03:3.
[4]吕岚.“互联网+”时代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77-79.
作者简介:林波(1978.11.18)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工作单位: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系,邮编:3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