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是低效的。如何达到四十分钟的高效,充分的课前准备至关重要。我在备课时常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如问题预设、课堂的把握、新课与复习课的教法。在课堂上的确很有效果。认真钻教材钻教参,书中自有黄金屋,不可忽视。另外,设置习题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着重点也不同。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也可以对他们提出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二、充实的教学过程
(一)精妙的导语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看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案,会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无不精心备至。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我一般会采用这样的几种形式:激发兴趣,设置悬念;触及重点,短小精悍;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成功的导语。
(二)优化的提问
用提问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基本可以从课堂设问的性质和方法方面做出评价。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
我在处理课堂提问时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设计的问题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阶层学生的实际能力。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方式。4、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三)个性的教风
要想使高中语文课堂出效果,高中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超的课堂艺术,其实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用自己拥有的文化内涵打造出个性课堂。这种个性的课堂就是这位教师的精、气、神,就是语文课的语文味。个性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的语言富有个性,是慷慨激昂、豪放洒脱的语言,是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的语言,是民主商量的语言,是幽默风趣的语言……教师在规范引领下尽显机智的有个性的课堂语言,不仅能使课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而且能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认同中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语文教师的个人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文课的魅力。
(四)灵活的教学
教学重点突出,敢于取舍,不求面面俱到。课堂45分钟,应激点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课堂是乏味的,是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和记忆习惯的。每篇课文可根据其不同特点精选一两个知识点作为教学重点,有所取舍,评略恰当。教师不搞“一堂言”,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空间。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语文课堂要想获得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多动脑:学生多质疑,老师巧质疑,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多动口:多诵读、多讨论、多表达自己的见解;多动手,勤动笔:仿写、抒写;写片断,写日记,写心得。质疑—探究—思考—感悟,每节课给予学生一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空间,这样更容易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课堂的精华内容高浓度地被吸收。
(五)有趣的结尾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犹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可以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三、及时的课后巩固
每堂课的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布置作业的原则是少而精,且布置作业必检查,检查作业必反馈。反馈过程中既有知识点的反馈,又有师生情感、价值的认同和交流。通过这一环节查缺补漏,以保证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为深化下一堂课的内容做准备。
教师必须讲求教学的艺术性,激活学生思维,生动活泼地教学,师生互动,充满生机活力;必须讲求课堂的实效性,向四十分钟要效率,构建节约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只有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虚”,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龚龙华.创设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2011.
[2]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是低效的。如何达到四十分钟的高效,充分的课前准备至关重要。我在备课时常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如问题预设、课堂的把握、新课与复习课的教法。在课堂上的确很有效果。认真钻教材钻教参,书中自有黄金屋,不可忽视。另外,设置习题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着重点也不同。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也可以对他们提出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二、充实的教学过程
(一)精妙的导语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看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案,会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无不精心备至。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我一般会采用这样的几种形式:激发兴趣,设置悬念;触及重点,短小精悍;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成功的导语。
(二)优化的提问
用提问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基本可以从课堂设问的性质和方法方面做出评价。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
我在处理课堂提问时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设计的问题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阶层学生的实际能力。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方式。4、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三)个性的教风
要想使高中语文课堂出效果,高中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超的课堂艺术,其实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用自己拥有的文化内涵打造出个性课堂。这种个性的课堂就是这位教师的精、气、神,就是语文课的语文味。个性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的语言富有个性,是慷慨激昂、豪放洒脱的语言,是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的语言,是民主商量的语言,是幽默风趣的语言……教师在规范引领下尽显机智的有个性的课堂语言,不仅能使课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而且能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认同中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语文教师的个人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文课的魅力。
(四)灵活的教学
教学重点突出,敢于取舍,不求面面俱到。课堂45分钟,应激点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课堂是乏味的,是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和记忆习惯的。每篇课文可根据其不同特点精选一两个知识点作为教学重点,有所取舍,评略恰当。教师不搞“一堂言”,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空间。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语文课堂要想获得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多动脑:学生多质疑,老师巧质疑,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多动口:多诵读、多讨论、多表达自己的见解;多动手,勤动笔:仿写、抒写;写片断,写日记,写心得。质疑—探究—思考—感悟,每节课给予学生一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空间,这样更容易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课堂的精华内容高浓度地被吸收。
(五)有趣的结尾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犹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可以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三、及时的课后巩固
每堂课的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布置作业的原则是少而精,且布置作业必检查,检查作业必反馈。反馈过程中既有知识点的反馈,又有师生情感、价值的认同和交流。通过这一环节查缺补漏,以保证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为深化下一堂课的内容做准备。
教师必须讲求教学的艺术性,激活学生思维,生动活泼地教学,师生互动,充满生机活力;必须讲求课堂的实效性,向四十分钟要效率,构建节约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只有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虚”,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龚龙华.创设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2011.
[2]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