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风建设作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变主题,是教学建设的一项基本核心内容,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主要方面,也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科建设是龙头,学风建设是根本。本文从独立学院理工系科的学风现状入手,引入学风品牌化建设理念,建立品牌化管理模式,落实基本策略及措施,在高校学风建设品牌化发展道路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学风建设;品牌化;管理模式
学风是指治学风尚,是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治学态度和精神面貌,是全体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优良的学风是学校品牌和声誉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举止、道德情操、个性修养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快速转变的过程中,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要满足广大学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更需要构建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契合的学风品牌,使之体系化、规范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学风品牌化理念的引入
学风品牌化已经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代表一种全新的校园软文化,它的积极引入和执行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建设优良学风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是高校建设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必要条件。
中北学院工程学系作为一个独立学院理工类系科的典型代表,学风建设中呈现出理工类学科的一些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各级部门组织配合力度有待提高。独立学院具有出色的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但各职能部门配合力度不够。②学生观念有待进一步引导。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影响,再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大学生更多地关注起物质利益和实际功利性,且明显地反映在大学校园的学风上。③教学理念及相关手段需进一步改进。理工类系科课程任务重,学业繁重枯燥,从学生的反应和教学的实际来看,教学管理方法有待更新并进一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求变求发展。 ④学生思想教育模式需进一步完善。工学系学生以男生为多,学生自觉性较差,学习精力投入不足,纪律松弛,有待于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模式中继续完善。
将学风品牌化理念引入系科学风建设,要求各班级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和实际,努力形成各专业学风特色,彰显系部风采。学风建设不仅是教学问题,它对营造班级集体文化,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都有着深远影响。同时,学风品牌化可以帮助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进一步掌握学风建设的具体内容,与学院其他职能部门开展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在学风建设中把握自身特色,各尽职责。
二、学风品牌化基本策略和落实
(一)建章立制,准确定位
1.以调研制度把握学风
为及时掌握理工科学生的学风动态,我系制定了完善的调研制度,通过开展教学大检查、专项座谈会、班主任听课、学工督导抽查等措施,全方位、多途径聆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当前学习状况,把握学生学习需求,形成书面调研报告,采取月报制度,反馈学风调查结果,督促学生加以整改,学院各部门进行改进。
2.以宣传制度服务于学风建设
利用多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系部办公室展板与橱窗、系部网络与博客、院校内部网站等媒介多渠道对创建优良学风的各种做法和实效进行宣传,在系部内形成“树立良好学风品牌,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促使学生把“勤奋务实、求实创新”内化为学习动力、自觉行为。
3.以管理制度督导学风建设
完善学风教育和管理机制,通过学风班风教育、考风考纪教育、创先争优教育等相关制度,多角度考查学生学习行为。同时,学风纪律督查组成立后,实行早查课制度、班主任谈话联系制度,加大了对学生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等违纪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和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
4.以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学风建设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过去那种管理措施不完善、奖惩制度不到位、实施起来随意性大的特点,我系出台了奖励细则,加大奖励力度,分层分级实施奖励项目。通过这些奖励手段,鼓励我系学生树立“学习有进步,就应得肯定”的思想,实现“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目标。
(二)分类引导,客观扶助
1.学生干部引导扶助
以系科学生干部队伍引导促进学风建设。我系各责任班级都已培养出各自的班团干部,这批学生干部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值得同学信赖,对后进生的帮助力度大。通过鼓励学生干部开展扶助,并教导他们以身作则,以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感染周围同学,使其在学风建设中切实起到带头作用。
2.學生党员引导扶助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风建设。学生党员是广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理应成为学校学风建设的排头兵。对学生党员压担子、配任务,落实学风建设相关内容,使全体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将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条件,加强对学生的考查监督工作。
3.学生组织引导扶持
各学生组织互相配合促进学风建设。系科设立分团委、学生会、系党工部、心理气象站、社团等一系列学生组织,利用这些平台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大力宣传学风建设,努力形成优良学风,自觉创建学风品牌。同时,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学术科研、校园文化活动。
(三)保障到位,包容增长
1.班级督导,专业管理
系科内实行班级督导制度,由各班班委负责实施。在学风建设上,我系以专业班级为载体,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团支部的督促作用,辅导员的指导作用,通过各专业班级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心理团辅、专业技能比赛、创业就业实践等形式,积极拓展各类平台,开展学风创建活动。
2.策略到位,系统保障
学风建设是一项需要系统保障的工程。我们除了确立有效管理手段与合理的制度之外,还采取了评估激励机制,综合治理,内外兼治,保障其顺利进行品牌化的确立,同时,尝试在教风改革以及考核评价标准的到位程度上做一些努力,尽可能促使学风建设不断深入,加大品牌效应。
三、学风品牌化的初步成果和实现效果
1.班级凝聚力与向心力不断增强
我系自树立品牌化学风建设以来,此概念已深入各班级,在落实我系学风建设方案,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上起到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创建“十佳百优”班级活动中,结合日常学生管理和常规教学管理,在班级考风考纪、遵守学院规章制度、班级整体学习效果、常规管理、评优评奖上开展的自我认定活动,大大加强了班级成员的沟通和自我认可程度,提高了整个班级的主观能动性和应对竞争的积极性。其他班级都积极地以获得“十佳百优”称号的班级为榜样,逐步提升了我系整体的学风水平。
2.学风、班风、系风蒸蒸日上
在我系学风品牌化的背景下,各年级各班级积极努力配合,结合各专业不同特点,形成理工科系特色学风建设文化,渐渐形成了我系品牌化系风。在我系分团委、学生分会的引导扶助下,在班团委的带领下,各个行政专业班级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班风。通过各班级对党团员、学习骨干为核心组织的评优、创优等活动都能突出体现我系学生团体的进步。学风建设以点带面,促使班风、系风都呈现出良好的局面。
3.多元互助,有效提升学生素质
学风品牌化建设中,我系开展多元互助及多项帮扶活动,强调各级学生组织、学生党员、成绩优秀的学生等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互相帮扶,努力创造和谐的班团学风,促使学生共同进步。我系学风品牌建设的此项内容培育了学生的互助精神,使学生在实践帮扶中受到教育,有利于提升集体学风,利于同学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和提醒,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风貌。
总之,学风建设品牌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依靠有效的管理手段、合理的制度保障及相应的评估激励机制,更加需要依赖于系统内外各要素相互作用,有效提升各种措施且相互融合。品牌化管理理念的引入具有战略意义,学风品牌化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重视并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容,值得高校学生工作者继续探究。
关键词:学风建设;品牌化;管理模式
学风是指治学风尚,是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治学态度和精神面貌,是全体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优良的学风是学校品牌和声誉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举止、道德情操、个性修养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快速转变的过程中,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要满足广大学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更需要构建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契合的学风品牌,使之体系化、规范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学风品牌化理念的引入
学风品牌化已经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代表一种全新的校园软文化,它的积极引入和执行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建设优良学风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是高校建设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必要条件。
中北学院工程学系作为一个独立学院理工类系科的典型代表,学风建设中呈现出理工类学科的一些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各级部门组织配合力度有待提高。独立学院具有出色的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但各职能部门配合力度不够。②学生观念有待进一步引导。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影响,再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大学生更多地关注起物质利益和实际功利性,且明显地反映在大学校园的学风上。③教学理念及相关手段需进一步改进。理工类系科课程任务重,学业繁重枯燥,从学生的反应和教学的实际来看,教学管理方法有待更新并进一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求变求发展。 ④学生思想教育模式需进一步完善。工学系学生以男生为多,学生自觉性较差,学习精力投入不足,纪律松弛,有待于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模式中继续完善。
将学风品牌化理念引入系科学风建设,要求各班级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和实际,努力形成各专业学风特色,彰显系部风采。学风建设不仅是教学问题,它对营造班级集体文化,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精神和求真务实、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都有着深远影响。同时,学风品牌化可以帮助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进一步掌握学风建设的具体内容,与学院其他职能部门开展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在学风建设中把握自身特色,各尽职责。
二、学风品牌化基本策略和落实
(一)建章立制,准确定位
1.以调研制度把握学风
为及时掌握理工科学生的学风动态,我系制定了完善的调研制度,通过开展教学大检查、专项座谈会、班主任听课、学工督导抽查等措施,全方位、多途径聆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当前学习状况,把握学生学习需求,形成书面调研报告,采取月报制度,反馈学风调查结果,督促学生加以整改,学院各部门进行改进。
2.以宣传制度服务于学风建设
利用多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系部办公室展板与橱窗、系部网络与博客、院校内部网站等媒介多渠道对创建优良学风的各种做法和实效进行宣传,在系部内形成“树立良好学风品牌,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促使学生把“勤奋务实、求实创新”内化为学习动力、自觉行为。
3.以管理制度督导学风建设
完善学风教育和管理机制,通过学风班风教育、考风考纪教育、创先争优教育等相关制度,多角度考查学生学习行为。同时,学风纪律督查组成立后,实行早查课制度、班主任谈话联系制度,加大了对学生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等违纪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和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
4.以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学风建设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过去那种管理措施不完善、奖惩制度不到位、实施起来随意性大的特点,我系出台了奖励细则,加大奖励力度,分层分级实施奖励项目。通过这些奖励手段,鼓励我系学生树立“学习有进步,就应得肯定”的思想,实现“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目标。
(二)分类引导,客观扶助
1.学生干部引导扶助
以系科学生干部队伍引导促进学风建设。我系各责任班级都已培养出各自的班团干部,这批学生干部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值得同学信赖,对后进生的帮助力度大。通过鼓励学生干部开展扶助,并教导他们以身作则,以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感染周围同学,使其在学风建设中切实起到带头作用。
2.學生党员引导扶助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风建设。学生党员是广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理应成为学校学风建设的排头兵。对学生党员压担子、配任务,落实学风建设相关内容,使全体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将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条件,加强对学生的考查监督工作。
3.学生组织引导扶持
各学生组织互相配合促进学风建设。系科设立分团委、学生会、系党工部、心理气象站、社团等一系列学生组织,利用这些平台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大力宣传学风建设,努力形成优良学风,自觉创建学风品牌。同时,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学术科研、校园文化活动。
(三)保障到位,包容增长
1.班级督导,专业管理
系科内实行班级督导制度,由各班班委负责实施。在学风建设上,我系以专业班级为载体,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团支部的督促作用,辅导员的指导作用,通过各专业班级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心理团辅、专业技能比赛、创业就业实践等形式,积极拓展各类平台,开展学风创建活动。
2.策略到位,系统保障
学风建设是一项需要系统保障的工程。我们除了确立有效管理手段与合理的制度之外,还采取了评估激励机制,综合治理,内外兼治,保障其顺利进行品牌化的确立,同时,尝试在教风改革以及考核评价标准的到位程度上做一些努力,尽可能促使学风建设不断深入,加大品牌效应。
三、学风品牌化的初步成果和实现效果
1.班级凝聚力与向心力不断增强
我系自树立品牌化学风建设以来,此概念已深入各班级,在落实我系学风建设方案,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上起到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创建“十佳百优”班级活动中,结合日常学生管理和常规教学管理,在班级考风考纪、遵守学院规章制度、班级整体学习效果、常规管理、评优评奖上开展的自我认定活动,大大加强了班级成员的沟通和自我认可程度,提高了整个班级的主观能动性和应对竞争的积极性。其他班级都积极地以获得“十佳百优”称号的班级为榜样,逐步提升了我系整体的学风水平。
2.学风、班风、系风蒸蒸日上
在我系学风品牌化的背景下,各年级各班级积极努力配合,结合各专业不同特点,形成理工科系特色学风建设文化,渐渐形成了我系品牌化系风。在我系分团委、学生分会的引导扶助下,在班团委的带领下,各个行政专业班级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班风。通过各班级对党团员、学习骨干为核心组织的评优、创优等活动都能突出体现我系学生团体的进步。学风建设以点带面,促使班风、系风都呈现出良好的局面。
3.多元互助,有效提升学生素质
学风品牌化建设中,我系开展多元互助及多项帮扶活动,强调各级学生组织、学生党员、成绩优秀的学生等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互相帮扶,努力创造和谐的班团学风,促使学生共同进步。我系学风品牌建设的此项内容培育了学生的互助精神,使学生在实践帮扶中受到教育,有利于提升集体学风,利于同学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和提醒,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风貌。
总之,学风建设品牌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依靠有效的管理手段、合理的制度保障及相应的评估激励机制,更加需要依赖于系统内外各要素相互作用,有效提升各种措施且相互融合。品牌化管理理念的引入具有战略意义,学风品牌化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重视并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容,值得高校学生工作者继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