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fe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地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要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十几减九时:12-9=?我教给学生算理:可以用破十法将12分为2和10,先用10减9等于1,再用2加1等于3。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吗?既让学生巩固了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教学数与数之间的比较大小时:48○45。可让学生叙述:48和45都是个两位数,在比较时,十位上的数相同,看个位,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简单的几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了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让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四、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数的概念和百以内数的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看、数、捆”进行。看——让学生观察一百根小棒有多少,引导学生观察多种不同的分法、一共分成几份、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数——先一根一根数,再五根五根数,最后十根十根的数;捆——把10根10根的捆成一捆,看有多少捆,思考十个十是多少;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总之,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能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阅读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作用是极大的,特别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奠基作用。利用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进行影响,培养与陶治学生的思想感情,开发学生的思维与逻辑。然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课堂氛围
期刊
摘 要:思考从问题开始,如果没有问题,思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数学被誉为思维的体操,自然离不开提出问题,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见,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而设计合理、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求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新的课程理念正在逐渐更新着每位教师的教学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做到“眼里有生,心中有情,课中有境”。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应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生动的学习环境,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潜能,使学生真正“卷入”教师所预设的有效教学活动中,与此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与相应的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案例1:打折问题。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寓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是语言活动、智力活动、情感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我国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之一,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感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读中悟 悟中读  正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是教师讲出来的,还要学生去读、去悟。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训练,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学,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
期刊
自从我校试行“121”课堂教学模式以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以及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特别是去年12月份听了榆中老师有关生本教育的报告和课堂教学实例,解决了我的一些困惑也带给我一些启发。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处于“帮学”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该发挥得更加高级、无形、超脱和得体。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性强、抽象枯燥,不像其他学科形象具体、易于感染学生,因而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抽象性的认知和理解常常觉得很难学,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巧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直观化 数学 途径  一、巧用实物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人生活在三维的空间中,楼房、包装盒、皮球等等都给我们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等直观形象。在教学中就可
期刊
初中生刚步入高中后,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初、高中数学未能很好地衔接。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初高中教材的差别显著。现行高中数学课本(必修本)与初中数学相比,初步分析有其以下显著特点:从直观到抽象,从单一到复杂,从浅显至严谨,从定量到定性。初中数学教材
期刊
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改变了过去只重历史、政治思想教育的局面,转而重视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人文素养,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层次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课程三维目标,成为摆在广大一线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就笔者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键词:古典诗歌 知人论世 诵读 意境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诗教的传统,通过诗歌教育让学生做到在初中阶段进行古典诗歌的积累与鉴赏是古典诗歌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师要巧妙地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