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要从英语国家的文化入手,让学生领略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切实感受英语的真正魅力所在,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 英语文化知识 英语文化意识 英语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蕴。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不了解文化,在交际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语言学习过程中渗透文化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程、风俗宗教等,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如何提高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呢?
一、渗透英语文化知识,增加英语知识的积累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逐渐养成喜欢尝试用英语的习惯。在生活中会碰到一些事和人,特别想用英语表达出来的,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时适当地补充一些学生要学,可是书本上没有的英语知识。例如:西方人对狗是情有独钟的,所以英语中有大量关于狗的习语,如lucky dog是幸运的人,top dog是优胜者,under dog是失败者,Every dog has its day.意为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表示会叫的狗不好好狗,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意为按功行赏等。在教学中可以渗透有关此类的文化知识。
如教学牛津英语9A第二单元“colour”时,教师可以在教授颜色代表不同意思的同时,适当地渗透一些文化知识。除了课本上简述的颜色的分类及不同的情绪之外,我在课堂上还把颜色与姓氏结合起来,适当地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例如:White(姓氏:怀特)、Green(姓氏:格林)、Black(姓氏:布莱克)等。还可以把颜色与饮料联系起来,例如:black tea(红茶)、black coffee(不加牛奶的咖啡),等等。这样不但增长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而且使课堂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活泼。
二、 渗透英语文化意识,消除交流障碍
初中英语牛津版教材中有许多内容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注重对语言材料的教学和训练,而忽视文化意识的渗透,就会造成英语工具性和文化性的分离,难以培养學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牛津英语7A第一单元“Greetings ”的时候,发现英语国家和我国的问侯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我们经常会问:“您去哪儿?”如果在中午,就要问一声:“您吃饭了吗?”但是如果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位英语国家的人,我们如果问他 Where are you going? 他会很不高兴,认为你在干涉他的私人生活。他们见面会说:What a lovely day, isn’t it? 如果你问他 Have you had your lunch? 他会认为你要请他吃午饭。在这个时候,教师借此进一步地渗透文化知识:不要随便打听别人的隐私。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三、学以致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来自交流,且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通过打开和接触文化这个窗口,学生在学习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学到一些交流的技能、技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因为文化差异和冲突而造成误会和尴尬。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很难有机会与外国人接触,以此展示他们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小的活动模拟现实的场景,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亲自感受比较真实的文化氛围,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习牛津英语中7A第三单元“Let’s celebrate”时,刚好是圣诞节的前夕,我就特别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Christams的风俗习惯,还组织学生提前准备好过节的东西,例如:准备好一棵圣诞树;挂在树上的一些卡片和小礼物;圣诞节当日自己的活动,等等。利用一节课和学生一起过一个有浓浓西方特色的圣诞节,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和过节的时候,亲身体验Christams的风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就教材教教材。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适当地渗透和补充英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英语国家的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3]顾嘉祖 .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辜丹心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福建外语,1992(3、4).
关键词: 英语文化知识 英语文化意识 英语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蕴。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不了解文化,在交际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语言学习过程中渗透文化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程、风俗宗教等,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如何提高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呢?
一、渗透英语文化知识,增加英语知识的积累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逐渐养成喜欢尝试用英语的习惯。在生活中会碰到一些事和人,特别想用英语表达出来的,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时适当地补充一些学生要学,可是书本上没有的英语知识。例如:西方人对狗是情有独钟的,所以英语中有大量关于狗的习语,如lucky dog是幸运的人,top dog是优胜者,under dog是失败者,Every dog has its day.意为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表示会叫的狗不好好狗,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意为按功行赏等。在教学中可以渗透有关此类的文化知识。
如教学牛津英语9A第二单元“colour”时,教师可以在教授颜色代表不同意思的同时,适当地渗透一些文化知识。除了课本上简述的颜色的分类及不同的情绪之外,我在课堂上还把颜色与姓氏结合起来,适当地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例如:White(姓氏:怀特)、Green(姓氏:格林)、Black(姓氏:布莱克)等。还可以把颜色与饮料联系起来,例如:black tea(红茶)、black coffee(不加牛奶的咖啡),等等。这样不但增长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而且使课堂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活泼。
二、 渗透英语文化意识,消除交流障碍
初中英语牛津版教材中有许多内容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注重对语言材料的教学和训练,而忽视文化意识的渗透,就会造成英语工具性和文化性的分离,难以培养學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牛津英语7A第一单元“Greetings ”的时候,发现英语国家和我国的问侯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我们经常会问:“您去哪儿?”如果在中午,就要问一声:“您吃饭了吗?”但是如果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位英语国家的人,我们如果问他 Where are you going? 他会很不高兴,认为你在干涉他的私人生活。他们见面会说:What a lovely day, isn’t it? 如果你问他 Have you had your lunch? 他会认为你要请他吃午饭。在这个时候,教师借此进一步地渗透文化知识:不要随便打听别人的隐私。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三、学以致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来自交流,且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通过打开和接触文化这个窗口,学生在学习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学到一些交流的技能、技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因为文化差异和冲突而造成误会和尴尬。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很难有机会与外国人接触,以此展示他们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小的活动模拟现实的场景,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亲自感受比较真实的文化氛围,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习牛津英语中7A第三单元“Let’s celebrate”时,刚好是圣诞节的前夕,我就特别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Christams的风俗习惯,还组织学生提前准备好过节的东西,例如:准备好一棵圣诞树;挂在树上的一些卡片和小礼物;圣诞节当日自己的活动,等等。利用一节课和学生一起过一个有浓浓西方特色的圣诞节,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和过节的时候,亲身体验Christams的风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就教材教教材。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适当地渗透和补充英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英语国家的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3]顾嘉祖 .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辜丹心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福建外语,19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