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汉语思维在写作中的影响
1.词汇方面。
(1)冠词的使用。汉语中没有冠词这一语法范畴,因此学生在写作中对冠词的使用没有清晰的概念,结果出现大量的错误。很多时候,学生会忽略冠词的存在。
(2)名词或代词的格。格是名词或代词所具有的一种表明其与其他单词之间关系的语法范畴。英语中有三种格:主格、宾格和所有格。英语中的表示主格或宾格的名词形式不会有所变化,因为句中的语序即会表明具体关系,但是表示主格或宾格的人称代词(除it之外)要根据句中的位置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表示所有格时,名词的词形会发生变化。而汉语没有格的范畴,也没有表示格的语素表明句中主要的格的关系,如主语、宾语等语法关系。
(3)词的选择。词汇方面的干扰主要涉及词汇的选择。词汇选择的主要困难来自于母语方面的语义迁移,而语义遷移主要体现在逐字翻译及假定的同义性上。所谓假定的同义性是指学生认为英语中的某个词项与对应词的释义的所指与内涵完全相同。
(4)词的搭配。词汇的选择还体现在搭配上。搭配往往是一门语言特有的,它涉及单词的形态、句法行为、功能限制或情景限制、外延与内涵。英语中的词汇很多,每一个词项都会有不同的内涵。与英语相比,汉语中的汉字要少得多,但有很强的能力与其他词项搭配来表达英语中同样的意义。
2.语篇思维方面。
语义连贯的语言整体,不论形式和长短,都是语篇。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思维的影响,即使他们精通语法,懂得遣词造句,连句成段,其作文仍带有中文腔,原因何在呢?
(1)英美民族采取的是客观思维方式,强调“物我分立”,力求语言客观、公正、严密。英美人注重理性的分析而执著于主客体的分离,注重客观事实和现象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他们的英语写作中常写事物及过程而非动作的执行者,表现在语言的使用上,英语多用被动句。
(2)英美民族人的作文认同的是开门见山,直切主题,而中国人讲究的是层峦叠嶂,曲径通幽。中国人螺旋式思维方式使得汉语的语篇中有很多事先铺垫,一般是篇首开放、篇尾收缩的。与此相反,英美民族的直线思维,使得英语的语篇为事后补充型,篇首封闭、篇尾开放,进行演绎、归纳式的论证。然而学生在英语写作时,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汉语思维就会发生作用,使得写作中呈现出汉语语篇的结构。
(3)英语作文要求的是3c:clearness(清楚)、conciseness(简洁):不有意为了追求辞藻的华丽而使用偏字、难字;coherent(连贯):要求有理有据,而不是主观臆造。西方的个体思维模式使他们不崇拜权威,重个性,重创见。而思维模式是形象直观的,用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特别崇尚引用格言警句、尊崇古典、广用修辞,在汉语文章里,是值得欣赏的,也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但汉语的这种文风一旦迁移到英语作文中,就无法符合英文习惯,不符合英美本族人的审美情趣。
二、应对汉语思维的策略
不同语言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汉语思维的干扰不可避免,但如果我们采取恰当的措施,则完全可以避免汉语对英语写作形成的影响。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如下策略:
1.广泛阅读,扩大词汇量。
书面表达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词汇量,词汇量影响到学生写作的质量。海量阅读是积累词汇和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2.进行框架写作训练。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范文,指导学生完成写作,罗列段落结构,列出习作框架,让学生有意识地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写作,从而不断训练,提高写作基本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基础水平,发现自己存在的语法等问题。
3.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
语篇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言语表义单位,是相互衔接的连贯语句,并且能够传递特定的信息。因此,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要在语篇层次上下工夫。为了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入语篇分析,让学生认识两种语言行文习惯和语篇结构及模式的不同,掌握英语语篇在表意、信息传递上的特点,从而有意识地避免汉语式语篇发展结构。
4.加强背诵输入。
要加强学生的背诵输入,让其背诵一些典型的课文、句子,增强学生对语篇的认识,让学生潜在的语言知识不断得到扩展,语感得到增强,而且熟练地运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另外,给学生创设条件,让他们多听英文广播、多看原版电影,不断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广泛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习俗,从而切实避免汉语对英语负面的影响。
5.正确处理书面表达中的错误和及时给予鼓励性语言的点评。
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错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学生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如沐春风的点评,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信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可以使受其鼓励的学生经常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英语写作,在这个量变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定能实现质的飞跃。
(1)正确处理学生书面表达中的错误。教师在评阅学生的书面表达时,既不要笼统地在书面表达结尾给个阅号,又不要对任何错误都不放过,即进行修改,订正错误也是学习的机会。教师应把这种机会留给学生,尽量避免越俎代庖地直接给出正确答案。但是对待学生错误反映比较集中的地方,要在课堂上讲评,而且要举例说明,讲清,讲透,最后再让学生练习和巩固。
(2)及时给予鼓励性语言的点评。教师可采用眉批或尾批的方式点评学生的作文。学生一般都很在意教师对其作业的点评,再好的学生也有其不足,再差的学生也有他的亮点。教师要尽力发现他作文中的亮点,哪怕只是一个词汇,或者一个句子,或是一个观点。为了鼓励他们,其巧妙程度在旁边打上一个甚至两个钩,在优美的语句下加上波浪线,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优点,并且老师也在肯定。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单词或一句话如“great”、“wonderful”、“excellent”或“You’re a clever boy/girl”,会成为学生前进的强大动力,这样会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并且有兴趣继续写。
1.词汇方面。
(1)冠词的使用。汉语中没有冠词这一语法范畴,因此学生在写作中对冠词的使用没有清晰的概念,结果出现大量的错误。很多时候,学生会忽略冠词的存在。
(2)名词或代词的格。格是名词或代词所具有的一种表明其与其他单词之间关系的语法范畴。英语中有三种格:主格、宾格和所有格。英语中的表示主格或宾格的名词形式不会有所变化,因为句中的语序即会表明具体关系,但是表示主格或宾格的人称代词(除it之外)要根据句中的位置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表示所有格时,名词的词形会发生变化。而汉语没有格的范畴,也没有表示格的语素表明句中主要的格的关系,如主语、宾语等语法关系。
(3)词的选择。词汇方面的干扰主要涉及词汇的选择。词汇选择的主要困难来自于母语方面的语义迁移,而语义遷移主要体现在逐字翻译及假定的同义性上。所谓假定的同义性是指学生认为英语中的某个词项与对应词的释义的所指与内涵完全相同。
(4)词的搭配。词汇的选择还体现在搭配上。搭配往往是一门语言特有的,它涉及单词的形态、句法行为、功能限制或情景限制、外延与内涵。英语中的词汇很多,每一个词项都会有不同的内涵。与英语相比,汉语中的汉字要少得多,但有很强的能力与其他词项搭配来表达英语中同样的意义。
2.语篇思维方面。
语义连贯的语言整体,不论形式和长短,都是语篇。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思维的影响,即使他们精通语法,懂得遣词造句,连句成段,其作文仍带有中文腔,原因何在呢?
(1)英美民族采取的是客观思维方式,强调“物我分立”,力求语言客观、公正、严密。英美人注重理性的分析而执著于主客体的分离,注重客观事实和现象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他们的英语写作中常写事物及过程而非动作的执行者,表现在语言的使用上,英语多用被动句。
(2)英美民族人的作文认同的是开门见山,直切主题,而中国人讲究的是层峦叠嶂,曲径通幽。中国人螺旋式思维方式使得汉语的语篇中有很多事先铺垫,一般是篇首开放、篇尾收缩的。与此相反,英美民族的直线思维,使得英语的语篇为事后补充型,篇首封闭、篇尾开放,进行演绎、归纳式的论证。然而学生在英语写作时,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汉语思维就会发生作用,使得写作中呈现出汉语语篇的结构。
(3)英语作文要求的是3c:clearness(清楚)、conciseness(简洁):不有意为了追求辞藻的华丽而使用偏字、难字;coherent(连贯):要求有理有据,而不是主观臆造。西方的个体思维模式使他们不崇拜权威,重个性,重创见。而思维模式是形象直观的,用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特别崇尚引用格言警句、尊崇古典、广用修辞,在汉语文章里,是值得欣赏的,也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但汉语的这种文风一旦迁移到英语作文中,就无法符合英文习惯,不符合英美本族人的审美情趣。
二、应对汉语思维的策略
不同语言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汉语思维的干扰不可避免,但如果我们采取恰当的措施,则完全可以避免汉语对英语写作形成的影响。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如下策略:
1.广泛阅读,扩大词汇量。
书面表达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词汇量,词汇量影响到学生写作的质量。海量阅读是积累词汇和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2.进行框架写作训练。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范文,指导学生完成写作,罗列段落结构,列出习作框架,让学生有意识地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写作,从而不断训练,提高写作基本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基础水平,发现自己存在的语法等问题。
3.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
语篇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言语表义单位,是相互衔接的连贯语句,并且能够传递特定的信息。因此,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要在语篇层次上下工夫。为了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入语篇分析,让学生认识两种语言行文习惯和语篇结构及模式的不同,掌握英语语篇在表意、信息传递上的特点,从而有意识地避免汉语式语篇发展结构。
4.加强背诵输入。
要加强学生的背诵输入,让其背诵一些典型的课文、句子,增强学生对语篇的认识,让学生潜在的语言知识不断得到扩展,语感得到增强,而且熟练地运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另外,给学生创设条件,让他们多听英文广播、多看原版电影,不断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广泛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习俗,从而切实避免汉语对英语负面的影响。
5.正确处理书面表达中的错误和及时给予鼓励性语言的点评。
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错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学生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如沐春风的点评,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信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可以使受其鼓励的学生经常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英语写作,在这个量变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定能实现质的飞跃。
(1)正确处理学生书面表达中的错误。教师在评阅学生的书面表达时,既不要笼统地在书面表达结尾给个阅号,又不要对任何错误都不放过,即进行修改,订正错误也是学习的机会。教师应把这种机会留给学生,尽量避免越俎代庖地直接给出正确答案。但是对待学生错误反映比较集中的地方,要在课堂上讲评,而且要举例说明,讲清,讲透,最后再让学生练习和巩固。
(2)及时给予鼓励性语言的点评。教师可采用眉批或尾批的方式点评学生的作文。学生一般都很在意教师对其作业的点评,再好的学生也有其不足,再差的学生也有他的亮点。教师要尽力发现他作文中的亮点,哪怕只是一个词汇,或者一个句子,或是一个观点。为了鼓励他们,其巧妙程度在旁边打上一个甚至两个钩,在优美的语句下加上波浪线,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优点,并且老师也在肯定。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单词或一句话如“great”、“wonderful”、“excellent”或“You’re a clever boy/girl”,会成为学生前进的强大动力,这样会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并且有兴趣继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