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素质的根本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上,培养语感,是切实提高中学生语言素质的关键。叶圣陶在谈到语感问题时指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简言之,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语感具有直觉思维的非逻辑性、快捷性、直接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所以它在日常的语言交往中扮演着主角。人们往往能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语感素质高的人,还能听得真、说得好、看得清、写得美。其语感训练的重要性很早就被提出来了。著名语言文学家吕叔湘先生早就强调:“语文教学上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新课程、新大纲中也被提高到相当的高度。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却对语感的基础作用和中心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错以为学生的语言能力由理性的语言知识转化而来。其实,学生早在入学之前就已其本习惯母语,即已形成母语的语感,几乎什么话都能说了,只是语感的素质有待提高。可实际的语文教学却完全另起炉灶,片面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早已拥有的语感能力。
一
我认为,在教学中确立以语感为中心有以下好处。
(一)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心理学认为:语感是一种情感。情感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种。时下常听到老师抱怨:现在有的学生越来越笨了,许多知识讲了好几遍也不能掌握,许多显而易见的道理就是不理解,许多感染力极强的情感就是感悟不到。症结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只做识记、保持、再现等枯燥乏味的劳动,而没有借助于人的积极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缺少了情感,课堂教学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少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课堂的生命力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
语文教学要想真正把听说读写能力落到实处,情感因素绝对不容忽视。教师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诱发学生的主观感受,学生的感情便会随着作品的情节内容起伏跳荡,从而更深一层明确情理,学习便会有趣味,并且积极健康的情感不断强化,不断升华。而以语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正是把情感因素提到核心的地位并形成积极的情感而付诸努力。
(二)能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这样的情况,同样一句话说出来,有的人听成了这个意思,有的人听成了另一个意思:有的人明明想表达某一意思,可话一出口却变了味。例如某天一主人宴请客人,结果只来了三位客人,主人有点不高兴,说:“该来的没来。”一客人想:言下之意我是不该来的,于是悻悻地走了,主人见了,忙说:“不该走的走了。”另一客人听了也不高兴了,走了。主人对第三位客人说:“我说的又不是他们。”结果第三位客人听了,愤然离去:你不是说他们,那说的该是我吧。这就是说话不注意场合所造成的笑话。
现实生活中不乏其例,例子中的主人的话是无辜的,可他说话的毛病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说话不注意场合其实正是一个人语感能力不强的表现。语感与一个人的经历、修养、性格情趣、心情心态、掌握知识的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人的语感能力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对于学生而言尤为明显。如看了《故乡》中杨二嫂的一段话:“哎呀哎呀,真是愈是一毫不肯放松……”学生读后对杨二嫂的印象有如下差异:有人认为杨二嫂言语锐利,一句话点到富人的要害;有人认为杨二嫂俗气,厚着脸皮占人家便宜;也有人认为此人泼辣爽朗,说话风趣。会不对意的学生平时的社会交往能力可见一斑。而确立以语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旨在抓住与语感密切相关的因素,加强训练,缩短学生的语感差距,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从而在社会交往中广受欢迎。
(三)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
要写好一篇好文章,写作者必须具备三方面的能力:较高的认识水平,较丰富的生活积累,较强的表达能力。可是就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来看,言语表达能力远远不够。试想一个学生认识水平再高,生活积累再丰富,若无法正确地表达,提高写作水平无疑是一句空话。以语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为首要任务,让《大纲》关于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要求能在写作教学中真正落到实处。
二
语感教学的重要性,已日渐为人们所注意,那么如何实现语感培养目标,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注意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表情朗读,反复吟诵。
反复吟诵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也是训练语感必不可少的一环。朱自清先生认为语言文字的意义“一部分的生命在声调里”,“三分文章七分读”,“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真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因此,教师首先应进行富有魅力的范读。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发学生的情思。要让学生真正感知文字语句,还得依赖学生自己的吟诵,如“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如此诗句,无须多讲,只要熟读成诵,雄浑壮丽、深邃开阔的草原就自然浮现眼前,学生陶醉其中,仿佛神游于宽阔美丽的大草原。再如朱自清先生的《绿》,仅靠教师分条析缕地讲解文句,学生是绝不能感受到渗透于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情操气质的。文中写梅雨瀑溅出的水花,用了“送入”“倏地”“钻了进去”等词语,气韵生动,意趣盎然,学生通过自己反复诵读才能真正沟通视觉和触觉。而文章最后:“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拍”、“抚摩”、“掬”、“吻”这一连串的举动是那么亲昵,想象是那么奇特,也只有诵读之后才能与作者一同沉醉其中,才能体味到那种忘乎所以的炽热情绪。
优美的文字作品需要反复吟诵体会意蕴情趣,说明文、议论文也同样需要通过诵读感受语言特点,表达重点乃至文章思路,掌握规律,形成语感。
(二)驱遣想象,感受意境。
叶圣陶先生认为:“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享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文字仅是一座桥梁,要达到和作者心情相契合,就必须透过文字,感悟文字背后的旨趣,这就要求我们驱遣想象。”想象越活跃,形象越鲜明,意境越丰富。因此,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咀嚼文字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进入情境。如在教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勾勒湖水、黄莺、燕子、春花、小草、杨柳、沙堤等景物轮廓,再点染色彩:碧绿湖水、黄色的莺儿、黑色的燕子、五颜六色的春花、绿绿的小柳……学生脑子里已全面一个子由黑白变为彩色,而且更加鲜艳美丽,老师稍加点拨,完整的有动感的画面就在学生想象中形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钱塘湖春景就展现在眼前了。这样,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了优美的意境,就会充分感受语言所传达的优美意境。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等九种事物,在九种文物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被带有鲜明性的词语,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一个天涯游子在如此苍凉的环境中,心情如何,读者唯有通过想象去感悟,只有在朗读中感悟了这种形象,这种色调,才能真正理解这首小令。
因此,学生在对文字本身感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不仅能充分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而且能领悟文章的意蕴。
(三)揣摩比较,加深理解。
如果说反复吟诵、驱遣想象是由表及里地研析语言的话,那么揣摩比较则是重视语言的动态性,使之更富有理性色彩。叶圣陶先生曾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不少教师很少让学生自己揣摩,往往照本宣科,给学生硬灌死的知识。如鲁迅《孔乙己》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对这句话中“大约”和“的确”如何理解?如果教师一味地将参考书上个别不尽合理的答案强加给学生,势必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以揣摩的机会,切忌硬装斧头柄。
比较辨析能开拓学生思路,举一反三,加深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辨析、鉴赏和表达能力。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鲁迅《雪》中“朔方的雪”,同样写北国的雪景,但表达的感情却截然不同,前者给人气势磅礴、雄奇壮丽之感,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后者则是借朔方雪奋飞的情景抒发作者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比较辨析,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多角度地认识、思考、把握。
总之,语感教学可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也是语文教学的优势,所以必须把语感教学落到实处。
语感具有直觉思维的非逻辑性、快捷性、直接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所以它在日常的语言交往中扮演着主角。人们往往能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语感素质高的人,还能听得真、说得好、看得清、写得美。其语感训练的重要性很早就被提出来了。著名语言文学家吕叔湘先生早就强调:“语文教学上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新课程、新大纲中也被提高到相当的高度。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却对语感的基础作用和中心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错以为学生的语言能力由理性的语言知识转化而来。其实,学生早在入学之前就已其本习惯母语,即已形成母语的语感,几乎什么话都能说了,只是语感的素质有待提高。可实际的语文教学却完全另起炉灶,片面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早已拥有的语感能力。
一
我认为,在教学中确立以语感为中心有以下好处。
(一)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心理学认为:语感是一种情感。情感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种。时下常听到老师抱怨:现在有的学生越来越笨了,许多知识讲了好几遍也不能掌握,许多显而易见的道理就是不理解,许多感染力极强的情感就是感悟不到。症结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只做识记、保持、再现等枯燥乏味的劳动,而没有借助于人的积极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缺少了情感,课堂教学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少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课堂的生命力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
语文教学要想真正把听说读写能力落到实处,情感因素绝对不容忽视。教师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诱发学生的主观感受,学生的感情便会随着作品的情节内容起伏跳荡,从而更深一层明确情理,学习便会有趣味,并且积极健康的情感不断强化,不断升华。而以语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正是把情感因素提到核心的地位并形成积极的情感而付诸努力。
(二)能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这样的情况,同样一句话说出来,有的人听成了这个意思,有的人听成了另一个意思:有的人明明想表达某一意思,可话一出口却变了味。例如某天一主人宴请客人,结果只来了三位客人,主人有点不高兴,说:“该来的没来。”一客人想:言下之意我是不该来的,于是悻悻地走了,主人见了,忙说:“不该走的走了。”另一客人听了也不高兴了,走了。主人对第三位客人说:“我说的又不是他们。”结果第三位客人听了,愤然离去:你不是说他们,那说的该是我吧。这就是说话不注意场合所造成的笑话。
现实生活中不乏其例,例子中的主人的话是无辜的,可他说话的毛病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说话不注意场合其实正是一个人语感能力不强的表现。语感与一个人的经历、修养、性格情趣、心情心态、掌握知识的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人的语感能力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对于学生而言尤为明显。如看了《故乡》中杨二嫂的一段话:“哎呀哎呀,真是愈是一毫不肯放松……”学生读后对杨二嫂的印象有如下差异:有人认为杨二嫂言语锐利,一句话点到富人的要害;有人认为杨二嫂俗气,厚着脸皮占人家便宜;也有人认为此人泼辣爽朗,说话风趣。会不对意的学生平时的社会交往能力可见一斑。而确立以语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旨在抓住与语感密切相关的因素,加强训练,缩短学生的语感差距,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从而在社会交往中广受欢迎。
(三)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
要写好一篇好文章,写作者必须具备三方面的能力:较高的认识水平,较丰富的生活积累,较强的表达能力。可是就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来看,言语表达能力远远不够。试想一个学生认识水平再高,生活积累再丰富,若无法正确地表达,提高写作水平无疑是一句空话。以语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为首要任务,让《大纲》关于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要求能在写作教学中真正落到实处。
二
语感教学的重要性,已日渐为人们所注意,那么如何实现语感培养目标,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注意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表情朗读,反复吟诵。
反复吟诵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也是训练语感必不可少的一环。朱自清先生认为语言文字的意义“一部分的生命在声调里”,“三分文章七分读”,“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真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因此,教师首先应进行富有魅力的范读。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发学生的情思。要让学生真正感知文字语句,还得依赖学生自己的吟诵,如“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如此诗句,无须多讲,只要熟读成诵,雄浑壮丽、深邃开阔的草原就自然浮现眼前,学生陶醉其中,仿佛神游于宽阔美丽的大草原。再如朱自清先生的《绿》,仅靠教师分条析缕地讲解文句,学生是绝不能感受到渗透于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情操气质的。文中写梅雨瀑溅出的水花,用了“送入”“倏地”“钻了进去”等词语,气韵生动,意趣盎然,学生通过自己反复诵读才能真正沟通视觉和触觉。而文章最后:“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拍”、“抚摩”、“掬”、“吻”这一连串的举动是那么亲昵,想象是那么奇特,也只有诵读之后才能与作者一同沉醉其中,才能体味到那种忘乎所以的炽热情绪。
优美的文字作品需要反复吟诵体会意蕴情趣,说明文、议论文也同样需要通过诵读感受语言特点,表达重点乃至文章思路,掌握规律,形成语感。
(二)驱遣想象,感受意境。
叶圣陶先生认为:“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享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文字仅是一座桥梁,要达到和作者心情相契合,就必须透过文字,感悟文字背后的旨趣,这就要求我们驱遣想象。”想象越活跃,形象越鲜明,意境越丰富。因此,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咀嚼文字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进入情境。如在教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勾勒湖水、黄莺、燕子、春花、小草、杨柳、沙堤等景物轮廓,再点染色彩:碧绿湖水、黄色的莺儿、黑色的燕子、五颜六色的春花、绿绿的小柳……学生脑子里已全面一个子由黑白变为彩色,而且更加鲜艳美丽,老师稍加点拨,完整的有动感的画面就在学生想象中形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钱塘湖春景就展现在眼前了。这样,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了优美的意境,就会充分感受语言所传达的优美意境。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等九种事物,在九种文物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被带有鲜明性的词语,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一个天涯游子在如此苍凉的环境中,心情如何,读者唯有通过想象去感悟,只有在朗读中感悟了这种形象,这种色调,才能真正理解这首小令。
因此,学生在对文字本身感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不仅能充分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而且能领悟文章的意蕴。
(三)揣摩比较,加深理解。
如果说反复吟诵、驱遣想象是由表及里地研析语言的话,那么揣摩比较则是重视语言的动态性,使之更富有理性色彩。叶圣陶先生曾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不少教师很少让学生自己揣摩,往往照本宣科,给学生硬灌死的知识。如鲁迅《孔乙己》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对这句话中“大约”和“的确”如何理解?如果教师一味地将参考书上个别不尽合理的答案强加给学生,势必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以揣摩的机会,切忌硬装斧头柄。
比较辨析能开拓学生思路,举一反三,加深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辨析、鉴赏和表达能力。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鲁迅《雪》中“朔方的雪”,同样写北国的雪景,但表达的感情却截然不同,前者给人气势磅礴、雄奇壮丽之感,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后者则是借朔方雪奋飞的情景抒发作者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比较辨析,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多角度地认识、思考、把握。
总之,语感教学可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也是语文教学的优势,所以必须把语感教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