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清代崔述的《洙泗考信录》中多谈及《论语》中的疑篇,仅从《论语》出发,对“疑本一事”和后五篇之论,结合前代学者的观点加以浅析,发掘崔氏之论对《论语》理解与考据的意义。
【关键词】:崔述;洙泗考信录;论语;伪书
清代崔氏著有《洙泗考信录》一书,在《左传》《史记》《论语》《孔子家语》等大量的记录中,详细发掘孔子其人,虽其本来目的是“卫正道”,且有时猜疑太过,导致结果与其所欲正之道偏差略大。崔述《洙泗考信录》一书的考证价值,在学界颇有争议。因读《论语》时,颇有不可解之处,遂欲就崔氏书中言《论语》之较为可探者,结合古今学者言论,辨其真伪。
一、疑“本一事”例
《论语》二十篇因语录体的编撰特点,所以并未形成一个完备特定的章节结构体系,故而今本《论语》中有少数重复部分。如《论语·学而篇第一》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和《论语·里仁篇第四》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两章,明显就是同一句话记载了两次。此类重复亦见于《论语·八佾篇第三》3.15和《论语·乡党篇第十》10.21、《论语·雍也篇第六》6.27和《论语·颜渊篇第十二》12.15等例。还有一些大同小异如《论语·季氏篇第十六》16.13“不学礼,无以立”和《论语·尧曰篇第二十》20.3“不知礼,无以立也”者则为针对不同情况,或不同人,或不同时,语言也有微小的差异,但主旨不变,语义相当。此类现象于《论语》一书中很明显,但此书的价值在于孔子的思想精神,所以于其主旨并不妨碍。
崔述的《洙泗考信录》就因此而怀疑有些分述类似者,本为一事。例如“两答颜渊好学”的《论语·雍也篇第六》6.3和《论语·先进篇第十一》11.7。
崔述曰:“此二章其文极相类,疑亦本一事而所记有详略异同,正如《史记》误以‘举直错枉’为答康子语耳,不必曲为之解也。《传》曰:‘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论语》诸篇非一人之所记,故其中往往有重出异同之语;必尽以为二事,则泥古之过也。”[2]
《论语》的这两章古今学者均无异议,只有崔述认为这两章内容及其相似,所以怀疑这是一件事记了两次。皇侃《论语义疏》说道:“此(指季康子问)与哀公问同而答异者,旧有二通。一云:缘哀公有迁怒贰过之事,故孔子因答以箴之也。康子无此事,故不烦言。又一云:哀公是君之尊,故须具答,而康子是臣为卑,故略以相酬也。”[3]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都认同这种说法。今者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说道:“季康子问——鲁哀公曾经也有此问(6.3),孔子的回答较为详细。有人说,从此可见孔子与鲁君的问答和与季氏的问答有繁简之不同。”[4]虽然杨先生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明显他也是倾向于这种说法的。
可见古今学者对于此两章的态度,都更倾向于因问者不同所以回答详略有别的说法。从《论语》一书传递的主要宗旨,以及孔子的思想学说来看,这种解释明显更令人信服。虽崔述能疑人所不疑实为创举,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论语》一书虽有前后完全重复的章节,也有主旨类似而言语微别的例子,但如崔氏所疑之“一事两记”的情况其实并无确凿证据。且前人因此反问道:“假使哀公问与康子问真为一事两记,那么何者为真?崔述何以独独认为哀公问是可信的,而康子问是不可信的?同是《论语》记载的两件事,而崔述取其一二录之。疑其一二舍之,此又何据?”[5]用反推法来表明崔述此观点之不可信,实在精彩。
二、后五篇之真伪
崔述在《洙泗考信录》中提出《论语》编纂者或为后代儒者,此言已有详驳,而令笔者感兴趣的却是他在谈及《论语》后五篇时所说“唯其后之五篇多可疑者”。同时他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对于某些章节尤其怀疑,而笔者在读这些章节时也深有疑惑之感,故取其中疑点颇深者进行探讨。
首先,在《季氏篇第十六》中,崔述疑“《季氏》篇文多排偶,全与他篇不伦,而《颛臾》一章至与经传抵牾。”文多排偶,确实与前十五章体例略有不同,但是前文也有排偶的例子,比如《八佾篇第三》3.26、《为政篇第二》2.10等,刘建国先生的《先秦伪书辩正》就详细考证过此事。所以因排偶问题而对整章提出怀疑的说法,实在难以服人。而《颛臾》篇提及與经传抵牾,这句话说得较为含糊,所以后代多不能解其义。有猜测可能崔述将“颛臾”看成“颛顼”,但这种可能性很小,想来崔述不会粗心至此。
前代学者多对此持怀疑态度,而蒋伯潜先生认为崔述此言有理,原因是“冉有、季路并无同时仕于季氏之事”。所以我们猜测,崔述大概就是因为这一点,而觉得《颛臾》篇有作伪之疑。根据《左传》和《史记》来看,冉有和子路仕季氏并不同时,所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也提出“此云尔者,疑子路尝从孔子自卫反鲁,再仕季氏,不久而复之卫也。”[6]所以此篇,虽语言内容符合各自身份,但实在有难解之疑惑,所幸此篇为事主之道,义正辞严,符合《论语》一书所要传达的主要精神,且年代久远而史书不能详尽,或如朱子所说是在自卫反鲁的间隙中发生的,也未可知。《颛臾》此篇,其文也正,理也通,也很恰当的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伪文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崔述又谈到:“《微子》篇杂记古今轶事,有与圣门绝无涉者,而《楚狂》三章语意乃类庄周,皆不似孔氏遗书。且‘孔子’者,对君大夫之称,子言与门人言但称‘子’,此《论语》体例也;而《季氏》篇章首皆‘孔子’,《微子》篇亦往往称‘孔子’,尤其显然而可见者。”
此段崔述共提出三个疑点,一一分析来看:在《微子》篇中,并未提及孔子及其弟子的只有四章:即最后三章《太师挚适齐》《周公谓鲁公》《周有八士》和《柳下惠为士师》。其中《柳下惠为士师》这一章所讲,可以参照《卫灵公篇第十五》15.14以及《微子篇》第八章孔子对柳下惠的评价,可知相比崔述,前人的推论“此必有孔子断之之言而亡之矣”[7]更为合理。不过这也只是笔者的一种倾向,因为两者都并无实据。剩下三篇同理,根据《论语》一书前后文,孔子向往周代礼乐,所以加上这些也无可厚非,至于其是否真为伪书,实在难以证明,但崔氏因未涉及孔子及其弟子,就说这是伪书,实在不足以服人。再至后面说《楚狂》三章类庄周,所以疑其作伪,更是凭空猜测并无实据。接着说到称谓问题,“孔子”与“子”之辨,有学者认为是传抄中出现称谓的差别,因为据现在的材料来看,有些竹简版本中是将有疑惑的“孔子”称为“子”的。[8]后代学者一般认为《论语》一书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陆续编纂而成,所以时间跨度较大,对于称谓也有所变化,那么此点也不能作为实证凭据证书之伪。所以,以上举出三条疑惑均不能得以实证,崔述之言,不可妄信。 再者,崔述提到“而《武城》《佛肸》二章于孔子前称夫子,乃战国之言,非春秋时语。盖杂辑成之者,非一人之笔也。”这确实言之有理,因前十五篇称“夫子”皆为背后提及的第三人称,而此二章当面称夫子实为第二人称。但杨伯峻先生认为“据此断定《论语》的少数篇章的‘驳杂’,固然未免武断。”[9]因近代学者多认为此类差别是由于《论语》作为语录体成书的过程以及编纂者的修订,导致时间差异,从而导致体例、用语的差别,所以这又成了一桩悬案,因两方皆不能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辩己之为正。但我们从此中得到的,大概更多地来源于崔述的怀疑精神以及功底深厚。历代学者对此问题争论不休,唯有蒋伯潜先生先生认为,此章分明有疑,以致后世附膻逐腥之人借吃饭问题,将一己之私欲,拿此章作挡箭牌,竞相命为磨而不磷之坚、涅而不缁之白。此为疑惑而至遗害矣。以此看来,虽无法证其为伪书,但一旦有所妨害就当加以注意。综合看来,崔述此疑值得重視。
最后,崔述谈到《尧曰》篇时因分章问题和语篇涉及尧舜,而产生伪书之疑。但就《论语》体制来看,分章问题自古存之,且语录体本为记录片语之文,自宋苏轼时即或怀疑《尧曰》篇为断章。“文尤不类”或为内容不似前书专记诸子语,而有歌颂古之贤王意。从内容来看,《尧曰》篇是符合孔子的思想主张的,难道崔述因篇首无“子曰”二字而疑其为后人续入?至于“孔子继之”许为编撰巧合,就算是儒子为表对孔子的尊敬而特意为之也无可厚非,史学家司马迁尚能在《史记》里将孔子列入“世家”类来表明其尊,《论语》的编纂者尚为儒门弟子,更何疑之?对此,前代学者多认为《尧曰》篇或为断章,恰合语录体之特点,较之看来,崔述此疑颇有草木皆兵之意而不可妄信。
三、结论和意义
上文从今本《论语》出发,结合清代崔述的《洙泗考信录》,针对崔氏书中所提及几条《论语》作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评析。崔述《洙泗考信录》一书,诞生于考证学大盛的清代,因其质疑经典而一直不被重视,后于1902年被日本发掘,而后又大盛于民国时期,得到胡适等学者的重视和推崇。虽其本意在于维护正统儒学,但却反因质疑儒家经典而盛行,这大概在崔述的意料之外。正如胡适所说:“他著书的最初动机并不是要考证古史,不过是要推翻传说,回到古经,以存理想中的‘圣人之真’,所以他依然落在过于尊经,过于尊圣人的窠臼里。”但是崔述更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可算是二千年来洗刷最干净、最富于评判精神的一部孔子传”。正如从崔述的言论看《论语》伪书辨,对于研究孔子和《论语》始终有着莫大的意义。
注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以下《论语》原文均采用此版本,不再注明参考文献:
[2]崔述《洙泗考信录》影印版,北京:北平文化学社,1932年再版
以下崔述引文均采用此版本,不再注明
[3]皇侃《论语义疏》,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69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57页
[5]樊东《〈洙泗考信录〉卷三四平议》,曲阜师范大学,2012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8页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70页
[8]杨朝明《〈论语〉成书及其文本特征》,《理论学刊》2009年第2期
[9]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页
参考文献:
[1]崔述. 洙泗考信录影印版[M]. 北平文化学社, 1932.
[2]杨伯峻. 论语译注[M]. 中华书局, 2012.
[3]杨伯峻. 论语译注[M]. 中华书局, 1980.
[4]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中华书局, 2011.
[5]皇侃. 论语义疏[M]. 中华书局, 2013.
[6]蒋伯潜,蒋祖怡. 经与经学[M].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7.
[7]钱穆. 孔子传[M]. 三联书店, 2014.
[8]王秀江.“孔子家语”考述[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9] 樊东.“洙泗考信录”卷三四平议[D]. 曲阜师范大学, 2012.
[10]杨朝明.“论语”成书及其文本特征[J]. 理论学刊, 2009, 2.
[11]李培栋.“洙泗考信录”的贡献和价值[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4.
【关键词】:崔述;洙泗考信录;论语;伪书
清代崔氏著有《洙泗考信录》一书,在《左传》《史记》《论语》《孔子家语》等大量的记录中,详细发掘孔子其人,虽其本来目的是“卫正道”,且有时猜疑太过,导致结果与其所欲正之道偏差略大。崔述《洙泗考信录》一书的考证价值,在学界颇有争议。因读《论语》时,颇有不可解之处,遂欲就崔氏书中言《论语》之较为可探者,结合古今学者言论,辨其真伪。
一、疑“本一事”例
《论语》二十篇因语录体的编撰特点,所以并未形成一个完备特定的章节结构体系,故而今本《论语》中有少数重复部分。如《论语·学而篇第一》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和《论语·里仁篇第四》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两章,明显就是同一句话记载了两次。此类重复亦见于《论语·八佾篇第三》3.15和《论语·乡党篇第十》10.21、《论语·雍也篇第六》6.27和《论语·颜渊篇第十二》12.15等例。还有一些大同小异如《论语·季氏篇第十六》16.13“不学礼,无以立”和《论语·尧曰篇第二十》20.3“不知礼,无以立也”者则为针对不同情况,或不同人,或不同时,语言也有微小的差异,但主旨不变,语义相当。此类现象于《论语》一书中很明显,但此书的价值在于孔子的思想精神,所以于其主旨并不妨碍。
崔述的《洙泗考信录》就因此而怀疑有些分述类似者,本为一事。例如“两答颜渊好学”的《论语·雍也篇第六》6.3和《论语·先进篇第十一》11.7。
崔述曰:“此二章其文极相类,疑亦本一事而所记有详略异同,正如《史记》误以‘举直错枉’为答康子语耳,不必曲为之解也。《传》曰:‘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论语》诸篇非一人之所记,故其中往往有重出异同之语;必尽以为二事,则泥古之过也。”[2]
《论语》的这两章古今学者均无异议,只有崔述认为这两章内容及其相似,所以怀疑这是一件事记了两次。皇侃《论语义疏》说道:“此(指季康子问)与哀公问同而答异者,旧有二通。一云:缘哀公有迁怒贰过之事,故孔子因答以箴之也。康子无此事,故不烦言。又一云:哀公是君之尊,故须具答,而康子是臣为卑,故略以相酬也。”[3]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都认同这种说法。今者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说道:“季康子问——鲁哀公曾经也有此问(6.3),孔子的回答较为详细。有人说,从此可见孔子与鲁君的问答和与季氏的问答有繁简之不同。”[4]虽然杨先生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明显他也是倾向于这种说法的。
可见古今学者对于此两章的态度,都更倾向于因问者不同所以回答详略有别的说法。从《论语》一书传递的主要宗旨,以及孔子的思想学说来看,这种解释明显更令人信服。虽崔述能疑人所不疑实为创举,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论语》一书虽有前后完全重复的章节,也有主旨类似而言语微别的例子,但如崔氏所疑之“一事两记”的情况其实并无确凿证据。且前人因此反问道:“假使哀公问与康子问真为一事两记,那么何者为真?崔述何以独独认为哀公问是可信的,而康子问是不可信的?同是《论语》记载的两件事,而崔述取其一二录之。疑其一二舍之,此又何据?”[5]用反推法来表明崔述此观点之不可信,实在精彩。
二、后五篇之真伪
崔述在《洙泗考信录》中提出《论语》编纂者或为后代儒者,此言已有详驳,而令笔者感兴趣的却是他在谈及《论语》后五篇时所说“唯其后之五篇多可疑者”。同时他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对于某些章节尤其怀疑,而笔者在读这些章节时也深有疑惑之感,故取其中疑点颇深者进行探讨。
首先,在《季氏篇第十六》中,崔述疑“《季氏》篇文多排偶,全与他篇不伦,而《颛臾》一章至与经传抵牾。”文多排偶,确实与前十五章体例略有不同,但是前文也有排偶的例子,比如《八佾篇第三》3.26、《为政篇第二》2.10等,刘建国先生的《先秦伪书辩正》就详细考证过此事。所以因排偶问题而对整章提出怀疑的说法,实在难以服人。而《颛臾》篇提及與经传抵牾,这句话说得较为含糊,所以后代多不能解其义。有猜测可能崔述将“颛臾”看成“颛顼”,但这种可能性很小,想来崔述不会粗心至此。
前代学者多对此持怀疑态度,而蒋伯潜先生认为崔述此言有理,原因是“冉有、季路并无同时仕于季氏之事”。所以我们猜测,崔述大概就是因为这一点,而觉得《颛臾》篇有作伪之疑。根据《左传》和《史记》来看,冉有和子路仕季氏并不同时,所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也提出“此云尔者,疑子路尝从孔子自卫反鲁,再仕季氏,不久而复之卫也。”[6]所以此篇,虽语言内容符合各自身份,但实在有难解之疑惑,所幸此篇为事主之道,义正辞严,符合《论语》一书所要传达的主要精神,且年代久远而史书不能详尽,或如朱子所说是在自卫反鲁的间隙中发生的,也未可知。《颛臾》此篇,其文也正,理也通,也很恰当的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伪文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崔述又谈到:“《微子》篇杂记古今轶事,有与圣门绝无涉者,而《楚狂》三章语意乃类庄周,皆不似孔氏遗书。且‘孔子’者,对君大夫之称,子言与门人言但称‘子’,此《论语》体例也;而《季氏》篇章首皆‘孔子’,《微子》篇亦往往称‘孔子’,尤其显然而可见者。”
此段崔述共提出三个疑点,一一分析来看:在《微子》篇中,并未提及孔子及其弟子的只有四章:即最后三章《太师挚适齐》《周公谓鲁公》《周有八士》和《柳下惠为士师》。其中《柳下惠为士师》这一章所讲,可以参照《卫灵公篇第十五》15.14以及《微子篇》第八章孔子对柳下惠的评价,可知相比崔述,前人的推论“此必有孔子断之之言而亡之矣”[7]更为合理。不过这也只是笔者的一种倾向,因为两者都并无实据。剩下三篇同理,根据《论语》一书前后文,孔子向往周代礼乐,所以加上这些也无可厚非,至于其是否真为伪书,实在难以证明,但崔氏因未涉及孔子及其弟子,就说这是伪书,实在不足以服人。再至后面说《楚狂》三章类庄周,所以疑其作伪,更是凭空猜测并无实据。接着说到称谓问题,“孔子”与“子”之辨,有学者认为是传抄中出现称谓的差别,因为据现在的材料来看,有些竹简版本中是将有疑惑的“孔子”称为“子”的。[8]后代学者一般认为《论语》一书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陆续编纂而成,所以时间跨度较大,对于称谓也有所变化,那么此点也不能作为实证凭据证书之伪。所以,以上举出三条疑惑均不能得以实证,崔述之言,不可妄信。 再者,崔述提到“而《武城》《佛肸》二章于孔子前称夫子,乃战国之言,非春秋时语。盖杂辑成之者,非一人之笔也。”这确实言之有理,因前十五篇称“夫子”皆为背后提及的第三人称,而此二章当面称夫子实为第二人称。但杨伯峻先生认为“据此断定《论语》的少数篇章的‘驳杂’,固然未免武断。”[9]因近代学者多认为此类差别是由于《论语》作为语录体成书的过程以及编纂者的修订,导致时间差异,从而导致体例、用语的差别,所以这又成了一桩悬案,因两方皆不能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辩己之为正。但我们从此中得到的,大概更多地来源于崔述的怀疑精神以及功底深厚。历代学者对此问题争论不休,唯有蒋伯潜先生先生认为,此章分明有疑,以致后世附膻逐腥之人借吃饭问题,将一己之私欲,拿此章作挡箭牌,竞相命为磨而不磷之坚、涅而不缁之白。此为疑惑而至遗害矣。以此看来,虽无法证其为伪书,但一旦有所妨害就当加以注意。综合看来,崔述此疑值得重視。
最后,崔述谈到《尧曰》篇时因分章问题和语篇涉及尧舜,而产生伪书之疑。但就《论语》体制来看,分章问题自古存之,且语录体本为记录片语之文,自宋苏轼时即或怀疑《尧曰》篇为断章。“文尤不类”或为内容不似前书专记诸子语,而有歌颂古之贤王意。从内容来看,《尧曰》篇是符合孔子的思想主张的,难道崔述因篇首无“子曰”二字而疑其为后人续入?至于“孔子继之”许为编撰巧合,就算是儒子为表对孔子的尊敬而特意为之也无可厚非,史学家司马迁尚能在《史记》里将孔子列入“世家”类来表明其尊,《论语》的编纂者尚为儒门弟子,更何疑之?对此,前代学者多认为《尧曰》篇或为断章,恰合语录体之特点,较之看来,崔述此疑颇有草木皆兵之意而不可妄信。
三、结论和意义
上文从今本《论语》出发,结合清代崔述的《洙泗考信录》,针对崔氏书中所提及几条《论语》作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评析。崔述《洙泗考信录》一书,诞生于考证学大盛的清代,因其质疑经典而一直不被重视,后于1902年被日本发掘,而后又大盛于民国时期,得到胡适等学者的重视和推崇。虽其本意在于维护正统儒学,但却反因质疑儒家经典而盛行,这大概在崔述的意料之外。正如胡适所说:“他著书的最初动机并不是要考证古史,不过是要推翻传说,回到古经,以存理想中的‘圣人之真’,所以他依然落在过于尊经,过于尊圣人的窠臼里。”但是崔述更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可算是二千年来洗刷最干净、最富于评判精神的一部孔子传”。正如从崔述的言论看《论语》伪书辨,对于研究孔子和《论语》始终有着莫大的意义。
注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
以下《论语》原文均采用此版本,不再注明参考文献:
[2]崔述《洙泗考信录》影印版,北京:北平文化学社,1932年再版
以下崔述引文均采用此版本,不再注明
[3]皇侃《论语义疏》,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69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57页
[5]樊东《〈洙泗考信录〉卷三四平议》,曲阜师范大学,2012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58页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70页
[8]杨朝明《〈论语〉成书及其文本特征》,《理论学刊》2009年第2期
[9]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页
参考文献:
[1]崔述. 洙泗考信录影印版[M]. 北平文化学社, 1932.
[2]杨伯峻. 论语译注[M]. 中华书局, 2012.
[3]杨伯峻. 论语译注[M]. 中华书局, 1980.
[4]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中华书局, 2011.
[5]皇侃. 论语义疏[M]. 中华书局, 2013.
[6]蒋伯潜,蒋祖怡. 经与经学[M].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7.
[7]钱穆. 孔子传[M]. 三联书店, 2014.
[8]王秀江.“孔子家语”考述[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9] 樊东.“洙泗考信录”卷三四平议[D]. 曲阜师范大学, 2012.
[10]杨朝明.“论语”成书及其文本特征[J]. 理论学刊, 2009, 2.
[11]李培栋.“洙泗考信录”的贡献和价值[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