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物质,超自然遗迹与普遍轨迹:意大利艺术家爱德华多·特雷索尔蒂专访

来源 :公共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k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公共艺术家爱德华多·特雷索尔蒂(Edoardo Tresoldi)以其融合当地公共空间特点及历史渊源的特定场域装置作品而享巷全球。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包括《思考》(Pensieri,意大利萨普里,2014)、《西旁托教堂》(La Basilica di SiponCo,意大利曼弗雷多尼亚西旁托考古遗址公园,2016)、《合唱》(Corale,意大利卡拉多南方艺术节,2016)、《原型》(Archecype,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2017)、《光晕》(Aura,巴黎乐蓬马歇百货公司,2017)以及《苍穹》(加州印第奥,2018)。这位1987年出生在米兰的艺术家,九岁就已经表现出了非凡的艺术才能。在当时的美术老师马里奥·斯特拉弗里尼(Mario Straforini)的指导下,爱德华多小小年纪就已尝试运用不同的技巧进行艺术创作。2009年,从蒙扎美术学院毕业的他来到罗马,开始涉足不同的艺术领域,包括音乐、电影、舞台布景和雕塑。
  爱德华多的作品很快获得了公众的青睐,年纪轻轻就已经被誉为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多以大型的在地性金属网装置见长,给人一种穿越时空之感。爱德华多非常善于利用跨学科的创作技巧体现作品的美感和深度。他的作品总能通过完美对称的结构、在场地和艺术之间饶富戏剧感的张力给观众带来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这已经成为了他的标志和美学价值。在他的作品中流连,形而下与形而上、身体和灵魂、物质与非物质始终形影相随,邀请观众积极参与他所营造的奇观。
  通过这次专访,我们希望理解艺术家独特审美风格背后的主要意图。此文标题中所蕴含的三个概念:幽灵物质、普遍轨迹和超自然遗迹都是艺术家对自己艺术的概括。但我们并不想再过多强调作品本身所体现出的超自然特征,而是想要从新的角度来诠释场域特定性和爱德华多作为公共艺术家的角色定位。审美体验不仅仅是超越感知,也是与感知本身的一次交流,而这种感知的交流往往被人们在匆忙的日常生活中所遗忘。
  柏帆霓:你的作品风格非常独特,尤其是对金属网的偏爱。在媒介材料的选择上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吗?
  爱德华多·特雷索尔蒂(以下简称爱德华多):我曾经在电影、音乐和电视拍摄中担任过布景设计师,其中就涉及过许多不同的材料。而金属网在做布景结构设计时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我一下就爱上了这种充满了想象力、表现力、简洁易用的材料,之后逐渐就成为了我的主要创作媒介。后来我将其命名为“幽灵物质”,让我得以用一种意识化的方式将我想要表现的场所、瞬间与人具象化。
  柏帆霓:你是何时以及如何发现你的灵感来源的呢?有哪位艺术家或建筑师对你的风格产生过影响吗?
  爱德华多:我主要受到一些场所和日常生活的启发。作为意大利人,古罗马文明以及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一定是深入骨髓的精神遗产。而过去的艺术巨匠包括贝尔尼尼、博罗米尼、米开朗琪罗、帕拉迪奥,以及当代的建筑师和艺术家,比如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等都是我强大的灵感来源。
  柏帆霓:你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雕塑或装置,我们还想进一步了解你如何思考和建立作品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比如你最有名的《西旁托教堂》,究竟教堂遗迹和你的装置之间是什么关系?其间又有什么深意?
  爱德华多:在创作《西旁托教堂》时,我主要关注的是景观、时间和历史之间的联系。我们研究了这个场所的历史,把不同阶段的文化元索糅合在一起,表达一种历史感,而不仅仅是复原风貌。最后的成果事实上是一次实验性的探索,我们将严谨的遗迹重建和对这个地点的个体化理解结合起来,在当代艺术的框架下,重塑了这座六百年以前的罗马教堂,似旧而非旧。
  这也就是我最近提出来的“超自然遗迹”概念,即建筑艺术生命周期的更深层次阶段。这一概念最初是在去年12月的香港设计周上提出的。基于“透明”这一艺术语言,在原始的地标建筑或建筑遗迹上赋予其当代元素,使得观众能够对场所产生一种新的认知和感官联系。
  柏帆霓:那在你位于萨普里的第一件作品中,一个人独自坐在海边眺望远方,这又是如何跟自然环境、城市空间和当地居民产生联系的呢?
  爱德华多:《思考》这个作品的一部分正是它所处的周边环境——南意大利雄伟的萨普里湾——以及它所在地的氛围,包括雨水、海浪、阳光和风,共同定义了这个作品的空间属性,也提供给观众在不同心情下对作品不同解读的自由。它是一个闪亮又内敛的人物,是“幽灵物质”的最佳体现。
  柏帆霓:作为一名公共艺术家,你怎么看你在公共艺术项目中的作用以及对当地的影响?你认为公共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爱德华多:在公共空间创作艺术文化作品时,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亲和的交流态度,抛弃高高在上的自我感觉良好。我认为,艺术理当简明易懂,能与所有人分享。
  公众与艺术应该是每个文化项目中相辅相成的两个要素。艺术应该要让公众可以理懈,让每一位观众都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解读和体验艺术的魅力。
  柏帆霓:你如何定义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爱德华多:社会在不断变化,艺术也应该跟上这种节奏,无论是艺术语言还是艺术实践都在不断变化。上一代的一些艺术家都很清楚这一点,他们更自由娴熟地运用新科技、新平台来理解当下。
  柏帆霓:你如何确保观众的参与感呢?你认为通过公共艺术与当地语境产生关联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爱德华多: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来研究场所与当代景观的“普遍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只在作品中反映我的个人诉求,还希望能够体现出一种集体感受,因为我自己本来就属于全球化一代,这代人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可以超越社会和地理界限。我相信艺术和觀众可以处在一个“水平线”上,人与人之间可以建立真正的联系。
  柏帆霓:在你的创作经历中,哪个环境是你感觉最亲密、最自如的?为什么?
  爱德华多:规模较小的场所和大型环境都不错。两者意义不同:就前者而言,我能与当地居民直接对话,与他们交流每日心得足我艺术的一火灵感来源。我很希望一件公共艺术品能够为当地的旅游带来积极的影响,比如西旁托。就后者来说,我当然也很庆幸能够在国际化的平台上工作,能为我提供源源不断的各种激励。总的来说,因为我的创作主要是以地点和场所为基础,所以当一个特定场所与我的研究和想法更为契合时,我当然就更喜欢。但同时我也期待能够跟每一个地方碰撞出不同的创意火花。可能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偏向和含义,但总是充满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试图探索全球视野下,公共艺术研究创新的可能性,阐述了上海美术学院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工作营的学术价值与前瞻性,并根据“大栅栏更新计划”案例的研究成果,指出以国际研究工作营的研究架构为雏形,意在通过实例研究,推动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研究体系的完善,在合作过程中逐渐构筑一个跨领域、跨文化、多学科融合的研究共同体。从而为思考人类未来城市进程提供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人类社会更符合人类命运发展给出一个理
期刊
摘要:城市化发展面临着不同的时间性问题,这种时间性可以分为生活的与事物的。“大栅栏更新计划”主要关注在当地居民及其文化与需求,因此该项目可以被视为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有机过程,体现了社会节奏及其异质性。此外,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相关方面的新认识,与文物的时间性以及对传统的坚守之间有着紧密的结合。其核心包含不同的历史模式,对文化更新的理解影响重大。本文把不同的时间性问题整合在一起,指出“大栅栏更新计划”在历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近七十年来英国户外雕塑和公共艺术展览和场馆的发展历程。调查了战后英国户外雕塑的发展,以及公园、双年展、三年展和一些另类场馆的兴起,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展示和日益增长的对公共艺术的兴趣。  关键词:雕塑公园;雕塑公园;公共艺术;雕塑;委托;双年展;三年展  “二战”后,一种新型的雕塑开始在英国蓬勃发展。像亨利·摩尔(Henry Moore)和芭芭拉·赫沃斯(Barhara Hepwo
期刊
第二届沙漠艺术双年展  沙漠艺术双年展(Desert x)是在美國加州科切拉山谷举行的一个大型特定场地艺术双年展,2017年首次举办便吸引了超过二十万的参观者到访。第二届沙漠艺术展于2019年2月9日拉开帷幕,展览由一个包括艺术家艾德-拉斯查(Ed Ruscha)在内的非营利组织策划,十八件参展作品不仅反映了沙漠的历史,还提出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本届沙漠艺术双年展进一步拓展了展览场地与范畴
期刊
汪大伟,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创意设计师协会主席,获上海市领军人物称号。在中国最早提出“公共艺术”学科概念,联合国际力量首创“国际公共艺术奖”,在数码艺术、公共艺术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本期采访了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的召集人汪大伟教授,他在采访中就本届展览尤其是公共艺术专题展的
期刊
摘要:以装饰奢华著称的莫斯科地铁,代表了前苏联时期地铁建设的成就。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莫斯科地铁设计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的过渡,如今地铁公共艺术整体上也从早期注重文学性、叙事性装饰,向当代建筑与公共艺术方向转变。莫斯科地铁公共艺术的转变,其背后反映的是社会的变迁与转型,也见证了俄罗斯时期地铁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莫斯科地铁;公共艺术;演变  —、地下的“奢华宫殿”  
期刊
斯蒂芬·修斯(Stephen Hughes)是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的秘书长,自2011年起担任英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UK)副会长。1996年,他撰写了第一本关于运河的ICOMOS/TICCIH世界遗产研究的著作,促进了国际上一系列世界遗产研究丛书的出版。此外,他还撰写、编著了多本著作,包括世界遗产提名文本《旁特斯沃泰水道桥与运河》(2008);一本关于采矿定居点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1993年美国大型公共艺术展览“文化在行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策展理念及展览的社会文化背景,再通过解读与分析,揭示出该展览的思想性和文化性,挖掘艺术介入社会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艺术介入;公共艺术;“文化在行动”;公众参与  大型公共艺术展览“文化在行动”(Culture in Action)由策展人玛丽·简·雅各布(Mary Jane Jacob)于1990年发起,1992年至19
期刊
摘要:节庆活动是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一种载体,体现着城市的发展脉络与时代精神。本文以始于16世纪的西班牙瓦伦西亚法雅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缘起、组织形式、节庆活动特色等方面的细析,并结合2018年最新节日情况,阐述法雅节在瓦伦西亚城市文化发展中根深蒂固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公共节庆;法雅节;城市文化  一、法雅节概况  瓦伦西亚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位于地中海之滨的图里亚河谷凸岸,每年3月12日至1
期刊
摘要:西田秀己是一位日本當代艺术家兼建筑师,其公共艺术作品擅长将平常视野下的人造物元素提取出来,把它们当作人与自然交流的媒介,帮助观者转向对当下空间美学的关注与思考,从而引发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原始体验。本文从西田秀己几件富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着手,重点分析了其作品的艺术理念、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材料语言的运用。  关键词:公共艺术:自然场所;空间美学  西田秀己(Hidemi Nishida)的作品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