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来源 :当代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3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又是思维的起点,创造的起点,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获得高效的结果,下面结合笔者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1、课堂提问的目的性
  课堂提问要体现出四个基本作用:促进学习、评价学生、检查效果、调控教学。简言之,课堂提问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通过提问,是要达到复习新旧知识的联系的目的,还是让学生发现知识的发生的过程,又或是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迁移与发展过程。而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追求一种表面的繁荣,也可以说,课堂提问要有准确的针对性,应从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个大前提出发,落实到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
  2、课堂提问要的启发性
  提问的启发性是提问艺术的精华。从信息论角度看,启发性提问能创造信息差,易于调动学生接受信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课堂提问的启发性又来自于提问形式的创造性,问题应力求富有创意,即使对同一问题,也有多种提问方式。许多教师“于不疑处生疑”,“问人之未问”便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例如立体几何中涉及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等一类题目时,对球心位置如何确定、点面距离如何计算、画出截面圆等问题,完全可以提出平面几何中三角形内切圆的相关性质问题,这样便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相应问题--事实上,类比推理的思想对所有学科都有重要意义。
  3、课堂提问的开放性
  这里的“开放”并不是指随意提一些问题,而是要求问题本身和问题的措辞在保证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做更多的脑力活动。教师的注意力应多集中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所反映的思维过程,而非问题的答案。如果提问的答案仅仅用“是”或“否”就可以表达,那学生的思维过程就大打折扣,甚至还可能完全不动脑筋。在这一点意义上,我们的提问问题要注意两个条件:①范围问题的范围有关问题的可能答案的宽阔度,刚一起步的问题给予宽广的范围。如对函数的定义的认识,可以问“你是如何理解定义的?”或“你觉得定义强调了哪些条件?”而不是问“你怎样理解'A集合中每一个元素'与'B集合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这两个条件的?”学生在回答开放性问题时,其答案有助于表明他们在理解问题上的智力水平如何。如果一开始教师的提问范围较窄,这也许能更快地引导学生进行教师期望的智力活动,但其后果是它们经常使教师忽视学生现有的水平。②目的性提问本身是教师期望从学生的回答中获得什么,尽管问题是开放的,也希望学生的回答具备“具体、正确和完整”的特质。有时教师的提问不能诱使学生寻求到答案,或学生的回答离教师期望太远,教师应要求学生回答得更完整或更合理,回到有效的提问过程中来。在处理用解析式变换求函数的值域的问题时,教师希望学生用方程思想看待函数解析式,但学生往往难于作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提问时要把方程与函数的联系作一点解释。
  提问的一方面是教师想引导学生做出特别的反应、回答或理解,另一方面是教师不想牵着学生走,以致使学生失去大量进行思考的机会。由于所有的问题在本质上都有指向性,再开放的问题都不例外,故在高效的提问中,教师应寻求开放式问题与详细的、理由充足的回答之间的平衡。
  4、课堂提问的类型和顺
  用提问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使得问题的类型和提问的顺序成为我们在教学中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布鲁纳的认知规律,知识的掌握包括①辨别发现;②比较联系;③解释综合;④应用实践;⑤整合小结(评价)这五个过程,这也是学生思维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第一步要求训练学生寻找重要的相关性信息,挖掘知识内涵,要避免叫学生注意细节和关注概念词汇本身;第二步是让学生建立各信息要素之间的联系,理解它们在同一个内容主体中互相联系的不同方式,应注意避免主动替学生解决;第三步是通过对知识的各组成部分的分析,懂得怎样将它们合成,不要急于提示学习内容的结果,必须保持范围的全开放性;第四步则相反,使学生在看到问题的全貌情况下,再进行拆分。前四步中的提问必须确保诱发学生产生的智力活动是正在学习的知识和内容所要求的,即要限制提“综合先前知识”和“与其他章节相联系”的问题。由于教师会自觉地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所以提问就可能经常超越即时内容的限制。如果学生偶然独立地建立了一个跨章节或学科的联系,却不应打击这种思维,而应该让他保留那些思想,因为没有人能够“关闭”旧知识。不受内容限制的问题能够也应该由教师来问,但关键在于什么时候问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大收益,这是一个过程和时间问题。第五步的提问的综合质量或层次就应该最高了,甚至不再受内容的限制,以期完成新学知识的建构,新旧知识的整合。
  总之,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能再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让他们学得一堆死的书本知识,而是应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通过进行有效的问题教学策略,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终身受用的数学学习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正本清源,需要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小  语大师于永正一再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时下,小语界热  议:追求简约高效,构筑理想课堂。在轻负高效的教育新政背景下,语文有效课  堂教学模式也成了小语界关注与探讨的热门话题。从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番茄太  阳》,笔者初浅地悟出了简约的教学模式,但简约并不简单!  【关键词】目标预设简约;朗读指导简约;品味感悟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在其基础上,提出“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进而对怎样“操作诵读”提出了一些要求与方法,目的在于使“诵读”这一传统教学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焕发出青春光彩。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 诵读 ; 内涵 ; 问题 ; 操作  面对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困难,许多专家与老师在探讨语文教育的出路时,不约而同地将眼光转向传统地语文教学上。传统语文教学
期刊
【摘 要】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纷纷地学习新课标,目的就是要广大教师充分理解新课标,关键是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去做,希望能与各位同行产生共鸣。  【关键词】新数学课程标准 ; 课堂教学 ; 生活化 ; 创造性 ;多样化 ; 过程化 ; 开放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将成为新一轮课改的主要工作。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学
期刊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了能直接地迅速地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每个学习者必须完成的任务。我想在本文中就我的教学体会,浅谈一下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高考英语测试的重点。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首先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其次才谈得上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工具在不断的进化的同时推动着学习和教育的变革,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国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程度,能否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但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呈现的工具,而且还要很好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深度的学习,才能使教育事业飞速发展。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学者开始
期刊
一、历史教学语言的含义  1、教学语言、教师讲课的语言以及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的语言,通常称为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教师语言表达的水平制约着学生智力活动的水平。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教育科学
期刊
【摘要】传统的生物课堂往往是一人唱戏,众人听戏的教学方法,虽然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但教师们经常自问自答,由于课堂内容过多,等不及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抑制了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和积极性,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就生物课堂中教师的提问艺术要讲究“适当时机、适当数量的问题、适当深度的问题”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的教学
期刊
【摘 要】时代在变,教师的教学也应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逐渐受到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中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想学数学,从数学中得到快乐,获得美的享受。  【关键词】 以讲为主 ;以练为主; 以问为主 ;求知欲望 ;动手能力 ;灵活性 ; 合作意识 ;审美观  
期刊
【摘要】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数学,数学是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的科学,数学美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征,而且还具有艺术美的某些特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中的美,可以感受到数学的美。  【关键词】数学美;结构美;协同美;奇异美;创新美  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有惊人的差异,这很大程度上归于对数学美的领悟和鉴赏。数学美是一种极其严肃、雅致和含蓄的美,学生受到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的限制,并不都具备有理想的鉴赏能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新课程中的口语交际课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不被教师所重视。我从事教学工作26年,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了一条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