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生物课堂往往是一人唱戏,众人听戏的教学方法,虽然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但教师们经常自问自答,由于课堂内容过多,等不及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抑制了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和积极性,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就生物课堂中教师的提问艺术要讲究“适当时机、适当数量的问题、适当深度的问题”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课堂;提问艺术;教学效果
袁振国先生在《教育新理念》中提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提倡“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问题应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的,而且应该是“以问题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提问是一门艺术,应该有所讲究,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从三方面来谈谈生物课堂中教师的提问艺术。
1提问时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选择适当的时机提问,可以帮助教师控制好课堂的进程,尽情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魅力。一般来说,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点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应适当提问。提问的切入点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上,比如在讲述遗传病时,我们就可以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看到或了解到有些家庭孩子一出生就患有遗传病,患有遗传病的孩子给患者本人、家庭、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那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遗传病孩子的出生呢? ”这一提问不仅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也使学生联想起教材中的有关知识,有目的地去寻求答案。这样将生活实际与知识结合创设的问题情境的刺激可有效地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激活思维、强化记忆,驱动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力,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主动参与探究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构建。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实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控制好问题的数量
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要做到循循善诱,层层深入,但是不能无限制问下去,要控制好问题的数量,否则很有可能偏离问题的中心。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展开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并结合所获得的信息,作出不同的反应,从而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增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按教材和学生熟悉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的原则对问题进行设计,先提认知理解性问题,然后是分析综合性问题,最后是创设评价性问题。这样安排提问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教学活动层层深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创设问题并不能随心所欲, 控制好问题的数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防止上课时把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边缘化,而把一个并不重要的问题中心化了。
3课堂教学中注重提出问题的深度
提出的问题要有难度,但又必须是独立学习或听老师讲解很快能内化的知识点,如果大多数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问题,那么当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整个教室便鸦雀无声,相信这并不是每个教师的初衷,其次是容易产生不同理解的内容,因为提出问题的答案是各种各样的,不同观点的碰撞最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在人教版的生物新教材中就有许多已经明确要求讨论的内容,比如每一节的开始都有问题探讨栏目,根据内容提供了知识背景、图片和问题,在课文内也有思考、讨论和资料分析等栏目,我们教师可以自己选择提出哪些问题。有些话题由于信息不足不适合提问,学生无法回答,所以必须把握好问题的深度。
提高生物教学课堂效果,教师仅在提问这一方面要做的就有很多,在课下教师就需要认真设计好需要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学生可能做出的各种回答,针对每种回答如何进行点评,如何控制好问题的中心,而不将中心问题边缘化,从而达到解决本堂课中心问题的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郑金洲.问题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袁维新.问题解决与生物问题解决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8).
【关键词】生物课堂;提问艺术;教学效果
袁振国先生在《教育新理念》中提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提倡“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问题应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的,而且应该是“以问题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提问是一门艺术,应该有所讲究,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从三方面来谈谈生物课堂中教师的提问艺术。
1提问时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选择适当的时机提问,可以帮助教师控制好课堂的进程,尽情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魅力。一般来说,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点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应适当提问。提问的切入点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上,比如在讲述遗传病时,我们就可以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看到或了解到有些家庭孩子一出生就患有遗传病,患有遗传病的孩子给患者本人、家庭、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那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遗传病孩子的出生呢? ”这一提问不仅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也使学生联想起教材中的有关知识,有目的地去寻求答案。这样将生活实际与知识结合创设的问题情境的刺激可有效地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激活思维、强化记忆,驱动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力,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主动参与探究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构建。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实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控制好问题的数量
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要做到循循善诱,层层深入,但是不能无限制问下去,要控制好问题的数量,否则很有可能偏离问题的中心。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展开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并结合所获得的信息,作出不同的反应,从而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增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按教材和学生熟悉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的原则对问题进行设计,先提认知理解性问题,然后是分析综合性问题,最后是创设评价性问题。这样安排提问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教学活动层层深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创设问题并不能随心所欲, 控制好问题的数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防止上课时把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边缘化,而把一个并不重要的问题中心化了。
3课堂教学中注重提出问题的深度
提出的问题要有难度,但又必须是独立学习或听老师讲解很快能内化的知识点,如果大多数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问题,那么当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整个教室便鸦雀无声,相信这并不是每个教师的初衷,其次是容易产生不同理解的内容,因为提出问题的答案是各种各样的,不同观点的碰撞最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在人教版的生物新教材中就有许多已经明确要求讨论的内容,比如每一节的开始都有问题探讨栏目,根据内容提供了知识背景、图片和问题,在课文内也有思考、讨论和资料分析等栏目,我们教师可以自己选择提出哪些问题。有些话题由于信息不足不适合提问,学生无法回答,所以必须把握好问题的深度。
提高生物教学课堂效果,教师仅在提问这一方面要做的就有很多,在课下教师就需要认真设计好需要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学生可能做出的各种回答,针对每种回答如何进行点评,如何控制好问题的中心,而不将中心问题边缘化,从而达到解决本堂课中心问题的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郑金洲.问题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袁维新.问题解决与生物问题解决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