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不断推进,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基础教育活动中的深入推广也成为必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关注学生的道德观念、法制意识的培养,这也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情景教学法强调营造适合课堂教学需求的教学环境,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本文尝试分析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路径,希望助力建设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课堂;道德与法治教育;情景教学法
引言:
《道德与法治》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普及法治知识的重要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指导工作中传统教学模式一直被沿用,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氛围活跃度不足,面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我们需要引入合适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比较符合课程指导需求与学生兴趣特点,建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
1.应用多媒体教学情景
伴随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教育现代化进程深入推進,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设备在提高学科教学活动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情景教学模式下,应用多媒体教学情景可以把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的资源融入到教学情景中,和传统课堂教学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营造丰富的情感氛围,体现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改革目标相一致,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提高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营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1]。如在学习《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课堂教学,播放身边关爱他人的事件,可以是公益活动,如种树、服务老人,也可以是社会活动,如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主动帮助同学解决难题等,结合生动优美的解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创造生活化教学情景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情景教学法,最重要的就是创建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自愿进入到熟悉的环境中,并在舒适的环境下接受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在安排课堂内容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与能与生活结合的内容,并且在平时广泛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二者充分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2]。例如,在学习《交友的智慧》这一节内容时, 教师可根据教材中关于网上交友的这一小节,结合学生之间流行的网络用语来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可在讲述课本中交友需要注意的事项时,让学生想象自己与教师正在互联网上进行聊天, 借此来考察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否到位。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家住在哪里? ”让学生选择是否要直接回答,以此来对学生交友时是否足够警觉,是否有充分的保护隐私意识。
3.引入案例教学情景
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初中学校学生的学习要求程度比起大多数文化课程来说,是比较严格的。在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要求中,不仅对初中学生对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理论有着一定的要求,即对初中学校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相应素质培养还有着严格的要求。对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容教授时,可以结合典型案例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内容,从而使初中学校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3]。如在学习“理解权利义务”知识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典型案例,比如在一个典型案例中,一位学生在购物时,因为触响了警铃,商场强制对学生进行搜身。教师在给出这一典型案例后,可以让初中学校学生在结合“理解权利义务”这一知识,
对这个典型案例做出一个分析、判断,让学生对典型案例最终的结果进行一个猜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该案例内容,以纸质等方式提交小组探讨结果,教师再根据大部分学生对案件讨论的分析,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案例,让学生自由发挥各能力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教学教育中的“以学生为本”核心,教师是跟据学生对案件的认知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教育的,教师要针对学生所得出的案件分析和结果,以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利用这种结合生活案例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教学的效率。
4.创设学生表演情景
在情境化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自己创设情景或者根据某些比较著名的故事,让学生将其演示出来。而学生在演示的过程中,对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更加理解,也更能将此灵活地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4]。直白的语言和文字只能让初中生体会到表面的含义,而通过学生的真实展现,才可以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的课题和所要传达的知识的吸收率。例如,在《以礼让人》这一章节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对礼节的认识更加深入,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几个与此相关的且比较著名的故事,如“孔融让梨”、 “列宁让路” 、“程门立雪”等。接着请几位学生起来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并将其演绎出来。在表演“孔融让梨”的故事时,教师选择六个学生,其中五个扮演孔融的哥哥,剩下的同学扮演孔融,让表演的学生自己思考怎样将其中的“礼”形象地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的“礼数”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的体现。
总结: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指导中教学方法选择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学科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全面丰富课程资源,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满足学生需求。情景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深刻把握教材要点内容,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想要构建有效课堂,要求教师能够遵循重要的情景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把课程指导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起来,推进初中生良好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形成。本研究观点均是笔者对课程指导经验的总结,希望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晓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26):30-31.
[2]杨永文.对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28-29.
[3]邱兰英.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友善”主题教学融合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71-72.
[4]庄艷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探析[J].师道·教研,2018,(12):12.
关键词:初中课堂;道德与法治教育;情景教学法
引言:
《道德与法治》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普及法治知识的重要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指导工作中传统教学模式一直被沿用,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氛围活跃度不足,面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我们需要引入合适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比较符合课程指导需求与学生兴趣特点,建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
1.应用多媒体教学情景
伴随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教育现代化进程深入推進,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设备在提高学科教学活动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情景教学模式下,应用多媒体教学情景可以把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的资源融入到教学情景中,和传统课堂教学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营造丰富的情感氛围,体现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改革目标相一致,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提高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营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1]。如在学习《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课堂教学,播放身边关爱他人的事件,可以是公益活动,如种树、服务老人,也可以是社会活动,如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主动帮助同学解决难题等,结合生动优美的解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创造生活化教学情景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情景教学法,最重要的就是创建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自愿进入到熟悉的环境中,并在舒适的环境下接受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在安排课堂内容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与能与生活结合的内容,并且在平时广泛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二者充分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2]。例如,在学习《交友的智慧》这一节内容时, 教师可根据教材中关于网上交友的这一小节,结合学生之间流行的网络用语来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可在讲述课本中交友需要注意的事项时,让学生想象自己与教师正在互联网上进行聊天, 借此来考察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否到位。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家住在哪里? ”让学生选择是否要直接回答,以此来对学生交友时是否足够警觉,是否有充分的保护隐私意识。
3.引入案例教学情景
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初中学校学生的学习要求程度比起大多数文化课程来说,是比较严格的。在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要求中,不仅对初中学生对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理论有着一定的要求,即对初中学校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相应素质培养还有着严格的要求。对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容教授时,可以结合典型案例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内容,从而使初中学校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3]。如在学习“理解权利义务”知识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典型案例,比如在一个典型案例中,一位学生在购物时,因为触响了警铃,商场强制对学生进行搜身。教师在给出这一典型案例后,可以让初中学校学生在结合“理解权利义务”这一知识,
对这个典型案例做出一个分析、判断,让学生对典型案例最终的结果进行一个猜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该案例内容,以纸质等方式提交小组探讨结果,教师再根据大部分学生对案件讨论的分析,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案例,让学生自由发挥各能力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教学教育中的“以学生为本”核心,教师是跟据学生对案件的认知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教育的,教师要针对学生所得出的案件分析和结果,以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利用这种结合生活案例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教学的效率。
4.创设学生表演情景
在情境化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自己创设情景或者根据某些比较著名的故事,让学生将其演示出来。而学生在演示的过程中,对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更加理解,也更能将此灵活地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4]。直白的语言和文字只能让初中生体会到表面的含义,而通过学生的真实展现,才可以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的课题和所要传达的知识的吸收率。例如,在《以礼让人》这一章节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对礼节的认识更加深入,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几个与此相关的且比较著名的故事,如“孔融让梨”、 “列宁让路” 、“程门立雪”等。接着请几位学生起来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并将其演绎出来。在表演“孔融让梨”的故事时,教师选择六个学生,其中五个扮演孔融的哥哥,剩下的同学扮演孔融,让表演的学生自己思考怎样将其中的“礼”形象地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的“礼数”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的体现。
总结: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指导中教学方法选择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学科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全面丰富课程资源,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满足学生需求。情景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深刻把握教材要点内容,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想要构建有效课堂,要求教师能够遵循重要的情景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把课程指导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起来,推进初中生良好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形成。本研究观点均是笔者对课程指导经验的总结,希望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晓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26):30-31.
[2]杨永文.对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28-29.
[3]邱兰英.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友善”主题教学融合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71-72.
[4]庄艷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探析[J].师道·教研,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