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动手“做”出来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学生的感知经验重组的活动。
【关键词】实践;体会;思考;探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虽然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以有5-6年的历程,但直到如今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参”,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鉴。上什么、怎么上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学生进行的经验重组的活动。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综合实践课的选题我们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主题应该具有问题性、代表性、通俗化、简洁明了。
我参加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研讨,感触颇深。特别是看到同学们兴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当我看到八四班在风筝制作、绘画、蔬菜的种植的全过程中团结协作,积极认真,学生的“做’、‘观察’、‘实验’、思维拓展”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自主地感受、体验,获得了直接的经验。
案例2:番茄的自然种植
我校为了更好地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探索性、多样性”特点上好实践课,给综合实践课题组在教职工住宅楼后划分了一块10分种植地,课题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识别各种蔬菜的种植、生长、形状、以及营养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我选择了西红柿的自然栽培与学生共同种植、观察、探讨。我把课堂搬到地头,在地头告诉学生们:
一、西红柿的自然栽培技术及要点
(一)自然栽培时期:
自然栽培种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现在适当场所育苗,等地表温度适宜后再移栽;二是在自然情况下种植,在自然环境下是3月下旬至4月中旬最为适宜。
(二)在自然情况下种植:
种植前先深翻地亮晒是为了出去杂草和病虫害,然后给地里浇上水,浇水后过等2-3天看地里墒情是否可以下种,适合下种时把土地平整好,按行距的宽窄开沟施下基肥后覆土作高畦,畦的宽狭依品种和栽培方式有相当大的伸缩性。要求同学们20-30公分挖小坑,每个坑里放3—4粒种子。
当西红柿种子种完种子之后,学生们问这样就算播种好了吗?就等长西红柿了吗?我看同学们用疑虑延伸和语气询问,我就又告知学生,不是等着收获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后面就是:
(三)生长期的管理
1.等苗长到10厘米左右第一次间苗,留2-3株,长到30厘米时留2株。
2.抓好生育期管理,包括除草,蓄水保墒、搭架绑蔓,整枝打杈、去掉老叶、通风透光、加强防治病虫害、加强温度管理等措施。等挂果时要把多余的打枝杈剔掉,留下已挂果枝蔓。依次循环。
3.番茄支柱整枝栽培通常用单干或双干整枝,单干整枝只留主枝上顶芽一个使其继续生长,其它所有叶腋间发生的侧芽,全部在幼小时摘去;双干整枝时,除留主枝上一个顶芽及留第一花序之下的一个侧芽外,其它侧芽全部及早摘去。
等到番茄枝蔓长到1米左右时开始打顶。2-3项,依次循环。
二、拓展思考题
留给学生的思考题西红柿的营养价值?
三、学生们的问题与收体会获
(一)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1)一窝放的种子都出来,出齐多好!为什么要间苗?
我告诉学生:为了能使西红柿苗长的好,多结果,肥料就只提供给这两株,营养不让其他的去抢营养。就象我们生活中一个馍馍一个人可以吃饱,如果两个人分一个馍馍两个人谁也吃不饱的道理是一样。解释完学生以下子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2)为什么要打杈和打顶?
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时,我是这样解释的:西红柿苗株如果不剔去多余的枝杈,枝杈太多影响挂果,肥料都被这些枝杈抢走了。同样到一定时间要打顶,也是避免它疯长,光长嫩枝不结果实或就算结了果实因为营养被多处分配,结果是又多又小。为了确保西红柿苗株有足够的营养提供给果实,使果实又大又好,就必须要打杈和打顶。
(二)学生们的收获与会体
通过我的西红柿种植实践活动,学会了西红柿在自然环境中的种植知识,还学会了基本种植技能。实验小组的很多学生除了认为西红柿即好吃又有很多营养外还利用电脑查找到还有不少药用效果如: 1. 预防和抑制癌症:2.保护心血管:3. 紫外线辐射功能:4. 抑制诱变作用:5.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6.番茄红素可大大改善皮肤过敏症,消除因皮肤过敏而引起的皮肤干燥和瘙痒感,8.番茄红素还具有极强的解酒作用。9.番茄红素还具有预防骨质疏松、降血压、减轻运动引起的哮喘等多种生理功能。 10.番茄红素没有任何副作用,非常适合长期保健服用
通过这次实践课的活动对综合实践课加深了认识和体会:
1.让活动课不是老师叫学生做什么,而是学生主动想做什么的课程。
2.和学生一起活动,但不是学生活动的支配者,指挥者,而是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
3.引导学生活动不断延伸和扩展,与各学科结合,向纵深发展,不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
4.综合实践课是学科课程与知识综合课程的一种补充形态。综合实践课就是让学生“做”,关键在“实”,形式要“活”,一定要“动”,还要 “活”,“活”中增智,“活”中求实。力求“动”而有导,“动”而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给我们了一种全新的授课思维模式,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为发展学生全面亲身实践、抽象思维的发展确实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以上是我对学生集体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能教育和体会到的粗浅认识,在这里总结出来,不足之处还请有关专家给予批评和指正。
【关键词】实践;体会;思考;探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虽然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以有5-6年的历程,但直到如今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参”,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鉴。上什么、怎么上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学生进行的经验重组的活动。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综合实践课的选题我们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主题应该具有问题性、代表性、通俗化、简洁明了。
我参加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研讨,感触颇深。特别是看到同学们兴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当我看到八四班在风筝制作、绘画、蔬菜的种植的全过程中团结协作,积极认真,学生的“做’、‘观察’、‘实验’、思维拓展”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自主地感受、体验,获得了直接的经验。
案例2:番茄的自然种植
我校为了更好地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探索性、多样性”特点上好实践课,给综合实践课题组在教职工住宅楼后划分了一块10分种植地,课题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识别各种蔬菜的种植、生长、形状、以及营养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我选择了西红柿的自然栽培与学生共同种植、观察、探讨。我把课堂搬到地头,在地头告诉学生们:
一、西红柿的自然栽培技术及要点
(一)自然栽培时期:
自然栽培种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现在适当场所育苗,等地表温度适宜后再移栽;二是在自然情况下种植,在自然环境下是3月下旬至4月中旬最为适宜。
(二)在自然情况下种植:
种植前先深翻地亮晒是为了出去杂草和病虫害,然后给地里浇上水,浇水后过等2-3天看地里墒情是否可以下种,适合下种时把土地平整好,按行距的宽窄开沟施下基肥后覆土作高畦,畦的宽狭依品种和栽培方式有相当大的伸缩性。要求同学们20-30公分挖小坑,每个坑里放3—4粒种子。
当西红柿种子种完种子之后,学生们问这样就算播种好了吗?就等长西红柿了吗?我看同学们用疑虑延伸和语气询问,我就又告知学生,不是等着收获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后面就是:
(三)生长期的管理
1.等苗长到10厘米左右第一次间苗,留2-3株,长到30厘米时留2株。
2.抓好生育期管理,包括除草,蓄水保墒、搭架绑蔓,整枝打杈、去掉老叶、通风透光、加强防治病虫害、加强温度管理等措施。等挂果时要把多余的打枝杈剔掉,留下已挂果枝蔓。依次循环。
3.番茄支柱整枝栽培通常用单干或双干整枝,单干整枝只留主枝上顶芽一个使其继续生长,其它所有叶腋间发生的侧芽,全部在幼小时摘去;双干整枝时,除留主枝上一个顶芽及留第一花序之下的一个侧芽外,其它侧芽全部及早摘去。
等到番茄枝蔓长到1米左右时开始打顶。2-3项,依次循环。
二、拓展思考题
留给学生的思考题西红柿的营养价值?
三、学生们的问题与收体会获
(一)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1)一窝放的种子都出来,出齐多好!为什么要间苗?
我告诉学生:为了能使西红柿苗长的好,多结果,肥料就只提供给这两株,营养不让其他的去抢营养。就象我们生活中一个馍馍一个人可以吃饱,如果两个人分一个馍馍两个人谁也吃不饱的道理是一样。解释完学生以下子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2)为什么要打杈和打顶?
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时,我是这样解释的:西红柿苗株如果不剔去多余的枝杈,枝杈太多影响挂果,肥料都被这些枝杈抢走了。同样到一定时间要打顶,也是避免它疯长,光长嫩枝不结果实或就算结了果实因为营养被多处分配,结果是又多又小。为了确保西红柿苗株有足够的营养提供给果实,使果实又大又好,就必须要打杈和打顶。
(二)学生们的收获与会体
通过我的西红柿种植实践活动,学会了西红柿在自然环境中的种植知识,还学会了基本种植技能。实验小组的很多学生除了认为西红柿即好吃又有很多营养外还利用电脑查找到还有不少药用效果如: 1. 预防和抑制癌症:2.保护心血管:3. 紫外线辐射功能:4. 抑制诱变作用:5.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6.番茄红素可大大改善皮肤过敏症,消除因皮肤过敏而引起的皮肤干燥和瘙痒感,8.番茄红素还具有极强的解酒作用。9.番茄红素还具有预防骨质疏松、降血压、减轻运动引起的哮喘等多种生理功能。 10.番茄红素没有任何副作用,非常适合长期保健服用
通过这次实践课的活动对综合实践课加深了认识和体会:
1.让活动课不是老师叫学生做什么,而是学生主动想做什么的课程。
2.和学生一起活动,但不是学生活动的支配者,指挥者,而是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
3.引导学生活动不断延伸和扩展,与各学科结合,向纵深发展,不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
4.综合实践课是学科课程与知识综合课程的一种补充形态。综合实践课就是让学生“做”,关键在“实”,形式要“活”,一定要“动”,还要 “活”,“活”中增智,“活”中求实。力求“动”而有导,“动”而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给我们了一种全新的授课思维模式,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为发展学生全面亲身实践、抽象思维的发展确实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以上是我对学生集体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能教育和体会到的粗浅认识,在这里总结出来,不足之处还请有关专家给予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