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逐步深入,笔者带着尝试的激情,投入到了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中。
首先,笔者想谈一谈尝试前后的三个变化。
(1)课堂气氛的变化。尝试前的课堂几乎是我个人尽情表演的舞台。在学生们期待的目光中,我闪亮登场了,然后是以大家风范讲授着令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专业知识,间或夹杂一些生活趣事做注脚。从学生放大的瞳孔中,我获得了一种成就感,于是伴着下课铃声,在同学们意犹未尽的啧啧赞叹声中,我意气风发地走出了教室,自我感觉良好!不久,测试结果出来了,我愕然,学生听得那么好,怎么会没有成绩呢?于是,我生气,我抱怨,我苦恼,我责难学生不好好学习!结果却于事无补。而今天,课堂还给学生了,学生不再只是观众,而是课堂活动的主角,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居然有这么强烈的表现欲望!而且只要老师把任务分配得合理,难易把握适度,他们居然有很大的热情投入学习!那么以前的课堂上他们为什么不表现呢?思来想去,毛病出现在自己身上。以前自己的侃侃而谈无形之中给学生们压力,觉得怎么也不会有老师说得好,所以就不愿开口了。今天不一样了,他们竞争的对手是同学,他们可以放开去想、去说,所以情绪特别高涨。
其次是学习效果的变化。短短的几周尝试下来,学生的朗读水平明显提高了;字词的搜索更细致,更有效了;口语表达更大方了;写作能力也渐渐提高了!试想,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不就是提升语言素养,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吗?而以前我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去追求那些不可得的东西,今天居然在“无意插柳间柳成荫”了!何其妙哉!
第三个变化对老师来说是最现实的。那就是:尝试后的课堂着实减轻了语文教师的劳动量。但并不是说老师就可以甩手享清福了,而是把学生能力所及的东西还给学生来做,学生不能完成的东西由教师来引导、点拨和拓展。而往往这个环节都是课堂教学随机性的,绝对是对教师基本功和知识面的考验。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讲,资深教师架驭随机课堂会倍感轻松!这对教师的健康是大有益处的。毕竟“杀鸡取卵”的做法不可取,如果我们的教改既能教好学生又能保住自己健康的话,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怎么做才会有如上变化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前下发预习学案
学案的下发以单元为单位。教师需要把一单元的文章囊括于胸,求同存异,去粗取精,剩下来的东西形成一份学案,下发给学生。实际教学中,以此为蓝本,加进这一单元每一课的差异性。学生拿到学案后,组内进行分工,双基内容自主完成;能力性问题由组内合作完成;个性生成性的东西鼓励提倡。这样的学案运行一段时间后,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知识的规律性以及单元知识的整合性。而且一回生,二回熟,当学生抓到了规律这把钥匙后,做起事来自然轻松,轻松了自然快乐,快乐了自然有热情,有热情了自然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
第二,坚实基础,狠抓基本功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朗读”环节是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狠抓朗读是“磨刀不误砍柴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第一单元学案下发之日起,我就把读的常见形式提供给了学生。比如“表情读”、“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二重读”、“配乐读”、“唱读”、“默读”、“速渎”等等。同时告诉学生分配任务时,应注重科学性,要知道我们之所以要在读的环节上下功夫,目的是为了“突显差异,呈现规律”。所以我们在制定朗读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表达方式的变化,修辞的变化、长短句的变化、语气轻重的变化,感情色彩的变化,叙事角度的变化等等。力求通过“读”这一环节就能让听者对文章的内容和用语特点有一个清楚的把握。通过几周的尝试,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明显提高。具体表现为分工越来越合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明显,而且不经常发言的人参与朗读的机率越来越高。学生们的热情和能力反过来感染了教者,教者就投入了更大的热情,真是“教学相长”啊!
第三,重视品味语言,提升学生语感
“语感”是学习语言的“至宝”,所以在本次教学尝试中,我把提升学生的语感放在了重要位置。凡是学生想说而不知从何说起的,我给他创造机会,告诉他,如何品析语言(品修辞,品句式,品关键词,品描写,品哲理等);凡是学生说了而说不太好的,我给他提供机会,我像架梯子那样,帮他构筑思想的阶梯,引领他们到达一定的高度;凡是有自己想法的同学,我就一定给他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不断刺激学生们的语言感受点,一旦语感被激活,能够把死的文字变成活的画面的话,何愁学生不乐于学语文呢?又何愁语文素养得不到提升呢?
第四,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俗语讲“见多才能识广”,“知有用方可乐学”。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广泛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诗词歌赋、故事传说、人文地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样他们便不觉得课本知识的突兀性,单调性,而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从而建立起相关的知识网,开拓视野。
第五,课后小练笔,常抓不懈
卖艺人讲“光说不练假把式”,学习语文也是如此,写作是不容忽视的一环。然而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所以只有训练有素,才能下笔有神。其实,尝试前,我也试图经常做此小练笔,但每每被学生的冷水泼得透心凉——很多人抱怨,很多人不写,很多人敷衍了事。而尝试后,把小练笔纳入教学中的一个必然环节,学生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接受了。但最初的起点不要太高。我对学生说可以写心得、读后感、随笔、缩写、扩写、续写等等。只要你写就好,能写的写一篇文章,不能写的三五句话也可以。态度为先,能力在后。在这种鼓励政策下,学生大胆了,愿意表现了,局面打开了,道路通畅了。
至于字音字形、词语积累,文学常识,段落大意等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学生解决起来易如反掌,老师只要督促他们做好笔记,课后做好抽查就好。
总之,几周的尝试下来,我的真切感受是:尝试前,老师越讲越优秀,学生中少数精英除外,大部分学生越来越迟钝,最后被淘汰;尝试后,学生越学能力越强,越学越高兴,而老师越来越愚钝,但那是大智若愚的一种表现,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
(责任编辑:梁 媛)
首先,笔者想谈一谈尝试前后的三个变化。
(1)课堂气氛的变化。尝试前的课堂几乎是我个人尽情表演的舞台。在学生们期待的目光中,我闪亮登场了,然后是以大家风范讲授着令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专业知识,间或夹杂一些生活趣事做注脚。从学生放大的瞳孔中,我获得了一种成就感,于是伴着下课铃声,在同学们意犹未尽的啧啧赞叹声中,我意气风发地走出了教室,自我感觉良好!不久,测试结果出来了,我愕然,学生听得那么好,怎么会没有成绩呢?于是,我生气,我抱怨,我苦恼,我责难学生不好好学习!结果却于事无补。而今天,课堂还给学生了,学生不再只是观众,而是课堂活动的主角,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居然有这么强烈的表现欲望!而且只要老师把任务分配得合理,难易把握适度,他们居然有很大的热情投入学习!那么以前的课堂上他们为什么不表现呢?思来想去,毛病出现在自己身上。以前自己的侃侃而谈无形之中给学生们压力,觉得怎么也不会有老师说得好,所以就不愿开口了。今天不一样了,他们竞争的对手是同学,他们可以放开去想、去说,所以情绪特别高涨。
其次是学习效果的变化。短短的几周尝试下来,学生的朗读水平明显提高了;字词的搜索更细致,更有效了;口语表达更大方了;写作能力也渐渐提高了!试想,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不就是提升语言素养,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吗?而以前我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去追求那些不可得的东西,今天居然在“无意插柳间柳成荫”了!何其妙哉!
第三个变化对老师来说是最现实的。那就是:尝试后的课堂着实减轻了语文教师的劳动量。但并不是说老师就可以甩手享清福了,而是把学生能力所及的东西还给学生来做,学生不能完成的东西由教师来引导、点拨和拓展。而往往这个环节都是课堂教学随机性的,绝对是对教师基本功和知识面的考验。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讲,资深教师架驭随机课堂会倍感轻松!这对教师的健康是大有益处的。毕竟“杀鸡取卵”的做法不可取,如果我们的教改既能教好学生又能保住自己健康的话,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怎么做才会有如上变化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前下发预习学案
学案的下发以单元为单位。教师需要把一单元的文章囊括于胸,求同存异,去粗取精,剩下来的东西形成一份学案,下发给学生。实际教学中,以此为蓝本,加进这一单元每一课的差异性。学生拿到学案后,组内进行分工,双基内容自主完成;能力性问题由组内合作完成;个性生成性的东西鼓励提倡。这样的学案运行一段时间后,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知识的规律性以及单元知识的整合性。而且一回生,二回熟,当学生抓到了规律这把钥匙后,做起事来自然轻松,轻松了自然快乐,快乐了自然有热情,有热情了自然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
第二,坚实基础,狠抓基本功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朗读”环节是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狠抓朗读是“磨刀不误砍柴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第一单元学案下发之日起,我就把读的常见形式提供给了学生。比如“表情读”、“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二重读”、“配乐读”、“唱读”、“默读”、“速渎”等等。同时告诉学生分配任务时,应注重科学性,要知道我们之所以要在读的环节上下功夫,目的是为了“突显差异,呈现规律”。所以我们在制定朗读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表达方式的变化,修辞的变化、长短句的变化、语气轻重的变化,感情色彩的变化,叙事角度的变化等等。力求通过“读”这一环节就能让听者对文章的内容和用语特点有一个清楚的把握。通过几周的尝试,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明显提高。具体表现为分工越来越合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明显,而且不经常发言的人参与朗读的机率越来越高。学生们的热情和能力反过来感染了教者,教者就投入了更大的热情,真是“教学相长”啊!
第三,重视品味语言,提升学生语感
“语感”是学习语言的“至宝”,所以在本次教学尝试中,我把提升学生的语感放在了重要位置。凡是学生想说而不知从何说起的,我给他创造机会,告诉他,如何品析语言(品修辞,品句式,品关键词,品描写,品哲理等);凡是学生说了而说不太好的,我给他提供机会,我像架梯子那样,帮他构筑思想的阶梯,引领他们到达一定的高度;凡是有自己想法的同学,我就一定给他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不断刺激学生们的语言感受点,一旦语感被激活,能够把死的文字变成活的画面的话,何愁学生不乐于学语文呢?又何愁语文素养得不到提升呢?
第四,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俗语讲“见多才能识广”,“知有用方可乐学”。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广泛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诗词歌赋、故事传说、人文地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样他们便不觉得课本知识的突兀性,单调性,而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从而建立起相关的知识网,开拓视野。
第五,课后小练笔,常抓不懈
卖艺人讲“光说不练假把式”,学习语文也是如此,写作是不容忽视的一环。然而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所以只有训练有素,才能下笔有神。其实,尝试前,我也试图经常做此小练笔,但每每被学生的冷水泼得透心凉——很多人抱怨,很多人不写,很多人敷衍了事。而尝试后,把小练笔纳入教学中的一个必然环节,学生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接受了。但最初的起点不要太高。我对学生说可以写心得、读后感、随笔、缩写、扩写、续写等等。只要你写就好,能写的写一篇文章,不能写的三五句话也可以。态度为先,能力在后。在这种鼓励政策下,学生大胆了,愿意表现了,局面打开了,道路通畅了。
至于字音字形、词语积累,文学常识,段落大意等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学生解决起来易如反掌,老师只要督促他们做好笔记,课后做好抽查就好。
总之,几周的尝试下来,我的真切感受是:尝试前,老师越讲越优秀,学生中少数精英除外,大部分学生越来越迟钝,最后被淘汰;尝试后,学生越学能力越强,越学越高兴,而老师越来越愚钝,但那是大智若愚的一种表现,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
(责任编辑: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