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VVS是“文化管理金字塔模型”的塔尖儿,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是对一系列本源性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有了这样的“MVVS”,才可以进一步思考:我理想中的学生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二中理想中的学生是这样的: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仁(关爱他人)、识(关爱自然)、知(关爱自我)三者兼备的心灵,永远追求智慧和真理。 “培养什么样的人”与“如何培养人”是一所学校教育哲学的核心。学生培养目标回答了前一个问题,那么,怎样根据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找到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呢?
我们的思考是:学生、教师和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三要素,在一所理想的学校中,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追求,以构建丰富多彩的多元课程为途径,编织“我——你”式的生命状态和关系。所以,在我们的文化管理金字塔模型中,“MVVS”的“外衣”就是“课程文化”。我们重新梳理了“活动类课程”和“文本类课程”,进一步厘清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之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课程细胞模型”。
课程细胞模型
学校是国家教育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这就好比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构成单位一样(非细胞生物除外)。细胞虽小但结构比较复杂,我们挑选其中几个重要的结构来作一个有趣的类比。
细胞壁对细胞有着支撑、保护等作用,相当于由国家、地方政府颁布的课程政策、标准、实施方案等组成的外部课程环境;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通过选择性吸收,实施物质交换,相当于学校内部的课程文化传统;细胞核主要是储存遗传物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发号施令。在我们的讨论过程中,开始大家认为校长应该是细胞核(这是“人治”的思维结果,与我们的文化管理格格不入)。后来,大家又认为中高考课程相当于细胞核(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有一定的道理和认同感,但是功利色彩过于明显,与我们的文化管理相去甚远)。最终,我们达成的共识是:MVVS是课程建设的细胞核,一切课程建设要听从MVVS的召唤。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加工厂,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细胞生活活动所必需的ATP(能量)。对于学校的课程建设而言,人(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就是“线粒体”——课程(狭义上讲)是外在的、静态的,只有通过“人”的创造性转化,才能成为人的生长与发展所必需的能量;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标志。我们把学校的“特色课程”(不仅包括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而且也包括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而形成的特色)理解为叶绿体,原因有二:一是“特色课程”不仅可以将学校与工厂、企业、医院等区别开来,让学校成为如其所是的育人家园,而非一堆光鲜的水泥森林;二是将广义的“课程资源”转化为“特色课程”,正如所有的细胞都会面对相同的光能,但是只有植物细胞的叶绿体才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通过线粒体转化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一样,同一地域的学校拥有着基本相同的课程资源,区别在于:我们可以将之转化为“特色课程”,进而通过“线粒体”转化一种特别的能量——一种可以帮助每一个孩子都能沿着既定的“学生培养目标”前进着、成长着的能量!
细胞的核糖体可以初步合成蛋白质和糖类,这就好比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艺术、技术、体育等课程,我们可以十天,甚至半年都不开设这些课程,短期内看不出对生命的影响,但是,正如一个缺乏蛋白质的“东西”不能被称之为“生命体”一样,一个缺乏“健康与艺术”的“存在”还能算得上是一个鲜活的、充满灵性的人吗?
细胞的内质网除了与核糖体共同作用合成蛋白质之外,它还要尽情舒展,以求增大自己的表面积,从而促进化学反应的发生和有机物的运输。这就好比是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综合实践活动与综合素质评价,它们与各类课程和人群紧密相连,共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
细胞的液泡主要是保持细胞的渗透压和膨胀状态,我们将它比作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空白”。就像真正的艺术大师懂得“留白”的妙趣一样,无论多么有价值、有意义的课程都不应该填满孩子们的“生命空间”,因为,只有内外平衡、张弛有度、和谐自然的生命,才能保持灵动、鲜活、丰盈的状态!
总之,我们理想中的课程文化是这样的:学校所有的课程能够像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液泡等组织结构一样,彼此协调配合、共荣共生,确保生命活动科学有序、生机盎然!
基于学校课程文化的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文化的源头是“学生培养目标”,或者说,有什么样的学生培养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文化。我们用细胞模型描述的学校课程文化,有利于帮助大家认识到学校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而非过去那种“相互挤占、相互贬损、相互掣肘”的矛盾滋生地。不过,这仍然停留在定性描述的层面上,如果继续向下位进行逻辑梳理,一些新问题又会显现:过去的德育活动如何课程化?各个领域、学科、模块如何在达成学生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各就其位?国家课程如何进行校本化、特色化的再加工?没有国家课程标准和内容体系的校本课程如何围绕学生培养目标形成特色?事实上,只有所有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清晰明确的解释和科学有效的执行时,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课程文化,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课程建设目标——自主选择,多元发展,体验教育过程的幸福!
(一)变革组织系统
对学校课程文化的内涵做出新的界定之后,原有的行政化学校组织系统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我校经过广泛、深入的讨论之后,成立了五大中心:党团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课程发展中心、年级发展中心、信息后勤服务中心,等到时机成熟,还准备成立一个人力资源发展中心。另外,还成立了三个相互独立的组织:教代会、行政会、评促会(评价与促进发展委员会)。
我们把学校课程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大类别:文本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学生发展中心是对原来政教处的升级换代,负责学校活动类课程开发与建设。原来的政教处关注的是常规管理,虽然也会组织很多学生活动,但是,这些常规管理和学生活动与学校的课程体系是何关系呢?变革首先意味着思维方式的变革:常规教育活动如何成为课程?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是什么?现在,学生发展中心主要负责班会课程、社团课程、宣传课程、校园四节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课程发展中心合作)等,每一类课程都有设置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方案与培研方案。课程发展中心是对原来教务处的升级换代,负责学校文本类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特色化实施
国家课程拥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体系,不过,这仅仅只是一个普适性很强的描述性标准和比较僵化的体系,局限于被动执行的“课程建设”,是不可能达成特殊的“学生培养目标”的!近年来,我们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使得国家课程的八大领域从初一到高三都能得以校本化、特色化的实施。
1.非中高考课程实行“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的跑班授课制”
非中高考课程由于长期以来不被人重视,所以,我们采用了以下策略:以变革选课方式为突破口,不断丰富课程内容,逐步形成特色课程文化。例如,为了实现“人人拥有一项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的目标,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如下授课方式:初二、高二实行跑班授课,初一、高一、初三、高三,分男、女生跑班授课(主要因为学校硬件资源有限,无法彻底自由跑班)。具体课程包括:形体、舞蹈、健身操 、篮球、乒乓球、网球 、羽毛球、软式排球、跆拳道、武术 、轮滑、定向越野、空竹、珍珠球、蹴球、舞龙等。
为了实现“我选择我最喜欢的艺术项目,并因此而高雅”的目标,我校艺术课程实行如下授课方式:初二、高二自愿选择、跑班授课(由于硬件所限,其他年级只能利用校本课程时间,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跑班授课)。具体课程包括:山水画、油画、风景写生、装饰画、管乐、合唱、民族舞、现代舞、舞蹈赏析、音乐赏析等。
为了实现“我选择我最喜欢的技术项目,并因此而痴迷创新”的目标,我校技术课程实行如下授课方式:初二、高二自愿选择跑班授课(其他年级利用校本课程时间,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跑班授课)。具体课程包括:动漫设计、机器人设计、网页制作、DI设计、汽车模拟驾驶、电子设计、金工制作、木工制作、软陶制作、服装设计等。
2.中高考课程追求“有意义和有意思”的完美结合
真正的大餐,不仅要讲究“有营养”,还要讲究“口感好”,真正有效的教学也应该是这样:不仅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然而,当下普遍的“掐头去尾烧中段儿”式的教学,可以说是既无意义更无意思。我们经常会参加各种各样的评课教研活动,经常会面对这样一些问题:课堂导入怎么创设情景?媒体使用是否合适?小组合作怎么组织?提问是否需要更换方式?总结是否到位?等等。这些问题不能说不重要,但是,它们全都仅仅把教学停留在“怎么教”的技术层面,而忽略了上位的“教什么”和“为什么教”的问题,也忽略了下位的“怎么学”的问题。
“为什么教”涉及到教师个人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是一个关乎“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的问题。真正有效的教学一定是教育者本人首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感受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庄严与神圣,内心被“意义的氧气”所充盈、所完满!我们长期坚持教育经典阅读和教育哲学研讨,就是渴求“点燃沉睡的灵魂,复苏教育的激情”。
“有意义”的第二层涵义来源于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价值,需要教师以“求根务本,务求内涵实质”的态度,清晰明确地回答“我教的内容是什么”(教什么)。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践行“整体把握课程”,即整体把握课程标准,整体把握学科性质与特点,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的结构体系和脉络,整体把握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007年9月,我校数学教研组创立“七步研课法”,包括“单元设计七步法”:本章知识结构框图、本单元知识结构框图、课标与大纲的对比、单元教学设计、典型题型示例、每课时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生成果荟萃,以及“课时设计七步法”——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每个知识点的本质、所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预设核心问题和子问题、课堂实录、学生问题集锦、反思日志。2009年7月,我们又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以宁红、蔡春、朱晓红为首的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开展从初一到高三的六年一贯制整体教学设计研究。这些探索和研究,在聚焦“教什么”的同时,确保了我们的教学首先在内容上是“有意义”的。
通过不断叩问“为什么教”和“教什么”,力求保证我们的教学“有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努力通过“模式创新”,变革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力求让我们的教学“有意思”。其实,在探索“七步研课法”半年之后,老师们发现:自己的学科素养有了很大提升,然而,教学效果却没有明显的改善,为什么呢?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高中才开始培养还来得及吗?学生根本不会反思怎么办?学生越来越不会质疑怎么办?为了回应这些问题,我们又尝试构建了“三对话课堂”教学模式: 课前预习,与教材对话;课堂交流,与伙伴对话;课后反思,与自己对话(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认为:借助同物质世界的沟通和对话——形成世界;借助同他人的沟通和对话——形成朋友;借助同自身的沟通与对话——形成自我。本模式即受此启发)。该模式由于很好地回答了“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使得学习变得“有意思”起来,目前已在全校推广。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们的非中高考课程变得“有选择”了,我们的中高考课程变得“有意义”和“有意思”了,但是,怎样使得所有国家课程都能做到“三有全会”,还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三)以我校学生培养目标为课程标准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长期以来,校本课程属于典型的“三无人员”——无纲、无本、无测评,当然也就处于无序开发的状态了。国家课程有自己的《课程标准》,有无数的出版社争抢着出版教材(教学内容),而且,从初一到高三有非常清晰明确的内在逻辑体系,还有各级政府的督导与评估。而这一切校本课程都没有,没有这一切的校本课程还能称之为课程吗?这些问题显然值得我们深思。
在我们学校,“无标准”的“课程”很难生存,“学生培养目标”是所有校本课程当然的“课程标准”,因为,所有的学校课程都必须为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校本课程当然也不能例外(在我们学校,校本课程不仅包括选修Ⅱ序列,还包括活动类课程)。
由学生发展中心负责的活动类课程也都采用了相似的开发思路。例如,2010年4月,我们围绕学生培养目标中的关键词“健康的体魄”,开发了六节跨年级的系列班会课程。从初一到高三,主题依次为: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我最擅长的运动项目、运动与中考体育加试、中日两国青少年体质对比分析、《体育颂》赏析、我的健康人生。初一的孩子比较感性,故从“喜欢”切入;初二的孩子初步形成理性意识,故“以自我为出发点,分析擅长的原因”;初三的孩子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可以“结合热点问题,进行理性辨析”;高一学生的“对比分析”可以为他们的理性思维增加一抹“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色彩;高二学生赏析的《体育颂》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先生的佳作,通过阅读感悟、交流分析,可以开阔胸襟、打开视野,形成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并初步体会运动与审美、人生、人类和平等之间相互联系的哲理;高三学生主要是要学会规划和描绘自己的未来人生,让运动和健康成为自己的生命底色。■
□编辑 王雪莉
二中理想中的学生是这样的: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仁(关爱他人)、识(关爱自然)、知(关爱自我)三者兼备的心灵,永远追求智慧和真理。 “培养什么样的人”与“如何培养人”是一所学校教育哲学的核心。学生培养目标回答了前一个问题,那么,怎样根据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找到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呢?
我们的思考是:学生、教师和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三要素,在一所理想的学校中,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追求,以构建丰富多彩的多元课程为途径,编织“我——你”式的生命状态和关系。所以,在我们的文化管理金字塔模型中,“MVVS”的“外衣”就是“课程文化”。我们重新梳理了“活动类课程”和“文本类课程”,进一步厘清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之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课程细胞模型”。
课程细胞模型
学校是国家教育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这就好比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构成单位一样(非细胞生物除外)。细胞虽小但结构比较复杂,我们挑选其中几个重要的结构来作一个有趣的类比。
细胞壁对细胞有着支撑、保护等作用,相当于由国家、地方政府颁布的课程政策、标准、实施方案等组成的外部课程环境;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通过选择性吸收,实施物质交换,相当于学校内部的课程文化传统;细胞核主要是储存遗传物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发号施令。在我们的讨论过程中,开始大家认为校长应该是细胞核(这是“人治”的思维结果,与我们的文化管理格格不入)。后来,大家又认为中高考课程相当于细胞核(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有一定的道理和认同感,但是功利色彩过于明显,与我们的文化管理相去甚远)。最终,我们达成的共识是:MVVS是课程建设的细胞核,一切课程建设要听从MVVS的召唤。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加工厂,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细胞生活活动所必需的ATP(能量)。对于学校的课程建设而言,人(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就是“线粒体”——课程(狭义上讲)是外在的、静态的,只有通过“人”的创造性转化,才能成为人的生长与发展所必需的能量;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标志。我们把学校的“特色课程”(不仅包括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而且也包括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而形成的特色)理解为叶绿体,原因有二:一是“特色课程”不仅可以将学校与工厂、企业、医院等区别开来,让学校成为如其所是的育人家园,而非一堆光鲜的水泥森林;二是将广义的“课程资源”转化为“特色课程”,正如所有的细胞都会面对相同的光能,但是只有植物细胞的叶绿体才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通过线粒体转化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一样,同一地域的学校拥有着基本相同的课程资源,区别在于:我们可以将之转化为“特色课程”,进而通过“线粒体”转化一种特别的能量——一种可以帮助每一个孩子都能沿着既定的“学生培养目标”前进着、成长着的能量!
细胞的核糖体可以初步合成蛋白质和糖类,这就好比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艺术、技术、体育等课程,我们可以十天,甚至半年都不开设这些课程,短期内看不出对生命的影响,但是,正如一个缺乏蛋白质的“东西”不能被称之为“生命体”一样,一个缺乏“健康与艺术”的“存在”还能算得上是一个鲜活的、充满灵性的人吗?
细胞的内质网除了与核糖体共同作用合成蛋白质之外,它还要尽情舒展,以求增大自己的表面积,从而促进化学反应的发生和有机物的运输。这就好比是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综合实践活动与综合素质评价,它们与各类课程和人群紧密相连,共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
细胞的液泡主要是保持细胞的渗透压和膨胀状态,我们将它比作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空白”。就像真正的艺术大师懂得“留白”的妙趣一样,无论多么有价值、有意义的课程都不应该填满孩子们的“生命空间”,因为,只有内外平衡、张弛有度、和谐自然的生命,才能保持灵动、鲜活、丰盈的状态!
总之,我们理想中的课程文化是这样的:学校所有的课程能够像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液泡等组织结构一样,彼此协调配合、共荣共生,确保生命活动科学有序、生机盎然!
基于学校课程文化的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文化的源头是“学生培养目标”,或者说,有什么样的学生培养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文化。我们用细胞模型描述的学校课程文化,有利于帮助大家认识到学校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而非过去那种“相互挤占、相互贬损、相互掣肘”的矛盾滋生地。不过,这仍然停留在定性描述的层面上,如果继续向下位进行逻辑梳理,一些新问题又会显现:过去的德育活动如何课程化?各个领域、学科、模块如何在达成学生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各就其位?国家课程如何进行校本化、特色化的再加工?没有国家课程标准和内容体系的校本课程如何围绕学生培养目标形成特色?事实上,只有所有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清晰明确的解释和科学有效的执行时,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课程文化,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课程建设目标——自主选择,多元发展,体验教育过程的幸福!
(一)变革组织系统
对学校课程文化的内涵做出新的界定之后,原有的行政化学校组织系统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我校经过广泛、深入的讨论之后,成立了五大中心:党团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课程发展中心、年级发展中心、信息后勤服务中心,等到时机成熟,还准备成立一个人力资源发展中心。另外,还成立了三个相互独立的组织:教代会、行政会、评促会(评价与促进发展委员会)。
我们把学校课程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大类别:文本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学生发展中心是对原来政教处的升级换代,负责学校活动类课程开发与建设。原来的政教处关注的是常规管理,虽然也会组织很多学生活动,但是,这些常规管理和学生活动与学校的课程体系是何关系呢?变革首先意味着思维方式的变革:常规教育活动如何成为课程?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是什么?现在,学生发展中心主要负责班会课程、社团课程、宣传课程、校园四节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课程发展中心合作)等,每一类课程都有设置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方案与培研方案。课程发展中心是对原来教务处的升级换代,负责学校文本类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特色化实施
国家课程拥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体系,不过,这仅仅只是一个普适性很强的描述性标准和比较僵化的体系,局限于被动执行的“课程建设”,是不可能达成特殊的“学生培养目标”的!近年来,我们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使得国家课程的八大领域从初一到高三都能得以校本化、特色化的实施。
1.非中高考课程实行“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的跑班授课制”
非中高考课程由于长期以来不被人重视,所以,我们采用了以下策略:以变革选课方式为突破口,不断丰富课程内容,逐步形成特色课程文化。例如,为了实现“人人拥有一项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的目标,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如下授课方式:初二、高二实行跑班授课,初一、高一、初三、高三,分男、女生跑班授课(主要因为学校硬件资源有限,无法彻底自由跑班)。具体课程包括:形体、舞蹈、健身操 、篮球、乒乓球、网球 、羽毛球、软式排球、跆拳道、武术 、轮滑、定向越野、空竹、珍珠球、蹴球、舞龙等。
为了实现“我选择我最喜欢的艺术项目,并因此而高雅”的目标,我校艺术课程实行如下授课方式:初二、高二自愿选择、跑班授课(由于硬件所限,其他年级只能利用校本课程时间,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跑班授课)。具体课程包括:山水画、油画、风景写生、装饰画、管乐、合唱、民族舞、现代舞、舞蹈赏析、音乐赏析等。
为了实现“我选择我最喜欢的技术项目,并因此而痴迷创新”的目标,我校技术课程实行如下授课方式:初二、高二自愿选择跑班授课(其他年级利用校本课程时间,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跑班授课)。具体课程包括:动漫设计、机器人设计、网页制作、DI设计、汽车模拟驾驶、电子设计、金工制作、木工制作、软陶制作、服装设计等。
2.中高考课程追求“有意义和有意思”的完美结合
真正的大餐,不仅要讲究“有营养”,还要讲究“口感好”,真正有效的教学也应该是这样:不仅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然而,当下普遍的“掐头去尾烧中段儿”式的教学,可以说是既无意义更无意思。我们经常会参加各种各样的评课教研活动,经常会面对这样一些问题:课堂导入怎么创设情景?媒体使用是否合适?小组合作怎么组织?提问是否需要更换方式?总结是否到位?等等。这些问题不能说不重要,但是,它们全都仅仅把教学停留在“怎么教”的技术层面,而忽略了上位的“教什么”和“为什么教”的问题,也忽略了下位的“怎么学”的问题。
“为什么教”涉及到教师个人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是一个关乎“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的问题。真正有效的教学一定是教育者本人首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感受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庄严与神圣,内心被“意义的氧气”所充盈、所完满!我们长期坚持教育经典阅读和教育哲学研讨,就是渴求“点燃沉睡的灵魂,复苏教育的激情”。
“有意义”的第二层涵义来源于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价值,需要教师以“求根务本,务求内涵实质”的态度,清晰明确地回答“我教的内容是什么”(教什么)。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践行“整体把握课程”,即整体把握课程标准,整体把握学科性质与特点,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的结构体系和脉络,整体把握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007年9月,我校数学教研组创立“七步研课法”,包括“单元设计七步法”:本章知识结构框图、本单元知识结构框图、课标与大纲的对比、单元教学设计、典型题型示例、每课时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生成果荟萃,以及“课时设计七步法”——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每个知识点的本质、所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预设核心问题和子问题、课堂实录、学生问题集锦、反思日志。2009年7月,我们又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以宁红、蔡春、朱晓红为首的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开展从初一到高三的六年一贯制整体教学设计研究。这些探索和研究,在聚焦“教什么”的同时,确保了我们的教学首先在内容上是“有意义”的。
通过不断叩问“为什么教”和“教什么”,力求保证我们的教学“有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努力通过“模式创新”,变革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力求让我们的教学“有意思”。其实,在探索“七步研课法”半年之后,老师们发现:自己的学科素养有了很大提升,然而,教学效果却没有明显的改善,为什么呢?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高中才开始培养还来得及吗?学生根本不会反思怎么办?学生越来越不会质疑怎么办?为了回应这些问题,我们又尝试构建了“三对话课堂”教学模式: 课前预习,与教材对话;课堂交流,与伙伴对话;课后反思,与自己对话(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认为:借助同物质世界的沟通和对话——形成世界;借助同他人的沟通和对话——形成朋友;借助同自身的沟通与对话——形成自我。本模式即受此启发)。该模式由于很好地回答了“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使得学习变得“有意思”起来,目前已在全校推广。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们的非中高考课程变得“有选择”了,我们的中高考课程变得“有意义”和“有意思”了,但是,怎样使得所有国家课程都能做到“三有全会”,还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三)以我校学生培养目标为课程标准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长期以来,校本课程属于典型的“三无人员”——无纲、无本、无测评,当然也就处于无序开发的状态了。国家课程有自己的《课程标准》,有无数的出版社争抢着出版教材(教学内容),而且,从初一到高三有非常清晰明确的内在逻辑体系,还有各级政府的督导与评估。而这一切校本课程都没有,没有这一切的校本课程还能称之为课程吗?这些问题显然值得我们深思。
在我们学校,“无标准”的“课程”很难生存,“学生培养目标”是所有校本课程当然的“课程标准”,因为,所有的学校课程都必须为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校本课程当然也不能例外(在我们学校,校本课程不仅包括选修Ⅱ序列,还包括活动类课程)。
由学生发展中心负责的活动类课程也都采用了相似的开发思路。例如,2010年4月,我们围绕学生培养目标中的关键词“健康的体魄”,开发了六节跨年级的系列班会课程。从初一到高三,主题依次为: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我最擅长的运动项目、运动与中考体育加试、中日两国青少年体质对比分析、《体育颂》赏析、我的健康人生。初一的孩子比较感性,故从“喜欢”切入;初二的孩子初步形成理性意识,故“以自我为出发点,分析擅长的原因”;初三的孩子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可以“结合热点问题,进行理性辨析”;高一学生的“对比分析”可以为他们的理性思维增加一抹“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色彩;高二学生赏析的《体育颂》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先生的佳作,通过阅读感悟、交流分析,可以开阔胸襟、打开视野,形成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并初步体会运动与审美、人生、人类和平等之间相互联系的哲理;高三学生主要是要学会规划和描绘自己的未来人生,让运动和健康成为自己的生命底色。■
□编辑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