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特色校本课程建设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形成学校课程品牌,是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我校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建设,谈一谈在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特色校本课程的内涵
  我们认为,特色校本课程,即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将现代教育思想、先进课程理念与学校、教师、学生实际相结合,并不断发挥其自身优势所形成的超越一般化标准的课程。主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适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并具有自己独特、稳定、优质的个性风貌;二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全局的指导作用,能发挥其示范和引领的优势;三是要逐步成为学校校本课程的标识。
  
  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条件
  1.历史底蕴
  阿什比说:“任何类型的学校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这是学校未来发展及科学定位的基础。学校历史底蕴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的一种文化内涵。在挖掘和利用学校的历史底蕴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在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即要有一定的历史;二是要符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文化;三是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全方位的认同。
  就我校而言,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依托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尝试开展以学生“小种植”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教育活动,并逐步走上正轨,得到了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校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小星火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市区级科技教育先进集体。时至今日,我校的科技教育工作,通过继承与发展,以逐渐成为学校的亮点。为此,我们抓住这一丰厚的历史资源,将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我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开设了《现代实用无土栽培实验》、《蔬菜栽培与育种知识》、《花卉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植物无性繁殖实用创新》、《植物生长调节剂实用技术与无公害农产品知识》等课程,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
  2.师资力量
  教师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一支具有良好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形成的力量源泉、稳步提升的保障、全面育人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们注意挖掘教师的特长,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首先确定一两名教师参与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发挥引领教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选择教师方面,我们首先考虑教师的“特长”,且教学素质较高,对特色校本课程有一定的研究与创新;其次,牵头教师要对特色校本课程有浓厚的兴趣,能够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推进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不断向前发展。
  3.外力支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力是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发展的催化剂。学校应该与相关部门取得积极联系,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认可;邀请专家、教授到学校指导特色校本课程工作。近年来,我校先后邀请了中国农科院的鲍文魁教授、中国林学院的宋朝枢教授、中国植物学会崔振会教授、北京市农科院的袁世筹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的印丽萍、杜会森教授等到校指导科技教育工作。这些在专业领域有着极高声望的专家教授,为我校的科技校本课程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让课程建设有了质的飞跃。
  4.硬件建设
  如果说软件建设是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发展的灵魂与核心,那么硬件建设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硬件条件是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实施的前提与保障,可以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完善硬件建设,提高学生的活动条件,促进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稳步向前发展。
  我校的科技教育在刚刚起步时,学校仅有一块半亩左右的校内露天试验田,整个种植流程和当地的农村操作基本相同,没有任何高科技工具和实验设备。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的科技校类校本课程无法从“新品种试种、简单育种、种植对比试验”的老套路中跳出来,植物生理生化试验、转基因、无土栽培技术等创新课程无法开展,这给我们学校科技校本课程的发展设置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后经学校多方努力,先后建起了科技种植大棚、科技长廊、绿化植物实验室等科技试验基地,购置了很多高科技设备仪器,有学生开展科学试验用的生化培养箱、霉菌培养箱、恒温恒湿培养箱、智能光照培养箱,还有在很多高校中都难得一见的高倍电子显微镜、分光光度剂、电子分析天平等。这些先进的硬件设施充分满足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特色校本课程的发展。
  
  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步骤
  1.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有健全的组织作保障,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在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要狠抓组织建设,逐渐形成“部门联动”的特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即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等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一个相互联动、互相协调配合的管理体系,以面向全体、全面育人为目的,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调查分析,统筹安排
  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必须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可,因此,在选择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时,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教师的实际情况、现有的资源条件三方面因素。通过对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人力资源与设施资源以及特色资源的分析,根据学生需求、教师需求和学校地区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的设施、师资、传统、特色以及校外资源等情况,本着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学生成长的目标,开发适合本校师生的校本课程体系。
  3.长远规划,措施得当
  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工作量大,内容繁多,投入的人员和精力也较多。如果没有长远的规划与合理的措施,校本课程很容易流于形式。所以,在实践的基础上,学校要不断地探索与总结,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理念,理清课程建设思路,将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中,明确突出特色校本课程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特色校本课程的长远发展找准坐标。
  4.汇报展示,宣传有力
  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定期开展汇报展示活动,能够推动特色课程建设活动的持续开展,扩大学校特色建设的社会影响;加强对阶段性特色校本课程工作的检阅和审视,提升特色课程建设质量。所以,学校应该在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规划中明确规定开展汇报展示活动。比如,每两年可开展一次为期一周的大型汇报展示,每学期可开展一次为期一至两天的小型汇报展示。精心策划整个展示活动,力求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成效显著,这对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无疑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注意事项
  总之,在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应注意:在确立特色校本课程之前,要进行广泛调研,使干部、教师、学生、家长达成共识。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科学的规划、合理的措施。其中要注意抓住契机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使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避免独立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应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多方面教育功能。
  实践告诉我们,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课程发展的一个契机,只有抓住这个契机,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重视建设的实施步骤,在建设中改进、提高,才能促进学校特色课程的发展;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一个课题,只有在建设中增强问题意识与研究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促进学校品牌课程的形成与发展。■
  □编辑 郭卿
其他文献
四眼先生(杨绪兵 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第二中学教师)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hbbkyxb    四眼先生自述:  四眼先生,一个出生在荆山深处的80后青年,一个用心感悟、发现、思考乡村教师生活的高中教师,一个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教育、关注学生、关注成长的普通人。一直喜欢利用文字及图片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想,利用博客和国内所有的名师请教甚至争辩,利用博客学习、
【摘要】在高三政治復习备考教学中,试卷讲评占据很大的比重,试卷讲评课是复习的延伸,是高考复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型。一堂成功的试卷讲评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需要师生共同思考,是教学相长的过程。笔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中形成了高三政治“四步骤”试卷讲评课模式,以此提高试卷讲评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动手、动口、动脑,让试卷讲评课“活”起来,收获实效。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为此,我校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集体研究讨论,在2005年基本形成了新的办学思路——“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导向,以书法艺术教育为载体,创建可持续发展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培育注重规矩、讲究情趣、崇尚和谐的一代新人;在教育管理、课程构建、学生发展、学校文化、教师成长等多个领域,逐步形成学校育人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书香气 孕育高尚人”。  
周国彪,上世纪60年代公派出国留学,毕业于哈瓦那大学人文系。上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赴美国访问学者,通晓英语,西班牙语。第九、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学英语特级教师。现任周国彪英语教学研究工作室主持人,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英语教研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北京市高中课改学科教学专家指导组成员,北京市外语学科兼职教研员,市首批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我校数学教学团队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自主体验”教学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自主体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问题情境,通过反复观察、比较、感受、探究,对特定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交流、建构和反思,并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及情感体验内省体察、心灵感悟,从而促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数学思维和数学品质,提升热爱数学的情
绿色课堂改进项目的立足点是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价值,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体验发展的过程,构建师生、生生和谐互助的教学环境,形成尊重学生主体、凸显平等多元内涵的绿色教育理念。  绿色课堂改进项目的愿景和目标分析   绿色课堂改进的愿景是使绿色教育理念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共同接纳并积极实施的概念;使课堂成为激发学生主体智慧与生命力,激发教师实践智慧、主导教学的场所,通过
站在2010年的起点,我们的内心感慨万千。  回望2009年的冬天,北京教育杂志社,忙忙碌碌,来来往往,热火朝天。研讨会、策划会,编辑部与专家、与教师、与作者、与读者反复论证;组稿、采访、编辑、写作,文编与作者、与被采访者、与文字一次次交流;封面、内文、标题、版式,美编与文字、与图片、与字体一次次对话。终于,在2010年到来之际,我们捧出了这份沉甸甸的答卷。  这份答卷,凝结着编辑部所有成员的心血
2010年北京市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将增加一道生物选择题,减少一道化学选择题,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赋分也将调整为120分、100分、80分。下面分学科给大家提出今年的高考复习建议。    ●物理     分析近年高考试题,“大纲卷”向“课标卷”平稳过渡  近年来,高考理综(北京卷)物理试题一方面肩负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另一方面也承担着由“大纲卷”向“课标卷”过渡的功能。这份试卷在延续了北京卷特点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出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为全面落实《纲要》精神,实现区域绿色教育的价值追求,我们在课堂上以“绿色课堂改进行动研究”的研究项目为引领,课下以“推行作业配餐制度,切实实现减负增效”的立项课题为抓手,开展作业配餐的系列工作,双管齐下,
1.情景激趣,唤醒学生对事物的已有认知和情感  播放录像:吹泡泡  引导学生观察录像中同学吹泡泡的工具的形状。  分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之一,教师利用“吹泡泡”这一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素材,创造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既起到了调取学生的以往经验的作用,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体验愿望,更加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为学生进行体验埋下伏笔。  2.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在探究中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