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体验艺术魅力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ue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17日,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人头攒动,“2014艺术品市场法制宣传周启动发布会”在这里举行。该活动是山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主办,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承办。今年的法制宣传周在前两年的基础上,以“放心体验艺术魅力”为主题,向社会公众系统介绍各项艺术品市场的行业规范,并借此契机大力宣传其同时发布的五项新规。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和中国嘉德的有关领导及拍卖、画廊行业人员,收藏、研究机构代表,媒体等各界人士出席了此次活动。
  整个2014年宣传周活动将贯穿9月,20余个省区市的拍卖行业和北京画廊业将在活动期间持续推出包括论坛、展览、慈善义拍、咨询等在内的60余场丰富活动,为社会公众带来一场兼具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艺术品金秋”。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陈通认为:“艺术品市场法制宣传周是近年来文化部着力打造的宣传活动,旨在推动艺术品市场从业者规范、诚信经营,帮助日益扩大的艺术消费群体、投资收藏群体‘放心体验艺术魅力’,让艺术品离大众不再遥远。”
  五项艺术品行业规范解读
  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制定发布的艺术品拍卖《从业人员职业守则》、《标的审定规范》和《标的保存管理规范》三项规范首次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法律规范体系延伸细化至重要人员操守、审件、保管等具体业务环节。借此,也针对性地回应了当下社会公众对拍卖行拍品把关、拍品安全保障等环节的疑问。而由北京画廊协会制定发布的《画廊行业经营规范》和《画廊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则首次全面规定了画廊与艺术家、消费者、同行的行为规范。
  发布现场,五项规范得到了拍卖、画廊业者的高度认可,表示将积极落实执行;参会藏家和媒体高度评价规范的推出,认为这不仅是行业自律的成果,也是让市场参与者“放心体验艺术魅力”的保障。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表示:以三项拍卖行业规范为标志,艺术品拍卖行业包括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自律规范等在内的市场规范体系已初步完善,“放心体验艺术魅力”的拍卖规范基础已初步确立。
  《文物艺术品拍卖从业人员职业守则》行业规范对文物艺术品拍卖领域的从业人员、企业管理者、拍卖师给出了明确的职业道德要求。规范首先强调从业人员从行为举止人手,提高业务素质。同时,也从实际工作中人手,规定从业人员要承担若干义务,包括不得接受商业贿赂,保护商业秘密,防止不正当竞争,报告违法违纪行为,做好业内诚信自律工作等。此外,还对从业人员在境外活动也做出规定,切实维护中国拍卖行业的良好形象。
  《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审定指导规范》行业规范明确规定了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审定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主要程序。规范依据文物艺术品拍卖工作的实际,对标的审定提出“合法征集”“法律论证…科学方法”“价值研究”“知识储备”以及“职业品德”等六项基本要求。并把审定工作具体分解到委托拍卖合同签订前的初步审件,以及随后的会商确认、拍卖前标的报审、社会质疑的处理等环节。此外,规范还对审定方式和审定记录等方面做出一一说明,相信对文物艺术品拍卖工作能起到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保存管理指导规范》行业规范从存放、包装、运输等三个方面对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的保管做出具体要求,明确规定从业人员应做好拍卖标的存放、点交、记录、包装、运输和库房管理等几个步骤。对保障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安全意义重大。为此,规范从拍卖经营实际出发,将拍卖流程中涉及标的保存管理的“硬件”条件和“软件”要求明确出来,给出具体操作的指导标准。对库房管理、库房基本设施、拍卖标的存放、拍卖标的记录、出入库管理、库房盘点管理等方面详细给出规定,另外,还对拍卖标的运输包装和拍卖经营安全管理做出了详细规定,让从业人员有据可循。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李卫东秘书长表示,以三项拍卖行业规范为标志,艺术品拍卖行业包括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自律规范等在内的规范体系已初步完善,“放心体验艺术魅力”的拍卖规范基础已初步确立。
  艺术品拍卖法律规范发展历程
  在发布会上,中国嘉德副董事长王雁南向与会各界人士详尽介绍了中国艺术品拍卖法律规范的发展历程。
  1992年,北京国际拍卖会敲响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第一槌。自此中国艺术品市场诞生。从1992年至2002年,是艺术品拍卖行业法律规范发展历程的第一个阶段,即艺术品拍卖法律框架确立阶段。在这段时期里,有不少法律规范出台,如:1994年,国家文物局颁发《关于文物拍卖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文物境内拍卖试点暂行管理办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诞生;2002年,《文物保护法》修订,确定了文物艺拍卖的合法性。
  艺术品拍卖行业法律规范发展历程的第二个阶段是从2003年起至2012年的这段时间。这是个从法制建设转向自律建设,艺术品拍卖行业自律和规范初步确立的阶段。在此期间,2004年文化部颁布《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2009年,艺术品市场第一部行业标准《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发布;2011年,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
  2013年至今是第三个阶段,即新的行业自律与规范细化阶段。2013年全国共举办911场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成交额350.95亿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具备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的企业共计382家。这个阶段中最重要的法律规范就是此次发布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从业人员职业守则》《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审定指导规范》《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保存管理指导规范》。
  从199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诞生至今的这些法律法规中,有规范从业人员的,如2011年发布的《关于拍卖师主持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2012年发布的《拍卖师操作规范(SB/T10692-2012)》和今年发布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从业人员职业守则》。   规范经营行为的有2011年发布的规范流程行为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2010年发布的《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SB/T10538-2009)》;规范专业行为的有2014发布的《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审定规范》、2014发布的《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保存管理规范》和即将出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信息说明规范》(制定中)。评价经营行为的有2014发布的《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达标企业评定管理办法》和《文物艺术品拍卖标准化达标企业评价指标》;有利于市场诚信建设的有2011年开始发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
  王雁南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数量的增加,规范品牌信用已经成为拍卖企业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进一步细化行业自律和规范,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此次要发布的三个规范,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经过22年的努力,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法律规范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中国艺术品行业也已经走上行业自觉自律的道路,并开始向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未来将为艺术品拍卖参与者提供更多的专业服务保障。”
  全球拍卖统计年报发布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美国artnet再度推出《2013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深度解析2013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全球市场的表现。
  成立于1989年的artnet是全球艺术品市场在线数据资源的行业领头羊,一直致力于向全球艺术收藏者提供可靠的咨询,提高艺术市场的透明度。
  近年来,由于中国文物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球艺术市场格局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拍卖全球化趋势引人极度关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数据分析机制成为了市场的一大需要。为此,作为备受业界信赖的两家机构,中拍协与artnet凭借双方所独有的数据优势,再度开展数据合作并编制了该份全球市场报告,希望借此呈现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全球拍卖市场中最真实的面貌。
  《统计年报》显示:2013年,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经历了前一年的收缩后出现回暖迹象,总成交额达到548.8亿元人民币(85.1亿美元),相比2012年增长了28.8%。而全球从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企业总数也同步增长了12.7%,达到了662家。
  从全球格局看,中国大陆地区仍是全国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主要市场,占72.5%的绝对性份额,中国香港、日本等亚洲其它地区占20.1%,欧洲、北美和世界其它地区所占市场份额总和不到10%。而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排名前五位共占据市场总额的42%,这五家企业均集中在北京和香港。
  从拍品结构看,中国书画门类占据全球市场最大份额,成交307.1亿人民币(47.6亿美元)。从价位方面发现,中低价位拍品市场进一步扩大,本年度内全球95%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成交价均低于50万元人民币(7.8万美元)。
  2013年,成交价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拍品有429件(套),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其中,232件(套)拍品来自中国大陆,197件(套)来自海外。但是,其中仅在北京就达187件(套)。
  通过对比发现:2013年,海外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增长高于大陆市场17.6个百分点,率先回升至2011年的水平。在中国大陆地区,中国书画成交额居各门类之首,而在海外地区,则是由中国瓷玉杂项占市场主导地位。此外,本年度海外拍品成交均价已止跌回稳,中国市场依然呈下跌趋势但大大放缓。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在历经了2009至2011年惊人的增长之后,自2012年开始逐步下调,2013年显现复苏趋势,拍品结构出现合理化调整,买家表现更为谨慎,价格成交更为合理,这都标志着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步入更为成熟的新阶段。
  Artnet负责人透露:“《2013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所使用的数据中,海外部分由artnet搜集自全球各地的拍卖企业,每一件拍品都经过专业编辑的整理和分类;中国大陆部分则由中拍协对全国具备文物艺术品拍卖资质的企业进行逐一统计和把关。其数据的全面性及准确性是同类报告中绝无仅有的。2013年的《统计年报》延续了上一份报告的风格,将品质与准确性作为首要标准,旨在为市场建立一个新的信息透明度标准,为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马怡运)
其他文献
2014年9月28日,适逢炎黄艺术馆建馆23周年之际,馆里举办了“激情燃烧的岁月——黄胄和他的时代大型文献展”,使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黄胄和他的作品。  笔者积年累月收藏黄胄作品已有相当数量,包括绘画、书法、信札手稿等,借此机会,捡出几件小品文献与大家共赏。  贺卡双驴图。黄胄曾与驴为伍、与驴为友,对驴倾注了无限深情。黄胄曾说过:“驴的美德,温良恭顺,忍辱负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黄胄画驴,天下皆名
期刊
首届厦门国际艺术品投资博览会圆满完成,四天的短暂相聚和交流,让艺术圈牢牢地记住了厦门,也看到了厦门作为东南重镇在艺术市场中的潜力。厦门艺博会,发挥了厦门的地缘优势,抓住了第18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文化艺术主战场这个关键词,共吸引约15000人次参观,其中不乏出席98投洽会的高端客商和众多专业藏家。厦门艺博会搭建起的平台,实现了藏家与艺术机构的互动,在艺术、金融之间实现了跨界,促进了国际间的艺
期刊
6月20日下午,借“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闭幕之机,山东博物馆邀请了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文化部非遗司、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北京市发改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中国家具设计委员会、故宫博物院、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等机构的专家、学者、设计师,就“中国香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主题研讨会展开研讨,为长达半年之久的沉香文化展画上句号。  
期刊
今春以来,当代玉器市场有些热络。  数据很给力。于雪涛《喜气袭人》白玉摆件在拍出2300万元,刷新当代玉器拍卖纪录。这是时隔一年半,第三件千万元级的当代玉器,其价格相当于吴德昇《青史香尘))白玉摆件(1035万元)和瞿利军的白玉万寿纹簋式炉(1092.5万元)之和。  专事玉器的北京博观拍卖公司,行业背景深厚。今年前七个月,上拍725件,成交率74.76%,成交额5076.35万元。最能反映市场情
期刊
香港佳士得2014年秋季拍卖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将于11月25日举槌,呈献精品名家书画,如石涛的《花卉册》及蓝瑛的《花石册》。  石涛的八开《花卉册页》,可以看到青藤(徐渭)、白阳(陈淳)的影响,主要在写意的着墨,表现活灵的水分,而每张画的构图、方式、意境都不一样。石涛主要活动于江南一带,舂华秋艳,甚至落花的韵味,在他纤细柔美的笔触下,都可以感受得到。石涛是一介和尚,法号释道济,但他亦儒亦道亦释。每开
期刊
在中外交流史上,“丝绸之路”闻名遐迩,“茶马古道”也为人们广泛知晓,而“万里茶道”近些年才受到人们的关注。先是内蒙古作家邓九刚先生的纪实之作《茶叶之路》出版,后有中央电视台《茶叶之路》的热播,由此引发了社会对于万里茶道及茶路沿线城市的热切关注。2013年3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谈到17世纪的“万里茶道”,强调“万里茶道”的历史意义,重新唤起了海内外对这条茶道
期刊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后,笔者曾撰写了《青铜器十年拍卖>)一文,刊发于《文物天地》2010年第10期及次年第l期。文章刊发后广为报刊、网络转载。长期以来,内地私人收藏传世青铜器上拍数量有限,但在海外以及中国香港、台湾、澳门市场上,青铜器收藏、拍卖一直是交易热点。特别是2001年商晚期一西周早期青铜“皿天全”方罍器身以924.6万美元拍出后,引发了新世纪以来持续十余年的青铜器收藏热潮,行情直线上升。今
期刊
北京诚轩2014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中旬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推出中国书画、油画雕塑、瓷器工艺品、钱币邮品四个项目,共计七个专场。  中国书画530余件拍品,分两个专场。潘天寿指墨画《石背幽禽》(图一)绘于1948年,数次著录于早期重要出版物,画中崚嶒的倒梯形巨石几乎贯穿全幅,旱倾倒之势,石顶蹲立着三只八哥眼神乖张,斜睨周遭,左下角点染的蒲草,令突兀奇崛的画面顿显平衡,且添生意,全作色墨施染自然,
期刊
香港佳士得将于2014年11月呈献一系列卓越非凡的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例如一批珍罕无比的佛教工艺品。当中亮点包括一件极为罕有、雍容端凝的元青白釉菩萨坐像(图一),为元代景德镇少见大尺寸的瓷塑品类,发冠、帔帛、璎珞精巧玲珑,身姿右倾,富有动感,显示出元代景德镇瓷塑艺术的高超成就。同样精彩的有两件明初鎏金铜像,两件同具永乐年款,弥足珍贵(图二、三)。  另一重要之作为一件刻晚明瓷雕大师何朝宗款之德化达
期刊
考古学上的确认  从《史记·夏本纪》及古史传说可知,在中国原始社会晚期与殷商社会的过渡阶段,有一个夏代。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前后延续四五百年。夏代历史,由于文献记载过于简略,扑朔迷离。同样,夏代的文化遗物,也不能完全确认。当今学术界的一致认识是,中原二里头文化与夏代文化有关。由于二里头文化内涵较为复杂,前后延续时期较长,考古界曾将其划分为前后四期,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