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诚轩秋拍精品纷呈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诚轩2014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中旬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推出中国书画、油画雕塑、瓷器工艺品、钱币邮品四个项目,共计七个专场。
  中国书画530余件拍品,分两个专场。潘天寿指墨画《石背幽禽》(图一)绘于1948年,数次著录于早期重要出版物,画中崚嶒的倒梯形巨石几乎贯穿全幅,旱倾倒之势,石顶蹲立着三只八哥眼神乖张,斜睨周遭,左下角点染的蒲草,令突兀奇崛的画面顿显平衡,且添生意,全作色墨施染自然,堪称其早期指画的代表作。另幅1946年作《牡丹》为阮毅成旧藏。
  徐悲鸿的《竹石雄鸡》(图二)绘于1936年重阳节,时画家随广西省政府迁至山水秀美的桂林,远离纷扰,故笔下多见清新面貌。画中节节向上的竹子与高踞于岩石上的公鸡,有应景之意,与后期深具战斗意义与程序化的雄鸡相比,本幅水墨韵味丰富,生动自然,为此一题材的上乘佳构。
  齐白石的《红梅》(图三)约作于1920年代晚期,梅花用洋红点瓣,娇艳欲滴,是其衰年变法初成、具有自我面貌的精心之作。另幅《三寿》绘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
  张大千作品(图四)长期是市场的热点,泼墨山水《骤雨图》1967年画成出版后又补绘山峦、密树,构图更富张力。为苏轼写真的《赤壁怀古》作于1939年。
  黄宾虹数幅山水和花卉作品,时间跨自1910年至1950年代,展现出其面貌的多样性,题赠容庚的《墨山秀茂》绘于1938年,《玉山胜景》绘于1940年,《荣华白头》绘于1950年左右。溥心畲作品题材丰富,1942年端午节应景而作的《朱砂钟馗》写于北平沦陷时期,《溪山晚翠图卷》意境宏阔悠远。其他20世纪名家亦有铭心精品参拍,如于非闇1942年《桃花绶带》,陈少梅《静听松风》,陈佩秋90年代《翠盖憩禽》,黄胄1973年《跃马图》等。
  成扇专题延续诚轩品牌风格,齐白石赠“启明夫人”的《五色梅花·咏梅诗画合璧格景扇》,张大千1930年代中期的《黄山后海》,皆为难得精品。
  何绍基力作领衔书法专题,1862年临汉《武荣碑》一册是最广为人知的何绍基隶书代表作,为谭泽闰旧藏媛叟临汉碑十种之一。胡适、沈曾植、沈尹默等文人书家亦有妙笔。
  “彭可兆暨夫人陆剑英收藏现代名家名作”和“刘铭、白雅梅伉俪收藏丁衍庸作品”专题,均为初次出现于市场,作品面貌齐整。
  油画雕塑专场推出20世纪早期油画、学院写实、当代艺术以及当代新水墨共百件拍品。颜文樑1964年的《上海豫园》(图五)曾先后出版七次,并收录在颜文棵九十一高龄时协助出版的《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颜文棵》与第一本个人油画专辑内。私人收藏领域鲜见如此传承有绪、权威著录的颜文樑油画,为首度现身拍场。
  林风眠专辑中的《劈山救母》创作于1950年代初期,为林氏立体主义戏剧人物的滥觞之作。另幅林风眠义女冯叶女士收藏的《竹居》(图六),曾参加2007年香港艺术馆举办的《世纪先驱:林风眠艺术展》,创作于197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初期,是林风眠风景题材具有总结意味的集大成之作——从童年故乡的翠竹溪流到西子湖畔的白墙黛瓦,从天平山的明艳秋景到黄山的峻岭奇峰,仿佛是一部回忆录,将林风眠一生珍藏的美好记忆与各时期风景创作的经典元素尽收其中。
  海外华人艺术家板块,除首现拍场的赵无极《无题》、朱德群在1986年香港“朱德群画展”展出的《潭影空人心》外,还有朱沅芷1930年代末的《坐在红色扶椅上的裸女》和1940年代的《爱伦小姐画像》,后者描绘了第二任妻子朱海伦的姐姐爱伦。
  詹建俊1988年的《默》曾参加中国美术馆1988年第一届“油画人体艺术大展”,《默》也因此成为推动和见证中国社会与文化走向开放的一个视觉文本。
  当代艺术板块的亮点为刘炜2007年的《一枝花儿》(图七)大尺幅油画,借鉴了同期创作“风景”系列的天蓝色背景,在整个“花儿”系列中也属仅见,是刘炜对中国画传统、宝丽来摄影和风景系列油画探索试验的综合产物。刘溢1995年的《荒路夜游》,描绘了如梦境般怪诞的场景,既有冷峻的幽默,又有艺术家秘而不宣的人生哲理。
  当代水墨专辑汇聚了不同时代的精品佳作,呈现出此一领域的多元化发展:刘国松《流动的山水》和《霞光》为其晚年力作;张羽、王天德以及魏青吉利用拼贴、灼烧和拓印等多种手段,拓展了水墨语言的可能性;张见、徐华翎、姜吉安和杨宇则在工笔的表现手法和传统媒材中融入了当代视角和观念。还汇集了朱新建自1980年代中期至近年的各时期代表作,如其友人林铨居私人珍藏的《相思图册页》、上款为画家边平山的《恋曲1990》等。
  瓷器工艺品专场150余件拍品,以雍乾官窑瓷器精品最受瞩目。清雍正青花缠枝花卉云鹤纹钟(图八)顶饰兽钮,外壁主题纹饰为两组缠枝花卉纹,以云鹤纹间隔,布局繁密,笔触纤细流畅,品相保存良好,可充书斋清供,亦可掌中雅玩。清乾隆青花缠枝番莲万福常庆纹戟耳瓶(图九),品种少见,腹部以青花绘缠枝西番莲,上托卍字、蝙蝠、盘肠、磬,寓有“万福常庆”的古祥意义,在中国传统纹样布局中,融入西洋巴洛克装饰技法,富贵华丽,为典型的宫廷陈设器。
  成对保存的官窑瓷器一向颇受关注,此次推出数对雍正官窑盘,包括单色釉、斗彩、青花等不同品种,如美国著名收藏家保罗-白纳德旧藏的清雍正黄釉暗龙凤纹盘一对,等等。
  工艺品部分亦有诸多精品。明晚期胡文明制铜鎏金兽面纹文王方鼎(图十),人手沉重,腹部浮雕兽面纹,下承四夔龙式扁足,鎏金鲜艳亮丽。明晚期铜错金银夔龙纹体现晚明尚古摹古之风,明末清初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保存良好,清乾隆玉雕太平有象八吉祥纹如意精湛细腻的技法定出自清官造办处良工之于。
  钱币邮品项目3300余件拍品分为二个专场。古钱银锭部分,代表品有存世稀少的清代宝泉局“咸丰元宝”克勤郡王当千背星月样钱,元代早期税银“平阳路征收课税所五十两”银铤。机制币板块精品有1896年湖北省造“本省”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台湾著名收藏家刘改造旧藏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版壹圆样币(图十一),铸工精湛;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样币,为清政府正式铸造之金币;1903年黑龙江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试铸黄铜样币(图十二),德国奥图·拜赫公司雕模试铸,台湾鸿禧美术馆开幕展品,精美绝伦。此外,更推出古代花钱、春申堂藏清代银锭、臆造币等多个专题。
  纸币专场中,民国元年李鸿章像人清银行兑换券加盖改作中国银行兑换券上海拾圆,流传甚少;光绪三十三年江西官银钱总号银两票壹佰两(图十三),是晚清官钱局票券中的珍品,品相颇佳;光绪三十年四川铜元局制钱票壹千文,存世屈指可数,是清钞名贵品种。另有中国农民银行纸币专题,是目前所见中国农民银行纸币最高水平之专题收藏。
  邮品部分,1886年北京寄天津小龙封,贴小龙毛齿邮票3分银一枚,是所知第三件有公开记录的1886年国内邮路小龙封,出自于美国传教士夏察理家族藏品,品相极佳;1897年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当壹分二十五枚全格,保存完整;1897年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当当伍圆,是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中面值最高的一种。
  (责任编辑:阮富春)
其他文献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实水墨人物画用线是古典人物画用线的开拓与发展,在世纪初“素描是一切造型基础”的大形势下,写实水墨人物画中“线”的审美性被重新发掘,具有重要意义。线不仅作为造型的手段,更作为造型的目的,线与水墨相结合,体现出中国写实水墨人物画独有的审美韵味。在写实造型的框架下,构成了联系中西绘画平面性与空间感的纽带,在将写实人物画从过分注重素描的倾向拉回到民族性的道路上来起到重要作用。  20世
期刊
形制断代  讲到书画鉴定与收藏,首先就要讲到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和辅助依据的问题。所谓主要依据,主要指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等。这里先谈谈时代风格中的一个小点,就是形制断代问题。形制包括对联、屏条、扇面等。通过形制的断代,有时候不开卷也能知道真伪。对联  对联最初叫楹联,是刻在木头上的文字,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明代后期演变为写在宣纸、绢本上,既可以挂在厅堂,又可以挂在门上做春联用,融实用性、艺术性与观赏
期刊
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玉,从极其遥远的年代开始,就走入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帝王以玉祭天地四方,因其神圣而高贵。君子以玉自比、自省、自励,因其温润而坚韧,灵透而纯洁,如同人之仁、义、礼、智、信。凡从玉的汉字,关涉玉的词语,都蕴含着珍贵与高尚。长久以来,在中国人心中,玉已被赋予了人格化、道德化的意义。  中国人雕琢了玉。玉,也雕琢了中国人。  中国最早的玉器发现于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
期刊
2014年9月28日,适逢炎黄艺术馆建馆23周年之际,馆里举办了“激情燃烧的岁月——黄胄和他的时代大型文献展”,使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黄胄和他的作品。  笔者积年累月收藏黄胄作品已有相当数量,包括绘画、书法、信札手稿等,借此机会,捡出几件小品文献与大家共赏。  贺卡双驴图。黄胄曾与驴为伍、与驴为友,对驴倾注了无限深情。黄胄曾说过:“驴的美德,温良恭顺,忍辱负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黄胄画驴,天下皆名
期刊
首届厦门国际艺术品投资博览会圆满完成,四天的短暂相聚和交流,让艺术圈牢牢地记住了厦门,也看到了厦门作为东南重镇在艺术市场中的潜力。厦门艺博会,发挥了厦门的地缘优势,抓住了第18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文化艺术主战场这个关键词,共吸引约15000人次参观,其中不乏出席98投洽会的高端客商和众多专业藏家。厦门艺博会搭建起的平台,实现了藏家与艺术机构的互动,在艺术、金融之间实现了跨界,促进了国际间的艺
期刊
6月20日下午,借“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闭幕之机,山东博物馆邀请了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文化部非遗司、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北京市发改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中国家具设计委员会、故宫博物院、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等机构的专家、学者、设计师,就“中国香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主题研讨会展开研讨,为长达半年之久的沉香文化展画上句号。  
期刊
今春以来,当代玉器市场有些热络。  数据很给力。于雪涛《喜气袭人》白玉摆件在拍出2300万元,刷新当代玉器拍卖纪录。这是时隔一年半,第三件千万元级的当代玉器,其价格相当于吴德昇《青史香尘))白玉摆件(1035万元)和瞿利军的白玉万寿纹簋式炉(1092.5万元)之和。  专事玉器的北京博观拍卖公司,行业背景深厚。今年前七个月,上拍725件,成交率74.76%,成交额5076.35万元。最能反映市场情
期刊
香港佳士得2014年秋季拍卖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将于11月25日举槌,呈献精品名家书画,如石涛的《花卉册》及蓝瑛的《花石册》。  石涛的八开《花卉册页》,可以看到青藤(徐渭)、白阳(陈淳)的影响,主要在写意的着墨,表现活灵的水分,而每张画的构图、方式、意境都不一样。石涛主要活动于江南一带,舂华秋艳,甚至落花的韵味,在他纤细柔美的笔触下,都可以感受得到。石涛是一介和尚,法号释道济,但他亦儒亦道亦释。每开
期刊
在中外交流史上,“丝绸之路”闻名遐迩,“茶马古道”也为人们广泛知晓,而“万里茶道”近些年才受到人们的关注。先是内蒙古作家邓九刚先生的纪实之作《茶叶之路》出版,后有中央电视台《茶叶之路》的热播,由此引发了社会对于万里茶道及茶路沿线城市的热切关注。2013年3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谈到17世纪的“万里茶道”,强调“万里茶道”的历史意义,重新唤起了海内外对这条茶道
期刊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后,笔者曾撰写了《青铜器十年拍卖>)一文,刊发于《文物天地》2010年第10期及次年第l期。文章刊发后广为报刊、网络转载。长期以来,内地私人收藏传世青铜器上拍数量有限,但在海外以及中国香港、台湾、澳门市场上,青铜器收藏、拍卖一直是交易热点。特别是2001年商晚期一西周早期青铜“皿天全”方罍器身以924.6万美元拍出后,引发了新世纪以来持续十余年的青铜器收藏热潮,行情直线上升。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