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结合国家在中西部农村开始推行中小学寄宿制教育后给学校安全管理提出的新问题。我在工作实践中探索了几点初步体会和方法:①小学生活老师素质不能低、数量不能少;②有些本应该开设的课程却出现在“学生希望开设的课程”中;③重视小学生心理辅导;④加强学生用车的严格管理。
【关键词】小学寄宿制 安全管理 工作实践 体会和方法
近几年来,伴随“两基”攻坚工程的不断深入,国家在对中东西部教育投入的逐年加大,我们农村开始推行小学寄宿制教育,目的是为贫困、偏远农村的孩子创造一个基本的教育条件,解决农村孩子路远没法上学、没好学校上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遏制学生失学。这一民心工程实施以来,已经彰显出了较好的教育效应和民生效应,被老百姓美其名曰“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凡新生事物都有一个曲折的成长过程,正确的观点就是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客观发展中的事物。农村小学寄宿制也更不例外。在实施的进程中也必然会出现一些这样或哪样的新问题。比如,实施寄宿制后相应地会产生的住宿、用车、校内安全等管理问题。学生寄宿后家长、社会把教育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学校,认为学校就能包打天下等观念性问题;再比如,对贫困学生资助标准不高、力度不大的现实与贫困学生的就学成本增大而相伴产生的失学新隐患之间的矛盾,教师的编制不多但课程多等新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认真研究,不断探索,在实践层面弯下腰去扎实工作,在工作实践中解决的这些新问题。但我一直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思想理念。所以,总在坚守我的这方教育阵地。
我当校长的几年中就深有以下工作实践体会和做法:
1.小学生活老师素质不能低、数量不能少
以往很多农村寄宿制小学,基本上把生活老师的标准认定为保姆式的管理员,对生活老师的招聘还未形成统一的严格标准,招聘条件放的很低,在有些学校甚至招聘当地的农民作为生活老师。因此,对生活老师的工作职责也只有很低的要求或无要求。在此情况下,低素质的生活老师根本没有动力给予学生细致的照顾和关心。另外,部分学校就是具有几个高素质的生活老师,但数量非常有限,为了完成工作,学校不得不安排任课老师完成生活老师的工作,任课老师必须为此花费大量时间,其结果是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任课老师也无法专钻研业务,更无法进行创新,达到提高授课质量的目的。所以,我把生活老师和专任老师的培养都放在突出重要日上。招聘也好、外聘也罢,从不放底标准,更不另眼看待,效果突出,多年没出安全事故,受到各级的首期肯定和多次表彰。
2.有些本应该开设的课程却出现在“学生希望开设的课程”中
原因是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校,计算机、美术、音乐、体育等非主要课程的老师数量极少,编制不够,工作量大,导致很多就算具有计算机实验室、体育器材等硬件条件的学校也无法完成正常的课时量,甚至没有开设该类课程,那些条件更差的学校开设情况就更无法达到教学要求了。所以,我十分重视新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造就,让有精力的教师多挑重担,多方培养他们的第二专业兴趣,身兼数职,用人所长,避开所短。在上级没多加编制的同时开好了学生喜爱的所有课程,效果喜人。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远程培训,加大青年教师外出培训力度,教师有劲头,学校有奔头。
3.重视小学生心理辅导
由于学生24小时在学校,老师就需要像父母一样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做好心理辅导。学生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健康,甚至更严重的后果。现代小学生也希望开设心理辅导方面的课程。但在实际中,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对这个问题都没引起重视,只满足于要求学生成绩好,不出事等目标。与非寄宿制学校、大学不同,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年龄刚好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关键时间,作为老师,包括班主任、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都有职责引导学生成为具有正确人生观、优良品质的学生。这种职责甚至比上好课、照顾好日常起居更为重要。所以,我主动请心理专家来校讲座,并要求全体教师向心理专家拜师学艺,几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学生也健康成长。
4.加强学生用车的严格管理
我根据这几年学生不断增加,而接送学生的车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且有严重的超载、超员现实的存在。我们就及时向各级政府汇报请示争取近快出台有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用车的有关规定。凡是每学期初都由交通管理部门牵头与学生放假回家专用车主签订一学年的责任合同,由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学生用车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能,从不私自乱用一个有隐患的车辆。几年来效果特别突出,没出过一次交通安全事故,让我很欣慰。
以上几点就是我多年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上的几点思考和现实做法。
【关键词】小学寄宿制 安全管理 工作实践 体会和方法
近几年来,伴随“两基”攻坚工程的不断深入,国家在对中东西部教育投入的逐年加大,我们农村开始推行小学寄宿制教育,目的是为贫困、偏远农村的孩子创造一个基本的教育条件,解决农村孩子路远没法上学、没好学校上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遏制学生失学。这一民心工程实施以来,已经彰显出了较好的教育效应和民生效应,被老百姓美其名曰“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凡新生事物都有一个曲折的成长过程,正确的观点就是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客观发展中的事物。农村小学寄宿制也更不例外。在实施的进程中也必然会出现一些这样或哪样的新问题。比如,实施寄宿制后相应地会产生的住宿、用车、校内安全等管理问题。学生寄宿后家长、社会把教育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学校,认为学校就能包打天下等观念性问题;再比如,对贫困学生资助标准不高、力度不大的现实与贫困学生的就学成本增大而相伴产生的失学新隐患之间的矛盾,教师的编制不多但课程多等新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认真研究,不断探索,在实践层面弯下腰去扎实工作,在工作实践中解决的这些新问题。但我一直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思想理念。所以,总在坚守我的这方教育阵地。
我当校长的几年中就深有以下工作实践体会和做法:
1.小学生活老师素质不能低、数量不能少
以往很多农村寄宿制小学,基本上把生活老师的标准认定为保姆式的管理员,对生活老师的招聘还未形成统一的严格标准,招聘条件放的很低,在有些学校甚至招聘当地的农民作为生活老师。因此,对生活老师的工作职责也只有很低的要求或无要求。在此情况下,低素质的生活老师根本没有动力给予学生细致的照顾和关心。另外,部分学校就是具有几个高素质的生活老师,但数量非常有限,为了完成工作,学校不得不安排任课老师完成生活老师的工作,任课老师必须为此花费大量时间,其结果是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任课老师也无法专钻研业务,更无法进行创新,达到提高授课质量的目的。所以,我把生活老师和专任老师的培养都放在突出重要日上。招聘也好、外聘也罢,从不放底标准,更不另眼看待,效果突出,多年没出安全事故,受到各级的首期肯定和多次表彰。
2.有些本应该开设的课程却出现在“学生希望开设的课程”中
原因是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校,计算机、美术、音乐、体育等非主要课程的老师数量极少,编制不够,工作量大,导致很多就算具有计算机实验室、体育器材等硬件条件的学校也无法完成正常的课时量,甚至没有开设该类课程,那些条件更差的学校开设情况就更无法达到教学要求了。所以,我十分重视新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造就,让有精力的教师多挑重担,多方培养他们的第二专业兴趣,身兼数职,用人所长,避开所短。在上级没多加编制的同时开好了学生喜爱的所有课程,效果喜人。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远程培训,加大青年教师外出培训力度,教师有劲头,学校有奔头。
3.重视小学生心理辅导
由于学生24小时在学校,老师就需要像父母一样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做好心理辅导。学生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健康,甚至更严重的后果。现代小学生也希望开设心理辅导方面的课程。但在实际中,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对这个问题都没引起重视,只满足于要求学生成绩好,不出事等目标。与非寄宿制学校、大学不同,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年龄刚好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关键时间,作为老师,包括班主任、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都有职责引导学生成为具有正确人生观、优良品质的学生。这种职责甚至比上好课、照顾好日常起居更为重要。所以,我主动请心理专家来校讲座,并要求全体教师向心理专家拜师学艺,几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学生也健康成长。
4.加强学生用车的严格管理
我根据这几年学生不断增加,而接送学生的车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且有严重的超载、超员现实的存在。我们就及时向各级政府汇报请示争取近快出台有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用车的有关规定。凡是每学期初都由交通管理部门牵头与学生放假回家专用车主签订一学年的责任合同,由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学生用车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能,从不私自乱用一个有隐患的车辆。几年来效果特别突出,没出过一次交通安全事故,让我很欣慰。
以上几点就是我多年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上的几点思考和现实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