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主体性与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很强调人自身道德的完善与完美,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内涵,更是要从理想上创造人,完成人,从而使人生更有意义、有价值、有道德。儒学修身养性的入世情怀及其对主体道德的自觉体认,对于我们摆脱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尴尬困境,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境界;主体性;大学生道德
  
  新文化运动的“全盘反传统”以及“文化大革命”对传统的进一步批判,直至今日的社会变革的历史语境,向我们展示的是,似乎传统观念的陈腐,传统儒学的道德说教,其最终目的就是为封建帝王的统治而服务的。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情况与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认知迷惑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中的境界思想所强调的人的主体性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的阐述。
  
  一、儒学的道德境界观及其对人的主体性的彰显
  
  中国传统文化很强调人自身道德的完善与完美,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内涵,更是要从理想上创造人,完成人,从而使人生更有意义、有价值、有道德。儒学修身养性的入世情怀及其对主体道德的自觉体认,对于我们摆脱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尴尬困境,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孔子、荀子虽然对人之为人的主体意识有了初步探索,但并未在理论上深入展开。而亚圣孟子,则从多侧面地突出强调了个体意志在承受天命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孟子认为,“善”是人本身就有的天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①这就将性、天、命紧密收束在主体之心中。纵观先秦儒学,总体脉络是以天命神权为世界发展的依据,但仍有对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性的只言片语的尊重。这就为南宋陆王一派心学家以主体良知的自我体认来实现对天理的认同留下可循之迹。
  宋明时期,心性关系再次成为思想家们角逐争论的焦点。程朱理学基于“天人合德”的理论预设,在体悟“人德就是天德、天德就是人德”的基础上,自觉扩充人所禀于天的内在德性,从而使人之所以为人者充分实现出来,以达到德性意义上的“内圣”境界。此种“内圣”境界的人,实际就是人世间的道德楷模。可以说儒家的德性境界,因其主体之心是道德的,主体进此境界时,自然人欲净尽、天理流行,是一种人即天的自我体认。心学一系思想家承孟子血脉,将“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进一步哲学化,将人之本心进一步“天”化。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把对人之主体性的张扬推至极致。他主张在净化心灵的基础上,使其公平正直,皆备万物道理,然后扩大和充实心智能量,以致在无穷的宇宙内“此心至灵”、“此理至明”。道德是发自内心的善性所求,是人之为人的目的,是生命存在的依据和价值。虽然依然是承认天理的神圣不可侵犯,但人作为道德主体,可以在实践中修习自身德行。王阳明“人之为学,求尽乎心而已”,在更深层意义上,发挥了主体自我心性的主观能动作用。陆王从人心内部疏通了人类心性和天命义理之间的关系,主体不再被动接受价值理性,而是主动欲求天理。具体到教育观念上,王阳明“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而已”则强调人要依良知自修“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传统儒学非常强调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强调主观立志和主体精神的力量,强调人的自我更新,倡导学习要自求自得。
  现代哲学史上,即使是并不承接心学一系的冯友兰的新理学,同样也有“内圣”追求。冯友兰的“内圣”境界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意义”境界。他把人的境界有四个层次: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自然的赐予;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人的精神的创造,同样强调了人的主体自觉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及德育教育之误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必然是最大限度地囊括了许多难以理解的现象,因此,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不少青年大学生已经动摇了社会主义的道德信念。更有一些人甚至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产生“民族虚无主义”、“超民族主义”的观点。
  物质生活的提高使人与人的关系被物化为金钱关系。传统社会人文领域里的美德、理想、信仰、人格等都不同程度上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以至当前的教育中存在着明显的功利主义取向。实用知识、职业技能、教育证书等成为接受教育的全部理由,而教育本身也正在成为一种工艺流程,操作固定的模式,为工业社会培养标准化的人才。也正是物质活动与物质需求的过分张扬,以及它对精神活动与精神需求的排斥,致使人的道德诉求极度萎缩。
  网络和现代先进媒体也对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网络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极大的自由空间,可就在这广阔的空间里,人们发现自己似乎又找不到自己了。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伦理的相对滞后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危害,一时间网络诈骗、病毒传播、色情暴力等大量充斥网络。因此,网络对社会价值形态和道德影响可能释放的能量,是不可小视的。各种媒体越来越娱乐化的倾向,甚至对社会某些负价值是过分宣扬,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价值迷茫、信仰缺失的重要因素。
  当然,高校道德教育本身的失误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德育的内容枯燥、方法方式简单、流于形式、个体价值的弱化。作为德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类课程普遍注重客观化、逻辑化,忽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以及当代大学生作为80后、90后的个性特征。(2)理论与现实相脱节。高校德育虽然不断地完善着理论、追求着实效,但似乎触及不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由于传统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对道德理论的简单灌输,很少顾及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从而造成理论灌输与现实生活遭遇偏差乃至矛盾,使得学生人生价值观陷入迷茫与困惑,部分学生出现信仰真空。(3)德育中教师与教育对象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使得学生对道德的自律自尊无从谈起。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单向灌输,以强大的道德权威去覆盖学生的个体价值认同。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学生失去了表达和暴露自身道德理解的权利,失去了通过价值澄清来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往往会激起学生逆反性,他们不满于学校和教师一厢情愿传授的道德准则,而是跃跃欲试地尝试标新立异的结论。
  
  三、重视主体性自觉,弘扬传统道德精神
  
  传统儒学最重视“成人”教育,尤其强调对主体人格的充分尊重,这为我们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历史依据和借鉴。在社会转型,经济快速发展,价值日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更需要主体性的合理张扬。儒家所标榜的圣人虽然高而难攀,但对每一个人都是开放的,这是社会中的任何个体得以成人基本前提,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途之人皆可以为禹”正是此义。冯友兰认为,人可以也应该成为具有各种专门才能的人,但不管做什么都必须成为道德意义上的“人”。道德是关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我觉解,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因此,在大学的道德教育活动中,就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为自己确定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调动起自己的精神能量来实现道德人格的提升。
  1、改变道德教育中的单向性教学模式:首先,尊重大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高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唤起学生对生命中善与幸福的追求,从而指导其言行;而不应该是某种单一的大一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重视和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和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情感认知最终上升到对社会道德的价值认同。
  2、重视学生的道德自我体认和自律意识:冯友兰把获得道德境界的基础规定为“觉解”,实际上则是强调人的主体性是以理性的反思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德育要实现主体性道德教育,就必须使大学生成为自身的主人,通过鼓励大学生“返身自悟”,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内省和自悟的作用,不断增强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
  3、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道德知识,而是道德实践。传统儒家关于人格养成的最简易有效的方式就是依“良心”而行,在实际生活中把“良心”扩展开来。王阳明“致良知”的重要途径就是“事上磨练”。冯友兰也强调只有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通过反思才能得到一种道德境界。因此,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除了培养其道德评价能力以外,还要引导其通过道德实践对其道德认识进一步深化,在践履中培养良好的道德选择能力、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应该主动地借助和利用社会上的各种有利资源,例如校外学者、科研人员等,动员他们参与到高校道德实践中,利用其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把理论与现实更好地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社会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为此,有必要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
  第一,要寓教于知,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主导功能。华中科技大学将《道德经》引入大学课堂,作为一种道德素质教育探索的新形式,已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对学生感染最深、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之一;西安文理学院在选修《周易》讲座的学生中调查,有87%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很大’,普遍认为学《易》为自己心灵开启了一扇窗户,对自己的一生将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当前各高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或讲座,可以说找准了高校德育的切入口。
  第二,要寓教于乐,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熏陶功能。通过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如“唐诗宋词欣赏”、“古代名著名篇导读”、“百家论坛”等学术讲座,增强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拓展学校育人途径,开阔学生学术视野。以举办各种文化节为载体,营造校园文化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成长。在校园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场所构成的物质文化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物质条件。
  第三,要寓教于行,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集体活动场景,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意志;通过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求是务实、乐于奉献的道德精神。
  最后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传统是一种内在精神,中国道德精神是从中国道德文化中抽象出来的、有生命力的、能够而且必然与时代道德融为一体的那种精神,不可将其误解为具体的古代道德、古代文化。
  
  [注释]
  ①《孟子•尽心上》
  基金项目: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9QN15)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新课标体现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素质教育的理念。随着新课改的深人,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谐高效的教学气氛,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实例分析角度,论述了和谐高效的气氛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并提出了实际操作中可运用的技巧。  关键词:新课标;和谐;高效;英语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改革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理学院女生篮球运动及其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大理学院女生对篮球运动的多元功能有正确的认识和高层次的需要。但在实际参与中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她们运动的时间短,强度小,频度低。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场地设施、师资力量和个人兴趣等条件的限制是影响大理学院女生通过篮球运动达到体育锻炼目的主要因素。并对加快大理学院女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为女生篮球运动的普及作出努
期刊
摘 要:州市院校中国画人物画教学,应该广泛汲取各自区域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人物画教学和创作的研究,以此来丰富和加强对继承和弘扬中国画的精髓的认识深度,对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力度。通过对区域文化诸如对民族风俗题材、宗教艺术题材、民间艺术题材、历史题材的定位研究,并将其纳入州市院校中的中国画教育和艺术创作中,其范畴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和艺术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州
期刊
摘 要:目前,越来越多的港澳台侨生到祖国大陆求学。侨校如何根据侨生的实际,走出一条特色的办学之道已成为华侨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围绕华侨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影响,本文从培育侨生爱国情怀、开展特色的教学模式以及营造校园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暨南大学华侨高等教育的特色,以期在新的实践条件下,对其他高校开展相应的教育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华侨高等教育;港澳台侨生;教育特色    随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理论,从正、负两方面分析了67名泰国清莱皇家大学汉语专业学生的HSK模拟考试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产生的反拨效应及成因。并就利用HSK的正反拨效应改进对泰汉语专业的整体教学,包括教学评估、分班策略、学生分流等方面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HSK模拟考试;反拨效应;对泰汉语教学研究;教学反思    一、引言    反拨效应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西部旅游城市在市场化和国际化条件下得到了飞速发展,土特产经济也逐渐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本文以广西桂林市为例,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土特产零售行业,了解消费者对土特产的需求状况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原则,为零售终端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关键词:桂林土特产品;零售现状;经营策略    土特产,一般是以“地名+特产”的形式存在,是土产和特产的并称。桂林是世界著名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就如何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上打破课堂的沉默现象,加强师生互动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设计并实施了具体的行动研究方案。行动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与教师非言语行为有关。课堂沉闷是因为缺少一种密切、信任的师生关系。通过实施并观察正确的教师非言语行为发现,良好而有效的体态语言能为教师教学,学生的学习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对课堂气氛的效果及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形成都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
期刊
写作是中学生学习英语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近些年来,各地中考越来越重视对英语书面表达的测试,并逐步提高写作分值。书面表达是试题中能测试学生真实水平和综合能力的主观题,也是决定考生能否取得高分的关键题。但从考试实际情况看,书面表达题的得分率都比较偏低。这说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初中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并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却仍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英语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科研能力等途径,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英语教师;教育思想;专业技能    在新时代进行的英语教学改革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它在教育目标的设计、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模式、评
期刊
摘 要: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由当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决定,包括:病人的评价、职工价值的实现、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诉求等方面;二是由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作用决定,包括: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实现党的领导,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是医院培养医务人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构建医院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