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强调以智育为主体,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认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语文基本功是否扎实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表现,它直接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只有每个学生都具备过硬的基本功,今后的全民素质才有可能提高,我们推行的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素质教育 基本功 语文
凡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谁不知道素质教育,谁不正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然而,不少学校的则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一些活动,多建立一些兴趣小组,这不是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吗?至于课堂教学,更是花样品种极多,这可真是用心良苦,但效果怎样呢?据笔者调查得知,许多学校的“合唱队”连简单的识谱能力都不具备,“文学社”虽然有很好的写作素材,但写出来的文章错别字、病句数不胜数,这可苦了教师,歌曲要一句一句的教,文章要逐字逐句的改,當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月奋战,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在校园内回荡,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在报刊上刊登。这难道就是素质教育吗?如果这样下去,素质教育岂不变成一种“花样”式教育,学生的真正素质又怎能提高呢?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强调以智育为主体,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认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那么不用说将来不能成为新型的建设者,就是当前的学业也难完成。如何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呢?下面本人就自己从事的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望能与同行商榷。
一、加强汉语拼音训练,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
汉语是我们国家各民族之间交往使用的主要语言。要准确使用汉语,首要条件就是要学好普通话,要学好普通话就必须学好汉语拼音。但从我所教的学生来看,近年来却出现这样的怪现象:普通话比以前的学生说得流利多了,但拼读汉字的能力却下降了不少。原因何在?据调查了解,因素之一,是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学普通话的高潮,为学生营造了很好的气氛;因素之二,经济的发展使得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又为学生学习普通话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样一来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于是,老师、学生都忽视了汉语拼音的教与学,这样就出现了学生遇到难字不会拼读的现象,较为严重的是部分学生居然连声、韵母都认不全。
当然,听人说普通话,跟人学普通话,这确实是件好事,如果把它的当作唯一捷径,那不太好吧。试想,把一个一字不识的人放到北方,几年后他也能说出一口很好的普通话。也就是说,听人说普通话、跟人学普通话是任何人都能办到的,不能算捷径,况且汉语中这么多字你能全凭听去学会吗?要是这样的话,汉语拼音早就被取缔了。
因此笔者认为,加强汉语拼音训练是提高普通话水平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应当重视起来,多开展汉语拼音知识竞赛,语文教师应把它作为教学任务放到课堂教学中去,切实抓好学拼读基本功的训练。
二、扩大学生的识字量,纠正常见的错别字
“新大纲”规定初中生“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但现在的学生认识的汉字较少,常将最常见的字写错写别,譬如:“奶奶”写成“女及”“女及”,“吃饭”写成“口气”“饭”,“玩耍”写成“玩”“需”等等。我们常开玩笑说把“吃饭”写成“口气”“饭”的同学是想多吃“一”口,然而笑过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如若不及时纠正学生这种错别字连篇的现象,那么他们的素质怎么能提高呢?识字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所在。学生只有认识了大量的汉字,才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扩大识字量并非一日之功可见成效的,它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生的能力有限,毅力不一定坚强,要扩大识字量需要他人的帮助,这个帮助我们语文教师应当首当其冲,但其他人决非责无旁贷。故此,笔者建议:学校、教师、家长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首先,决不能看见书中难字就放过,学生读错写错字也不管;其次,教师、家长不能写错字以免学生模仿一错到底;再次,学生作业出现的错别字应及时纠正,尤其是非语文教师不能将责任推卸到语文教师身上,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指导学生写好规范字
书写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俗话说“字如其人”,书写不仅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而且能体现其处事态度和审美能力。汉字之所以能在世界各种文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因素是因为它有独特的外型美,这是美、法、俄等文字无法比拟的。我国人民根据汉字的特点创造了各种字体,同时涌现出无数的书法家,其作品成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
书写如此重要,可是不少学生却乱写乱画,“龙飞凤舞”的现象较为严重,这难道不是对汉字的一种丑化吗?我参加书法培训时,曾听一位老师讲了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位中国官员与日本签订合同,桌上放着两支毛笔和砚碗,日本官员拿起毛笔流利地写下自己的名字,中国官员却像拿筷子一样将毛笔抓在手中不知所措。这则笑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我们清楚认识到书法(尤其是毛笔书法)在现实生活中已不大被重视了。针对这种现象,国家教育部已规定学生必须写好规范字,中考、高考作文评卷应有书写分这个项目。
由此看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指导学生写好规范字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应切实做到:(1)从平时抓起,作业中书写必须规范,宁可少写,决不能乱写;(2)教师要以身作则写好规范的汉字,为学生树立榜样。
四、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
“新大纲”规定:学生必须“熟练使用字典、词典、学会利用工具书和多媒体。”可见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可是现在的学生带工具书到课堂的少了,因为它们早被一些“新编”的《课文生字、新词手册》等书籍取而代之了。在学生看来这些书既轻巧又方便,不需要考虑查什么音序、部首,只要翻开相应的课文一对照就行了。部分教师对此也表示默许,因为这可以节省时间,殊不知这样一来,学生连简单的《新华字典》也不会使用了。
本人认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应该多举行查字典、词典的比赛,让学生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
语文素质教育中基本功还很多,如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但仅从上面四点来看,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中就有重要的地位。基本功是否扎实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表现,它直接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因此,评价一位教师,不仅要看他教得如何,所教学生成绩怎样,还要看他所教的学生是否有过硬的基本功。只有每个学生都具备过硬的基本功,今后的全民素质才有可能提高,我们推行的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素质教育 基本功 语文
凡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谁不知道素质教育,谁不正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然而,不少学校的则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一些活动,多建立一些兴趣小组,这不是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吗?至于课堂教学,更是花样品种极多,这可真是用心良苦,但效果怎样呢?据笔者调查得知,许多学校的“合唱队”连简单的识谱能力都不具备,“文学社”虽然有很好的写作素材,但写出来的文章错别字、病句数不胜数,这可苦了教师,歌曲要一句一句的教,文章要逐字逐句的改,當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月奋战,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在校园内回荡,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在报刊上刊登。这难道就是素质教育吗?如果这样下去,素质教育岂不变成一种“花样”式教育,学生的真正素质又怎能提高呢?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强调以智育为主体,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认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那么不用说将来不能成为新型的建设者,就是当前的学业也难完成。如何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呢?下面本人就自己从事的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望能与同行商榷。
一、加强汉语拼音训练,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
汉语是我们国家各民族之间交往使用的主要语言。要准确使用汉语,首要条件就是要学好普通话,要学好普通话就必须学好汉语拼音。但从我所教的学生来看,近年来却出现这样的怪现象:普通话比以前的学生说得流利多了,但拼读汉字的能力却下降了不少。原因何在?据调查了解,因素之一,是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学普通话的高潮,为学生营造了很好的气氛;因素之二,经济的发展使得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又为学生学习普通话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样一来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于是,老师、学生都忽视了汉语拼音的教与学,这样就出现了学生遇到难字不会拼读的现象,较为严重的是部分学生居然连声、韵母都认不全。
当然,听人说普通话,跟人学普通话,这确实是件好事,如果把它的当作唯一捷径,那不太好吧。试想,把一个一字不识的人放到北方,几年后他也能说出一口很好的普通话。也就是说,听人说普通话、跟人学普通话是任何人都能办到的,不能算捷径,况且汉语中这么多字你能全凭听去学会吗?要是这样的话,汉语拼音早就被取缔了。
因此笔者认为,加强汉语拼音训练是提高普通话水平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应当重视起来,多开展汉语拼音知识竞赛,语文教师应把它作为教学任务放到课堂教学中去,切实抓好学拼读基本功的训练。
二、扩大学生的识字量,纠正常见的错别字
“新大纲”规定初中生“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但现在的学生认识的汉字较少,常将最常见的字写错写别,譬如:“奶奶”写成“女及”“女及”,“吃饭”写成“口气”“饭”,“玩耍”写成“玩”“需”等等。我们常开玩笑说把“吃饭”写成“口气”“饭”的同学是想多吃“一”口,然而笑过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如若不及时纠正学生这种错别字连篇的现象,那么他们的素质怎么能提高呢?识字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所在。学生只有认识了大量的汉字,才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扩大识字量并非一日之功可见成效的,它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生的能力有限,毅力不一定坚强,要扩大识字量需要他人的帮助,这个帮助我们语文教师应当首当其冲,但其他人决非责无旁贷。故此,笔者建议:学校、教师、家长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首先,决不能看见书中难字就放过,学生读错写错字也不管;其次,教师、家长不能写错字以免学生模仿一错到底;再次,学生作业出现的错别字应及时纠正,尤其是非语文教师不能将责任推卸到语文教师身上,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指导学生写好规范字
书写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俗话说“字如其人”,书写不仅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而且能体现其处事态度和审美能力。汉字之所以能在世界各种文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因素是因为它有独特的外型美,这是美、法、俄等文字无法比拟的。我国人民根据汉字的特点创造了各种字体,同时涌现出无数的书法家,其作品成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
书写如此重要,可是不少学生却乱写乱画,“龙飞凤舞”的现象较为严重,这难道不是对汉字的一种丑化吗?我参加书法培训时,曾听一位老师讲了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位中国官员与日本签订合同,桌上放着两支毛笔和砚碗,日本官员拿起毛笔流利地写下自己的名字,中国官员却像拿筷子一样将毛笔抓在手中不知所措。这则笑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我们清楚认识到书法(尤其是毛笔书法)在现实生活中已不大被重视了。针对这种现象,国家教育部已规定学生必须写好规范字,中考、高考作文评卷应有书写分这个项目。
由此看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指导学生写好规范字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应切实做到:(1)从平时抓起,作业中书写必须规范,宁可少写,决不能乱写;(2)教师要以身作则写好规范的汉字,为学生树立榜样。
四、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
“新大纲”规定:学生必须“熟练使用字典、词典、学会利用工具书和多媒体。”可见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可是现在的学生带工具书到课堂的少了,因为它们早被一些“新编”的《课文生字、新词手册》等书籍取而代之了。在学生看来这些书既轻巧又方便,不需要考虑查什么音序、部首,只要翻开相应的课文一对照就行了。部分教师对此也表示默许,因为这可以节省时间,殊不知这样一来,学生连简单的《新华字典》也不会使用了。
本人认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应该多举行查字典、词典的比赛,让学生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
语文素质教育中基本功还很多,如说话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但仅从上面四点来看,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中就有重要的地位。基本功是否扎实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表现,它直接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因此,评价一位教师,不仅要看他教得如何,所教学生成绩怎样,还要看他所教的学生是否有过硬的基本功。只有每个学生都具备过硬的基本功,今后的全民素质才有可能提高,我们推行的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