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妇女发型数着看

来源 :神州民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丫頭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女子在未成年之时,大多将头发集束于顶结成两个左右各一的小髻,颇似树枝的丫杈,故名“丫头”。成年后(一般是在15岁的生日之后)的女子最明显的标志就在发式上,即改梳“丫鬟”,也就是将头发梳理成细长条状再垂于耳边或脑后。等到出嫁之时,被改为发髻的头发还要进行花样繁多的打理,并坠以一些绚烂的饰品与之呼应,如钗、簪、梳、金叶银篦、珠宝、鲜花等。
  从已发掘的考古文物中可以证实一点,梳髻是古代女子最常见的。另据史载,人类将披散的头发进行缠绕梳理的现象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初露端倪。历经夏商二朝的酝酿发展之后(如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殷商时期的“双笄双髻”堪称精美),至周代时,“梳高髻”已然形成一股风潮,占据了当时的时尚前沿。从汉到唐,髻式的发展达到了艺术高峰,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数以百计的女性在发型的追逐中蜂争蝶闹,异彩纷呈。
  这些后世很难企及的形神兼备的妇女妆扮,不仅是当时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渲染,又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及内涵丰富的审美情趣之下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风俗。
  细数历史上女性髻式的发展变化,于贵贱贤愚间,乃有“十怪”之现象。
  
  各类发式变化快
  所谓发髻,就是将头发挽束起来,盘结于头顶或是头后。那么,由于挽束的手段千差万别,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就风采各异,曼妙春秋。而这种首倡的风尚最为流行并且众彩纷呈于世的当属大唐王朝。
  据《妆台记》载:唐代妇女发式变化无常,先后有二十几种新潮样式,不仅独具特色而且精美绝伦。个中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当时宽松的社会变革环境及开明包容的文化政策,让唐代妇女摒弃了诸多汉族儒家的礼教束缚,得到了一定的个性解放,于是对于头发的重视及别出心裁都达到了鸢飞鱼跃的局面。
  峨髻:梳法很惊人,即将头发从额头向上梳至一定的高度,再把头发翻向脑后成型。最吸引眼球的乃是髻型如高耸巍峨的峭壁山峰,而且其型制多样,层层上升,据说有的能高达30厘米以上,甚至一尺。
  这种发型最初兴起于汉代,但是在唐朝初期最为流行,给个评语便是健康向上,朝气蓬勃。但有一个现实特点是,它往往与飘逸雍容的纱罗相衬,所以峨髻多在贵族圈里一时盛行。
  云髻:唐初时,除去峨髻之外,妇女们还喜欢将头发弄成弯曲并连同额发梳成云朵之状,故名云髻。
  这类发式原是沿袭隋代时期的样式,不过隋代发式偏于平直,到了唐朝,聪明的女人们又做了一点创新,即将头发尽量往高处梳,不仅弯弯曲曲富于变化,还显得更为妖娆。
  双髻:即将头发平分为两部分,各自垂于耳旁或是头侧。梳于两耳旁的叫做“双垂髻”,梳于头两侧的叫做“双螺髻”,显得天真烂漫,所以多为妙龄女热衷。
  望仙髻:名字很出彩,本是开元年间较为流行的一款发式。打理方法有一点费事:将头发中分成两股,先在头顶两侧各扎一个结,然后再将头发弯曲成环状,发梢编入耳朵后边的头发之内。因其妩媚而动人,所以多见于少女的扮相。
  惊鹄髻:此髻的前身乃是魏晋时期的“惊鹤髻”。“惊鹤髻”始于魏文帝宫中,后传入民间成为一股新风潮,波及魏之后的晋及南北朝。而到了唐代,这类发髻被稍稍做了一点改进便于长安城中风靡开来。梳理时,将头发提起,在头顶编盘成惊状之鸟展翅欲飞的样子,很绝妙!妙就妙在它突出了女性那份欲醉的柔情。
  抛家髻:是唐后期在中原较为流行的一款发式。特点是两鬓抱面,头发后掠,然后自头顶向前挽成一髻,其状似椎,更似抛出,故名“抛家髻”。这款髻式体现了一副慵懒、无力、随意之态。这也许是晚唐时期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深刻改变,女性在发式上追求一种悲、怪、偏的风格的缘故。
  半翻髻:这种髻式在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画中亦可见到,将头发高梳于头顶,形状实在夸张,像刀,偏于一侧的叫做“单刀半翻髻”,分于两侧的叫做“双刀半翻髻”。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唐时的女性会有这种骇人的发髻追求,兴许是立奇造异增加视觉上的冲击吧!
  囚髻:这款髻式乃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打扮,即黄巢攻占长安后,当时的唐僖宗一口气跑到了成都,随行的宫女那时已经无暇进行头发的妆扮,只在头顶系根细棉丝绳草草了事,却不想成都的女子都纷纷仿效,遂成当地一大风尚,因其发式和囚徒相似,所以当时的人干脆就叫它为“囚髻”。
  闹扫妆髻:一个“闹”字,听着就很有意思。 髻式蓬松高挺,杂乱无章,颇有颓废之感。所以既是乱髻的一种,又是晚唐时期宫人百无聊赖的一种末世心情的表达。
  唐时的髻式还有交心髻、拔丛髻、反绾乐游髻、丛梳百叶髻等等,不难看出,唐代女性们不仅在髻式的追求上以高为尚,而且其妆饰更新之快,花样翻新之多,流行趋势涌动之烈,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和超越的。
  
  “堕马髻”真搞怪
  据《后汉书》载,东汉外戚大将军梁冀之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她曾自创“令髻倾邪”的“作一边”的新发型,从而轰动了当时长安的美髻界,很快便传播开来风靡一时。
  孙氏发髻本是倾斜在一侧的垂髻,然而据现代出土的西汉时期的汉俑不难看出,当时的很多妇人都梳成了这种样式:正中开缝,分发至颈后集束成一股挽成垂在背后的髻,巧妙的是,还要从髻中抽出一绺朝着一边垂下,给人以落魄之感,又恰似刚从马上掉下来,于是“堕马髻”的称谓呼之欲出。
  事实证明,孙寿不是“堕马髻”的始作俑者。“堕马髻”其实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后汉书》的记载有失偏颇。
  至唐代后,这款髻式余音绕梁,多被女性争相效仿,据说杨贵妃偏爱此髻,常梳此髻面君侍宠。不过不同于前代,唐时“堕马髻”样式已经发生了些许变化,不仅髻高,还有低垂、倾斜、偏向一侧等,更增添了发髻下堕欲解之状,而且颇具女性柔情曼态的风味,而在称谓上又有了新的变化:倭堕髻。
  
  假发扣上雍容态
  最早使用假发的记载见于《左传﹒哀公十七年》,说的是庄公夫人吕姜以戴假发为美的故事。
  汉代普遍推行“帼发”,后演变为“义髻”,其实就是一种假发,先用木材或纸制作一个高大的框架,内填衬物,外裱缯帛或纺织物,再用真发进行包裹即可。
  魏晋至南北朝时,当时的王公贵族妇女们特别推崇一种叫做“缓鬓倾髻”的发型,这种发式高高竖立于头顶上,但必须是明显向前倾,那时的女性们有一个共识就是认为这样的妆扮才有雍容华贵之态。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即如此高大的发髻几乎是无法竖立的,怎么办?当时解决的方法就是用木材或发笼填装上假发扣在头顶上,是为“假髻”,余下的头发则披搭在额前,并与脑后(真)头发相连,双耳被遮住,仅露出眉目。
  由于当时假发的流行,有人便发现了商机,专门做好兜售,于是上至妃后下至贫女,纷纷抢购戴之以为美饰,导致戴假发这一习俗在这个历史时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扬光大。
  在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中有一唐时墓葬——张雄墓,出土了一顶假髻,乃是以木为骨,外刷黑漆,并绘画以白色忍冬花纹,被认定为张雄的妻子生前使用的。
  唐代妇女为了使发髻增高,假髻之风盛行,较前朝不同的是,唐时的女人们喜欢在假髻上缀以花钿、金雀、玉蝉、金玉花枝等珠宝饰物。《杨太真外传》里曾有对杨贵妃的描述:“常以假髻为首饰”。
  可以想见,古代假髻分两种,一是在本身头发的基础上增添部分假发梳理而成;二是用金银丝编成框架,或用木头制成各种发髻样式,外裱缯帛,或涂上黑漆,使用时只需固定在头上。
  假髻自先秦出现后,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引领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
  
  “倒花瓶”头上盖
  宋元时期,蒙古贵族妇女常有惊人打扮,戴一种迥异他朝的叫做“顾姑冠”的礼冠,特点有四:一是高从一尺到五尺不等;二是其状如倒立的花瓶;三是冠以铁丝编结,或以竹篾、桦木为骨,外裱红绢金帛等;四是两侧有珠坠,顶部一挂串珠垂下,有时冠上加羽毛以显示地位身份。
  至清代,滿洲旗女盛行一种“高如牌楼”的“大拉翅”头型,近似于“倒花瓶”但形制有所不同,一是使用二十公分的扁枋横插于头顶,并把它与梳好的柱形发髻相连;二是前缀绢花,后垂流苏。
  无论是“大拉翅”,还是“倒花瓶”,虽说怪异,但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也算得上是别致精美的头饰了!
  
  额边头发不存在
  比起“倒花瓶”的头上妆扮,历史上还有一种发式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这就是辽代女性们普遍追捧的“髡(kūn)发”。
  同属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辽来说,其风俗习惯颇多玩味。“髡发”就是将头发剃掉,只留一小部分而已。
  这款太另类的发型男女通用,只不过辽女只剃除额头周边的头发,余下的头发,或分成若干缕扎束成小辫,或在头顶盘卷起来,再绑上丝带一类的饰物加以点缀。
  
  步摇响起来
  古代女子们约束头发(固冠绾发)的饰品最早出现的是笄,其形制大多呈圆柱体,一头尖一头圆平,多取自骨、石、陶、玉、竹、桃木、牛角、象牙等材质。
  秦之后,簪和钗逐渐取代了笄,簪为单股长针,钗为双股长针(现代的发夹就是由钗演变而来的)。至汉代时,一款华美脱俗的头饰横空出世,这就是步摇。步摇乃是在簪和钗的头端部分缀上一个可以活动的花枝,花枝上垂以珠玉等。有趣的是,随着女子身体移动,摇摆的步摇会发出悦耳的响声,显得别开生面,风流适意。
  步摇自出现之后历代沿用,其形制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特性不变,即多以金银丝编为花枝,坠以五彩珠宝玉饰,插于簪钗之上,并随着佩戴者的步态节奏摇曳铿锵。
  据《杨太真外传》载,唐玄宗常亲手给杨贵妃插上步摇:“自执丽水镇紫库磨金琢成步摇,至妆阁,亲与插鬓”。
  唐代步摇使用上更趋于精致美观,较比汉代步摇的树枝状,唐代流行的则是以金玉(极细极柔软)制成鸟雀形,环珠自鸟雀口中垂下,婀娜多姿。这些步摇色彩明快,绚烂多姿,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特别时尚的。
  
  花钿真气派
  钿,乃是古代女子们钟爱的一种色彩丰富的嵌金花的首饰,它常以金银珠翠宝石制成,插于发髻之上。
  依据材质的不同其称谓也不尽相同,以金制成称“金钿”,翠鸟羽毛制成的唤“翠钿”,以金镶玉或珠宝制成名“宝钿”,以碧玉制作的曰“碧钿”等等,但有一样,无论是何种质料,却都做成花卉之形,所以统称为“花钿”。
  小小的花钿,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古代女子发饰的多样性,还从一个侧面表达了古代妇女对美的诠释。
  
  鲜花头上戴
  步摇已然成为唐代妇女头饰的最爱,但同时不能不说的是,唐女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在头上簪戴大朵的鲜花,其中尤以牡丹为尚。
  罗虬《比红儿》诗中曾有一句“柰花似雪簪云髻”,“柰花”就是茉莉花。试想,将形如雪花的茉莉花插在髻上,与乌黑的发髻形成强烈的比差,别显女子的妩媚。
  有宋一代,众女子依然保持着花朵饰发的风俗,独偏爱梅花,适其时,“自折梅花插鬓端”已蔚然成风,它既是喜欢梅花清幽、冷瘦、柔美、孤傲、奇韵的品性,又是情绪的一种张扬。
  
  梳子发间塞
  在古代,梳篦本是作为清洁或梳理头发的工具,又叫“栉具”。但魏晋时期,梳篦的作用被当时的女流之辈扩大了,常作为头上的一种饰品来使用,很是流行,及至唐宋时更盛。
  唐代的梳子比较平阔,又多为月牙状。女子们喜欢在发髻上同时插一把或几把小梳子。
  唐梳很讲究材质,多以金、银、铜、玉、木、骨、犀等名贵材料制成。
  插的方法各有不同,如横插、对插、多处簇插等,但有一个要领是,必须露出有精美花纹的梳背以突出其装饰性。
  宋仁宗时期,宫廷女子盛行戴一种象牙梳,并传至民间成为当时的一个风尚,以至于那些未嫁的女子在髻上插上各式各样的象牙梳,是为时髦。
  《东京梦华录》中有过一段对这种奇异的美丽风尚的记载:北宋时期的京都女子,以在自己金银珠翠制作的发冠上插白角梳为尚,而这种角梳长度都超过了一尺,更有甚者竟超过了三尺,以至于上娇子或穿过小门时,女子们不得不侧头进入。后来朝廷不得不进行干预,专门对梳子的形制长度都做出了明文限定。
  
  鬓边放得开
  古代女子们在打理发形时还有一个细节非常重视,就是对于面颊两边头发的修饰点缀,即“鬓饰”。
  短而齐的鬓发为秦、汉时期妇女们喜欢的鬓式。宫廷女子还盛行鬓边插花,叫作“鬓花”。
  晋及南北朝时,女子的鬓式多为长鬓,并风行“鬓钗”(鬓边插戴钗子)、“鬓钿”(鬓边插戴金花)、鬓环(鬓角部位佩戴以金、银、玉、翠等制成的环形饰物)。
  唐朝时,妇女们留长鬓居多,但当时的长鬓长不过面颊,鬓端有尖角和圆角之别。另外唐女也不排斥短鬓,当时的短鬓长不及耳垂,并多和修剪过的额发形成一个梯状分布,看上去呈波状起伏。同时,她们更是讲究鬓发的修饰,为了衬托髻鬟的高耸美感,唐代最流行蝉鬓、云鬓和两博鬓。
  蝉鬓据说是魏文帝曹丕的宠妃吴莫琼创制,因“望之飘渺如蝉翼”而得名,就是将头发梳起后再收拢,形成蓬松的蝉翼状,独具风味!云鬓状如云朵,“两博鬓”形如两片飞云(但多为唐代后妃、内外命妇在礼仪场合中规定的妆饰),自是殆雨尤云!
  一路细看中国古代妇女这些发式造型和饰品,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还从一个侧面让我们感受了古代女性首倡的风尚,悦己的妆饰,勇于创新的胆魄,以及平淡生活中的那一份精彩和非凡。
其他文献
以下对话发生在梅溪书院的杨福音画展开幕后24小时,我们谈话的起因是近三个月里杨福音先生在长沙双来书屋所画的新作。共有51幅展出。还有更多未见的,谈话时,我猜它们就躺在画室隔壁的那扇小门后,一个中国画的库房里。不可见的还有撕掉的那些。他说过画家要舍得撕画。  先生在聊天最后说:“其实画画呢,讲来讲去最基本的标准,就是看你每天可以靠在这里靠几个小时。”“这里”是指那张几乎占满房间的实木长桌,他上午作画
期刊
拍摄期间,跟几位烹虾大厨聊起大家共同的吃虾经验,N年前,老梅园口味虾还会放韭菜打底,口味蟹下面还找得到榨菜末,就连曾经“新潮”的油爆虾,到今年竟也有十年了。  所以我们摆出了口味虾、虾尾、油爆虾、卤虾、虾拼盘、蒜蓉虾的进化顺序,让爱吃虾、会烹虾的几位和它们合了个影,以此纪念我们深夜剥虾喝冰啤的十几个夏夜。  可爱多在长沙出生。外公江爸是重庆人。“重庆人比起长沙人,大家对龙虾的热爱度是很低的”,江爸
期刊
1992年第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一句似乎得之偶然的广告语,竟然不胫而走,广传四方,对湖南出版的形象起到很大的宣传提升作用。从广告学的角度来看,这句广告语有其成功的诸多要素,但它成功实质性的基础并不在此,而在于湖南出版人实实在在的“会出书”,湖南出版有实力。俗话说得好,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此时湖南好书如夏日繁花,美不胜收,这样才有了“湖南人能吃辣椒会出书”这句广告语产生的基础。  “湖
期刊
世界上最大的科普周刊之一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在2009年国际天文年,盘点并公布了世界九大神秘古观象台:1、秘鲁马丘比丘古城天文台;2、中国河南告成观星台;3、韩国庆州瞻星台;4、墨西哥奇琴伊察天文台;5、墨西哥卡斯蒂略金字塔;6、美国怀俄明州古天文台;7、秘鲁查基洛天文台遗址;8、英国巨石阵;9、爱尔兰纽格莱奇墓。  鲜为人知的是,在申遗之前它还曾入选过世界九大神秘古观象台,是我国唯一入选的观象
期刊
彭剑斌的这篇采访稿读起来像一篇小说,像虚构的小概率事件:爱摄影的周建生和没怎么照过相的段三月,在1987年冬天擦肩而过,三十年后重逢,段三月才看清了给自己拍照的周建生的脸。两段平凡人生,得以这么戏剧化地呈现在记者笔下,有种小城故事的简单、清新感,回味无穷。  上世纪80年代末,郴州。  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善,30岁出头的周建生站在郴州的街头,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的势头,心中涌起一股想要记录这
期刊
民间传说,古代帝王的宫殿里,地上铺满金砖。古代皇帝的奢侈生活是早有耳闻的,可是连皇宫里的地砖都是用黄金做的,这似乎太不可思议了。皇宫里铺的地砖真的是用黄金做的吗?  在北京故宫金銮殿,地面上铺着四千七百十八块油润如玉、光亮似镜的地砖,它质地密实,走在上面不滑不涩,而且还叮叮有声,脆若金石——这就是传说中的“金砖”。但所谓的金砖并非真是用黄金做的,它实际上也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从这一点上讲,与一般地
期刊
潮汕男女嫁娶旧俗,一定要举行各种仪式,女家要专聘一位如戏剧中的傧相一样的老妇女来主持各种仪式,这位老妇女叫做“青娘母”。青娘母在主持各种仪式中要唱的祝颂语叫做“四句”,也称“青娘歌”。  女子在母家出阁前要沐浴更衣然后拜别双亲,和膜拜家中的司命公,这时青娘母边教新嫁娘跪拜,边唱着:“一拜司命公,好娘配好君,君家娘家二家好,两家富贵福禄春。……”一直念至十二拜福禄寿全。  在嫁宴时的四句是:“酒瓶放
期刊
采访了9家艺术机构,13位艺术从业者。3位媒体人之后,我也问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展览是哪个?我记得是7月9日,一天看蔡皋的两个展。长沙博物馆的是讲土家旅民间故事的绘本展。让我想起了家乡湘西。月湖时当代艺术中心的是浓烈的大画,玻璃展柜里她的手稿、日记尤其勾引我,字真好看。写着写着文画起来,不禁想起童年。  这不算是一份全面的报告吧,充满了私人印象,个人分析,好让我情绪激动的2016瞬间。  2016
期刊
照例又见到了许多老人,从老人嘴里听说了很多从前慢的故事,比如翻一本书,翻烂了,或者做一辆木头火车,靠人拉着走。后来追求效率,竹子一天砍三百根,芽尖茶一天采三百块,惊奇的味道就淡了,没了。  这就是我们听来的,发生在梳头溪里的故事。  百岁老人  从古丈县城方向进入梳头溪村,过了梳头溪的牌楼后,马路右侧第一家低矮的木屋便是百岁老人向汉洋家。他和他三儿子向功志一家住一起。  6月13日上午10时30分
期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许还要更久远一些。在今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北部,马头镇十字路以及周边地区的农村,请重要的客人吃“十大海”颇为流行。尤其是摆“八大座”吃“十大海”,实乃头等大事。其间夹杂的一些“老规矩”和“小动作”,今天回味起来仍然妙趣横生。  “十大海”菜式 前五道有规矩  先说“十大海”,也有“八大海”的说法。“十大海”是指用十个粗瓷大碗,装满十样菜式的席面。在那物质生活很匮乏的年代,这种席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