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明亮的梳头溪,有人说像桃花源

来源 :生活经典·晨报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ua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照例又见到了许多老人,从老人嘴里听说了很多从前慢的故事,比如翻一本书,翻烂了,或者做一辆木头火车,靠人拉着走。后来追求效率,竹子一天砍三百根,芽尖茶一天采三百块,惊奇的味道就淡了,没了。
  这就是我们听来的,发生在梳头溪里的故事。
  百岁老人
  从古丈县城方向进入梳头溪村,过了梳头溪的牌楼后,马路右侧第一家低矮的木屋便是百岁老人向汉洋家。他和他三儿子向功志一家住一起。
  6月13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我冒昧踏入他家的门槛时,他正佝偻着腰洗脸。同行的梳头溪的村支书田开明要帮他倒洗脸水,他摆了几下手拒绝,但外号叫“六一”的田开明还是把洗脸盆接在手上。把洗脸水泼在大门外原本就湿湿的平地里。
  “家(音ga)公,我是六一啊。”田开明在他身旁大声跟他说话。向汉洋好像没听到田开明说什么,伸出手去抓旁边凳子上斜靠着的拐杖,抓住了。然后往旁边有着火塘的房间挪。我和田开明都去扶他,但他好像有些不高兴别人扶他,依旧一言不发。在没生火的火塘边坐下后。向汉洋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皱皱的烟盒,要给我们发烟,我这才松了口气,老人家并不是不欢迎我们的突然造访。
  老人家把烟点上后。还是一句话都没说——在他家呆了10分钟左右,他一句话都没说。是87岁的龙安国老人强烈建议我去采访向汉洋的:“那个老人值得你去采访,他有100岁了,见过的事情多。”龙安国并不清楚向汉洋已经几乎不说话了。我跟他说话,他也会看我,但就是一句话都不说。
  “听说你们这里有土火车?”我大声问他。终于,老人家说话了:“我听不到啊。耳朵聋啊。”只这一句,老人家又没说了。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到他正吸着的烟上。我想从他嘴里听到更多关于梳头溪故事的想法落空了。龙自刚很可能是梳头溪除了他三儿子一家外,最知道向汉洋近况的。
  “他去年跌到河里了。”后来。在龙自刚的英妹子茶场喝茶时,他告诉我。他几乎每天要在古丈县城和梳头溪茶场之间跑三四趟或者更多,自从老人意外跌河里,龙自刚就再也没见老人家走出过家门。
  向汉洋跌入的那条河。就是与他家隔着一条马路的梳头溪。6月13日上午,我看到,即使下了连天的雨了,梳头溪也还没变浑,虽然不是很清澈,但溪里面的石头与水草清楚可见。
  “他家里有一本书,翻烂了,不知道他看了多少遍。”龙自刚不清楚那是本什么书,他没去翻过那本书。也没想过翻翻那本书。
  土火车
  是龙安国告诉我梳头溪曾经有过土火车的。
  1989年龙安国从县城的谷阳中学退休后,就基本上没回过梳头溪了。每年清明,父母的坟。他也只是让他的儿女去上。
  曾经做过语文老师的龙安国的耳朵也有些背,他的声音已经是很洪亮了,但担心我们听不到,每字每旬都非常大声。
  “牌楼那个地方,两边都是深山老林,一进去就是羊肠小道。这边羊肠小道。那边羊肠小道,就跟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那个打鱼的人看到了以后,‘甚异之’啊。”
  龙安国说的那样的景象,属于他记忆中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那条羊肠小道。已经改成勉强可以会车的马路了。这条马路仍像羊肠一样,弯弯绕绕把上中下三个寨子串了起来。
  龙安国是梳头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四个到古丈读书的人之一,他最高学历是茶峒师范,他也是梳头溪唯一的右派。一段时间里被勒令“白天不出村,晚上不出门”。不让出村的龙安国目睹了梳头溪1958年亩产万斤水稻、红薯每个五十斤的神话产生的全过程,时任古丈县委书记马耕田、古丈农村工作部长罗孝友,他们把梳头溪定为示范场,现在村里牌坊的位置,当时竖起的是一个叫“农业大跃进”的牌坊。
  桃花源般的梳头溪1958年创造性地从溪上游到下游,沿溪修了土火车——轨道是溪两边山上砍下的木料做的,火车车厢也是山上砍下的木料做的,动力“不是蒸汽机,也不是电动机”,而是人力,“推的推,拉的拉”。“主要是运输肥料和谷子”。龙安国说这个土火车是罗孝友的主意,土火车在梳头溪存在了一年多后,就因为并不实用而废弃不用了,轨道和车厢也被村民卸回家烧了。很快,草木长起,梳头溪边没一点土火车的痕迹了。
  古丈毛尖
  6月12日下午,不管是在中寨的风雨桥还是梳头溪村部,田开明及他喊来接受采访的几位老人都没有提起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土火车。
  田开明45岁左右。他出生的时候。估计土火车的痕迹就被湮没了。60岁的龙显礼对土火车也没有印象。76岁的龙显其曾经当过十余年的村支书,应该知道很多事情。但他不大想说。在我没和他搭话的时候,他也会和龙显礼等人进入某件旧事的回忆,并就某个细节争执。他们比较一致的记忆是1978年古丈通火车——经过古丈的铁路。他们从1970年开始陆陆续续有参与去修,1978年通车的时候,梳头溪的很多村民走720余华里的路去看。
  1978年,21岁的龙显礼成为梳头溪的第二位拖拉机手——虽然“很多书都没打开,还是崭新的”。但不管怎样。毕竟龙显礼读过高中,又在古丈县里专门学过一个月的农机,再加上第一位拖拉机手彭清树车技不行,所以,村里那台2000多块钱买的拖拉机就交给了他。那台拖拉机,龙显礼说拉的最多的是竹子。梳头溪的竹子多。粗一些的毛竹和细一些的箭竹及凤尾竹都有。那些竹子一部分拖到村里造“黄壳纸”的纸厂。一部分拖到古丈火车站。龙显礼说他每年要拉出十几车皮的竹子。
  龙显礼说,那些小一些的箭竹,有一些是运到东北去的。他和几个丹东来古丈收购箭竹的老板聊过。对方告诉他。那些竹子收过去后,是用来搭菜地里的秧苗架子:还有些7尺长的箭竹。收去是挂蚊帐用:大一些的毛竹。有一些是被烟叶种植地区收去挂晾烤烟用。
  砍伐竹子曾经是梳头溪最赚钱的“副业”,竹子的价格。由3分钱一根,卖到5分钱一根,最后卖到1毛钱一根,“老百姓砍得狠的,一天可以砍三四百根”:而現在,梳头溪的主业和副业都与茶有关——梳头溪村的人。即使外出打工,清明和谷雨所在的4月份。是采制古丈毛尖的芽头的最好时节。他们都会想办法回来,手脚快的。这个月里,每天都可以采五六百块钱芽头,即使手脚没那么快的。一天也可以采个三四百块钱,比打工强多了。   梳头溪比较大面积种茶是1960年代末。这之前,梳头溪和古丈别的地方一样早就有种茶、制茶的传统。但并未形成产业。梳头溪两边的梯田,以水稻为主。1969年左右。茶开始逐渐替代水稻占据梳头溪两岸。
  1969年还是“集体”时代,梳头溪村为把茶种好,特地成立了茶叶队,最初,茶叶队有21户人家,这21户人家和插队的知青们,从种水稻、种玉米等劳动中脱离出来。专事茶叶。龙显礼家进茶叶队是他开拖拉机的1978年。彼时,陆续有下乡的知青或通过高考。或通过别的途径回城。龙显礼家进茶叶队。便是补返城知青的缺。
  “单干”分田到户后。梳头溪的茶园部分荒废。直到2011年外村来的龙自刚在梳头溪扎根建茶厂,大量收购茶叶,茶才再一次在梳头溪开始了它的扩张。6月12日下午,我们进入梳头溪时。脸黑得像包公一样的龙自刚独自在他茶厂里会客的茶棚里喝茶。茶棚的墙上挂满了写有“英妹子”的斗笠和竹篓。
  “今天下雨,没人送茶来,你要是早两天来,就可以看到送茶来的人了。”龙自刚说。
  监视者
  见到龙显礼,是在横跨梳头溪的风雨桥。我正在桥上望著溪那边废弃的水车和水车旁边浮游的三只鹅,龙显礼和田开明从我身后走了过来。他们不知道我认识水车,见我好像望得出神。便异口同声告诉我“那是水车”:“车水用的,天旱的时候,水车上的竹筒把水舀上来,倒到旁边的水渠里。”这是水车的用途之一。另一个用途,是后来在村部,我们坐下了,聊及龙显礼家的历史,龙显礼才跟我说的——1949年前,龙显礼家有三个榨油和碾米用的碾坊,碾坊的动力。便是梳头溪边这日夜滚动的水车。三个碾坊。梳头溪两个,旁边官坝村一个。他家的这三个碾坊,因为他做桐油和木材生意的曾祖父喜欢在沅陵“做些不正当的事”,把家给败了。只留了一个,剩下的那个。1949年后“充公”了。
  “他败家败得好啦,不然我家就要挨批斗了。”龙显礼说。即使没挨批斗,但他还是受了些影响,1976年高中毕业的他,被考察了两年才当上民兵。
  6月12日傍晚,在梳头溪的村部,龙显礼辗转了两个人,帮我们问到了他做红小兵时候曾监视过的龙安国老人的电话以及他们在县城里的家的位置。还好,当年龙显礼给了他监视对象尽可能多的自由。被他监视过的龙安国在龙显礼自报家门后没有挂下电话。
  读书出来的龙安国是他那个年龄阶段少有的没当过“抢犯”(土匪)的。龙安国回忆,断龙乡的罗重武因为是梳头溪的女婿,长期和他的人马驻扎在梳头溪。罗重武有三兄弟,他们三个给梳头溪每家每户都派了一杆枪,要求村里的成年男子在他们有事的时候和他们一起行动。龙安国因为在县城读书。是梳头溪的知识分子。罗重武兄弟网开一面,没让龙安国参与他们的事。
  龙安国说他自己是“幸存者”。他在梳头溪关了20余年牛棚,他母亲1960年也饿死在那里。尽管他自己在梳头溪的历史回忆起来让他心痛,但他在哽咽之后还是跟我说那是桃花源一样的地方。
  “为什么叫梳头溪呢?梳头溪源头那里有两座山。一座男人山,一座女人山,像女人的那座山,像是一个女人在那里梳头。就叫梳头溪。”龙安国说。他的这个说法。在见到他的前一天,在英妹子茶厂做包装的龙小玉也跟我说过。龙小玉跟我说了她觉得的梳头溪的各种好,例如水很清,山很漂亮,水里有很多鱼,山上有猴子。等等。但她没用桃花源来形容梳头溪。
  6月12日下午,或许是因为下雨且一路颠簸得让我有些晕的关系,我并没有感觉像桃花源。第二日拜别了龙安国老人,再一次进村,过了风雨桥,过了源头寨,峰回路转。虽然也还有雨滴落下。但天光明亮起来,两边高山皆有云雾升起。山间的梳头溪卧入低处。时现时不现。返程时,是由高处往低处走,从源头往下望,之前觉得有些逼仄的梳头溪村,豁然开朗。
其他文献
我是1955年3月出生的,听父亲说,那年的七八月份的一天,我伯伯曾宏来逗我的时候跟我父亲说“有些事情讲不清”。我父亲说你照实讲没什么讲不清。我伯伯叹了口气,后来他自杀了。  这个事情对曾家是个很大的打击,他们三兄弟都在一个剧团,都是演员,但我父亲还是没有引起警惕,1957年被划成“右派”,1958年5月被下放到衡山的大铺镇。  我老家是江西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匏塘村,那个村子的人都姓曾——我姓沈,是
期刊
为了揭露“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彭德怀亲自种了一亩试验田,用事实戳破了亩产万斤的谎言。  而艺术家文鹏,为了针砭艺术界唯利而画的“流行病”,也通过一个展览耕种了这样一份试验田。三天连续创作44幅抽象画,全程网络直播,所有画作以成本价售卖,以这样一个完整的行为,完成了对那些一窝蜂地逐金跟风的画家的一次隔空喊话:你们那些所谓高深的昂贵的艺术,我分分钟都能画出来,而且成本如此低廉。  6月7号,位于
期刊
以下对话发生在梅溪书院的杨福音画展开幕后24小时,我们谈话的起因是近三个月里杨福音先生在长沙双来书屋所画的新作。共有51幅展出。还有更多未见的,谈话时,我猜它们就躺在画室隔壁的那扇小门后,一个中国画的库房里。不可见的还有撕掉的那些。他说过画家要舍得撕画。  先生在聊天最后说:“其实画画呢,讲来讲去最基本的标准,就是看你每天可以靠在这里靠几个小时。”“这里”是指那张几乎占满房间的实木长桌,他上午作画
期刊
拍摄期间,跟几位烹虾大厨聊起大家共同的吃虾经验,N年前,老梅园口味虾还会放韭菜打底,口味蟹下面还找得到榨菜末,就连曾经“新潮”的油爆虾,到今年竟也有十年了。  所以我们摆出了口味虾、虾尾、油爆虾、卤虾、虾拼盘、蒜蓉虾的进化顺序,让爱吃虾、会烹虾的几位和它们合了个影,以此纪念我们深夜剥虾喝冰啤的十几个夏夜。  可爱多在长沙出生。外公江爸是重庆人。“重庆人比起长沙人,大家对龙虾的热爱度是很低的”,江爸
期刊
1992年第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一句似乎得之偶然的广告语,竟然不胫而走,广传四方,对湖南出版的形象起到很大的宣传提升作用。从广告学的角度来看,这句广告语有其成功的诸多要素,但它成功实质性的基础并不在此,而在于湖南出版人实实在在的“会出书”,湖南出版有实力。俗话说得好,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此时湖南好书如夏日繁花,美不胜收,这样才有了“湖南人能吃辣椒会出书”这句广告语产生的基础。  “湖
期刊
世界上最大的科普周刊之一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在2009年国际天文年,盘点并公布了世界九大神秘古观象台:1、秘鲁马丘比丘古城天文台;2、中国河南告成观星台;3、韩国庆州瞻星台;4、墨西哥奇琴伊察天文台;5、墨西哥卡斯蒂略金字塔;6、美国怀俄明州古天文台;7、秘鲁查基洛天文台遗址;8、英国巨石阵;9、爱尔兰纽格莱奇墓。  鲜为人知的是,在申遗之前它还曾入选过世界九大神秘古观象台,是我国唯一入选的观象
期刊
彭剑斌的这篇采访稿读起来像一篇小说,像虚构的小概率事件:爱摄影的周建生和没怎么照过相的段三月,在1987年冬天擦肩而过,三十年后重逢,段三月才看清了给自己拍照的周建生的脸。两段平凡人生,得以这么戏剧化地呈现在记者笔下,有种小城故事的简单、清新感,回味无穷。  上世纪80年代末,郴州。  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善,30岁出头的周建生站在郴州的街头,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的势头,心中涌起一股想要记录这
期刊
民间传说,古代帝王的宫殿里,地上铺满金砖。古代皇帝的奢侈生活是早有耳闻的,可是连皇宫里的地砖都是用黄金做的,这似乎太不可思议了。皇宫里铺的地砖真的是用黄金做的吗?  在北京故宫金銮殿,地面上铺着四千七百十八块油润如玉、光亮似镜的地砖,它质地密实,走在上面不滑不涩,而且还叮叮有声,脆若金石——这就是传说中的“金砖”。但所谓的金砖并非真是用黄金做的,它实际上也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从这一点上讲,与一般地
期刊
潮汕男女嫁娶旧俗,一定要举行各种仪式,女家要专聘一位如戏剧中的傧相一样的老妇女来主持各种仪式,这位老妇女叫做“青娘母”。青娘母在主持各种仪式中要唱的祝颂语叫做“四句”,也称“青娘歌”。  女子在母家出阁前要沐浴更衣然后拜别双亲,和膜拜家中的司命公,这时青娘母边教新嫁娘跪拜,边唱着:“一拜司命公,好娘配好君,君家娘家二家好,两家富贵福禄春。……”一直念至十二拜福禄寿全。  在嫁宴时的四句是:“酒瓶放
期刊
采访了9家艺术机构,13位艺术从业者。3位媒体人之后,我也问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展览是哪个?我记得是7月9日,一天看蔡皋的两个展。长沙博物馆的是讲土家旅民间故事的绘本展。让我想起了家乡湘西。月湖时当代艺术中心的是浓烈的大画,玻璃展柜里她的手稿、日记尤其勾引我,字真好看。写着写着文画起来,不禁想起童年。  这不算是一份全面的报告吧,充满了私人印象,个人分析,好让我情绪激动的2016瞬间。  20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