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与连云港城市文化述论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城市文化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与连云港同为江苏省港口城市,城市文化策略却不尽相同。扬州形成了以运河文化为特色的城市文化,连云港则大力推动以海洋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形成原因除受到地理位置影响,也与各自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较大关联。
  【关键词】 城市文化;扬州;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102-02
  城市文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彰显了城市的自我定位以及发展策略,而且往往是地方特色的集中体现。扬州及连云港作为江苏省内代表性的港口城市,依据自身历史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发展策略。学术界对扬州及连云港城市发展研究较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古代文学作品中城市形象探究及对古城址的考察研究,如张兴龙《唐代以前扬州城市的人文学阐释》[1]等。其次,近代城市文化及形象塑造,如何峰《南巡、盐商与清代扬州城市景观的变迁》[2]等。最后,当代城市发展问题,包括交通、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建筑等,相关研究成果如:周海华《关于连云港特色街区建设的调查与研究》[3]等。城市史研究注重单体城市、综合性研究,扬州与连云港同为江苏省港口城市,但因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二者城市文化策略有所差异,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二者城市文化特色,分析同为港口城市但文化策略不同的原因,以求对港口城市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城市历史概况
  (一)扬州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随着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扬州也因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一度繁盛,唐后期战乱频仍,扬州城受战乱影响,走向衰落。据文献记载及学者考察,自春秋后期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筑邗城以来,历战国、汉、六朝、唐、宋以迄于明,都曾在这里建筑或修缮过城池,扬州在古代的城址,《左传》《后汉书》《雍州府治》等著作中均有相关记载但较为简略,对扬州古城的考察除依据相关文献记载,更多为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相互结合。
  蜀岗城遗址为扬州古城遗址,蜀岗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据明朝嘉靖年间《扬州府志》记载,广义上的“蜀冈上自六合县界,来至仪征小帆山入境,绵亘数十里,接江都县界,?俪正东北四十余里,至湾头官河水际而微;其脉复过泰州及如皋赤岸而止”[4],狭义的蜀岗则指今扬州市西北郊区瘦西湖以北的黄土冈地。扬州古城在朝代更迭中遭到反复破坏及重新修缮,但城池结构遵循唐朝后形成的棋盘式布局,城内设有商业贸易的场所。扬州城范围变化受战乱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唐朝末年,扬州城受战乱影响人口锐减,作为重要的交通道路,得益于处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且为运河起点邗沟所在地。但在唐以后,扬州渐呈衰落态势且范围越来越小,原因之一即为长江河道东移,河道淤塞,使因运河而兴的城市在近代渐渐失去其优势地位。
  (二)连云港
  连云港为江苏省海港城市,公元前221年,秦代在此设立朐县,唐代至清朝称作海州,民国时期设立连云市并建立连云港。“连云”名称“由‘连岛’和‘云台山’各取一字,有‘民帆舰舶连云’,海运昌盛的寓意”[5],连云港发展自古便与港口有密切联系,且随海岸线变动而具有迁移性。据考古发现,史前文明藤花落遗址已有城墙,大都使用堆筑技术,在靠近城墙外侧的墙体使用版筑技术,相较于同一地区其余古城遗址,其开挖了基槽,史前城墙的建造表明文明发展程度,藤花落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连云港城市历史奠定了基础。
  古代海州城港口商业经济繁荣,且产品远销日本、新罗等地,唐代已设立学宫,木雕技术精湛,道教、佛教等宗教在海州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宋朝设有驿站且为当时全国六大茶市之首,“海州、荆南茶善而易售,商人愿得之,故入钱之数厚于他州”[6],茶叶贸易给海州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海州在宋朝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明朝初期,海州地区遭遇战乱,城镇遭到极大的破坏,自然灾害又使当地田地荒芜,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得从事海上贸易,民众集体內迁的政策使以海港贸易繁荣的海州迅速衰落。但与此同时,农村集市贸易有所发展,海州与内地联系加强。海州城依山水而建,周围分布较多集镇,如:石城镇、南口镇等,疆境内多山,河流众多。明代海州城集市较多,不仅城内分布众多集市,城外村镇也与集市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明代海州官员注重水利建设,将兴修水利作为发展农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多次对城墙、衙门、公馆等进行修缮,并修建多座庙宇,如:大云寺,兴国寺等。清代初年,海州疆域建置仍延续明朝,盐运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总体看来,扬州与连云港城市发展均与地理位置有较大关联,扬州得益于京杭大运河,连云港则得益于天然海港。二者城址均为河道环绕,虽都因航运而兴,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却孕育出不同的城市文化,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城市文化作为城市重要名片,在历史与现代之间起着重要的承续作用。
  二、城市文化
  扬州与连云港城市文化形成有所不同,但都与运河、海洋有较大关联。扬州因运河而兴,文化底蕴深厚,诗词、曲艺、运河、盐运等均成为当代扬州城市文化特色。连云港因海港而盛,古典名著、国际都市等城市特色均与其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相关。现就两座城市核心文化做一简要论述。
  (一)扬州:运河文化
  京杭大运河为中国古运河,隋朝时为巩固统治,加强南北间的联系,统治者修建了南起余杭北至涿郡的运河。京杭大运河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运河的修建,不仅仅巩固了统治,使交通便利,而且使沿线城市经济得到发展。京杭大运河河段之一邗沟,流经扬州城,并使唐朝扬州城商业贸易得到极大发展,隐隐有超过北方大都市的态势,明清时期,随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扬州因运河发展的优势地位丧失。但京杭大运河保存至今,对于现代扬州城市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大力发展旅游业,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成为每个城市发展战略之一,扬州作为江南城市,自古便享有盛名,京杭大运河更为其发展特色旅游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形成其独特的运河文化。   (二)连云港:海洋文化
  连云港自古即与海相连,秦代首设朐县,位于朐山以西,民间谚语“浪打朐山头,船拢黑风口”即是此地的形象描述,东魏时建置海州。唐代海州港为繁荣的商业港口;北宋时期,为鼓励海外贸易,统治者在海州专门设置高丽亭馆;明清时期,由于政府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海州经济受到冲击;民国22年,实施建设连云港。由此可见,连云港的历史始终与海洋相连,现代连云港则以海洋文明为文化建设方针之一,极大地推动了连云港城市的发展。连云港政府重视海洋文化,并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2001年始,举办中国“西游记”文化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西游记文化成为连云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节是连云港政府围绕海洋文化而举办的大型文化类活动,文化节通过表演,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构建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特色,体现了对海洋文化的利用。
  三、城市文化形成原因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何时都彰显其独特的价值,文化产品、历史传承、城市建筑等都可视为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扬州与连云港同为江苏省城市,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定位有所不同但又具有着相似性,究其原因,可从地理位置与历史底蕴两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地理位置。扬州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隋代大运河的开通为扬州运河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各地盐商汇聚于此,对扬州建筑、文化等均产生了重要影响,盐商的兴盛得益于运河,盐商文化与运河文化共同构成扬州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连云港临近海洋,自古即为海港以及军事要塞,海上贸易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海洋文化的形成,以海为生使连云港与海洋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现代连云港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海外贸易在拉动城市经济方面仍然起着重大作用。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连云港对海洋文化进行开发利用,衍生出周边旅游景点、文化产品、戏剧作品等。地理位置的不同往往影响城市自我定位,扬州与连云港作为沿河沿海城市,文化建设自然而然与河海相关。
  其次,历史底蕴。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中国文化并未断裂,而是承续下来,各地也因此有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镜花缘》等即取材于连云港,文学作品创作使连云港文化宣传具有当地特色,也获得了“大圣故里”的美称。大型纪录片《扬州盐商》对清代扬州盐商的日常生活等进行了记录,文学作品与现代媒介方式结合,成为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四、结语
  扬州与连云港有各自的城市发展史,二者均因航运繁荣,古城营建均遵循唐朝以后形成的城市布局,城內设有商业交易场所及居民住宅区,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集中体现,往往由其所处地理位置及历史底蕴决定,现代城市建设往往借鉴古代文化,当今社会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兴盛,各地政府重视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对传承古代经典发展现代城市均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兴龙.唐代以前扬州城市的人文学阐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44-50.
  [2]何峰.南巡、盐商与清代扬州城市景观的变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69-75.
  [3]周海华.关于连云港特色街区建设的调查与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9:100-104.
  [4](清)李斗撰,周春东注.扬州画舫录[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414.
  [5]连云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连云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3.
  [6](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4483.
  作者简介:
  王江雪,河北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中国史。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其他文献
【摘要】 民族歌剧《伤逝》是中国第一部抒情心理歌剧,歌剧根据原著的情节,采用四人演唱的方式来抒发情感,刻画了涓生和子君一对受到新思潮影响,要求个性解放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歌剧简化人物形象,咏叹调、宣叙调占歌剧的主要部分,加以重唱和合唱,把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通过音乐表现出来。该剧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处理表现在音乐特征、人物形象刻画和舞台表演特征三个方面,并以歌剧中四个经典片段《一抹夕阳》《紫藤花》《风
期刊
【摘要】 “后亚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在“后现代社会”的一种发展,虽然目前存在很多争议、学界也尚未讨论出明确定论,但为大家理解文化现象带来新的分析工具与概念方法,特别是在媒介革新的现在。《吐槽大会》凭借幽默戏谑的话语方式吸纳多群体观看,围绕多元化的某一或多位嘉宾自身的“槽点”进行语言上的攻击,以“吐槽”的方式、犀利的语言、彼此对立的场景吸引受众。本文以《吐槽大会》为研究对象,试图以后亚文化理论对《吐
期刊
【摘要】 “傩戏”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存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余绪的“瑰宝”,是延续几千年的文化、图腾崇拜的遗址,其独具特色的戏剧文化艺术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当追溯“傩戏”的起源时,可从面具谈起。面具是中国傩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自新石器时期便被赋予神秘、狞厉的艺术色彩和图腾崇拜等象征的艺术形式。上古时期人们在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思潮及意识形态中创造出面具,自此来纵观“傩”之源到“
期刊
【摘要】 文化自信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及文化传统的肯定与认可,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能体现一个民族个性鲜明的“文化身份”。在国内,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对民族自身建立文化自信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作为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本文试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体系的视角来说明民
期刊
【摘要】 甬剧“七十二小戏”作为甬剧传统剧目的早期代表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以草根性、现实性和娱乐性的特质,真实地反映当时当地民众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从甬剧“七十二小戏”发展的历史渊源、民间品格和在当下的传承、发展与思考三个方面入手,指出恢复和保护甬剧传统小戏对于当下繁荣和发展甬剧艺术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甬剧;七十二小戏;民间品格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主题性美术能充分发挥艺术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社会功能,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创作应当积极探究美术作品中宏大叙事与微观表现之间的矛盾关系,同时深度挖掘崇高题材的情感内容,并积极探索形式的多样可能性。  【关键词】 主题性美术;艺术创作;崇高感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88-02  基金项目:江
期刊
【摘要】 赣南采茶剧是江西赣南地区艺术特色鲜明的一种地方剧种,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加强继承、改革和创新。本文分析了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应用前景,认为建设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并开展相关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多模态语料库的技术优势和赣南采茶剧的特色优势,应用前景广阔,能够为赣南采茶剧的舞台表演、人才培养和剧目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關键词】 赣南采茶剧;多模态语料库;建设与应用  
期刊
【摘要】 新时期,东莞粤剧文化再次发扬崛起。东莞粤剧文化得以发扬传承,其先决条件是东莞市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东莞粤剧文化得以创新发展,则是东莞市政府、广大人民群众、粤剧工作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调研采访、问卷调查等方法就新时期东莞粤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东莞;粤剧;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 西方现代绘画呈现出了简约化的面貌和风格,并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实际上在简约绘画方面,中国的传统主流绘画,尤其是以写意为代表的中国绘画,才是简约绘画的鼻祖。弄清楚了这点,也就弄清楚了中国绘画在简约绘画领域的地位和价值,也就清楚了它对西方简约绘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简约化;形的简约;形简意繁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德语中的外来词伴随着德国的历史及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语言方式。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观察德语外来词,分析其存在形式、产生原因及发展规律,能够帮助语言使用者更深入地理解德语中的词汇以及德国社会发展,对于语言学习有所助益。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德语;外来词  【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104-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