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d_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比较抽象,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具比较直观、具体、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科学地分析数学算理。在数学教学中用好学具,就如在“具体——抽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使用数学学具在数学教学中能起到哪些作用?谈谈自己的想法与自己的做法。
  一、使用数学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寻求知识、探求真理的精神力量,甚至可以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利用学具的趣味性,精心设计喜闻乐见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挖掘他们的智力潜能。
  例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时,我让学生数“学具”——100粒大豆,让学生在数大豆的过程中,自觉的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小学生生性好动,看到新鲜的事物习惯动手试一试。让学生摸一摸,数一数,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在数大豆的过程中,很自然的数到100,进一步加深了数与物的一一对应,加深了对数的理解。对于稍差的学生,在好学生的带领下,也慢慢进入了学习状态。
  这样利用学具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效果良好。
  二、使用数学学具,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上写有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记;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它强调了动手操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啊,“儿童智慧在手上”,让学生通过各种相关材料的摆弄、分析与思考,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形成准确的表象,从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形成概念,探究规律。用学具的优势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在感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不断地完善认知结构,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发展,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我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一个长方体学具比较一下,并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长方形是平面图形,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再动手摆弄一下手中的长方体,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再体会体会,你有哪些新的认识?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又认识了平滑的面,突出的棱,尖尖的顶点,以及它们的特征。再引导学生拿小棒亲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有几组相对的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的特征。在学具的帮助下使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生动、真切,记忆深刻。
  三、使用数学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等,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亲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我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种图形,然后要求学生只用一剪刀将上述图形剪成梯形。此时,学生对梯形的认识只停留在生活经验上,是一种表象,学生边思考,边动手,最后当剪出梯形后,学生异常兴奋。因为下这一剪刀可不容易,它需要经过认真思考,是努力搜寻头脑中的生活积累之后的创举。以前,他们从来没想过,也从来没有做过,许多同学居然能够剪对,他们感到非常高兴、喜悦。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使用数学学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相沟通自己的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更加全面。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
  例如:教学1升与和1000毫升的关系时,我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让学生把每次把l00毫升的水倒入1升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几次?同学们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记录,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使用数学学具,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这精辟的论述,阐明了操作与思维之间的辨证关系。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对于他们来说,思维离不开形象与具体。学生在操作中通过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使外部的操作活动与内部的智力活动紧密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学“表面积与体积的比较”这节课时,我让小组内的同学用若干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摆一个体积为8立方分米的长方体,再摆一个体积为8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思考发现:体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却不一定相同。继而引导学生讨论:体积相同的图形,表面积会不会相同呢?然后再请各个小组算出所摆成的体积为8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后得出结论:体积相同的图形,表面积不一定相同。这样把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提到一个新的思维高度,使学生感受到这不仅是一种“动手操作”,更是一种“思维的体操”。
  六、使用数学学具,培养学生的創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使用学具教学具有形象、具体、看得见、摸得着的特点,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易于被学生接受。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正方形的认识”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相等;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相等……
  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既了解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新的火花。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数学学具的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等实践操作,通过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眼、耳、手、口、脑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数学学习,使学生更能够有效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常常会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是 “ 二元一次方程组 ” 一章中很重要的知识 , 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新型教学模式的确定,实际上是针对学习对象需求而确定的。是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在此模式下,只有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才能确立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所以教师理论扎实、必须科学设计、精心实施,使其成为最优化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行动中加大引导,相互探究;使學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学习活动中,达到对已有知识
摘 要:随着电教媒体进入农村学校,教师们都在努力探索现代教学手段在学科中的作用。本文试述电教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① 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②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把握探索的方法;③运用电教媒体,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④运用电教媒体,帮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⑤运用电教媒体,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关键词:电教媒体 初中数学  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课堂教学过程是课
学生只有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会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用自己的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兴趣来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一、教师要用激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我们知道,兴趣是决定成败的因素之一,在学习中它可以使学生变得更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个人的兴趣是以客体特点和个人本身
摘要:高一学生普遍不喜欢学习历史,究其原因固然有学生的,但我以为更多的原因在于老师,所以想要改变现状,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改变提升自己,主要做法有: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素质;二、中国史与世界史紧密结合;三、从不同的视角去探究历史;四、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整改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历史,探究历史,增强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激发 学生 学习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  一
摘要:中职毕业生是直接参与社会建设的一支主力军,他们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因此,对中职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尤为重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目的,以启发式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中职英语教育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创新教育 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英语教学发展不断
“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每一位从英语教学工作者一直苦苦探索的难题。由于单词越来越多,课文越来越深,加上语言习惯、生活环境的不同,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学习态度也由积极、冷漠、厌烦到恐惧,这给英语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在英语教学中,我尽量多地创设机会,让学生能充分展示自我;课堂上多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平时组织竞赛、评比等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