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求同存异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tt_st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的法定课程,是新课改下的一大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的推出,明确指出了该课程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如何处理好这门课程的教材呢?这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教师是一次挑战。农村儿童虽然从小接受的知识面比较少,但是也有着城市儿童没有的一些优势,比如由于父母的原因他们从小参与劳动的意识比较早,劳动的技能肯定要高于城市儿童,再加上农村的一些地域特色和地理环境,我认为农村教师只要把农村小学的区域特点和学生特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合理地使用好教材处理好教材,对于开展实施好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 ,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一些点滴做法。
  1.教学内容要和学生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新课程教材为教师和学生留下了颇为广阔的填补素材的空间。教师应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科书进行细致研究,结合农村学生生活实际和爱好特点灵活地使用,适当地拓展、调整个别教学内容。
  如通过在综合实践课堂上培养农村孩子爱家乡、爱家乡人的情感这一课堂上。我重点让学生来谈谈农村丰富多彩的活动。由于农村机械化的生产工具越来越多,农村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所以学生能说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下子都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村子里有块空地,过年过节都会在空地上搭台唱戏;有的说他们村子也有了敬老院,那些孤寡老人都有人照顾了;有的说他们村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桑树,每年采桑叶的季节,村里的养蚕能手就会聚在一块,交流养蚕心得。你一言我一语,课堂顿时热闹起来了,农村生活也一下子丰富、鲜活了起来,因为同学们发现自己的家乡其实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
  针对孩子对家乡侃侃而谈的这一点,我设计了给“给家乡当当小导游”的上课内容,那怎样帮助学生找到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支点,唤起他们热爱家乡的激情呢?我想到了山东省泰安市(以下简称“我市”)编写了一本《乡土教材》,在这本教材里详尽地介绍了我市的优美景色、名胜古迹、杰出人物……于是在课前我布置学生阅读,然后把它与自己的村庄对比,哪些是写自己村庄的,哪些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在对比中,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家乡并不比别人家乡差,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家乡在变化,越变越美,从而产生“谁不说我家乡美”的自豪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便油然而生。
  2.善于捕捉本土资源,优化教材内容
  山东省宁阳县泗店镇中心小学位于具有中华蟋都之称的宁阳县泗店镇,是中华斗蟋名虫繁衍的风水宝地。我充分利用这一地域优势,开展了“我爱家乡,我以蟋蟀为荣”主题活动。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向田间,亲自捕蟀、逗蟀、养蟀,回来后,填写自己的调查报告,既丰富了课堂的知识,又使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
  我们这里一年主要生产两种粮食作物,即小麦和玉米。我利用适当的农时分阶段引导学生学习。例如,春季是管理小麦的黄金时间,我就组织学生到田间学习管理小麦的经验,初夏,让同学们去帮助父母收割小麦体验父母的艰辛,秋季再组织学生去帮父母收割玉米,到了冬季,再让学生学习一些大白菜的种植与管理。这样学生学到了教材上没有的知识,他们会比较感兴趣,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品德的教育也慢慢地渗透到其中来。
  3.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灵活处理教材
  动手操作,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活动手工课,需要的一些材料,都需要花费一些钱财,所以我结合了一些农时,组织实施了一些就地取材的手工课,例如:麦收过后,我及时地让学生去田间采集麦秆,回来后作为麦草编制的教学;秋季玉米剥完皮后,让学生收集整理,作为沙发坐垫编制的材料。这样我把本土的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4.整合其他学科课程资源,拓展教材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农村课程资源相对缺少的情况下,做好该课程与相关课程的沟通和整合,能帮助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如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只有一个地球”等;美术教材中“各种各样的折纸”“编织的技巧”;科学教材中的“有趣的电磁铁”“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各门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的视听材料,同样可为综合实践课所用。
  农村的教学资源是丰富的,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那种只把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作为课程资源的习惯,结合农村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活用教材,用活教材,综合实践课程必定能在农村这片沃土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收获累累的果实!
  (作者單位:山东省宁阳县泗店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国家林业局3月1日公布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比第三次调查增加268只,增长16.8%,平均种群密度每平方公里0.072只。我国曾于20世纪70、80年代和21世纪初开展过3次大熊猫综合调查。与前3次调查相比,本次调查结果呈现以下特点:野生种群数量稳定增长,栖息地范围明显扩大,圈养种群规模快速发展,保护管理能力逐步增强。(来源:中
期刊
摘 要:正义原则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一直受到人类的重视。其中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就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观点——“作为公平的正义”。这种正义是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确立。在正义的制度下,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都要得到平等的分配。而证明这一原则的正是他的两个因素:平等自由原则,差别原则和机会公正的原则。这两个原则堪称人类伦理思想史的重大发现。
期刊
我国是古代诗歌的王国,从春秋战国开始,诗歌就在我国的文学史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数千年来,无数诗人词人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留下的众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1.广东高考诗歌赏析题型的重点内容分析  (1)在高考中设置诗歌赏析题型的作用及目的。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鉴赏优秀的诗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此外,我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传
期刊
本文所说的细节,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会影响发展的细微的行为。二是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类的最小的组成单位。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  一、关注学生行为,万紫千红才是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常爱“锦上添花”,最怕“雪中送炭”。有的学生长得可爱,学得很快,很容易成为教师的主力、学生的领军,对这些学生我们往往宠爱有加,步步引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卓越课堂的实行方式。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进行有效的梳理、总结,使自身的主导地位得以体现。  关键词: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设计  1.有效预习为卓越课堂打下基础  (1)预习准备。教师分发本节课的学案,学生根据学案提示,阅读课本,初步了解生长素的发现史中的重要科学家及其实验设计方案。  (2)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
期刊
摘 要: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新兴木刻,才开始了我国有创作版画的史页。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版画艺术起到了革命艺术的先锋作用,它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战斗的魂魄,最富有时代精神并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理想追求血肉相连。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十年代左翼美术的主力军。  关键词:版画;魂魄;影响  诗无画意,便为空诗,画无诗意,便为死画。在鲁迅所构筑的文学世界
期刊
一、新的师生关系:良师·益友·合作  新课程环境下,要求我们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教师单一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走下讲台,和学生打成一片,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上,我会悄悄地问那些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这个问题你会吗?把这几个简单题目做一下。”当学生遇到个别题目不会时,我会安慰学生:“这个题或许难了一点,只要认真听讲你一
期刊
《 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40是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Shostakovich)在1934年所创作。肖斯塔科维奇是一位偉大的前苏联作曲家,这部作品是他在被苏维埃当局逮捕之前的一部早期作品。这部大提琴奏鸣曲最开始于1934年12月25日列宁格勒艺术学校(leningrad conservatoire)首次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朋友Viktor Kubatsky演奏大提琴,肖斯塔科维奇自
期刊
摘 要: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对小学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求对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进行重新反思和调整。面对小学音乐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我们要重新思考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途径与教学模式,为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根据海南省小学音乐教育实际需要,依据小学《课程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
期刊
摘 要: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学习型组织的作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离不开社区教育的服务,社区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典型代表在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教育;学习型组织;服务  当前中国在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将偏重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旧模式进一步升级,转而寻求企业和各类组织的创新动力发展,这就需要建设大量富有朝气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实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