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具体到抽象,让乘法竖式有模有样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法和算理,对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借助直观模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算理,建构笔算乘法的算法。
  [关键词]苏教版;点子图;乘法竖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35-01
  在学习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还会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于是,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借助几何直观的小棒图,把拆分图与竖式计算中的每一步对应起来,清晰地呈现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一、借助直观模型,回顾口算算法和算理
  课始我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片段1】师(出示题目:学校里的篮球节开幕了,一组有12个人,3组一共有多少个人?):先读一读题目,再想一想怎么列式计算。到底有几个篮球呢?把你想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來。
  篮球节的活动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小棒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在呈现算式后,学生能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想出多种解题的方法——连加计算、数小棒、拆分法,为引入乘法的竖式笔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依托已有活动经验,自主探究乘法竖式的算法与算理
  笔算乘法竖式的意义在于以拆分法为基础,巧妙地采用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竖式算理,同时在课堂上渗透了乘法分配律的算理,帮助学生有效构建竖式模型。
  【片段2】师:请试着写一写12×3的竖式。
  生1:我用的是竖式。把12拆成10和3,10×3=30,2×3=6,30 6=36。
  师:说说你的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生1:因为2×3=6,所以6写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10×3=30,所以3写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师:还有办法把这个过程简化吗?
  生2:把个位上的6和十位上的3合在一起,写成36。这里个位上的6是2×3=6,十位上的3是10×3=30。
  师:你们喜欢哪种写法?哪种写法更简洁?
  生3:我喜欢生1的竖式写法,因为这种写法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每一步是怎么计算的。
  生4:两种写法的算理是一样的,只是它们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我觉得生2的竖式更简洁,而且每一步表示的意义也清楚。
  教师让学生结合小棒图来说说乘法竖式意义,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算理。这样不失时机地挖掘口算、小棒图和笔算之间的内在联系,能为学生的思维搭桥铺路,实现多种算法之间的统一,让学生的思维在算理和算法之间来回穿梭,帮助学生成功提炼乘法竖式模型。
  三、寓练习于游戏,在巩固算法中渗透数学好习惯
  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还能检测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以游戏的方式呈现练习,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课的练习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基础练习、拓展练习、提高练习。
  第一关:投篮比赛。
  ■
  第二关:找篮球号。
  ■
  第三关:猜猜我是谁。
  ■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了有趣的数学作业,从基础练习到提高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竖式的算理,并为学生后续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做好铺垫。
  总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具体实物图过渡到抽象的竖式算理,从简单的口算过渡到复杂的竖式计算,从不进位乘法到进位乘法,既能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又能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笔算乘法做好铺垫。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不断丰富活动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理解知识要点、构建知识体系、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让学生进行“真探究”,数学学习才具有意义与价值,也才能真正落实“四基”目标。  [关键词]探究活动;动手操作;探究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4-0036-03  《义
[摘 要]小数与整数、分数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 “小数的意义”时,应紧密联系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本质内涵,剖析小数与分数、整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变式应用等方式建立小数与十进制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学生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数意义;十进制;分数;整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9-004
[摘 要]数学活动经验既是数学学习的产物,也是学生认识和实践的基础。通过唤醒、想象、实践等途径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展开丰富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最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生长”出具有生命力的新思想和新知识。  [关键词]活动经验;唤醒;想象;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7-0007-02  “一盎司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摘 要]教材中编排的数学活动有三大步骤:第一步是“创设情境,分析问题”;第二步是“数形结合,优化方案”;第三步是“总结规律,拓展延伸”。通过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可有效激发学生在情境中思考,使其学会在操作中解决问题。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情境;操作;思考;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0043-01  人教版教材
[摘 要]精彩的课堂需要预设与生成,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真正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课标理念。  [关键词]方程 天平 平衡 预设 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4-025  在“‘学程导航·活力课堂’全国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会”上,我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认识方程”一课。吴老师以开放的态度、合作的方式、宽松的环境组织
[摘 要]平面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教师应从学生的“错误”中寻找教学切入点,让学生的错误成为鲜活的教学资源,由此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找到纠错策略,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关键词]错误;平面图形;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30-02  
[摘 要]备课通常包括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案。课本为一课之本,以备教材为中心,有效整合资源,将“三备”融为一体,方可有效提高备课的效率。  [关键词]备课;教材;深意;路程、时间与速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0-0045-01  以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为例,笔者在备课时就发现教材主题图中不仅出现了实
[摘要]学习是在已有知识背景之下发生的,新的认知也是建立在已有的理解和经验基础之上的。教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观察、分析、概括、验证等过程中得到“必然”的知识结论,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之中,实现从“有”到“更有”的过程。在“分数除整数”的教学中充分结合数学知识生长之序和学生经验生长之势,打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之下,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呈现新知,实现新旧知识的共建、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可以培养学生多种数学素养。作为一线教师,在全力打造学生喜爱的课堂的同时,更应致力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特级教师俞振强 “鸡兔同笼” 的复习课为例,论述如何让单调而乏味的教学变成丰富、厚重而充满思想的课堂,怎样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学力”,如何避免复习课“炒冷饭”,以及如何提高复习课思维的“含金量”,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平台,成就精彩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