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密集型对外汉语教学以传统的听说训练为基础,最大特点在于其高强度密集型的教学模式。主张釆用教师快速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中展开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教师在授课时讲授的内容较少,以密集型的提问为主,利用提问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本文对密集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进行分析,以美国CLS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该项目401班中“大班课”课型,对其课堂教学的宏观和微观流程进行探究。并总结了密集型对外汉语教学对汉语教学的一些启示。因为大班课与我们经常教授的综合课相似,所以研究密集型的课堂提问及流程对新手教师的教学更具参考价值。
关键词:密集型课堂教学流程;CLS项目401大班课;宏观与微观
一、 项目课程等级介绍
该中文项目主要将美国学汉语水平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201、300、301、400、401,学生汉语水平逐级递增。主要有三种课型:大班课、操练课、活动课。其中,201、300、301为两节大班课、一节操练课、一节活动课。400、401為三节大班课(讲练结合)和一节活动课。每小节为五十分钟,课间休息十分钟,上课时间全部安排在上午八点至十二点。大班课形式为讲练课,目的是讲解课文内容,并对课文中的语言点进行讲练。201、300、301操练课形式主要是操练语法和重点词汇。活动课形式为组织学生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辩论以及采访等。全部课程都强调预习的重要性。
二、 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对整个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与引导,能够提升汉语学习者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及汉语交际能力,并逐渐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交际中。所以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
三、 提问的类型与问题分配
提问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认识性问题、回应性问题和重复性问题。认识性问题是通过提问向对方获取信息。回应性问题主要是通过提问来要求对方重复刚说的话,或确定对方的意思。重复性问题是指教师提问一个学生问题之后,教师会再次向其他的学生问出相同的提问以引出学生的重复回答。这类问题是要求学生重复刚才所说的话,对所学语法生词进行巩固、加强。这类问题在密集型汉语教学中使用得比较频繁。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认识性提问又可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教师课前提前设计好的,“明知故问”的问题。另一种是设置平行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运用操练过的生词和句式。
问题分配是指教师提问是否具有有效性,是否引发所有学生共同进行思考,是否在课堂上给每位学生提供均等回答问题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若抛出问题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再指定学生进行回答。有效的问题可以有效的使用句型和生词,好的话题切入点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而密集的、无规律的提问会让学生比较警觉,因为每个学生要回答问题的几率是相同的,可以促进课堂上所有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相反,教师若在提问前指定学生进行回答,或提出问题后立刻指定一名学生回答,那么只有这一位学生进行了思考,其他的学生则失去了思考的机会。
四、 密集型对外汉语教学流程
(一) 宏观角度教学流程
宏观角度的教学流程,是指教师对整个课文进行编排与设计,列出教学大纲。本文选取了CLS项目401班中“大班课”课型的第一课“改良中国医疗制度”,对其课堂教学的流程进行探究。具体的教学步骤是,首先将这篇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老张一家的看病经历”、“中国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其中第一个大话题中包括几个小话题,分别为“老张一家一上午做了什么?”“造成高额的医疗费用的原因是什么?”等。其中也包括一些平行话题,例如“美国人会有这样的看病经历吗?”“高额的医疗费用会让美国家庭陷入困境吗?”第二个大问题中包括一些小问题,例如“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吗?”“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主要为哪些人服务?”也包括一些平行话题的讨论,例如“在美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吗?”“在美国,男女不平等的问题突出吗?”等。第三个大问题中包括一些小问题,例如“政府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药房能解决所有问题吗?”也包括一些平行话题的讨论,例如“你认为健康是国民的基本权益吗?”等等。接下来就引导学生逐一对大标题的内容进行学习。从大标题的内容开始谈起,讨论其大标题下中小标题里的内容,并过渡到平行话题的讨论,最后讨论结束后利用关键词对大标题进行总结,培养成段表达能力。总的来看,整个课文的组织是螺旋式前进,每个话题都会进行总结,并且不断复现,前后呼应。
(二) 微观角度教学流程
微观角度的教学流程就要十分具体,绝大多数为展示性的问题。主要先对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进行提问,再展开平行话题进行句式的操练,培养成段表达的能力。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读阶段:检查预习情况,大约10分钟,包括课文和生词,教师进行纠音,禁止齐读。
2. 听写阶段:正式上课前5分钟听写,为两个长句,检查预习情况,包括重要的生词和语法点。老师读句子,学生听写。学生偶尔会请求教师再说一遍,教师会事先制定规则,读四遍,快慢结合。两个句子分别为:(1)改良医疗保障制度应该注重公平和效率。(2)这一难题的根源不在于缺少资金,而在于资源配置不合理。
3. 导入阶段:导入是以提问方式进行,先面向单个学生提问,再请同学齐读要讨论的话题。课堂导入的具体情景是:
老师:你认为中国政府想让医疗制度越来越完善吗?
学生:我认为中国政府想让医疗制度越来越完善。
老师:那政府应该怎么做?
学生1:政府应该改良中国的医疗制度。 老师:那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什么?
学生:(齐)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改良中国的医疗制度。
老师:非常好,那我们先来看看老张一家的故事,看看中国的医疗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4. 对课文及语言点的讲练阶段:主要有两类问题。先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高密度的“明知故问”的问题,并且加强生生互动,使用重复问题向不同学生发问,然后在操练部分进行平行话题的讨论,培养成段表达能力。两种类型的问题相互配合,以课文为主线开展平行话题进行操练。通常对生词以及课文的练习,会以展示性问题为主。
例如:
老师:老张是哪里人?
学生1:老张是河北省的一个普通农民。
老师:他们为什么来北京?
学生2:因为老张妻子四年前得了肾病,所以为了治病,老张和妻子不得不坐火车来北京。
老师:一起说。
问问题时,通常会先问课文中带有语言点的句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之后让学生脱离对语言点的依赖,教师再提出一个句中不带有语言点的问题,进一步考查学生对语言点的使用和掌握。教师通常都会要求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培养说出完整句子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这在语言学习中尤为重要。
例如:
老师:美国人会为了治病去别的城市吗?你说。
学生2:恩,大部分的美国人会。
老师:完整的句子。
学生2:大部分的美国人会为了治病去别的城市。
老师:非常好!为了治病,老张支付了很高的医疗费用吗?你说。
学生3:为了治病,老张支付了高额的医疗费用。
老师:非常棒,如果没有保险,在美国治病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吗?
学生3:如果没有保险,在美国治病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
在教师的指引下,就课文提问,引出新词新句式。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学生对生词的发音的掌握。通过全班齐读,练习新词汇的发音;学生读,纠正个别发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对个别生词还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对生词的意思进行解释并适当进行重复和巩固。回应性问题和指示性问题会贯穿整个课堂,具体通过重复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纠音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出生词,并且通过反复操练,加深对语言点的理解。
例如:
老师:为了治病,现在老张跟儿子每天做什么?
学生1:为了治病,现在老张跟儿子每天起早贪黑地打工。
老师:起早贪黑,一起。
学生:起早贪黑。
老师:起早贪黑是什么意思?
学生:就是起床很早,睡得很晚的做一件事情。
老师:非常好!
通过课文找出语言点,设置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真实情境和平行话题,通过全班提问和个别提问重新将话题带回到课文中;梳理课文后,进行下一个新的词汇的讲解与练习。
操练:
老师:在中国,很多年轻人为了买房子会花光所有的积蓄,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
学生1:我不会为了买房子花光所有的积蓄,如果花光所有的积蓄,我的生活质量会下降,压力也会变大。我可以租房子,这样既可以享受生活又有房子住。
老师:好想法!
在对语言点进行提问时,教师会让学生单独进行回答,完毕后,教师会组织全体学生重复答案。指定个人回答一方面可以让教师能够有效地控制课堂,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单独练习的机会,避免机会不均等的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回答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先点名后提问,二是先提问后点名。在本项目中,先提问后点名频率很高。教师问出问题后,学生无法预测到是谁来回答,会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学生进行回答,同时应注意次数均等。
五、 教学启示
通过对CLS项目401大班课为代表的密集型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主要流程进行描述与分析,归纳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希望对新手教师有一定的帮助。
一是精讲多练,在密集型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利用大量问题贯穿课堂,在互动中完成对语言点的操练。这种问答法,老师讲解较少,提高了学生开口率,使练习机会最大化,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积极性。
二是在对语言点进行操练时,问题设计贴近生活,几种问题交叉结合,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提高了学生成段表达的能力。此种问答式的教学十分注重学生课前预习,会提前一周发放学习计划以及作业,让学生对一周的课程有宏观的了解,主张当天听写未学生词,目的是使学生重视生词的学习。因此课堂上只会针对重点生词进行讲解操练,以节约时间。课上多为教师通过问出已设置好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对语言点的有效输出。通过高密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语言点。讲练结合的大班课教学对于高级班来说也有借鉴意义。
三是问题的分配平均且有针对性,注重培养整句意识。问题的分配可根据各个学生的水平、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也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在“指定个人”回答时,通常都会“先提问后点名”,避免学生产生紧张,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进行提问后,学生往往会只用点头、摇头或不完整的句子进行回答。教师通常都会要求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并配合手势,这样再出现相同情况,学生可以马上意识到说出完整的句子。培养说出完整句子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这在语言学习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靳洪刚.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形式为中心的结构教学探讨[R].CFL师资培训研讨会,2004.
[2]崔永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8.
[3]王秋雨.哈佛大学汉语讲练课课堂活动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
[4]靳洪刚.中文教师提问能力的培训[Z].费城年会,2003.
[5]亓华、李雯.中美联办普北班中高年级课堂话语互动模式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6.
[6]刘晓雨.提问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0,1.
[7]金春花.密集型对外汉语教学大班课——教师课堂提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作者简介:
赵旭阳,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密集型课堂教学流程;CLS项目401大班课;宏观与微观
一、 项目课程等级介绍
该中文项目主要将美国学汉语水平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201、300、301、400、401,学生汉语水平逐级递增。主要有三种课型:大班课、操练课、活动课。其中,201、300、301为两节大班课、一节操练课、一节活动课。400、401為三节大班课(讲练结合)和一节活动课。每小节为五十分钟,课间休息十分钟,上课时间全部安排在上午八点至十二点。大班课形式为讲练课,目的是讲解课文内容,并对课文中的语言点进行讲练。201、300、301操练课形式主要是操练语法和重点词汇。活动课形式为组织学生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辩论以及采访等。全部课程都强调预习的重要性。
二、 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对整个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与引导,能够提升汉语学习者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及汉语交际能力,并逐渐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交际中。所以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
三、 提问的类型与问题分配
提问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认识性问题、回应性问题和重复性问题。认识性问题是通过提问向对方获取信息。回应性问题主要是通过提问来要求对方重复刚说的话,或确定对方的意思。重复性问题是指教师提问一个学生问题之后,教师会再次向其他的学生问出相同的提问以引出学生的重复回答。这类问题是要求学生重复刚才所说的话,对所学语法生词进行巩固、加强。这类问题在密集型汉语教学中使用得比较频繁。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认识性提问又可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教师课前提前设计好的,“明知故问”的问题。另一种是设置平行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运用操练过的生词和句式。
问题分配是指教师提问是否具有有效性,是否引发所有学生共同进行思考,是否在课堂上给每位学生提供均等回答问题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若抛出问题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再指定学生进行回答。有效的问题可以有效的使用句型和生词,好的话题切入点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而密集的、无规律的提问会让学生比较警觉,因为每个学生要回答问题的几率是相同的,可以促进课堂上所有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相反,教师若在提问前指定学生进行回答,或提出问题后立刻指定一名学生回答,那么只有这一位学生进行了思考,其他的学生则失去了思考的机会。
四、 密集型对外汉语教学流程
(一) 宏观角度教学流程
宏观角度的教学流程,是指教师对整个课文进行编排与设计,列出教学大纲。本文选取了CLS项目401班中“大班课”课型的第一课“改良中国医疗制度”,对其课堂教学的流程进行探究。具体的教学步骤是,首先将这篇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老张一家的看病经历”、“中国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其中第一个大话题中包括几个小话题,分别为“老张一家一上午做了什么?”“造成高额的医疗费用的原因是什么?”等。其中也包括一些平行话题,例如“美国人会有这样的看病经历吗?”“高额的医疗费用会让美国家庭陷入困境吗?”第二个大问题中包括一些小问题,例如“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吗?”“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主要为哪些人服务?”也包括一些平行话题的讨论,例如“在美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吗?”“在美国,男女不平等的问题突出吗?”等。第三个大问题中包括一些小问题,例如“政府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药房能解决所有问题吗?”也包括一些平行话题的讨论,例如“你认为健康是国民的基本权益吗?”等等。接下来就引导学生逐一对大标题的内容进行学习。从大标题的内容开始谈起,讨论其大标题下中小标题里的内容,并过渡到平行话题的讨论,最后讨论结束后利用关键词对大标题进行总结,培养成段表达能力。总的来看,整个课文的组织是螺旋式前进,每个话题都会进行总结,并且不断复现,前后呼应。
(二) 微观角度教学流程
微观角度的教学流程就要十分具体,绝大多数为展示性的问题。主要先对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进行提问,再展开平行话题进行句式的操练,培养成段表达的能力。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读阶段:检查预习情况,大约10分钟,包括课文和生词,教师进行纠音,禁止齐读。
2. 听写阶段:正式上课前5分钟听写,为两个长句,检查预习情况,包括重要的生词和语法点。老师读句子,学生听写。学生偶尔会请求教师再说一遍,教师会事先制定规则,读四遍,快慢结合。两个句子分别为:(1)改良医疗保障制度应该注重公平和效率。(2)这一难题的根源不在于缺少资金,而在于资源配置不合理。
3. 导入阶段:导入是以提问方式进行,先面向单个学生提问,再请同学齐读要讨论的话题。课堂导入的具体情景是:
老师:你认为中国政府想让医疗制度越来越完善吗?
学生:我认为中国政府想让医疗制度越来越完善。
老师:那政府应该怎么做?
学生1:政府应该改良中国的医疗制度。 老师:那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什么?
学生:(齐)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改良中国的医疗制度。
老师:非常好,那我们先来看看老张一家的故事,看看中国的医疗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4. 对课文及语言点的讲练阶段:主要有两类问题。先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高密度的“明知故问”的问题,并且加强生生互动,使用重复问题向不同学生发问,然后在操练部分进行平行话题的讨论,培养成段表达能力。两种类型的问题相互配合,以课文为主线开展平行话题进行操练。通常对生词以及课文的练习,会以展示性问题为主。
例如:
老师:老张是哪里人?
学生1:老张是河北省的一个普通农民。
老师:他们为什么来北京?
学生2:因为老张妻子四年前得了肾病,所以为了治病,老张和妻子不得不坐火车来北京。
老师:一起说。
问问题时,通常会先问课文中带有语言点的句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之后让学生脱离对语言点的依赖,教师再提出一个句中不带有语言点的问题,进一步考查学生对语言点的使用和掌握。教师通常都会要求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培养说出完整句子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这在语言学习中尤为重要。
例如:
老师:美国人会为了治病去别的城市吗?你说。
学生2:恩,大部分的美国人会。
老师:完整的句子。
学生2:大部分的美国人会为了治病去别的城市。
老师:非常好!为了治病,老张支付了很高的医疗费用吗?你说。
学生3:为了治病,老张支付了高额的医疗费用。
老师:非常棒,如果没有保险,在美国治病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吗?
学生3:如果没有保险,在美国治病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
在教师的指引下,就课文提问,引出新词新句式。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学生对生词的发音的掌握。通过全班齐读,练习新词汇的发音;学生读,纠正个别发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对个别生词还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对生词的意思进行解释并适当进行重复和巩固。回应性问题和指示性问题会贯穿整个课堂,具体通过重复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纠音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出生词,并且通过反复操练,加深对语言点的理解。
例如:
老师:为了治病,现在老张跟儿子每天做什么?
学生1:为了治病,现在老张跟儿子每天起早贪黑地打工。
老师:起早贪黑,一起。
学生:起早贪黑。
老师:起早贪黑是什么意思?
学生:就是起床很早,睡得很晚的做一件事情。
老师:非常好!
通过课文找出语言点,设置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真实情境和平行话题,通过全班提问和个别提问重新将话题带回到课文中;梳理课文后,进行下一个新的词汇的讲解与练习。
操练:
老师:在中国,很多年轻人为了买房子会花光所有的积蓄,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
学生1:我不会为了买房子花光所有的积蓄,如果花光所有的积蓄,我的生活质量会下降,压力也会变大。我可以租房子,这样既可以享受生活又有房子住。
老师:好想法!
在对语言点进行提问时,教师会让学生单独进行回答,完毕后,教师会组织全体学生重复答案。指定个人回答一方面可以让教师能够有效地控制课堂,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单独练习的机会,避免机会不均等的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回答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先点名后提问,二是先提问后点名。在本项目中,先提问后点名频率很高。教师问出问题后,学生无法预测到是谁来回答,会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学生进行回答,同时应注意次数均等。
五、 教学启示
通过对CLS项目401大班课为代表的密集型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主要流程进行描述与分析,归纳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希望对新手教师有一定的帮助。
一是精讲多练,在密集型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利用大量问题贯穿课堂,在互动中完成对语言点的操练。这种问答法,老师讲解较少,提高了学生开口率,使练习机会最大化,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积极性。
二是在对语言点进行操练时,问题设计贴近生活,几种问题交叉结合,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提高了学生成段表达的能力。此种问答式的教学十分注重学生课前预习,会提前一周发放学习计划以及作业,让学生对一周的课程有宏观的了解,主张当天听写未学生词,目的是使学生重视生词的学习。因此课堂上只会针对重点生词进行讲解操练,以节约时间。课上多为教师通过问出已设置好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对语言点的有效输出。通过高密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语言点。讲练结合的大班课教学对于高级班来说也有借鉴意义。
三是问题的分配平均且有针对性,注重培养整句意识。问题的分配可根据各个学生的水平、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也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在“指定个人”回答时,通常都会“先提问后点名”,避免学生产生紧张,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进行提问后,学生往往会只用点头、摇头或不完整的句子进行回答。教师通常都会要求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并配合手势,这样再出现相同情况,学生可以马上意识到说出完整的句子。培养说出完整句子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这在语言学习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靳洪刚.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形式为中心的结构教学探讨[R].CFL师资培训研讨会,2004.
[2]崔永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8.
[3]王秋雨.哈佛大学汉语讲练课课堂活动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
[4]靳洪刚.中文教师提问能力的培训[Z].费城年会,2003.
[5]亓华、李雯.中美联办普北班中高年级课堂话语互动模式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6.
[6]刘晓雨.提问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0,1.
[7]金春花.密集型对外汉语教学大班课——教师课堂提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作者简介:
赵旭阳,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