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学生处在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弟子规》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古人流传下来对子孙后代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据,本文则根据该书对道德教育的作用,探索《弟子规》对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意义。
关键词:弟子规;中职学生;道德教育;
1 引言
道德教育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使人们自觉的遵循道德标准,规范自身言行,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弟子规》主要论述一个人在家、在外、接人待物以及学习上应该遵守的礼仪和规范。全书是按照三字经的方式来论述,容易理解,适合记忆和背诵。中职学生大都是十几岁的年纪,正是需要进行道德引导的关键期,中职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把道德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战略地位。
2 中职学生道德教育现状
首先,中职学生的生源非常复杂,学生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处于十六七岁的年龄,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发展不够成熟,道德教育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中职学生的特点
2.1.1 文化基础薄弱,厌学情绪严重
成绩较差的初中生在中考过后可能会选择报考职业技术学校,所以中职学生的生源往往比普通高中的生源较差,而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职学校就相当于“技校”,是为了学习技术以便更好地进入工作岗位。同时,中职学生也存在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听不懂课也没有刻苦学习的毅力;中职学校的师资较差,很多教师自身的职业技术水平有限,而且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较为宽松,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学习松懈,产生厌学心理,甚至会辍学。
2.1.2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相信大多数参加中考的人,如果能进入普通高中都不会选择进入职业学校。但是存在这样的一部分学生,他们在校的时候就不好好学习,自制力较差,行为表现为冲动、鲁莽,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如打架、斗殴、泡吧、早恋、酗酒、赌博等,而且不听劝导,叛逆心理较为明显。
2.1.3缺乏对未来的职业规划
中职学生还是属于层次较低的一个工作群体,虽然也有小部分学生表现优异进入了好的企事业单位,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在底层工作。中职学生的就业范围广,就业率较好,但是这些年幼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善的世界观,对未来经常感到迷茫,没有一个长远的职业计划,缺乏发展战略眼光。
2.1.4 心理问题较多
中职学生的生源良莠不齐,来自不同层次的家庭,较多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而且独生子女的人数偏多。在他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这些学生从小就缺少家庭教育,人格发育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和道德认知问题。他们在上学的时候也是处于一个自暴自弃的状态,没有继续上学的欲望,甚至价值观扭曲,经常做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严重缺乏道德教育。
2.2 中职学生道德教育现状
2.2.1 学校方面
目前来看,中职院校在学生的道德教育方面确实还做的不够。首先,由于学生的生源良莠不齐,学校的教学态度是息事宁人、得过且过。这样怕事的教学态度,就容易纵容学生的叛逆心理,让道德教育形同虚设。其次,教师对道德教育也不够重视。对于道德教育,中职教师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以思政课或者通过会议来讲道理。这两种方式虽然也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而且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虽然新的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很多中职院校还是教师的“一言堂”,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创造力,沉闷的课堂氛围容易使学生失去上课的兴趣。
2.2.2 家庭方面
存在部分家长,其教育方式粗暴野蛮,或者家长个人品行低劣,容易让其子女产生的消极情绪,进而引发逆反心理。此外,有些学生出身于单亲家庭或者长期留守,在心理上缺乏关怀,道德上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造成学生在与人交流分享、同情心和担当责任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自控能力较差。
3 《弟子规》在当代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意义
3.1 重视家庭伦理
《弟子规》第一章就是讲述家庭的伦理道德,告诫人们要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的和谐。人出生于家庭,家庭是一个人生命的起源,父母是人的第一任教师,要对长辈怀有孝悌之心。孝悌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重视家庭伦理才能保证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3.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弟子規》规范了人们出门在外与人结交应该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即保持谦逊、谨慎,待人真诚友好,诚实守信、光明磊落。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首先要取得他人的信任,诚信是建立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关键纽带。教师平时的道德教学中要重视将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合起来,用更加贴合实际的方式来使学生受到教益。
3.3 有助于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前提,实践证明,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如今的中职校园里,有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值得注意,例如低头玩手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举止粗鲁等,学生缺乏基本的公共意识和集体意识。道德教育要从这些小事开始,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养成富有教养的行为品格。
3.4 有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弟子规》中既要求人与人交往应该保持的谦恭,也要求作为独立个体的人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万物充满爱心。学生应该了解与人交往的艺术,在集体生活中既要做个性鲜明的个体,也要懂得谦让、与人合作。面对挫折和困难,要勇于克服,胜不骄败不馁,自己消化负面情绪,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5 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弟子规》中要求弟子有余力多学习,保持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习能够让一个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事物有探索的求知欲。读书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们勤学苦练才能达到高度。读书也不要自暴自弃,要明白圣贤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中职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教育学生珍惜学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晴.《弟子规》对西藏中职生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J].才智,2014(01):189.
[2]倪丽艳.中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1):50-51.
[3]韩东.浅析《弟子规》对当代中职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J].中学课程资源,2011(07):45-46.
关键词:弟子规;中职学生;道德教育;
1 引言
道德教育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使人们自觉的遵循道德标准,规范自身言行,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弟子规》主要论述一个人在家、在外、接人待物以及学习上应该遵守的礼仪和规范。全书是按照三字经的方式来论述,容易理解,适合记忆和背诵。中职学生大都是十几岁的年纪,正是需要进行道德引导的关键期,中职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把道德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战略地位。
2 中职学生道德教育现状
首先,中职学生的生源非常复杂,学生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处于十六七岁的年龄,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发展不够成熟,道德教育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中职学生的特点
2.1.1 文化基础薄弱,厌学情绪严重
成绩较差的初中生在中考过后可能会选择报考职业技术学校,所以中职学生的生源往往比普通高中的生源较差,而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职学校就相当于“技校”,是为了学习技术以便更好地进入工作岗位。同时,中职学生也存在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听不懂课也没有刻苦学习的毅力;中职学校的师资较差,很多教师自身的职业技术水平有限,而且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较为宽松,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学习松懈,产生厌学心理,甚至会辍学。
2.1.2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相信大多数参加中考的人,如果能进入普通高中都不会选择进入职业学校。但是存在这样的一部分学生,他们在校的时候就不好好学习,自制力较差,行为表现为冲动、鲁莽,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如打架、斗殴、泡吧、早恋、酗酒、赌博等,而且不听劝导,叛逆心理较为明显。
2.1.3缺乏对未来的职业规划
中职学生还是属于层次较低的一个工作群体,虽然也有小部分学生表现优异进入了好的企事业单位,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在底层工作。中职学生的就业范围广,就业率较好,但是这些年幼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善的世界观,对未来经常感到迷茫,没有一个长远的职业计划,缺乏发展战略眼光。
2.1.4 心理问题较多
中职学生的生源良莠不齐,来自不同层次的家庭,较多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而且独生子女的人数偏多。在他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这些学生从小就缺少家庭教育,人格发育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和道德认知问题。他们在上学的时候也是处于一个自暴自弃的状态,没有继续上学的欲望,甚至价值观扭曲,经常做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严重缺乏道德教育。
2.2 中职学生道德教育现状
2.2.1 学校方面
目前来看,中职院校在学生的道德教育方面确实还做的不够。首先,由于学生的生源良莠不齐,学校的教学态度是息事宁人、得过且过。这样怕事的教学态度,就容易纵容学生的叛逆心理,让道德教育形同虚设。其次,教师对道德教育也不够重视。对于道德教育,中职教师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以思政课或者通过会议来讲道理。这两种方式虽然也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而且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虽然新的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很多中职院校还是教师的“一言堂”,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创造力,沉闷的课堂氛围容易使学生失去上课的兴趣。
2.2.2 家庭方面
存在部分家长,其教育方式粗暴野蛮,或者家长个人品行低劣,容易让其子女产生的消极情绪,进而引发逆反心理。此外,有些学生出身于单亲家庭或者长期留守,在心理上缺乏关怀,道德上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造成学生在与人交流分享、同情心和担当责任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自控能力较差。
3 《弟子规》在当代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意义
3.1 重视家庭伦理
《弟子规》第一章就是讲述家庭的伦理道德,告诫人们要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的和谐。人出生于家庭,家庭是一个人生命的起源,父母是人的第一任教师,要对长辈怀有孝悌之心。孝悌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重视家庭伦理才能保证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3.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弟子規》规范了人们出门在外与人结交应该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即保持谦逊、谨慎,待人真诚友好,诚实守信、光明磊落。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首先要取得他人的信任,诚信是建立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关键纽带。教师平时的道德教学中要重视将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合起来,用更加贴合实际的方式来使学生受到教益。
3.3 有助于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前提,实践证明,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如今的中职校园里,有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值得注意,例如低头玩手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举止粗鲁等,学生缺乏基本的公共意识和集体意识。道德教育要从这些小事开始,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养成富有教养的行为品格。
3.4 有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弟子规》中既要求人与人交往应该保持的谦恭,也要求作为独立个体的人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万物充满爱心。学生应该了解与人交往的艺术,在集体生活中既要做个性鲜明的个体,也要懂得谦让、与人合作。面对挫折和困难,要勇于克服,胜不骄败不馁,自己消化负面情绪,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5 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弟子规》中要求弟子有余力多学习,保持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习能够让一个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事物有探索的求知欲。读书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们勤学苦练才能达到高度。读书也不要自暴自弃,要明白圣贤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中职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教育学生珍惜学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王晴.《弟子规》对西藏中职生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J].才智,2014(01):189.
[2]倪丽艳.中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1):50-51.
[3]韩东.浅析《弟子规》对当代中职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J].中学课程资源,2011(07):45-46.